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些利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helley Street
些利街
些利街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2010年)
道路长度0.35千米(0.22英里)
车速限制禁止车辆通行
地点香港中西区半山区
起点荷李活道
终点摩罗庙交加街
些利街与伊利近街交界处
些利街起点近荷李活道
2018年3月,前日本组合SMAP成员香取慎吾应香港旅游发展局的“香港艺术月”推广之邀,展出其画作《大口龙仔》
些利街清真寺

些利街(英语:Shelley Street),是一条香港岛中西区中环苏豪区引伸至半山住宅区的行人街道,全段皆为上山楼梯,与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平行。现时的些利街也是外来游客常到的观光点之一。

位置

[编辑]

些利街起始自荷李活道阁麟街处,止于中半山摩罗庙交加街[1]并与多条街道作十字或T型交界,从山下到半山依次为:俊荣里士丹顿街伊利近街坚道梁辉台太子台列拿士地台摩罗庙街[1]

街名

[编辑]

些利街街名源自殖民地时期首任核数总长(即现今的审计署署长)阿道弗斯·爱德华·谢利(英语:Adolphus Edward Shelley,1812年-1854年),在任于1844年至1846年。谢利是约翰·谢利,第六代从男爵(英语:John Shelley, 6th Baronet)之次子,[2][3]于1844年6月自恃“是受斯坦利勋爵的推荐”从印度来港,[4]并成功哄骗港督戴维斯,获委任成为核数总长。[5]戴维斯在谢利上任不久才知受骗,于是开始指控谢利。在戴维斯一封寄给格雷勋爵的密函中,戴维斯形容谢利“放荡、欠债、疏忽、说谎,以及在如此重要的官位甚不称职”(Dissipated, in debt, negligent, guilty of falsehood, and quite unfit for the high office)。[6][1]在另一封于1844年寄给詹姆士·马地臣亚历山大·马地臣的信件中更指控谢利是一名“骗子”(swindler)。[7]后来谢利胁迫其手下借款给他,并利用这笔资金从事房地产投资。直到两年后投资失利,就把其投资卖给乔治·都爹利,只身逃到毛里求斯[5]再获委任为毛里求斯助理会计核数总长。[8]

历史

[编辑]

在20世纪初之前,该区的居民大多是在大型英国公司当文员的葡萄牙人。位于些利街近坚道处的西洋会馆(The Club Lusitano),就是他们经常聚集的地方,后来于1866年迁至雪厂街西洋会所大厦现址至今。[1][9](另有其他来源,指出西洋会馆曾于1866年12月至1920年间设在些利街。[10]

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手电梯系统于1993年启用,供市民从些利街来往中环半山区,吸引了更多中外游客莅临。现时些利街山下之一段已成为中环苏豪区的一部分,有数间餐馆酒吧等商铺;半山的一段则主要为住宅。此外香港房屋协会亦曾在此建立一个市区改善计划项目,门牌号码是些利街10号,1983年落成入伙,五层楼住宅提供10个单位。[11]但近年来已拆除,成为第一个遭拆除的房协市区改善计划屋苑,现址为一间黎巴嫩餐厅。[12][13]

沿路著名景点

[编辑]

交通

[编辑]

现时有以下巴士小巴路线途经位于坚道近些利街交界处的“孙中山纪念馆巴士站”(前称些利街巴士站),下车后向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手电梯系统徒步约5分钟即可到达些利街。[15][16]

荷李活道亦有巴士、小巴途经。

参看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Wordie, Jason. Streets: exploring Hong Kong Island.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2: 56–60. ISBN 978-962-209-563-2. 
  2. ^ Nicholas Jenkins, "W. H. Auden – 'Family Ghosts'". Adolphus Edward Shelley ent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Hong Kong's First, Peculiar, Sometimes Dubious, Civil Servants: Adolphus Edward Shelley
  4. ^ Endacott, G. B. A biographical sketch-book of earl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118. ISBN 978-962-209-742-1. 
  5. ^ 5.0 5.1 Citilife:街史留名. [2012-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4). 
  6. ^ Lim, Patricia. Forgotten Souls: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Cemeter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140–141. ISBN 978-962-209-990-6. 
  7. ^ Lim, Patricia. Forgotten Souls: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Cemeter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118. ISBN 978-962-209-990-6. 
  8. ^ "Downing Street, 9 February 184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dinburgh Gazette, 12 February 1847
  9. ^ Toews + Warner Architecture: Club Lusitano. [2012-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31). 
  10. ^ Bard, Solomon. Voices from the past: Hong Kong, 1842–1918.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2: 52. ISBN 978-962-209-574-8. 
  11. ^ 些利街10號. 市区改善计划. 香港房屋协会. [2020-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12. ^ 冷門的異國菜:黎巴嫩菜的小清新. 香港经济日报. 2016-04-15 [2020-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 
  13. ^ 中環些利街食肆被爆失夾萬iPad. 香港苹果日报. 2017-09-02 [2020-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1). 
  14. ^ 古物古蹟辦事處:回教清真禮拜堂. [2012-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5). 
  15. ^ 城巴/新巴網站:孫中山紀念館巴士站詳細資料及相片. [2012-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6. ^ 香港巴士大典:孫中山紀念館. [2012-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