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式重机枪
一式重机枪 | |
---|---|
类型 | 重机枪 |
原产地 | 大日本帝国 |
服役记录 | |
使用方 | 日本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二次中日战争 日苏国界战争 二战 日苏战争 国共内战 朝鲜战争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日立兵器 |
研发日期 | 1941—1942年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36.8千克 (含脚架) |
长度 | 1077毫米 |
枪管长度 | 589毫米 |
炮弹 | 7.7×58毫米有坂子弹 |
口径 | 7.7毫米 |
枪机 | 气动式 |
发射模式 | 全自动 |
射速 | 550发/分钟 |
有效射程 | 1,400公尺 |
最大射程 | 4,100公尺 |
供弹方式 | 30发保弹板 |
瞄具 | 机械瞄具 |
一式重机枪(日文:一式重机関铳)是日本在1942年生产的重机枪。
开发历史
[编辑]日本帝国陆军的步兵用步/机枪在1930年代初只运用6.5毫米子弹,但随着重机枪威力强化,弹药体系走入7.7毫米系统;到1940年有两款采用7.7毫米子弹之枪械,分别为九二式重机枪以及1939年量产的九九式步枪体系。虽同为7.7毫米口径,但子弹长度不同,弹药弹药无法共通,这点对当时日本后勤单位造成相当困扰;日本的重机枪部队是编制在步兵大队下,由指挥官调配给必要攻击中队,但是在机动性较高的战场时钝重的重机枪部队不利于以速度及迂回突击战术见长的日本陆军。加上后勤考量,日本陆军于1941年开始开发一款可以使用7.7×58毫米有坂子弹的重机枪。
此款重机枪重点在于轻量化及弹药规格互通,因此仍以九二式的结构实施改良,1940年3月试造枪完成;经过改良在1942年制造出第二款试作枪并通过测试进行量产,但是因为正式采用计划在1年前就已经决定因此被命名为一式重机枪。
设计
[编辑]一式重机枪的开发原因主要是为了共通弹药,因此在结构设计上除了弹药规格大多与九二式重机枪共通,还进行简化生产与更改枪架;在进弹结构上仍然采用保弹钣设计,但取消了以往哈契开斯重机枪在进弹机制中使用的弹药涂油润滑设备,重量比九二式重机枪大幅减轻了20千克。在火力的持续性上仍然比其他国家的重机枪来的差,另外由于轻量化的因素,因此在射击稳定性上也比九二式来的不稳。
采用状况
[编辑]虽然做为统一弹药的目的而被开发,但是一式重机枪在前线并没有大量配发。这点主要原因在于日本部队在战争前期就大量派至海外,部队几乎没有回到本国补给换装的时间,九二式重机枪也就一直无法汰换,同样的问题也在九九式步枪上发生;另外空袭增加以及前线补给的困难,后勤单位也不想让前线多出一种新弹药增加后勤难度,因此直到战争结束时前线的一式重机枪数量并不多,大多还是九二式重机枪以及三年式重机枪为主。而日军后来也开发出像九九式轻机枪这种真正适合供连级甚至更小的战术单位使用的通用机枪,因此一式重机枪的配发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