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举制度
日本科举制度是日本古代曾经采用的官员选拔机制。日本是最早仿行中国科举的国家,在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实行,实行科举制时间较中国、朝鲜、越南为短[1]。正式的科举制废除后,日本在江户时代后期又出现类似科举制的“学问吟味”制度,被一些学者视为“江户版的科举制度”[2]。
历史
[编辑]科举引进前的人才选拔制度
[编辑]奈良时代
[编辑]日本奈良时代仿照当时唐朝的科举制度举办贡举,以巩固天皇制为目的[3]。大宝元年(701年)的《大宝令》颁布,贡举制度得以确立,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四科和医、针二科,在这之中,秀才科最为受瞩目。[4][5]。至养老二年,《养老律令》颁布,明确规定以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的贡举制[3]。
贡举考试由掌管考察和任命官吏之职的式部省直接主持,每年一度,在十月、十一月间进行。考试的学生分为贡人和举人两种,由地方诸国贡送来参加科考的学生称为贡人,依据天皇临时制举(依临时需要而特别招收人才)或由大学寮经过寮试而来参加科考的学生称为举人[5][3][6]。来自大学寮的举人不仅要通过国学的考试,还要经地方长官的推荐。考试内容大致同于唐朝科举各科。明经科考试“试《周礼》、《左传》、《礼记》、《毛诗》各四条,余经各三条,《孝经》、《论语》共三条”,在总计为十条的考试中,通十为上上,通八以上为上中,通七为上下,通六为中上。进士科考试“试时务策二条”和帖读(七帖从《文选上秩》中选,三帖从《尔雅》中选)。帖策全通者为甲,两策通及帖读答对六帖者为乙,以外皆为不第。明法科考试与唐朝完全相同,内容为“试律令十条”,全通为甲,通八以上为乙,通七以下为不第[4]。
按照“选叙令”的规定,要在考试合格者中选拔人才叙位任官。其中以秀才科最高,明经科、进士科、明法科依次递减[4]。总之,日本的贡举在考试项目、评审标准、等第区分和及第授阶方面都主要仿自唐朝。唐制考试内容较日制为难,录取标准也比日制高,但日本更重视贡举出身者[5]。
平安时代
[编辑]平安时代仍然实行贡举制,弘仁十一年制定的《弘仁式》,尤为注重秀才、进士二科,取文章生最为优秀的两名称之为“秀才生”,因此只有大学寮中最为优秀的学生才会被推荐应秀才科试。秀才科延续到平安时代末期,而且一直为士人所崇尚。 然而,日本实施科举的时代,正处于贵族势力上升的时期。具有平等精神的科举制度与贵族传统存在巨大冲突,因而难以在日本生根。自大宝令公布,实施贡举后的一百年内,较受重视的秀才、明经二科的及第者只有数十个[7]。由于贵族干政、学官世袭,到10世纪以后,进士科已经废绝,科举基本上为贵族所把持,并且也不是依据才学高下,而是以资历名望,致使科举日渐流于形式化和世袭化。
11世纪以后,虽然在形式上还继续实行式部省试,但除了文章试之外的诸科都已没落。考生皆由权贵推荐,应考者几乎是无条件及第,且不及第者可以改判及第,科举制至此已完全异化。1177年,大学寮被大火焚毁,之后再未重建,贡举制度亦废除。
学问吟味
[编辑]江户时代虽然已经废除贡举制度,但到后期有一种形式及内容近似科举的人才考核制度,称为学问吟味,具备了与科举考试相互一致的内涵,因此被称为“江户版的科举制度”。当时日本把朱子学视为“正学”,也把它作为学问吟味的主要考核范围,这是以德川幕府征夷大将军的旗本、御家人子弟为对象,三年举行一次的学术考试。以幕府臣僚的培养机构昌平坂学问所(昌平校)的教授为考官,范围包括四书五经或《孝经》一类儒家典籍,实际上可参加的对象为全国所有学习朱子学的人,并不限于昌平校的朱子学者,因此学问吟味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日本人才选拔的等级制度[2]。
学问吟味与前代贡举制及其他地区科举制最大的差异在于其考试结果并非与“叙位任官”有直接关系,较接近一种褒奖名誉的方式[2]。
参见
[编辑]参考
[编辑]- ^ 刘海峰,中国对日、韩、越三国科举的影响,《学术月刊》,2006年12月刊
- ^ 2.0 2.1 2.2 吴光辉《科举考试与日本》,《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 ^ 3.0 3.1 3.2 吴光辉《日本科举制的兴亡》,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总第159期)
- ^ 4.0 4.1 4.2 李卓、张暮辉,科举制度与日本,《古代文明》,2007年04期
- ^ 5.0 5.1 5.2 高明士,日本没有实施过科举吗,玄奘人文学报,第三期,2004年7月,pp.1-32
- ^ 《养老律·职制律》疏:“贡者,依令:诸国贡人;举者,若别敕令举及大学送官者,为举人。
- ^ 《令集解》卷十七,选叙令,“秀才出身”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