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伊里芬丁蒲纸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里芬丁蒲纸卷(Elephantine papyri)又译作象岛古卷厄肋番廷草纸象岛蒲草纸卷等,是一批于1903年在埃及尼罗河上的象岛(伊里芬丁岛)找到的古老蒲纸卷

背景

[编辑]
古卷中的函件,为请求重建在象岛上因反犹太风潮而被毁的犹太殿宇

古卷所描述的是以斯拉尼希米时代以及更早的时期,即主前第五世纪末叶波斯帝国边区的情况,从波斯王大利乌王贝希斯敦铭文抄本到犹太人的婚约书,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这时的犹太人流散四方,象岛只是他们在边远异域的一个聚居地。换言之,当地是在埃及侨居的一个犹太人社区,是当时驻扎在岛上的犹太雇佣兵团。全卷以亚兰文写成,亚兰文在波斯时代是外交和贸易的主要语文,已经逐渐取代希伯来文,成为犹太人的日常语言。

考古

[编辑]

学者也从这些古卷获得当时语文的资料,很多圣经上记载的风俗和名称,都在这些文字里找到了详尽说明。其中一份“逾越节古卷”(Passover Papyrus),是公元前419年波斯王大利乌二世所颁布的诏书,谕令犹大人守逾越节。这份古卷说明《以斯拉记》所载,波斯王朝赋予以斯拉权柄推行犹太法律的事迹,作其历史根据。古卷亦显示尼希米的对头参巴拉[1]在主前407年已届高龄。故此学者认为两人发生之冲突应是公元前464-423年之间,即亚达薛西王一世的时代。

另外,古卷资料指出公元前410年的耶路撒冷大祭司名叫约哈难,而尼希米时代之祭司以利亚实[2]的第二国第三代继承者也叫约哈难[3],又与以斯拉关系密切[4]。由此可见以斯拉比尼希米至少晚了一代。有关以斯拉和尼希米归回耶路撒冷[5]的年代考证,从古卷推测出该时间应为亚达薛西王一世的第二十年(公元前455年),而以斯拉的归回时间[6]可能是亚达薛西王二世的第七年(公元前398年)。

脚注

[编辑]
  1. ^ 旧约圣经《尼希米记》 2:19
  2. ^ 旧约圣经《尼希米记》 3:1
  3. ^ 旧约圣经《尼希米记》 12:22
  4. ^ 旧约圣经《以斯拉记》 10:6
  5. ^ 旧约圣经《尼希米记》 2:1
  6. ^ 旧约圣经《以斯拉记》 7:8

参考

[编辑]
  • 中文圣经启导本编辑委员会. 中文聖經啟導本. 香港: 海天书楼. : 1324. ISBN 96239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