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崔东壁遗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崔东壁遗书》书影
《崔东壁遗书》书影

崔东壁遗书》,即清代崔述著述十九种。崔述亡故后,其门生陈履和加以整理并刊刻。遗书又以《考信录》三十二卷最重要。

崔述是举人出身,历官福建罗源等知县。[1]乾隆五十七年,陈履和在北京会试,看了崔述的《朱泗考信录》书稿,极为佩服,立即拜崔述为师。嘉庆六年,崔述以老病乞休,以著述自娱。崔述生平极少与人交游,崔述与陈履和相聚只有两个多月,以后就不再见面。嘉庆二十年(1815),临终前将自己的书装为九函,留下遗嘱,“吾生平著书三十四种,八十八卷,俟滇南陈履和来亲授之”。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二月卒。崔述死后第二年,陈履和至彰德,辑其遗稿,道光四年(1824年),陈履和在浙江金华府东阳县知县任上,竭尽财力付梓刻印《崔东壁遗书》。《东壁遗书》刻印之后,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陈履和曾说:“其持论实不利于场屋科举,以故人鲜信之,甚有摘其考证最确,辨论最明之事,而反用以诋毁者。四海之大,百年之久,必有真知。”

日本学者那珂通世从汉学家狩野直喜那里获赠《崔东壁遗书》,并于1903年将《崔东壁遗书》加上标点后排印出来,引起日本汉学界的重视。1921年顾颉刚胡适处得到《崔东壁遗书》。[2]是年顾颉刚开始标点、整理《崔东壁遗书》。1936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1983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

注释

[编辑]
  1. ^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九·儒林三》
  2. ^ 1921年1月24日,胡适在致顾颉刚信中说:“近日得崔述的《东壁遗书》(还不是全书,乃是《畿辅丛书》本,只有十四种,但《考信录》已全)觉得他的《考信录》有全部翻刻的价值,故我决计将此书单行,作为《国故丛书》的一种。此书我一二日内可看完。今先送上《提要》一册。此为全书最精采之部分,你看了便知他的书正合你的‘伪史考’之用。”(《告得〈东壁遗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