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栅国小文物馆
24°51′22″N 121°16′54″E / 24.855986°N 121.281645°E
内栅国小文物馆 | |
---|---|
成立 | 2010年11月8日 |
地址 | 台湾桃园市大溪区义和里安和路38号 |
类型 | 内栅国小附设文物馆 |
馆长 | 桂景星(校长) |
地图 | |
内栅国小文物馆是一间位于台湾桃园市大溪区南郊、大汉溪右畔,紧临石门水库的文物馆。负责收集整理并保存的文物有200余件,其中69件经中华民国文化部在2012年12月7日核定为一般古物,名列全台第3位,仅次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1][2]
历史
[编辑]1863年因为清英天津条约,增开淡水港为通商口岸,大溪曾是淡水河系最上游的转运港。早年,桃园、 新竹、苗栗地区的农产品、茶叶、樟脑油等也都借由大溪转运[3]。内栅,是大溪区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大溪为知名观光景点。内栅位于该区西部偏南。内栅命名的由来,“栅”是竹木编成城垣。先人拓荒,为求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种植竹林以抗毒蛇猛兽及原住民出草,“内栅”就是在栅的内部临边。[4]
内栅国小成立于1901年9月14日,1925年独立设校称“内栅公学校”,创校迄百余年,为该区居第二之老学校。目前占地12,723平方米,规模现有班级数6+1班,教职员工23人与学生120人,属风景区内之特色迷你小校。[5]2010年11月8日,内栅国小欢庆110岁生日,第十五届校友李清木配合校庆把价值约两百万元收藏古物捐给母校,成立清木文物陈列馆。许多校友前来与会庆贺,最“资深”校友是当年九十四岁、第八届的简永昌,曾入选第五届台湾棒球名人堂终身奉献奖。2010年校长郑凤珠发起系列的表演活动庆祝,中午以“办桌”让历届校友叙旧,缅怀当年乐趣。[6]
设立文物馆
[编辑]该校对于文化资产——古物之收集、整理、保存和教学等,源于校友及社会贤达捐赠之文物,其中以校友李清木捐赠之文物及经费较多,因此于2010年11月8日[7]特设立“清木文物陈列馆”于学校二楼。文化部亦认为现今工商业发达,传统农业社会生活用具已不复见,馆内所搜集之文物能显示当时的传统生活原貌,可作为乡土教学资料。在以农立国的传统台湾社会,此批用具具有文化传承、教育意义,值得妥善保存。[8]内栅国小文物馆文物数量达200余件,其中69件经文化部于2012年12月7日核定为一般古物,名列全台第三位,仅次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800余件及中央研究院之120件等。[1][2]
馆内规划为九大类,分别为传统农村田地整地用具18件、传统农村田地除草用具1件、传统农村田地收获用具1件、传统农村其他用具4件、传统农村渔捞用具2件、传统农村食物处理用具6件、传统农村厨具14件、传统农村生业用具11件、传统农村生活起居用具12件等。
古物
[编辑]传统农村田地整地用具
[编辑]古物 | 照片 | 备注 | 登录网页 |
---|---|---|---|
犁 | 农耕与翻土整地的重要机具,前面由牛拉动,后面由农夫操纵,将田犁成一条土垄,使泥土翻松,重新整平,以利播种。 | [13] | |
木制土拖 | 是以木材制造用来农村田地整地用具。 | [14] | |
铁制手耙 | 传统农村田地铁制整地用具。十三齿─形容铁耙的外观。大部分的铁耙都是十三支尖齿,但也有十一齿或其他数目的。 | [15] | |
铁制谷耙 | 传统农村田地整地用具用于稻谷收成整理耙齐。 | [16] | |
割耙 | 畦面碎土作业,为长方形木框,架设铁制钜齿滚轮于其中,使用牛力拖引,滚动的铁制滚轮会把杂草翻入土中。由丰和耙两种工具演变合成,适合以土挖成条状凹沟以利种子放入。 | [17] | |
田地整平器 | 田畦面碎土作业,为长方形木框,架设铁制钜齿滚轮于其中,使用牛力拖引,滚动的铁制滚轮会把杂草翻入土中。由丰和耙两种工具演变合成,适合以土挖成条状凹沟在种子放入前用田地整平器使整平。 | [18] | |
畚箕 | 是以剖竹机制造竹器。竹子必须经剖竹机剖成竹片。节省手工剖竹之麻烦,可用来挑物等。 | [19] | |
碌碡 | 或称磱碡,用来粉碎水田泥土整平器,插秧前将田地整平的器材,系利用牛或机械拖行,中央轴上木片转动,可将田土搅拌平整。
当水田在翻松泥土后淹入水,如有大块泥土或杂草,早期用栏踏以牛拖拉,人站在两片木板上,拖动时中间的木片会转动,把泥土压碎,也会把草翻动或压入土里。 |
[20] | |
秧铲 | 土挖成条状凹沟在种子放入前用田地整平器使整平后以秧铲协助并用。 | [21] | |
秧指 | 插秧时以秧指謢手指及提高效力。 | [22] | |
轮仔 | 插秧之前以轮仔协助及提高效力。 | [23] | |
整土用具 | 插秧之前以轮仔协助及提高效力。 | [24] | |
秧苗盆 | 插秧时以秧苗盆盛秧苗。 | [25] | |
秧菎 | 插秧时以秧苗盆盛较粗大之秧苗。竹制编织品又称秧箆,插秧时放秧苗用。旧日插秧之前,将秧苗带土铲起成手掌大小,以螺旋状排列在篮内供插秧者使用分株植入田中用。 | [26] | |
镰刀篓 | 因尖锐用镰刀篓保护避免伤害。 | [27] | |
大拖 | 插秧之前后以大拖协助及提高效力。 | [28] | |
土砻 | 农村稻谷收割。晒干后将稻谷用土砻磨去粗榖,即为可食用的糙米。 | [29] | |
土砻手把 | 农村稻谷收割。晒干后将稻谷用土砻及手把操做磨去粗榖,即为可食用的糙米。 | [30] |
传统农村田地除草用具
[编辑]古物 | 照片 | 备注 | 登录网页 |
---|---|---|---|
锄草器 | 插秧之后会长出杂草等需以锄草器处理。 | [31] |
传统农村田地收获用具
[编辑]古物 | 照片 | 备注 | 登录网页 |
---|---|---|---|
风鼓 | 割下的稻穗晒干后,经过风鼓除去稻叶碎物及秕,结实的榖粒落在米箩中,即可清理、保存。 | [32] |
传统农村田地其他用具
[编辑]古物 | 照片 | 备注 | 登录网页 |
---|---|---|---|
牛轭 | 戴在牛肩膀上好拉犁。 | [33] | |
牛嘴栏 | 戴在牛嘴上好控制。 | [34] | |
牛车轮 | 一般牛车有四个轮子并有大小之分。 | [35] | |
土围 | 传统农村田地其他用具以围田地。 | [36] |
传统农村渔捞用具
[编辑]古物 | 照片 | 备注 | 登录网页 |
---|---|---|---|
鱼篓 | 传统农村渔捞用具鱼篓均为竹制品。 | [37] | |
虾篓 | 传统农村渔捞用具均为竹制品。 | [38] |
传统农村食物处理用具
[编辑]古物 | 照片 | 备注 | 登录网页 |
---|---|---|---|
番薯挫 | 农村30年代至50年代锉番薯纤、饲猪食用。 | [39] | |
捣物木臼 | 农村收割稻谷晒干之后,蹈入捣物木臼木锤捣去粗谷而成为糙米,即可食用,又可捣麻糬。 | [40] | |
粿印 | 制粿时打印模型。 | [41] | |
前人用火锅 | 传统农村食物处理用具。 | [42] | |
石磨 | 利用上下两块石块以木制推耙转动,将米物、花生磨碎 变细变浆。石臼将糙米等谷物放入石臼,舂去外皮。 | [43] | |
小蒸笼 | 传统农村食物处理用具,小蒸笼用于蒸食物。 | [44] |
传统农村厨具
[编辑]古物 | 照片 | 备注 | 登录网页 |
---|---|---|---|
桌罩 | 摆设于厨房,吃饭用餐使用。 | [45] | |
碗盘 | 摆设于厨房,吃饭用餐使用。 | [46] | |
酒瓮 | 瓮仔用来腌渍胡萝卜,装瓮,泡制药酒。 | [47] | |
茶壶 | 用于装茶水。 | [48] | |
酒矸仔 | 瓮仔用来装酒。 | [49] | |
坩仔 | 瓮仔用来腌渍胡萝卜,凤梨,泡制药酒.或盛物。 | [50] | |
竹筛子 | 盛装稻米竹制用具,以剖细的竹篾编织而成,是具有台湾地区特色的农具。 | [51] | |
迦箩仔 | 盛装稻米竹制用具,以剖细的竹篾编织而成,是具有台湾地区特色的农具。 | [52] | |
米篓 | 又称米箩,盛装稻米竹制用具,以剖细的竹篾编织而成,是具有台湾地区特色的农具。另外扁担也是传统农具之一,可扛肩上挑起两边重物。 | [53] | |
陶瓮 | 瓮仔用来腌渍胡萝卜,凤梨,泡制药酒。 | [54] | |
木制盘 | 祭拜祖先或拜神盛置供祭品之时所使用。 | [55] | |
木饭匙 | 摆设于厨房,吃饭用餐使用。 | [56] | |
木汤匙 | 摆设于厨房,吃饭用餐使用。 | [57] | |
托盘 | 祭拜祖先或拜神盛置供祭品之时所使用或印制食物造型。 | [58] |
传统农村生业用具
[编辑]古物 | 照片 | 备注 | 登录网页 |
---|---|---|---|
茶篓 | 以剖竹机制造竹器,竹子必须经剖竹机剖成竹片、竹条,可用来装物等。 | [59] | |
竹篓 | 以剖竹机制造竹器,竹子必须经剖竹机剖成竹片、竹条,可用来装物等。 | [60] | |
秤锤 | 是度量衡的工具用于秤物品的。 | [61] | |
量仔 | 是度量衡的工具用于秤物品的。 | [62] | |
磺火灯 | 未有电力地区就以此照明。 | [63] | |
裁缝机 | 传统农村生业用具用于裁缝衣物。 | [64] | |
墨斗 | 多数用于建筑时衡量高低平衡。 | [65] | |
前人用制冰机 | 以前尚未有电冰箱时用。 | [66] | |
制斗笠模 | 农家用来遮阳挡风雨,用竹叶作成的帽子需用制斗笠模成形。 | [67] | |
刨刀 | 传统农村生于业用具,用于刨瓜果食品。 | [68] | |
草绳绞 | 将稻草绞成草绳。 | [69] |
传统农村生活起居用具
[编辑]古物 | 照片 | 备注 | 登录网页 |
---|---|---|---|
谢篮 | 结婚或喜庆盛装礼物,鞭炮燃放之用。 | [70] | |
原住民采集篮 | 竹制编织品,功能多用来装种子或盛饭菜及杂物等;像米箩用来装稻米及花生等竹制用具,以剖细的竹篾编织而成,用扁担(竹制品)扛在肩上挑起两边米箩农作物。 | [71] | |
婴儿摇篮 | 幼童睡眠时使用,父母哄骗幼童摇晃,并唱着儿歌,让幼童渐渐入睡。 | [72] | |
采集篮 | 竹制编织品,功能多用来装种子或盛饭菜及杂物等;像米箩用来装稻米及花生等竹制用具,以剖细的竹篾编织而成,用扁担(竹制品)扛在肩上挑起两边米箩农作物。 | [73] | |
各式编织篮 | 竹制编织品,功能多用来装种子或盛饭菜及杂物等;像米箩用来装稻米及花生等竹制用具,以剖细的竹篾编织而成,用扁担(竹制品)扛在肩上挑起两边米箩农作物。 | [74] | |
火笼 | 即怀炉,农村老人在冬天用来取暖御寒之恩物。 | [75] | |
蓑衣 | 用“棕片”制成,是往昔农人穿的传统雨衣,可分为一件式及上、下两件式;另外头戴斗笠,防止头部淋湿。 | [76] | |
斗笠 | 农家用来遮阳挡风雨,用竹叶作成的帽子。 | [77] | |
面桶 | 传统农村生活起居用具,多数为木制品。 | [78] | |
造型面盆 | 传统农村生活起居用具,多数为木制品。 | [79] | |
脚桶 | 传统农村生活起居用具,多数为木制品。 | [80] | |
仔猪槽 | 传统农村生活起居用具,多数为木制品用途为饲养仔猪。 | [81] |
内栅国民小学文物馆内现况
[编辑]-
文物馆内现况1
-
文物馆内现况2
-
文物馆内现况3
-
文物馆内现况4
-
文物馆内现况5
-
文物馆内现况6
-
文物馆内现况7
-
文物馆内现况8
-
文物馆内现况9
-
文物馆内现况10
资料来源
[编辑]- ^ 1.0 1.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3).
- ^ 2.0 2.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9-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 ^ 桃園市政府-大溪區公所-本所沿革. Daxi.tycg.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 ^ 優質教育園地-學校現況:桃園市內柵國民小學. Njes.tyc.edu.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 ^ http://www.njes.tyc.edu.tw/modules/tadnews/page.php?ncsn=9&nsn=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桃园市内栅国民小学
- ^ 中时电子报. 大溪內柵國小110歲 老校友 相見歡 - 社會新聞 - 中國時報. Chinatimes.com. 2010-11-08 [2019-09-13].
- ^ 中时电子报. 大溪內柵國小110歲 老校友 相見歡 - 社會新聞 - 中國時報. Chinatimes.com. 2010-11-08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4).
- ^ 內柵國小清木文物館 蘊藏鄉土文物永流傳. [2019-07-26].
- ^ 桂景星校长. 大溪內柵國小. 大溪内栅国小. [2019年6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21日).
- ^ 农耕器具及大沟农村文物馆. 農村風情畫一農耕器具及大溝農村文物館. 大沟农村文物馆. [2019年8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7日).
- ^ 客家委员会儿童网站. 傳統農具文物 - Home | 客家委員會兒童網站. 客家委员会儿童网站. [2019年8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21日).
- ^ 宜兰尚德社区. 宜蘭小百科| 尚德社區古農具 - 宜蘭縣教育支援平台 - 宜蘭教育處. [2019年8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22日).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3).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7).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3).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5).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0).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7).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7).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7).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7).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7).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7).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7).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7).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7).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1).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1).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1).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1).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3).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3).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5).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6).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6).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4).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4).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