1975年太平洋台风季
1975年太平洋台风季 | |
---|---|
气旋季长度 | |
首个系统形成 | 1975年1月21日 |
末个系统消散 | 1975年12月29日 |
最强风暴 | |
名称 | 琴茵 |
• 最高风速 | 295 km/h(185 mph) (1分钟平均风速) |
• 最低气压 | 875 hPa(mbar) |
气旋季统计 | |
热带低压数 | 39 (1非官方) |
风暴数 | 20 |
台风数 | 14 |
超级台风数 | 3 |
死亡人数 | >229,195(有史以来最致命的台风季 |
财产损失 | >$13.5亿(1975年年美元) |
1975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1975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国海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五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中国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并被列入1975年太平洋飓风季。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等级 | 风速 | |
---|---|---|
超级台风 | ≥130节 ≥240公里每小时 | |
台风 | 63–129节 118–239公里每小时 | |
热带风暴 | 34–62节 63–117公里每小时 | |
热带低压 | 22–33节 41–62公里每小时 |
已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编辑]台风露娜 (Lola)
[编辑]PAGASA:Auring
1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1月21日-1975年1月28日 |
---|---|
强度 | 130 km/h(80 mph) (一分钟) 975 hPa(mbar) |
热带风暴玛媚 (Mamie)
[编辑]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7月26日-1975年7月30日 |
---|---|
强度 | 75 km/h(45 mph) (一分钟) 992 hPa(mbar) |
台风莲娜 (Nina)
[编辑]PAGASA:Bebeng
4级 超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7月30日-1975年8月6日 |
---|---|
强度 | 250 km/h(155 mph) (一分钟) 900 hPa(mbar) |
7月29日,一个热带扰动在菲律宾海的一道槽线内生成,翌日即加强为热带低压04W和向西南移动。7月31日,该热带低压移动速度减慢,及后开始急剧增强为热带风暴和转向西北移动,获命名为“莲娜”。由于一个副热带高压阻碍妮娜再往北转向,所以它在8月1日增强为台风后,便采取西北偏西继续移动。
莲娜于8月2日再作爆发性增强,侦察机报告表示莲娜的中心气压一日之内下降了65百帕斯卡;风力也从65节(75英里每小时、120公里每小时)跃升至130节(150英里每小时、241公里每小时),晚上时分更达致巅峰强度135节(155英里每小时、250公里每小时)。[1]8月3日正午,它以100节(115英里每小时、185公里每小时)的风力在台湾花莲市附近登陆。
莲娜登陆后受中央山脉影响威力减弱,并于下午4时左右由台中港附近出海,进入台湾海峡。8月4日,莲娜在福建晋江登陆,[2]之后继续向西北方向前进,跨越江西、湖南两省,翌日在湖南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河南。往后三日,它先后经过泌阳和驻马店等地。在这里受到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加上河南山区的地形因素,冷空气与妮娜的水汽发生了剧烈的垂直运动,造成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3]最终引致板桥水库等62座水库溃坝。8月8日,莲娜转向西南移动,不久后消散。
台风奥娜 (Ora)
[编辑]PAGASA:Diding
1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8月9日-1975年8月15日 |
---|---|
强度 | 120 km/h(75 mph) (一分钟) 970 hPa(mbar) |
台风菲利斯 (Phyllis)
[编辑]PAGASA:Etang
4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8月11日-1975年8月18日 |
---|---|
强度 | 220 km/h(140 mph) (一分钟) 920 hPa(mbar) |
台风丽妲 (Rita)
[编辑]1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8月17日-1975年8月24日 |
---|---|
强度 | 150 km/h(90 mph) (一分钟) 965 hPa(mbar) |
热带风暴苏珊 (Susan)
[编辑]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8月25日-1975年9月3日 |
---|---|
强度 | 95 km/h(60 mph) (一分钟) 985 hPa(mbar) |
台风戴丝 (Tess)
[编辑]2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9月1日-1975年9月10日 |
---|---|
强度 | 175 km/h(110 mph) (一分钟) 945 hPa(mbar) |
热带风暴维奥娜 (Viola)
[编辑]PAGASA:Gening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9月4日-1975年9月8日 |
---|---|
强度 | 85 km/h(50 mph) (一分钟) 995 hPa(mbar) |
台风云妮 (Winnie)
[编辑]1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9月8日-1975年9月12日 |
---|---|
强度 | 120 km/h(75 mph) (一分钟) 980 hPa(mbar) |
台风爱丽斯 (Alice)
[编辑]PAGASA:Herming
1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9月15日-1975年9月21日 |
---|---|
强度 | 140 km/h(85 mph) (一分钟) 970 hPa(mbar) |
台风比蒂 (Betty)
[编辑]PAGASA:Ising
2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9月17日-1975年9月24日 |
---|---|
强度 | 175 km/h(110 mph) (一分钟) 950 hPa(mbar) |
台风柯娜 (Cora)
[编辑]PAGASA:Luding
3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9月30日-1975年10月9日 |
---|---|
强度 | 195 km/h(120 mph) (一分钟) 945 hPa(mbar) |
热带风暴桃丽斯 (Doris)
[编辑]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10月2日-1975年10月7日 |
---|---|
强度 | 100 km/h(65 mph) (一分钟) 985 hPa(mbar) |
台风爱茜 (Elsie)
[编辑]PAGASA:Mameng
4级 超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10月8日-1975年10月15日 |
---|---|
强度 | 250 km/h(155 mph) (一分钟) 900 hPa(mbar) |
1975年10月9日,一热带低压在关岛西南偏西约740公里处形成,向西北偏西移动,并在10月10日加强为一强热带风暴,命名为爱茜。10月11日,爱茜加强成一台风,并在之后一天内爆发性加强,其中心风速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69百帕斯卡至900百帕斯卡;中心风速则增加至每小时约240公里。随后爱茜穿越巴士海峡进入南中国海。其强度有所减弱,最高风速约为每小时205公里,环流直为555公里。进入南中国海以后,爱茜受向西伸展之热带副高引导,转向较偏西方向移动,穿越南中国海北部。
台风霍萝茜 (Flossie)
[编辑]1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10月19日-1975年10月23日 |
---|---|
强度 | 130 km/h(80 mph) (一分钟) 970 hPa(mbar) |
热带风暴嘉丽丝 (Grace)
[编辑]PAGASA:Oniang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10月24日-1975年11月4日 |
---|---|
强度 | 110 km/h(70 mph) (一分钟) 985 hPa(mbar) |
热带风暴凯伦 (Helen)
[编辑]PAGASA:Pepang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11月1日-1975年11月4日 |
---|---|
强度 | 85 km/h(50 mph) (一分钟) 1000 hPa(mbar) |
台风艾黛 (Ida)
[编辑]2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11月5日-1975年11月14日 |
---|---|
强度 | 155 km/h(100 mph) (一分钟) 950 hPa(mbar) |
台风琴茵 (June)
[编辑]PAGASA:Rosing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11月15日-1975年11月24日 |
---|---|
强度 | 295 km/h(185 mph) (一分钟) 875 hPa(mbar) |
未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编辑]除了被日本气象厅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
热带低压02W
[编辑]热带低压(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4月22日-1975年4月28日 |
---|---|
强度 | 45 km/h(30 mph) (一分钟) 1005 hPa(mbar) |
热带低压05W
[编辑]PAGASA:Katring
热带低压(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8月5日-1975年8月7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 (一分钟) |
热带低压
[编辑]8月10日凌晨5时于南中国海中部生成,香港天文台及澳门气象局先后升格为热带低压,后两度登陆海南岛南部,再于8月14日凌晨在香港西部。两地气象部门曾两度悬挂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热带低压(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8月10日-1975年8月14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 (一分钟) |
热带低压18W
[编辑]PAGASA:Neneng
热带低压(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10月15日-1975年10月17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 (一分钟) 1002 hPa(mbar) |
热带低压24W
[编辑]PAGASA:Sisang
热带低压(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12月26日-1975年12月30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 (一分钟) |
热带低压25W
[编辑]热带低压(SSHWS) | |
持续日期 | 1975年12月26日-1975年12月30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 (一分钟) |
热带气旋名单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