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登·拉姆齐的飞机餐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此条目在对应语言版为高品质条目。 (2022年7月15日) |
戈登·拉姆齐的飞机餐 | |
---|---|
概要 | |
类型 | 餐馆 |
国家/地区 | 英国 |
地址 | 伦敦希思罗机场第五航站楼 |
坐标 | 51°28′22″N 0°29′15″W / 51.47278°N 0.48756°W |
开业日期 | 2008年3月27日 |
所有者 | 戈登·拉姆齐 |
营业信息 | |
主厨 | 斯图尔特·贾尔斯(Stuart Giles) |
厨师 | 戈登·拉姆齐 |
食品类型 | 西餐 |
座位数 | 175人 |
其他信息 | |
其他分店 | 芝加哥、拉斯维加斯、洛杉矶以及纽约分店计划中 |
网站 | www |
位置图 | |
戈登·拉姆齐的飞机餐(英语:Gordon Ramsay Plane Food)餐厅位于伦敦希思罗机场第五航站楼,所有者为厨师戈登·拉姆齐。飞机餐餐厅造价250万英镑。该餐厅由于位于希思罗机场的禁区,因此对于气体燃料与刀叉餐具种类的使用有所限制。该餐厅与第五航站楼其他的店家于2008年同步开幕,拉姆齐也在该年在英国地区开了其他的餐厅。拉姆齐表示他要餐厅避免使用浓重的酱料、能够快速上菜,且能让旅客透过冷藏箱外卖,使他们能够在飞机上享用三道菜的套餐。
餐评们对该餐厅大多持正面评价,但餐厅在开幕不久后,美食评论家简·莫伊尔便给了飞机餐餐厅负面的评价,而这则评价在当时受到多个主流媒体的关注。餐厅对冷藏箱的运用也受到多名评论家表扬。该餐厅是拉姆齐首度在机场中开店,而2013年他宣布他要把这一概念带到美国,在美国各大机场内开店。
简介
[编辑]戈登·拉姆齐的飞机餐位于伦敦希思罗机场第五航站楼的六楼,[1]在哇尬妈妈日式餐厅的旁边。[2]该餐厅位于机场禁区,代表只有即将登机的旅客才能到餐厅用餐。拉姆齐和他的团队花了250万英镑改造餐厅,而拉姆齐跟希思罗机场签了10年的初始合同。[1]飞机餐的主厨为斯图尔特·贾尔斯(Stuart Giles),之前也曾在拉姆齐的黄杨木咖啡厅(Boxwood Cafe)担任厨师。[3]
餐厅内部有一个大理石吧台,[2]吧台上方挂了一幅价值九万英镑的画,该画由巴纳比·戈顿(Barnaby Gorton)所绘。[4]餐厅其中一侧的墙壁布满大型的窗户,放眼望去可欣赏机场风景。[2]餐厅里共有175个座位[4]。
基于安全考量,飞机餐跟第五航站楼其他的餐厅一样,不能够使用气体燃料。因此餐厅使用电烤箱和电磁炉等电器设备烹煮食物。此外,餐厅也有另外安装一台微波炉。[5][6]刀具的大小也必需遵循机场的标准规格,避免有意人士以餐厅的刀具当作武器使用。[7] 拉姆齐要求在飞机餐工作的员工,在先前必须要有在他旗下其他餐厅工作的经验。[8]
菜单
[编辑]该餐厅餐点的价钱与拉姆齐其他餐厅的价钱不相上下。拉姆齐有意为旅客们在机场贵宾室外面带来精致的用餐体验,使旅客无需进入贵宾室便能享用同样质素的美食。餐厅的菜单上有山羊奶酪蛋挞佐豌豆和韭菜等前菜,主菜则包括海鲈鱼佐香茅和芦笋,而甜点有巧克力火锅配棉花糖和松饼及高杯水果圣代等选择。[7][9]菜单上甚至出现赛弗鲁嘉鱼子酱等传统菜肴。[2]拉姆齐在餐厅开幕后不久的一家采访中,声称他要让所有的餐点脂肪“越少越好。禁用重酱。”[4]他把餐厅的菜单比较成常春藤餐厅、黄杨木咖啡厅和沃尔斯利餐厅之间的“杂交”。[4]餐厅还有一种叫“快机”的另类菜单,能提供客人快速用餐的体验。虽然只有二至三道餐,但整项套餐会在25分钟以内上完菜。
餐厅也贩卖能外卖的冷藏箱,让选择不吃机上餐的旅客能将食物带到飞机上享用。外卖包的三道菜各有四种不同的选择,包括草虾和西洋菜沙拉或烤牛肉配黑松露和绿豆沙拉,也有淋上生奶油的巧克力和山核桃布朗尼等甜点。[10]
历史
[编辑]拉姆齐于2007年12月宣布飞机餐要在2008年3月27日与希思罗机场即将要启用的第五航站楼一同开幕。该餐厅是戈登·拉姆齐在伦敦地区的第九家餐厅,也是他首度在机场内开餐厅。[11]而拉姆齐的第一家法国餐厅,位于凡尔赛宫的特里亚农的戈登·拉姆齐餐厅(Gordon Ramsay au Trianon)也大约在同一时间开幕。他在2008年时将他的餐饮帝国扩展到伦敦地区以外的地方,例如他与他的门生安吉拉·哈奈特合开的慕拉诺餐厅。而他旗下的约克和奥尔巴尼(York & Albany)餐厅和迷宫餐厅(Maze)也在2008年期间开幕。[4]该餐厅在开幕后的第一年损失了780,767英镑,餐厅的损失是由于航站楼延期启用所造成的。[12]
2009年时,拉姆齐因未按期缴税而陷入财务问题的窘境中。税务海关总署因此对飞机餐、迷宫、戈登·拉姆齐餐厅和精准餐吧(The Narrow)进行清算申请。税务海关总署给予他两周来偿还飞机餐餐厅所累积的欠税,而拉姆齐也在当年12月10日宣布他已还清所有债务,而飞机餐将继续营业。[13]他在2010年开的面包街厨房餐厅(Bread Street Kitchen),与飞机餐基于同一概念之上。面包街厨房位于新交易巷一号购物中心和商务楼,也是一间讲求用餐快速的餐厅。[14]
拉姆齐于2013年宣布他计划要将飞机餐这一概念引进美国,在芝加哥的奥黑尔国际机场和纽约、拉斯维加斯和洛杉矶的机场设店。[8]该餐厅也在当年与第一旅行者合伙,为第五航站楼的旅客提供一个贵宾厅体验。[15]
评价
[编辑]美食评论家简·莫伊尔是第一位评论该餐厅的人,[5]她在飞机餐开幕后约五个小时就已造访该店。[16]她不觉得餐厅里的食物质量好到能吸引头等舱和商业舱的乘客,也同时担心餐点的价格对于搭乘经济舱的旅客来说太过昂贵,[17][18]她说由于餐厅必须遵循规定,把气体燃料统统换成电磁炉,使她的牛排吃起来像“一块在雨中腐烂的干燥皮鞋”。[5]贾斯珀·杰拉德(Jasper Gerard)在《每日电讯报》的评论中称他喜欢餐厅的鱼子酱和鲈鱼那两道菜,但他不喜欢鲈鱼的香茅和芦笋配菜。他给了这家餐厅一则负面评价,称道“他们是在拿同类事物中作比较吗?希思罗机场的飞机餐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成为在皇家医院路的戈登·拉姆齐餐厅,但这绝对不是一场厨房惊魂记。”[2]
谭·考恩(Tam Cowan)在餐厅开幕不久后就在《每日记事报》上评论。他在满分25分的标准中,给了飞机餐20分。他觉得在机场内居然有这么高品质的食物,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他称餐厅里的焗烤帕马森奶酪和蘑菇通心粉“完美极了!”,之后又说苹果金宝“非常棒”。[9]马克·波兰德于2009年在《标准晚报》中给了飞机餐一则评论。起初他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望,但他在他的评论中称他的凯撒沙拉前菜“是‘这道餐将会比你想像的还要好’的预示”,并形容巧克力布朗尼“致密、黑苦又丰富”[19]虽然他对波伦塔玉米片感到些许失望,但总体来说,他觉得餐厅的食物“有种庄严的感觉”。同时他也希望拉姆齐能将这个概念扩展到伦敦各大火车站中。[19]约翰·沃尔什于2012年时写了一篇关于杰米·奥利弗在盖特威克机场所开的一家餐厅的报导,称拉姆齐的飞机餐餐厅是“‘不令人作呕的机场食物’这一概念的先驱”。[6]
《每日邮报》的提姆·克拉克高度赞赏飞机餐对外卖冷藏箱的使用,称道“能把烟熏鲑鱼、奶油奶酪三明治与苹果和核桃沙拉一口气吃完,这点是让我愉快的地方”[10]但是,他说他的火腿奶酪吐司平淡无奇,而且他觉得没有饮料这一点他也不太喜欢。他觉得这份菜单物有所值,也是“首度真正在飞机上给了他们选择”[10]克里斯·哈斯拉姆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中评了不同航空公司在飞机上所给的餐点,也顺便评论了戈登·拉姆齐的飞机餐。他的在满分10分的标准下给了7分,特别称冷藏箱“只要这种服务能继续下去,就有在商务舱的感觉”。[20]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Ramsay (2008): p. 276
- ^ 2.0 2.1 2.2 2.3 2.4 Gerard, Jasper. Will my pollock end up in Benidorm and my white asparagus in Vladivostok?. The Daily Telegraph. 2008-04-26 [2013-09-22].
- ^ Stuart Gillies. BBC Food. [2013-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 ^ 4.0 4.1 4.2 4.3 4.4 Arlidge, John. Ramsay: I'll help to end the f***ing disgrace that is Heathrow.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08-03-27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1).
- ^ 5.0 5.1 5.2 Stratton, Allegra. Gordon Ramsay's Heathrow eaterie: a terminal review?. The Guardian. 2008-03-28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4).
- ^ 6.0 6.1 Walsh, John. Trending: Jamie Oliver's pukka tucker takes to the air (port). The Independent. 2012-07-03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5).
- ^ 7.0 7.1 Catto, Susan. And Now, Foie Gras for People on the Go.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4-30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7).
- ^ 8.0 8.1 Scott, Caroline; Arlidge, John. Come fry with me. The Sunday Times. 2013-07-14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9.0 9.1 Cowan, Tam. Ready for take-off. Daily Record. 2008-06-28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6).
- ^ 10.0 10.1 10.2 Clark, Tim. Gordon Ramsay's kitchen goes sky high. Daily Mail. 2008-10-30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Ramsay aims to land Michelin at Terminal 5. Daily Mail. 2007-12-12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8).
- ^ Prynn, Jonathan. Ramsay's Pounds 4.3m nightmare: new accounts reveal empire's losses.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10-01-11 [2013-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
- ^ Gordon Ramsay saves Plane Food restaurant. Caterer and Hotelkeeper. 2009-12-10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 ^ Vaughan, Tom. Gordon Ramsay to launch informal Borough Market eaterie. Caterer and Hotelkeeper. 2010-12-06 [2013-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 ^ Smith, Graham. No.1 Traveller partners with Gordon Ramsay's Plane Food. Business Traveller. 2013-06-06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 ^ Ramsay (2008): p. 284
- ^ Critics brands Gordon Ramsay's T5 restaurant Plane Food just plain awful. Daily Mail. 2008-03-28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Ramsay's kitchen nightmares: HeathrowT5's Plane Food restaurant is 'plain awful' and LA's not ready.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08-03-28 [2013-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 ^ 19.0 19.1 Bollard, Mark. Plane Food.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09-01-23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5).
- ^ Haslam, Chris. Masterchef at 40,000ft. Sunday Times. 2009-07-05 [2013-09-22].
延伸阅读
[编辑]- Ramsay, Gordon. Playing with Fire. London: HarperCollins. 2008. ISBN 978-0-00-7259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