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
佛教 |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佛教专题 |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口述,门人辩机执笔编集而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7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其中包括了新疆至南印度一百四十多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提供大量印度 史料,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地理外纪类。
内容
[编辑]《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并非以玄奘旅行的路线,而是按地区排列,记录新疆至印度沿途所见国家的地理、交通、气候、物产、政治、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教育、刑法、礼仪、赋税、人文风俗描述下来[1],其中也穿插听到传闻而没有亲自到过的国家,用“行”和“至”两字区分。此书由玄奘口述,由弟子辩机执笔,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七月完成。据专家王世平表示,“玄奘用脚步量出的里程,竟准确到一里不差,使斯坦因感佩到五体投地的地步”。[2]
- 卷第一讲述阿耆尼国(焉耆)、屈支国(龟兹)、跋禄迦国、赭时国、飒秣建国、弭秣贺国、劫布呾那国、喝捍国、捕喝国、伐地国、货利习弥伽国、羯霜那国、窣堵利瑟那国,睹货逻国、呾蜜国、赤鄂衍那国、忽露摩国、鞠和衍那国、镬沙国、珂咄罗国、拘谜陀国、缚伽浪国、纥露悉泯健国、忽懔国、缚喝国、锐秣陀国、胡寔健国、呾剌健国、揭职国、梵衍那国、迦毕试国等三十四国。
- 卷第二,先对印度进行总的描述,更改旧译名“身毒”和“天竺”为“印度”,这个译名一直沿用至今。然后讲述滥波国、那揭罗曷国、健驮逻国等三个国家(今阿富汗境内)。
- 卷第三叙述北印度八国:乌仗那国、钵露罗国、呾叉始罗国、僧诃捕罗国、乌剌尸国、迦湿弥罗国、半笯嗟国、遏罗阇补罗国。
- 卷第四叙述十五国,
- 卷第五叙述中印度六国:羯若鞠阇国、阿逾陀国、阿耶穆佉国、钵逻耶伽国、㤭赏弥国、鞞索迦国。
- 卷第六叙述中印度四国:室罗伐悉底国、劫比罗伐窣堵国、蓝摩国、拘尸那揭罗国。
- 卷第七叙述中印度五国:婆罗痆斯国、战主国(龙藏这两个国家列在第六卷)、吠舍釐国、弗栗恃国和尼波罗国。
- 卷第八:摩揭陀国上
- 卷第九:摩揭陀国下
- 卷第十:十七国
- 卷第十一 二十三国:
- 卷第十二讲述了从帕米尔,经南疆和阗、罗布泊所过二十二国:
全书讲述了所亲自经过的110个国家,听到传闻的28个国家,以及附带提及的12个国家。
意义
[编辑]《大唐西域记》是记载中国佛教史的重要文献。书内记录了当时新疆与印度各地的佛教流派,亦记录印度其他宗教分布,如耆那教、印度教等,有助于研究中世纪印度宗教的流布。除记录宗教外,他还记录当地语言,分析各地语言的异同,有助解读十九世纪末在新疆发现的各种语言文书。1834年德国学者朱利斯·克拉普罗特出版《玄奘在中亚与印度的旅行》一书,是迄今所见最早介绍玄奘的著作之一。1857年法国学者儒莲将《大唐西域记》译成法文,开创西方学者研究玄奘之先河。中国长期以来,很少有人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才有大量的研究。1983年季羡林等人集体合作了《大唐西域记校注》。
《大唐西域记》对研究印度历史相当重要,因为印度民族虽然创造重要的古代文化,但不注重记录历史,印度历史学家阿塔尔·阿里教授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3]印度国徽狮头柱和国旗上的法轮图案,都是来源于鹿野苑(sarnath)的考古发掘,而鹿野苑、那烂陀寺、菩提伽耶阿育王大塔、桑奇大塔印度著名佛教遗址的发掘,都是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卡宁厄姆自19世纪始依照玄奘的描述找到的。玄奘在书中曾描述了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被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所毁)。唯一统一古代印度的阿育王事迹亦多源自于玄奘的记载。
版本
[编辑]原文(+注解)
[编辑]- 高宗二十三年起重刻(1236)新丽藏本,有敬播序
- 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重印新丽藏本,有考异
- 北宋崇宁二年福州等觉禅院刊本,存卷第四
- 金刊赵城藏本存卷第十一、十二
- 南宋安吉州资福寺思溪藏刊本,存卷二至五、卷七至十二,共十卷
- 元普宁藏本
- 明洪武刊南藏本
- 明永乐刊北藏本
- 明嘉兴府楞严寺刊本
- 1957年金陵刻经处,吕澂校刊本
- 1955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刊本
- 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章巽校本
- 1985年中华书局,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ISBN 7-101-00644-2
- 1987年新文丰出版公司重印 ISBN 957-17-1023-7
- 2000年中华书局《中国交通史籍丛刊》重印
- 2004年中华书局《中国交通史籍丛刊》重印 上下册 ISBN 7-101-02453-X
古译本
[编辑]今译本
[编辑]汉译本
[编辑]英译本
[编辑]- Hsuan-Tsang, Si-yu-ki,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 英国伦敦大学汉语教授毕尔翻译 (London, 2 vols., 1884. 1969年印度德里重印本:Volume 1 (PDF 21.5 MB) Volume2 (PDF 16.9 MB)
- On Yuan Chwang's Travels in India tr.Thomas Watters. Reprint.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1996 ISBN 81-215-0336-1.(此译本初版于1905年在伦敦出版)
- 1995年李荣熙英译本:The Great Tang Dynasty Record of the Western Regions. Numata Center for Buddhist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Berkeley, California. ISBN 1-886439-02-8
法译本
[编辑]日译本
[编辑]俄译本
[编辑]- 1862年俄国学者Klass0sky根据M·斯坦拉·儒莲法译本又转译成俄文本。[来源请求]
- 纳塔利娅·弗拉基米罗夫娜·亚历山德洛娃(Наталия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а)的译本,带注释,根据1955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的《大唐西域记》汉文版翻译。[4]
参考文献
[编辑]- ^ 晁公武《读书志》称,“玄奘至天竺求佛书,因记其所历诸国,凡风俗之宜,衣服之制,幅员之广隘,物产之丰啬,悉举其梗概。”
- ^ 王世平, 《<大唐西域记>价值的再认识》, 《文博》 (年01期), 1991年, (年01期): 47–50
- ^ 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前言
- ^ Наталия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а. Сюань-цзан - Записки о Западных странах [эпохи] Великой Тан (PDF).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12 [2024-07-09]. ISBN 978-5-02-03652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