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机构或者公民表达对个人、组织或政府一些被认为对中共具有敌对性质的言论、行动或政策的不满或谴责等问题上的言行表达不满的口号[1][2][3][4][5],替代形式包括“伤害14亿人的感情”和“伤害中华民族的感情”。常见于《人民日报[6]、《中国日报[7]新华社[8]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媒体和政治宣传机构,或出现于中国共产党于各地的附属报纸。中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9月公布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首次在法律处罚范围列明纳入“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行为,引起广泛争议[9][10][11]

起源

[编辑]

这句话更早的起源是时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的陈友仁于1927年与英国交涉归还汉口英租界时提出的。

这一句话最早出现在1959年的《人民日报》上,当时被用于批评与中国边界争端的印度[6]。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这句话通常被各种官方渠道用来表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不满。被指控“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有国家政府、国际组织[12],至汽车生产商[6]、报纸[13]、珠宝商[14]、连锁酒店等[15],还有发表言论的运动员[16]、企业高管[17][18]、电影演员和音乐表演者。虽然这句话是最早由官方使用,但是留学生也被鼓励使用这句话来表达对那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批评的不满[2]

研究及数据

[编辑]
《人民日报》各年使用“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的次数(1949-2013年)[19]

香港大学中国传媒研究计划的班志远(David Bandurski),从中国官媒《人民日报》(由1959年至2015年)中选取了143篇出现“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句子的文章。以国家来看,日本是被指责伤害感情次数最多的国家,达51次。美国排名第二,达35次。以议题来看,与台湾有关的事件共有28次,其次则是西藏问题,共有12次[1]

据《时代杂志》文章,以非正式统计,单纯依靠1946年至2006年;以中国大陆官方立场发言的传媒“《人民日报》电子版”的数据库进行搜索,结果得出中国大陆官方发表提出“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的文章有一百余篇[20]。《环球网》有文章指出,“中国人民的感情”、“伤害”为关键词检索《人民日报》1946年5月15日至2015年5月1日发布内容,出现相关文章237篇,相关词组240次,共涉及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印度9次,法国16次,美国62次,日本96次[21]

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汪宏伦根据《人民日报》数据库进行整理,发现从1949年至2013年《人民日报》共出现了319次“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19]

观点

[编辑]

2016年8月,澳大利亚悉尼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亚洲项目主任夏美林(Merriden Varrall)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标题为《中国留学生威胁澳大利亚大学开放性》的评论文章,文中描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15万中国留学生中有很多正把支持北京的立场带入教室,扼杀辩论和开放性。”她认为:“中国学生在自我审查或监视、报告同学时,不一定是因为中国政府的压力。而是很多中国学生认为,公开反对官方认同的观点是不合适的……因为很多中国学生已经把认同官方观点的需要内化了,所以保持澳大利亚自由开放辩论的标准仍将是一个颇为棘手的挑战。澳大利亚的大学可以先从直面这个问题着手。”[5]

2016年9月8日,夏美林在《卫报》发表评论文章。文章分析中国学生为何会如此“玻璃心”、经常使用“伤害中国人民感情”这种说法。她又认为如果澳大利亚政府的政策在国际上受到批评,澳大利亚人民不会有类似中国人民这种“受伤”的感觉[5]

经济学人》对此评价道,公众愤怒往往是非常好用的工具,令中国抛开“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外交原则,例如中方常常抱怨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但另一方面共产党甚少愿意让民众表达自己的感情,其实是担心民意爆发会挑战到党中央的控制能力。[22]

麦克拉奇报》北京办公室主任Tim Johnson评论说,“这句陈腔滥调被中共当局惯用以获同情并批评他人”。[23]

被提及的个案

[编辑]

美国

[编辑]

部分美国国会议员会定期安排会见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均被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认为此举“伤害中国人民感情”。

2011年7月16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白宫会见达赖喇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称“美方此举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损害中美关系。”[24]

罗马教廷

[编辑]

2000年3月18日,罗马天主教会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清初至民国时期在华死亡的120位传教士和中国教徒封圣[25]。《人民日报》称此举“极大地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感情,是对12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26]

欧洲

[编辑]

2008年10月23日,欧洲议会宣布将2008年度萨哈罗夫奖授予中国社会活动家胡佳。而在此前,中国方面曾为了阻碍胡佳获奖而对欧洲议会广泛施加压力,中国驻欧盟使团长宋哲在向欧洲议会主席递交的警告信中称,如果胡佳获得萨哈罗夫奖,将严重损害中欧关系并“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27][28][29]

瑞典

[编辑]

2000年,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时居法国的华裔作家高行健。《人民日报》撰文称该机构的“倒行逆施”“极大地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感情,是对12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来源请求]

奥地利

[编辑]

在2019年8月,主营人造水晶制品奥地利品牌施华洛世奇(Swarovski)被发现在其官网上将香港列为国家,被指“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施华洛世奇公司随后声明称,“一直都坚决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30]

墨西哥

[编辑]

2011年9月9日,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会见达赖喇嘛。10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发表谈话,称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此举“伤害中国人民感情”[31]

日本

[编辑]

2012年9月15日,日本政府涉国有化其管辖的领土钓鱼岛新华社称此举“伤害13亿中国人民感情”[32]

香港

[编辑]

2019年8月3日,有民众于尖沙咀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并丢入大海,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发声明谴责“极端激进分子严重触犯了中国内地的《国旗法》和香港的《国旗与国徽条例》,公然冒犯国家、民族尊严,肆意践踏“一国两制”原则底线,极大地伤害了全中国人的感情。认为必须依法严厉惩处,绝不手软。”[33]

引入国家法律草案拟为罪罚

[编辑]

中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9月公布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首次将该种描述纳入为法律处罚的行为,引起广泛争议,包括一些法律学者在内公开提出反对,质疑其可能演变成新的口袋罪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在微博中表示这是内涵极为模糊的概念,容易造成任意扩张行政处罚的范围,并且可能激化警民矛盾。劳东燕指出,民族精神与民族感情属于文化精神层面的事务,国家可以进行倡导,但不应通过法律强制的方式来推行,并警示这将会刺激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蔓延,从而进一步恶化公众舆论环境,甚至给中国的外交造成障碍。

《环球时报》前主编胡锡进也为此发文批评,认为应对相关内容做进一步完善,针对疑义将“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情况做出细化,例如直接指明上述言行与法西斯军国主义及民族分裂势力等之间的关系,以此避免误解。[9][10][11]最终,在出现了多起强烈民族主义的恶性事件以及任意以爱国为名的浮滥举报下,2024年6月,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二次审议稿也不再包括伤害民族感情等以及具体违法事项等字眼。[34]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David Bandurski. Hurting the feelings of the “Zhao family”. China Media Project. 2016-01-29 [2016-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4). 
  2. ^ 2.0 2.1 中国留学生“玻璃心”缘何而来?. Deutsche Welle. September 9,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15, 2017) (中文). 
  3. ^ Keith B. Richburg. China's hard power and hurt feelings. Nikkei Asian Review. February 22,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8, 2018). 
  4. ^ 周贺. 李肇星:日本领导人不应再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 人民网. 2006-03-07 [201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29) (中文(中国大陆)). 
  5. ^ 5.0 5.1 5.2 安静. 中国留学生“玻璃心”缘何而来?. 德国之声. 2017-09-09 [2018-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6. ^ 6.0 6.1 6.2 Bandurwski, David. 'Hurting the feeling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s just a way of registering state displeasure. Hong Kong Free Press. February 16, 2018 [2021-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6) (英语). 
  7. ^ Tung: Desecration of national flags hurts feelings of 1.4b people. 中国日报(China Daily). September 24,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18, 2019) (英国英语). 
  8. ^ 日方“购岛”伤害13亿中国人民感情. NetEase. Jiangxi Daily. September 15,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2, 2014) (中文). 
  9. ^ 9.0 9.1 文灏. 中国新治安法草案罕见引发学者公开批评,官媒评论员也承认内容有不妥处. 美国之音. 2023-09-08 [2023-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9) (中文). 
  10. ^ 10.0 10.1 中国拟将“伤害民族感情”行为列入治安处罚条例引发争议. BBC News 中文. [2023-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0) (中文(简体)). 
  11. ^ 11.0 11.1 情感入法、随意采样 《治安管理处罚法》如何扩张警察权力?. Radio Free Asia. [2023-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8) (中文(中国大陆)). 
  12. ^ China says unity at stake over Tibet. April 12,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3, 2020). 
  13. ^ Swedish media calls for action against attacks from Chinese officials. 卫报(英国). January 30,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30, 2020) (英语). 
  14. ^ After Versace, now Swarovski apologises to China for referring Hong Kong as separate state. The New Indian Express(新印度快车报). August 13, 2019 [2021-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13, 2019) (英国英语). 
  15. ^ Pham, Sherisse. Delta flies into China trouble over Tibet and Taiwan. CNN. January 12,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12, 2018) (英国英语). 
  16. ^ People in China don’t quite know why they are boycotting Arsenal player Mesut Özil. QUARTZ. 2019-12-15 [2021-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7) (英国英语). 
  17. ^ China state broadcaster hints NBA exec Morey 'paid price' for HK tweet. AFP. 2020-10-16 [2021-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7) (美国英语). 
  18. ^ 莫雷回顾推文事件指不后悔 自爆家人受威胁曾认为NBA生涯完结. 法广中文网. 2020-12-24 [2021-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5) (中文(香港)). 
  19. ^ 19.0 19.1 汪宏伦. 理解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制度、情感結構與認識框架. 文化研究. 2014, (19): 189–250. 
  20. ^ Hurt Feelings? Blame Deng Xiaoping. 2008-11-11 [2013-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4) (英语). 
  21. ^ 6536号档案. 揭秘:是谁“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环球网. [2016年5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5月29日) (中文(中国大陆)). 
  22. ^ A world of hurt Poor China: so vast and so sensitive. 2016-02-06 [2016-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30) (英语). 
  23. ^ 陈迈克. 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新纪元周刊 52期. [201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17) (中文(中国大陆)). 
  24. ^ 中国对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反应激烈. BBC. 2011-07-16 [2021-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中文). 
  25. ^ 2000-03-18新闻报导. 梵蒂冈广播电台. 2000-03-18 [2021-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中文). 
  26. ^ 梵蒂冈“封圣”是对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 人民日报. 2000-10-03 [2015-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3). 
  27. ^ Sakharov Prize 2008 awarded to Hu Jia. European Parliament. [200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6). 
  28. ^ 欧洲议会授予胡佳人权奖. 华尔街日报. [200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5). 
  29. ^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欧洲议会授予胡嘉“萨哈罗夫奖”答记者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08-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30). 
  30. ^ 存档副本. [2021-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5). 
  31. ^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就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会见达赖事发表谈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2011-09-10 [2011-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30). 
  32. ^ 日方“购岛”伤害13亿中国人民感情. 2012-09-15 [2013-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33. ^ 【旺角遊行】港澳辦、中聯辦譴責:「極端激進分子」「侮辱」國旗必須嚴懲. [2020-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34. ^ 深圳日本人學校學生遇刺事件背後的網絡民族主義風險. BBC News 中文. 2024-10-15 [2024-10-19]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