毘婆沙
外观
毘婆沙(梵语:vibhāṣā),又作毗婆沙、毘婆娑、鞞婆沙、鞞颇沙、鼻婆沙,略作婆沙,一种佛教文体,对阿毘达摩论书的注释书皆可称毗婆沙,又称毘婆沙论(梵语:Vibhāṣā-śāstra)。
字源
[编辑]字面原义为概要、概论、论文、解释等。它的字根由 vi- 与√bhaṣ组成,√bhaṣ意为“说”或“解释”,分别义广,名为广解、广说、种种说、分分说。说义胜,名为胜说。五百阿罗汉各以异义解释阿毘达磨,名为异说[1]。一般来说,对于经的注释书,称优婆提舍。对于律及论的注释,则称毘婆沙。但也有难以归类的例子,如龙树《十住毗婆沙论》,是《十地经》的释论,虽然解释菩萨十地义,但并非随文广释,并含括了其他菩萨修行的论题。
大藏经
[编辑]在汉传大藏经中,有五部名称冠上毘婆沙的经典,分别是:
-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另二种译本,名为《阿毘昙毘婆沙论》、《鞞婆沙论》),五百阿罗汉造:解释阿毘达磨发智论。
- 《五事毘婆沙论》,法救造:解释阿毘达磨品类足论的辩五事品。
- 《十住毘婆沙论》,龙树造:解释《十住经》(华严经十地品)的菩萨十地义及其他菩萨修行的论题。
- 《萨婆多毘尼毘婆沙》:解释说一切有部的十诵律。
- 《善见律毘婆沙》:解释南传上座部的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