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波托西

坐标19°35′S 65°45′W / 19.583°S 65.750°W / -19.583; -65.750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35′S 65°45′W / 19.583°S 65.750°W / -19.583; -65.750

波托西
Potosí
帝国之城波托西
Villa Imperial de Potosí
城市
波托西的景色
波托西旗帜
旗帜
波托西徽章
徽章
绰号:帝国之城(Villa Imperial
坐标:19°35′21″S 65°45′12″W / 19.5892°S 65.7533°W / -19.5892; -65.7533
国家玻利维亚
波托西省
托马斯·弗里亚斯县
建立1545年
政府
 • 市长Jhonny Llally (MPC)[1]
面积
 • 城市118.218 平方公里(45.6 平方英里)
海拔4,090 米(13,420 英尺)
人口(2020年)[2]
 • 市区264,402
时区UTC-4
网站www.potosy.com.bo 编辑维基数据链接
官方名称波托西古城
类型文化
标准ii, iv, vi
评定时间1987 (第11届)
参考编码420
玻利维亚
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2014至今

波托西(西班牙语:Potosí西班牙语发音:[potoˈsi])是位于玻利维亚南部的城市,是波托西省的首府,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标称海拔4090米。几个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为西班牙帝国提供大量白银的生产地。这座城市的历史中心保留了相当多的殖民时期建筑,该古城与城市重要的里科山于1987年一起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地质

[编辑]

波托西的里科山(西班牙语:Cerro Rico,亦有富有的山丘之意)属于安第斯山脉的一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矿床,自16世纪至今以来一直在开采,到1996年产量高达 60,000吨。目前估计仍有大量白银留在矿山中。自16至18世纪,波托西山支撑了整个西班牙的银矿开采。玻利维亚有谚语称,“西班牙300年中从波托西得到的矿物,足够建起一座从山顶通往大洋彼岸皇宫门口的银桥”。

历史

[编辑]
波托西皇家铸币厂
1715年的波托西

波托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中叶,根据编年史家巴托洛梅·阿哲斯·德欧苏雅·凡(Bartolomé Arzáns de Orsúa y Vela)著作《波托西帝国别墅历史》中,曾提及在当时印加帝国全盛时代的萨帕·印卡瓦伊纳·卡帕克曾在此土地上展开战役。不过整个波托西古城的开发,则与采矿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殖民时期

[编辑]

当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托莱多的推动下在南美建立殖民地,1545年,西班牙于里科山找到了蕴藏量丰富的银矿,并在此建造了一座采矿小镇,很快银矿的开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使得人口波托西最终涌入了20万人。[3]当时是世界储量第一的银矿[4]。几乎与此同时,用水银从矿砂中提炼白银的方法得到重大改进,新改良的方法称为汞齐化法。[4]1563年在秘鲁万卡维利卡发现水银矿藏,1571年-1700年,水银产量达6830万磅。[4]由此美洲贵金属的产量得到突飞猛进,16世纪中叶后的若干年内,每年由美洲流入欧洲的白银有50万磅,黄金1万。[3]西班牙国王凭借波托西银矿得以在欧洲大陆实行反宗教改革运动。[3],使得波托西银矿支撑了亚洲——美洲——欧洲贸易体系,并使西班牙能够控制尚处萌芽阶段的中国出口商品的很大部分,而银矿提炼则仰赖一系列的液压机。当前保存的遗址包括里科山(Cerro Rico)的工业建筑,复杂的引水渠和人造湖系统则是为波托西矿区提供水源。

因17世纪的鼎盛时期,波托西的白银产量占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因采矿致富的政商名流们也纷纷在此居住于波托西,因此当地也建设如皇家铸币厂、波托西大教堂、一些贵族住宅区和工人住宅区等建筑,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也同时作为当时拉丁美洲第二大的城市,仅次于墨西哥城

矿工与人口

[编辑]

17世纪的波托西是一个多种族社会,当时居住于此的人种除了有当地的安第斯人外,还有西班牙殖民者和黑人奴隶们,由于大规模的白银开采使劳工人数不够,使得帝国当局通过非洲奴隶制,从非洲找来了更多的奴隶好进行银矿开采,当时共有13,500名矿工,18岁以上的印第安和非洲奴隶被强迫每天在地下开采银矿,虽然残酷的劳动和恶劣的环境让大批奴隶无法负荷而去世,但居住在本地的西方或本地商人则有相当多的机会变得富有。因此包含食品供应商以及农村房地产也纷纷在波托西落脚,另外根据西班牙法律,矿工的妻子若丈夫意外去世,则可以拥有部分财产的保障。小规模的女性小贩则主宰了街头市场和摊位,出售食物、古柯叶奇恰酒等。

由于恶劣的工作条件,许多矿工最终死于饥饿或疾病(如肺炎)、事故(如被活埋和失足坠落)。当时曾造访此地的主教多明哥·圣托马斯英语Domingo de Santo Tomás曾写道:“送到西班牙的不是银子,而是印第安人的汗水和鲜血”。

当代

[编辑]

19世纪初,由于玻利维亚独立战争的爆发,当地众多教堂都被洗劫一空。波托西的财富也被转移至欧洲或是西班牙的其他领地,随着1825年玻利维亚独立后,波托西山的白银矿藏也早已开采殆尽,这使得波托西的经济一落千丈,渐渐没落,不过20世纪初又随锡矿的大量开采而逐渐恢复。

现今的波托西为玻利维亚重要的行政中心、也是该国著名的矿业城镇、旅游胜地和人口中心,仍出产锡矿,锌矿和铅矿等,但依旧是以人力采矿,矿工们的工作环境简陋且高度危险。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和现存的欧洲风格建筑,波托西于1987年登记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气候

[编辑]
波托西 (2000−2012)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C(°F) 15
(59)
15
(59)
16
(61)
17
(63)
15
(59)
14
(57)
14
(57)
15
(59)
16
(61)
18
(64)
18
(64)
17
(63)
15.8
(60.4)
日均气温 °C(°F) 9
(48)
9
(48)
9
(48)
8.5
(47.3)
6.5
(43.7)
5.5
(41.9)
5
(41)
6
(43)
6.5
(43.7)
9.5
(49.1)
10
(50)
10
(50)
7.9
(46.2)
平均低温 °C(°F) 3
(37)
3
(37)
2
(36)
0
(32)
−2
(28)
−3
(27)
−4
(25)
−3
(27)
−1
(30)
1
(34)
2
(36)
3
(37)
0.1
(32.2)
平均降水量 mm(吋) 92
(3.6)
86
(3.4)
55
(2.2)
13
(0.5)
3
(0.1)
1
(0.0)
1
(0.0)
3
(0.1)
10
(0.4)
20
(0.8)
38
(1.5)
75
(3.0)
397
(15.6)
平均降水天数(≥ 1.0 mm) 17 16 12 5 1 0 0 1 2 5 7 14 80
日均日照时数 6 6 7 8 9 9 9 9 8 8 7 7 7.75
数据来源:WeatherWorld[5]

体育

[编辑]

波托西是皇家普托斯足球会国民普托斯体育会足球队的主场地,他们会在可容纳32,000人的维克多·阿古斯丁·乌加特体育场(Estadio Víctor Agustín Ugarte)进行比赛,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体育场之一。

交通

[编辑]

尼古拉斯·罗哈斯上校机场是距离波托西最近的机场,商业航班是由玻利维亚的旗舰航空公司玻利维亚航空提供。

入选世界遗产

[编辑]

1987年,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提波托西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认为其满足以下三个获选条件

  1. 波托西古城,是在弗朗西斯科·托莱多推动下,通过传播各种形式,对安第斯山脉中部地区的建筑和当地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永久性的影响。并出现受到印加风格影响的巴洛克风格。(文化遗产标准二);
  2. 波托西古城是现代主要银矿的杰出典范。工业基础设施包括里科山(Cerro Rico)的工业建筑与复杂的引水渠,能够从流动的水力激活磨粉中心来研磨银矿。然后在称为帕加尼(huayras)的耐火土窑中将磨碎的矿石与混合,将其模制成条状并印上皇家铸币厂的标记。当前从矿山到皇家铸币厂,整个传统生产链都得到完善的保存。”(文化遗产标准四)
  3. 波托西古城的存在接连影响往后的历史事件:如16世纪塞维利亚大量进口贵金属导致西班牙货币泛滥,从而带来了经济变革。(文化遗产标准六)。

1987年12月,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次会议决定将其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第420号,然而在2014年6月,因波托西仍持续开采工作使山体结构不稳定,导致山顶部分坍塌,同时波托西对于文化资产保护工作的不利,无效力的保护规定,水利设施对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使其被登记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6]

景点

[编辑]

图片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Specific
  1. ^ Jhonny Llally es el nuevo alcalde de Potosí. www.paginasiete.bo. [2021-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0) (西班牙语). 
  2. ^ World Gazetteer.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1). 
  3. ^ 3.0 3.1 3.2 (美)R·R·帕尔默(何兆武 孙福生等译). 现代世界史.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4: 90–91. ISBN 978-7-5062-9536-9. 
  4. ^ 4.0 4.1 4.2 郝名玮 徐世澄. 拉丁美洲文明.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3: 95–96. ISBN 978-7-5334-4954-4. 
  5. ^ Climate Data and Activities. WeatherWorldOnline. [15 Octo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8). 
  6. ^ City of Potosí. whc.unesco.org. [201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27) (英语). 
General
  • Angola Maconde, Juan. "Raíces de un pueblo: cultura afroboliviana." La Paz: Producciones CIMA, 1999.
  • Arzáns de Orsúa y Vela, Bartolomé. Historia de la Villa Imperial de Potosí. Edición de Lewis Hanke y Gunnar Mendoza. Providence, R.I.: Brown University Press, 1965.
  • Bakewell, Peter. "Miners of the Red Mountain: Indian Labor in Potosi, 1545-1650".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2010.
  • Bakewell, Peter. "Silver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Seventeenth-Century Potosí: The Life and Times of Antonio López de Quiroga".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Press 1995.
  • Cobb, Gwendolin Ballantine. "Potosí, a South American Mining Frontier." Greater America: Essays in Honor of Herbert Eugene Bolton. Freeport, N.Y.: Books for Libraries Press, 1968, © 1945, pp. 39–58.
  • Gil Montero, Raquel. "Ciudades efimeras. El ciclo minero de la plata en Lipez (Bolivia), siglos XVI - XIX". Instituto Frances de Estudios Andinos - IFEA- Plural Editores, 2014.
  • Hanke, Lewis (writer) and Jean-Claude Wicky (photographer). The Imperial City of Potosí. The Hague: Nijhoff, 1956.
  • Ross, John F. Mountains of Pain Smithsonian Magazine, November 2000.
  • Tandeter, Enrique. "Coaccion y mercado. La mineria de plata en el Potosi colonial, 1692-1826". Siglo XXI Editores 200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