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龙友
外观
杨龙友(1596年[1]—1646年),名文骢,号山子,贵阳人。金陵九子之一,明朝官员、画家。
生平
[编辑]杨龙友生于贵阳城南郊的石林精舍。早年寓居金陵(今南京),善画山水,与董其昌、李流芳、邵弥等称“画中九友”。董其昌评其画曰:“龙友生于贵族,独破天荒,所作《台荡》等图,有宋人之骨力而去其结,有远人之风雅而去其佻。余讶以为出入巨然、惠崇之间,观止矣。”。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乡试中举,与马士英之妹结婚[2],后来六次会试不中,天启四年(1624年)奉母移家南京,不久复社组建,杨龙友加入成为早期社员,与复社领袖张溥及后称“复社四公子”中的陈子龙、吴应箕等交好。后与陈继儒、董其昌、倪元璐等名士交游甚密。
崇祯七年(1634年)选为华亭县教谕,后迁青田、江宁、永嘉等县令。为御史詹兆恒参劾被夺官。官至兵部郎中。弘光元年(1645年),擢升为右佥都御史,郑鸿逵隔江乱放炮弹,清军佯败,以大筏置灯火于江中。杨龙友直向马士英报捷。是夜清兵乘夜,渡江而来。因不敌清军,逃至苏州,清军派降臣黄家鼎劝降,杨将黄斩首。再退至处州(浙江郦水市),大募义军。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思宗殉国。清兵入关后,杨龙友任南明弘光朝(福王朱由崧)兵备副使。南京陷落后,又在隆武朝(唐王朱聿键)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后升浙闽总督;龙友之子杨鼎卿为左都督及太子太保。隆武二年(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入福建,在衢州战败,退至福建浦城被俘,不屈而死。永历十六年(康熙元年,1662)与孙临一同被害。
家族
[编辑]父亲杨师孔官浙江左参政。
注释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明史》卷二百七十七
- 傅抱石编译《明末民族艺人传・杨龙友传》
- 《板桥杂记・马娇篇》
- 《浦城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