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勤益科技大学
国立勤益科技大学 | |||
---|---|---|---|
National Chin-Y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
校训 | 勤毅诚朴、教育无他,榜样而已 | ||
创办时间 | 1971年 | ||
学校代码 | 0043 | ||
学校类型 | 国立,科技大学 | ||
校长 | 陈文渊 | ||
教师人数 | 专任:338人、兼任:489人(112学年度) | ||
学生人数 | 12603人(112学年度) | ||
本科生人数 | 11524人(112学年度) | ||
研究生人数 | 1016人(112学年度) | ||
博士生人数 | 63人(112学年度) | ||
校址 | 台中市太平区中山路二段57号 | ||
校区 | 市区 | ||
总面积 | 30公顷 | ||
所属法人 | 中华民国教育部 | ||
隶属 | 台湾国立大学系统 | ||
邮递区号 | 411030 | ||
网站 | http://www.ncut.edu.tw | ||
|
国立勤益科技大学(英语译名:National Chin-Y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简称勤益科大、NCUT ,是位于台湾台中市太平区的国立科技大学,于1971年创立,现在创设有十六个科系,为台湾国立大学系统成员。
校史
[编辑]1944年日本陆军航空队于国立勤益科大坪林校区(原陆军坪林营区)建立台中东机场。[1]。
1971年由中华民国陆军政战科退役少将张明与王国秀夫妇向一位荔枝农夫购买他的荔枝田,于日本飞机场旧址创立“私立勤益工业技艺专科学校”,设置机械技术、电工技术、工业电子、工业化学等四科,招收高中、高职毕业生,修业二年毕业。
1973年改名私立勤益工业专科学校。并将已设立之科名改为:机械科、电机科、电子科、化工科,同时增设工业管理科。自此,二年制工专改以招收高职毕业生为限。
1975年机械科、电机科、电子科、化工科易名为:机械工程科、电机工程科、电子工程科,化学工程科,工业管理科仍沿用原名称。
1980年机械工程科分设制造组、设计组。电机工程科分设电工组、冷冻组。电子工程分设应用电子组、数位系统组。
1982年设立夜间部,招收电子工程科、电机工程科在职进修人员。
1983年夜间部奉准招收机械工程科在职进修人员。
1985年机械工程科奉准增设自动化控制组。
1987年,原本校产资金拥有四亿元,足以让校务活动优秀运作,可是创办人却毅然决然地决定,将这份对于勤益的爱转化为对国家的大爱,于是致书教育部长毛高文,决定无条件将学校捐献给政府,改制成为国立的学校,但只要求保留“勤益”校名。同时工业管理科再改名为工业工程与管理科,夜间部亦奉准招收该科在职进修人员。
1988年夜间部奉准招收化学工程科在职进修人员。
1989年奉准成立企业管理科。
1990年改名“私立勤益工商专科学校”。
1992年7月1日改隶中华民国教育部,更名为“国立勤益工商专科学校”。
1994年奉准成立资讯管理科。
1998年原电机工程科冷冻空调组独立,正式成立冷冻空调科;奉准成立流通管理科。同年,亦奉准成立“附设专科进修补习学校”。
1999年奉准改制升格为“国立勤益技术学院”。夜间部改名为“进修推广部”;同年配合修正之“补习及进修教育法”将原附设专科进修补习学校改名为“附设专科进修学校”。并成立景观设计与管理科。机械、电子、化工、工管等系开始招收二技部学生。
2000年电子工程系开始招收四技部学生,奉准设立“附设进修学院”。
2002年设立生产系统工程与管理研究所。“推广部”自进修推广部独立出来,并办理台中县屯区社区大学等回流教育。
2003年设立材料与化学工程研究所、流通科技管理研究所、资讯与电能科技研究所等三所硕士班。各系全面招收四技生。
2004年设立精密机械与制造科技研究所、冷冻空调与能源科技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所等三所硕士班。同时应用英语系与休闲运动管理系亦获准设立招生。
2005年成立资讯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改名化工与材料工程系。
2006年2月1日坤盛老师接任第四任校长。
2006年8月成立“国立台中勤益科技大学筹备处”。11月教育部技职校院变更审议委员会通过升格案。同学年,成立电机工程研究所、自动化工程系;且实施系所合一,共有一所十四系(其中7系含硕士班)。
2007年2月1日正式改制为“国立勤益科技大学”。新设研发与科技管理研究所硕士班及文化事业发展系大学部,另原资讯与电能科技研究所改名为电子工程系硕士班,机械工程系改名为精密机械与制造科技系、冷冻空调系改名为冷冻空调与能源系。6月10日,取得旁边中华民国陆军坪林营区的土地所有权状。
2008年8月1日创办人办公室与校友联络中心合并为创办人办公室创办人服务组与校友联络组,进修部与推广部合并为进修推广部,研发处国际交流组升级为一级单位国际事务处,精密机械与制造科技系改名机械工程系自动化系并入,景观设计与管理系改名景观系,休闲运动管理系改名休闲产业管理系,文化事业发展系改名文化创意事业系。
2009年2月1日坤盛老师续任第五任校长,研发与科技管理研究所与资讯管理系整并为一系一所,休闲产业管理系改隶至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名为人文创意学院。6月4日,获选为教育部绿色大学示范学校,签署“塔乐礼宣言”。
2010年5月31日与国防部完成坪林营区20公顷土地点交。8月1日,增设语言中心为行政一级单位;另将通识教育中心提升为院级单位,改名通识教育学院并调整内部组织为基础通识教育中心及博雅通识教育中心,同时为使通识教育更加普级与国际化,通识教育学院下另设有明秀书院、科普教育中心、日本研究中心。
2010年12月14日创新研发大楼暨绿色科技研发总中心揭牌。
2011年4月12日启用新校门,原215巷校门规划为行人与自行车专用道。8月1日,新设“精密制造科技研究所”博士班及“专案管理研究所”硕士班。
2012年连续获选为“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辅助学校[2]。
2013年2月1日赵敏勋老师接任第七任校长。
2013年被教育部选为“发展典范科技大学计划”的学校[3],以培养高等技术人才为目标。2013年的QS亚洲大学排名,国立勤益科技大学获评为全台第27名,专利申请国立科大排名第一的学校。Cheers快乐工作人杂志“2013企业最爱大学生”的调查中,国立科大名列第六名、开始实施“明秀书院”住宿学习实验计划。
2017年2月1日陈文渊老师接任第七任校长。
2018年机床学院大楼落成。
2019年勤创基地落成
2021年增设智慧制造与资讯应用硕士学位学程。前瞻电资科技产业博士学位学程改名前瞻电资科技研究所。
2022年增设智慧自动化工程系及人工智能应用工程系
历任校长
[编辑]姓名 | 任期 | 备注 |
---|---|---|
黄正信 | 1971年-1976年5月 | 首任 |
曹敏钦 | 1976年5月-1986年8月 | |
张文涛 | 1986年8月-1989年7月 | |
翁启雄 | 1989年7月-1996年11月 | 1992年7月1日改为国立 |
杨明兴 | 1996年11月-2001年8月16日 | |
邬诗贤 | 2001年8月16日-2006年2月1日 | |
陈坤盛 | 2006年2月1日-2013年2月4日 | |
赵敏勋 | 2013年2月4日-2017年1月23日 | |
陈文渊 | 2017年1月23日-现任 |
校训
[编辑]组织编制
[编辑]学术单位
[编辑]电资学院 | 电机工程系(所) | 电子工程系(所) |
---|---|---|
资讯工程系(所) | 人工智能应用工程系(所) | 前瞻电资科技研究所 |
工程学院 | 化工与材料工程系(所) | 机械工程系(所) |
---|---|---|
冷冻空调与能源系(所) | 智慧自动化工程系(所) | 精密制造科技研究所(博士班) |
管理学院 | 工业工程与管理系(所) | 企业管理系(所) |
---|---|---|
资讯管理系
|
流通管理系(所) | |
休闲产业管理系 |
人文创意学院 | 文化创意事业系(所) | 景观系(所) |
---|---|---|
应用英语系 |
通识教育学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基础通识教育中心 | 博雅通识教育中心 |
---|
行政单位
[编辑]行政单位 | 校长室 | 学术副校长 |
---|---|---|
行政副校长 | 秘书室 | |
进修推广部 | 总务处 | |
研究发展处 | 创办人办公室 | |
语言中心 | 教务处 | |
进修学院及专校 | 人事室 | |
电子计算机中心 | 咨商辅导中心 | |
产学营运处 | 学生事务处 | |
图书馆 | 主计室 | |
体育室 | 国际事务处 | |
公共关系室 | 校务研发中心 | |
环安中心 | 艺术中心 |
中华民国国内学校策略联盟
[编辑]与大专院校(普通大学&技职院校)策略联盟
[编辑]校园建设
[编辑]建设名称 | 各系(所)位置/行政办公处 | 备注 |
---|---|---|
管理馆 |
|
|
国秀楼 |
|
|
创新研发大楼 |
|
|
机械工程馆 |
|
|
诚朴馆 |
|
|
行政大楼 |
|
|
图书资讯馆 |
|
|
工程馆 |
|
|
工业工程馆 |
|
|
青永馆 |
|
|
文化休闲馆 |
|
|
勤益学舍 | ||
机床学院大楼 |
|
|
勤创基地 |
|
|
大学整并
[编辑]- 国立台中大学
- 1997年,国立中兴大学于校本部教授会会员大会中建议与国立台中师范学院、国立台中商业专科学校、国立勤益工商专科学校进行合并,成立国立台中大学,并在隔年校务会议中决议,转交校发会讨论。[6][7]但最终于1998年学校事务发展委员会中决定暂缓并搁置计划。[8]
- 2002年,国立台中师范学院和国立勤益技术学院再次研议整并为国立台中大学,但无疾而终,2005年国立台中师范学院则独立升格为国立台中教育大学。
- 国立台中科技大学
- 2002年国立台中师范学院升格为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后,国立台中技术学院、国立勤益技术学院和国立台中护理专科学校曾研议整并为“国立台中科技大学”,但最终2011年12月只有台中技术学院和台中护专整合并为国立台中科技大学[9]。
智慧台中创客基地
[编辑]2018年10月“智慧台中创客基地”启用,创客场域集中于机床学院大楼4楼。空间规划8大区域:多功能教室、交流讨论区、小型加工区、金工区、电工区、3D打印区、电雕区、木工区,提供近百套设备、仪器之完整场域包含高阶3D打印机、金工鼓风炉焊接台、手持式扫描仪、激光雕刻机、小型CNC车床及铣床等设备,让每一位学生利用这些设备可以实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10][11]。
校友
[编辑]学术排名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台中(東)飛行場平面圖. [2014-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4).
- ^ “发展典范科技大学计划”审议结果出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教育部,2012年3月21日
- ^ 教部公布12所典范科大名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立教育广播电台,2013年4月29日
- ^ 勤益校歌 校訓 -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網站. web2.ncut.edu.tw. [2020-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 ^ 本校簡史 -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網站. web2.ncut.edu.tw. [2020-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 ^ 國立中興大學第33次校務會議第一次延續會.
- ^ 國立中興大學第34次校務會議.
- ^ 國立中興大學87學年度第2次研究發展會議.
- ^ 20所公立技專 將整併為10校. [2015-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3).
- ^ 場域與設備 - NCUT,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 產學營運處. ocia.ncut.edu.tw.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 ^ 勤益科技大學:培育工業4.0頂尖人才的搖籃. Cheers快乐工作人. 2017-02-01 [202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