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刺胞动物门 Cnidaria
纲: 水螅纲 Hydrozoa
目: 软水母目 Leptothecata
科: 多管水母科 Aequoreidae
属: 多管水母属 Aequorea
种:
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 A. victoria
二名法
Aequorea victoria
(Murbach & Shearer, 1902)

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学名Aequorea victoria),又名水晶水母水晶果冻水母,是一种分布在北美洲西岸、能发光水母,它们曾被认为是下村脩所发现、Aequorea aequorea异名。原先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用来描述分布在太平洋变种aequorea则是指分布在大西洋地中海的群落,后来此分法受到质疑,下村脩亦确认它们之间有很大差异。下村脩、马丁·查尔菲钱永健也因发现及改造绿色萤光蛋白而获得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特征

[编辑]
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的腹面。

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差不多是完全透明及无色的,有时难于分辨。它们的口伸缩幅度很大,连同垂管位于中央,辐管数量达100条,一直延伸到伞膜边缘。其伞膜边缘由150条不平均的触须包围,触须上有刺细胞可以帮助捕捉猎物,不过对人类就没有效。大于3厘米的水母一般都有繁殖用的性腺,性腺沿辐管延伸。伞膜周围有肌肉的缘膜,当伸缩肌肉时就可以帮助运动。较大标本的下伞经常有𧊕亚目出没,有时甚至会栖息在辐管内。

分布

[编辑]

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分布在太平洋西岸,由白令海至南加利福尼亚州。底栖的水螅形会于春末长出水母体,水母体会飘浮及游到东太平洋近岸及离岸地区。[1]

分辨

[编辑]

多管水母属物种几乎很难分辨,但在形态上可以观察触须的数量、辐管的数量、边缘耳囊的数量及大小,虽然触须及辐管数量往往会随着大小而改变;青色多管水母一般出没在东太平洋的离岸地区,很少会在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及星期五港(Friday Harbor),不过有时会出没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的分布地。[2]青色多管水母的外形上较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大、辐管也较多。不过也有在两者体型之间的水母,使分辨更为困难。

生命周期

[编辑]

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的生命模式是二形的,无性的水螅形及有性的水母体。[3]无性的幼水母体于春末出生,其毕生都是浮游的。水母体的第一个阶段生长得很快,当长约3厘米时就会长出配子进行有性繁殖。每一只水母体只有一个性别:雄性或雌性。水母体的性腺内每天都有精子成熟,提供足够的食物后,它们就会被排到水柱进行受精及形成水螅群落。水螅生长在坚硬或岩石材质的海底,并会于春天在未知的环境提示下无性地长出水母。水母体一般寿命为6个月,由春末至秋天止。[2]

自然历史

[编辑]

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吃软体生物,与及一些甲壳类浮游动物,如桡脚类蚤状幼体藤壶幼生及其他浮游生物。它们也会吃凝胶状生物,包括栉水母尾海鞘纲及其他水螅和水母(包括同种的)。[4]它们会用触须诱捕猎物并吞下,可以吞下其体形一半的食物。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的密度是与浮游动物的密度成反比,显示在同一环境下存在着竞争。[4]

掠食者

[编辑]

多管水母属的水母体是狮鬃水母、栉水母、管水母及其他水螅和水母的猎物,它们也会同类相食[4]很多较大型的都会有寄生水母钳𧊕依附在下伞或上伞,甚至在水母中挖穴而不致命。

发光

[编辑]
绿色萤光蛋白的构造。[5]

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能够放出蓝色的萤光。这是透过快速释放与水母素相互作用的钙离子(Ca2+)生成的。所放出的蓝光会被绿色萤光蛋白转变为绿光。水母素和绿色萤光蛋白都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于1961年,下村脩等人从大量的多管水母属中分离出水母素及腔肠素[6]他们发现生物发光是由钙离子引发的。这项研究开展了对绿色萤光蛋白的研究。[6]于1967年,研究人员将水母素注入藤壶肌肉组织内,观察肌肉运动时的钙离子讯号。

下村脩因联同马丁·查尔菲钱永健对绿色萤光蛋白的研究而获得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7]

参考

[编辑]
  1. ^ Kozloff, Eugene N. Marine Invertebrates of the Pacific Northwest 2nd.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6. 
  2. ^ 2.0 2.1 Mills, C.E. Bioluminescence and other factoids about Aequorea, a hydromedusa. 2007 [201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06). 
  3. ^ Brusca, Richard C., and Brusca, Gary J. Invertebrates 2nd. Sunderland, MA: Sinauer Associates, Inc. 2003. 
  4. ^ 4.0 4.1 4.2 Purcell, Jennifer E. Predation by Aequorea victoria on other species of potentially competing pelagic hydrozoans.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255–60. 
  5. ^ PDB 1EMA
  6. ^ 6.0 6.1 Shimomura O. A short story of aequorin. The Biological bulletin. August 1995, 189 (1): 1–5. PMID 7654844. 
  7. ^ Jonathan Amos. 'Glowing' jellyfish grabs Nobel. BBC. 2008-10-08 [201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0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