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Ericliu1912/沙盒

座標33°42′N 130°12′E / 33.7°N 130.2°E / 33.7; 130.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3 分類、​1 頁面) B2 分類、​1 頁面)2 分類)3 分類、​3 頁面)4 分類、​2 頁面)1 分類)3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1 分類、​1 頁面)3 分類、​3 頁面)3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 C3 分類、​2 頁面)1 分類、​1 頁面)4 分類、​1 頁面)1 分類、​2 頁面)1 分類、​1 頁面)2 分類)4 分類、​1 頁面)3 分類) D3 分類、​1 頁面)1 分類)4 分類、​1 頁面) E1 分類)3 分類、​1 頁面)2 頁面)3 分類、​1 頁面)1 分類)1 分類、​1 頁面) F2 分類、​1 頁面)4 分類、​1 頁面) G3 分類、​1 頁面)2 分類、​1 頁面)2 分類、​1 頁面)5 分類、​1 頁面)1 分類)3 分類、​1 頁面)2 分類)3 分類、​1 頁面)2 分類、​1 頁面)3 分類) H1 分類)2 分類) I3 分類、​1 頁面)2 分類、​1 頁面) K3 分類、​1 頁面)3 分類) L5 分類)4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2 分類、​1 頁面) M3 分類、​1 頁面)2 分類、​3 頁面)3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3 分類、​3 頁面)1 分類、​2 頁面)1 分類、​1 頁面)4 分類、​2 頁面)4 分類、​1 頁面) N3 分類、​2 頁面)2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 O4 分類) P2 分類、​1 頁面)2 分類) R3 分類、​1 頁面)2 分類、​2 頁面) S1 分類)4 分類、​1 頁面)4 分類、​1 頁面)5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5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4 分類、​1 頁面)3 分類、​2 頁面)4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1 分類)3 分類、​4 頁面)3 分類、​1 頁面)4 分類、​1 頁面) T5 分類、​7 頁面)2 分類、​1 頁面)4 分類、​2 頁面)3 分類、​2 頁面)1 分類、​2 頁面) U6 分類、​2 頁面) V2 分類、​1 頁面)3 分類、​3 頁面) Y2 分類、​1 頁面)‎

飄揚於瑞士日內瓦萬國宮的聯合國會員國旗幟。2015年起,兩個聯合國大會觀察員的旗幟與193個會員國的旗幟一同懸掛

目前,聯合國共有193個會員國,這些會員國在聯合國大會中擁有平等的代表權。

聯合國憲章》第二章第四條規定了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的條件[1]

  1. 凡其他愛好和平之國家,接受本憲章所載之義務,經本組織認為確能並願意履行該項義務者,得為聯合國會員國;
  2. 准許上述國家為聯合國會員國,將由大會經安全理事會之推薦以決議行之。

在審議接納新會員國的申請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5個理事國中必須至少有九個投下贊成票,且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沒有任何一個投下反對票(即行使否決權);之後將申請遞交聯合國大會審議時,還必須有三分之二多數的會員國投下贊成票,申請才算正式通過[2]

原則上,只有主權國家才能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目前,聯合國所有會員國皆為主權國家,不過其中五個會員國在最初加入聯合國時尚未成為主權國家,爾後才取得了主權國家的地位。此外,由於欲申請成為會員國者必須經過安全理事會和大會的批准,部分按《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可視為主權國家的政治實體並非聯合國會員國。這些政治實體或因缺乏國際普遍承認,或因遭受特定成員國的反對而無法進入聯合國。

除了會員國以外,聯合國還會邀請一些非成員國的政治實體或國際組織成為聯合國大會觀察員[3],這些觀察員可以參與聯合國大會、在大會上發言,但沒有投票權。

創始會員國

[編輯]

在多數國家批准《聯合國憲章》之後,聯合國於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聯合國共有51個創始會員國,其中50個會員國於當年6月26日在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上簽署了《聯合國憲章》,而未出席會議的波蘭則於10月15日簽署了《聯合國憲章》[4][5]

聯合國的51個創始會員國分別為:中華民國法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美利堅合眾國(前五國組織了安全理事會)、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玻利維亞巴西英語Vargas Era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拿大智利英語Presidential Republic (1925–73)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丹麥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埃及薩爾瓦多埃塞俄比亞希臘危地馬拉海地英語Republic of Haiti (1859–1957)洪都拉斯印度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利比里亞盧森堡墨西哥荷蘭新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菲律賓自治邦波蘭英語Provisional Government of National Unity沙特阿拉伯南非聯邦敘利亞英語First Syrian Republic土耳其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拉圭委內瑞拉南斯拉夫[6][7]

目前,51個創始會員國中的49個仍為聯合國會員國,或有國家繼承其席位;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兩國於1992年相繼解體後,其席位則未有任何國家直接繼承[7]

部分創始會員國在加入聯合國時尚未成為主權國家,爾後才取得了主權國家的地位[7][8]

現任會員國

[編輯]

以下列表列出現任聯合國會員國,以聯合國官方規定的席位名稱表示,並按席位英文名稱的開頭字母順序排列[10]。創始會員國以藍色背景標識。

聯合國大會的席位亦按會員國席位英文名稱的開頭字母順序排列,但每年會抽籤選出在第一個席位就位的會員國,然後其他的會員國再按順序排列就位[11][12]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大韓民國Republic of Korea)、摩爾多瓦共和國Republic of Moldova)和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因使用國號全名為席位英文名稱,在各國間的排列順序與使用通稱時不同。

中文有更名: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yugoslavia 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germany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russian-federation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philippines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democratic-republic-of-the-congo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guyana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czechoslovakia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libya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madagascar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myanmar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saint-kitts-and-nevis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thailand

英文有更名:

會員國及其席位名稱 席位英文名稱 加入日期 參見「前任會員國」章節 參見條目
阿富汗 阿富汗 Afghanistan 1946年11月19日
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 Albania 1955年12月14日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 Algeria 1962年10月8日
安道爾 安道爾 Andorra 1993年7月28日
安哥拉 安哥拉 Angola 1976年12月1日
安提瓜和巴布達 安提瓜和巴布達 Antigua and Barbuda 1981年11月11日
阿根廷 阿根廷 Argentina 1945年10月24日
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 Armenia 1992年3月2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45年11月1日 澳洲與聯合國關係英語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奧地利 奧地利 Austria 1955年12月14日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 Azerbaijan 1992年3月2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巴哈馬 巴哈馬 Bahamas 1973年9月18日
巴林 巴林 Bahrain 1971年9月21日
孟加拉國 孟加拉國 Bangladesh 1974年9月17日
巴巴多斯 巴巴多斯 Barbados 1966年12月9日
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 Belarus 1945年10月24日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比利時 比利時 Belgium 1945年12月27日
伯利茲 伯利茲 Belize 1981年9月25日
貝寧 貝寧[註 1] Benin[註 1] 1960年9月20日
不丹 不丹 Bhutan 1971年9月21日
玻利維亞 多民族玻利維亞國[註 2] Bolivia (Plurinational State of)[註 2] 1945年11月14日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Bosnia and Herzegovina 1992年5月22日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創始會員國)
博茨瓦納 博茨瓦納 Botswana 1966年10月17日
巴西 巴西 Brazil 1945年10月24日 巴西與聯合國關係英語Brazil and the United Nations
汶萊 汶萊和平之國 Brunei Darussalam 1984年9月21日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 Bulgaria 1955年12月14日
布基納法索 布基納法索[註 3] Burkina Faso[註 3] 1960年9月20日
布隆迪 布隆迪 Burundi 1962年9月18日
佛得角 佛得角 Cabo Verde 1975年9月16日
柬埔寨 柬埔寨 Cambodia 1955年12月14日
喀麥隆 喀麥隆 Cameroon 1960年9月20日
加拿大 加拿大 Canada 1945年11月9日 加拿大與聯合國關係英語Canad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中非共和國 中非共和國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1960年9月20日
乍得 乍得 Chad 1960年9月20日
智利 智利 Chile 1945年10月24日
中國 中國 China 1945年10月24日 中華民國 中國與聯合國關係
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 Colombia 1945年11月5日
科摩羅 科摩羅 Comoros 1975年11月12日
剛果共和國 剛果(布)[註 4] Congo[註 4] 1960年9月20日
哥斯達黎加 哥斯達黎加 Costa Rica 1945年11月2日 哥斯達黎加與聯合國關係英語Costa Ric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科特迪瓦 科特迪瓦 Côte d'Ivoire 1960年9月20日
克羅地亞 克羅地亞 Croatia 1992年5月22日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創始會員國)
古巴 古巴 Cuba 1945年10月24日
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 Cyprus 1960年9月20日
捷克 捷克 Czech Republic 1993年1月19日 捷克斯洛伐克(創始會員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1991年9月17日 朝鮮半島與聯合國關係
剛果民主共和國 剛果民主共和國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1960年9月20日
丹麥 丹麥 Denmark 1945年10月24日
吉布提 吉布提 Djibouti 1977年9月20日
多米尼克 多米尼克 Dominica 1978年12月18日
多明尼加 多明尼加 Dominican Republic 1945年10月24日
厄瓜多爾 厄瓜多爾 Ecuador 1945年12月21日
埃及 埃及 Egypt 1945年10月24日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薩爾瓦多 薩爾瓦多 El Salvador 1945年10月24日
赤道幾內亞 赤道幾內亞 Equatorial Guinea 1968年11月12日
厄立特里亞 厄立特里亞 Eritrea 1993年5月28日
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 Estonia 1991年9月17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斯威士蘭 斯威士蘭 Eswatini 1968年9月24日
埃塞俄比亞 埃塞俄比亞 Ethiopia 1945年11月13日
斐濟 斐濟 Fiji 1970年10月13日 斐濟與聯合國關係英語Fiji and the United Nations
芬蘭 芬蘭 Finland 1955年12月14日
法國 法國 France 1945年10月24日 法國與聯合國關係英語France and the United Nations
加蓬 加蓬 Gabon 1960年9月20日
岡比亞 岡比亞 Gambia 1965年9月21日
格魯吉亞 格魯吉亞 Georgia 1992年7月31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德國 德國 Germany 1973年9月18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德國與聯合國關係英語Germany and the United Nations
加納 加納 Ghana 1957年3月8日
希臘 希臘 Greece 1945年10月25日
格林納達 格林納達 Grenada 1974年9月17日
危地馬拉 危地馬拉 Guatemala 1945年11月21日
幾內亞 幾內亞 Guinea 1958年12月12日
幾內亞比紹 幾內亞比紹 Guinea-Bissau 1974年9月17日
圭亞那 圭亞那 Guyana 1966年9月20日
海地 海地 Haiti 1945年10月24日
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 Honduras 1945年12月17日
匈牙利 匈牙利 Hungary 1955年12月14日
冰島 冰島 Iceland 1946年11月19日
印度 印度 India 1945年10月30日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1950年9月28日[註 5] 印尼與聯合國關係英語Indonesi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註 6] Iran (Islamic Republic of)[註 6] 1945年10月24日
伊拉克 伊拉克 Iraq 1945年12月21日
愛爾蘭 愛爾蘭 Ireland 1955年12月14日
以色列 以色列 Israel 1949年5月11日 以色列與聯合國關係英語Israel and the United Nations巴勒斯坦與聯合國關係英語Palestine and the United Nations
意大利 意大利 Italy 1955年12月14日
牙買加 牙買加 Jamaica 1962年9月18日
日本 日本 Japan 1956年12月18日 日本與聯合國關係
約旦 約旦 Jordan 1955年12月14日
哈薩克斯坦 哈薩克斯坦 Kazakhstan 1992年3月2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肯雅 肯雅 Kenya 1963年12月16日
基里巴斯 基里巴斯 Kiribati 1999年9月14日
科威特 科威特 Kuwait 1963年5月14日
吉爾吉斯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 Kyrgyzstan 1992年3月2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老撾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註 7]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註 7] 1955年12月14日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 Latvia 1991年9月17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黎巴嫩 黎巴嫩 Lebanon 1945年10月24日
萊索托 萊索托 Lesotho 1966年10月17日
利比里亞 利比里亞 Liberia 1945年11月2日
利比亞 利比亞 Libya 1955年12月14日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 Liechtenstein 1990年9月18日
立陶宛 立陶宛 Lithuania 1991年9月17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盧森堡 盧森堡 Luxembourg 1945年10月24日 盧森堡與聯合國關係英語Luxembourg and the United Nations
馬達加斯加 馬達加斯加 Madagascar 1960年9月20日
馬拉維 馬拉維 Malawi 1964年12月1日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註 8] Malaysia[註 8] 1957年9月17日 馬來亞聯邦 馬來西亞與聯合國關係英語Malaysi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馬爾代夫 馬爾代夫 Maldives 1965年9月21日
馬里 馬里 Mali 1960年9月28日
馬耳他 馬耳他 Malta 1964年12月1日
馬紹爾群島 馬紹爾群島 Marshall Islands 1991年9月17日 馬紹爾群島與聯合國關係英語Marshall Islands and the United Nations
毛里塔尼亞 毛里塔尼亞 Mauritania 1961年10月27日
毛里裘斯 毛里裘斯 Mauritius 1968年4月24日
墨西哥 墨西哥 Mexico 1945年11月7日 墨西哥與聯合國關係英語Mexico and the United Nations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Micronesia 1991年9月17日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與聯合國關係英語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摩納哥 摩納哥 Monaco 1993年5月28日
蒙古國 蒙古 Mongolia 1961年10月27日
黑山 黑山 Montenegro 2006年6月28日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創始會員國)、塞爾維亞和黑山
摩洛哥 摩洛哥 Morocco 1956年11月12日
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 Mozambique 1975年9月16日
緬甸 緬甸 Myanmar 1948年4月19日
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 Namibia 1990年4月23日
諾魯 諾魯 Nauru 1999年9月14日
尼泊爾 尼泊爾 Nepal 1955年12月14日
荷蘭王國 荷蘭 Netherlands 1945年12月10日
新西蘭 新西蘭 New Zealand 1945年10月24日 新西蘭與聯合國關係英語New Zealand and the United Nations
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 Nicaragua 1945年10月24日
尼日爾 尼日爾 Niger 1960年9月20日
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 Nigeria 1960年10月7日
北馬其頓 北馬其頓 North Macedonia 1993年4月8日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創始會員國)
挪威 挪威 Norway 1945年11月27日
阿曼 阿曼 Oman 1971年10月7日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 Pakistan 1947年9月30日 巴基斯坦與聯合國關係英語Pakistan and the United Nations
帕勞 帕勞 Palau 1994年12月15日
巴拿馬 巴拿馬 Panama 1945年11月13日
巴布亞新幾內亞 巴布亞新幾內亞 Papua New Guinea 1975年10月10日
巴拉圭 巴拉圭 Paraguay 1945年10月24日
秘魯 秘魯 Peru 1945年10月31日
菲律賓 菲律賓 Philippines 1945年10月24日 菲律賓與聯合國關係英語Philippines and the United Nations
波蘭 波蘭 Poland 1945年10月24日
葡萄牙 葡萄牙 Portugal 1955年12月14日
卡塔爾 卡塔爾 Qatar 1971年9月21日
大韓民國 大韓民國 Republic of Korea 1991年9月17日 朝鮮半島與聯合國關係
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共和國 Republic of Moldova 1992年3月2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 Romania 1955年12月14日
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 Russian Federation 1945年10月24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蘇聯與聯合國關係俄羅斯與聯合國關係英語Russi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盧旺達 盧旺達 Rwanda 1962年9月18日
聖吉斯納域斯 聖吉斯納域斯 Saint Kitts and Nevis 1983年9月23日
聖盧西亞 聖盧西亞 Saint Lucia 1979年9月18日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1980年9月16日
薩摩亞 薩摩亞 Samoa 1976年12月15日
聖馬力諾 聖馬力諾 San Marino 1992年3月2日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Sao Tome and Principe 1975年9月16日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 Saudi Arabia 1945年10月24日
塞內加爾 塞內加爾 Senegal 1960年9月28日
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 Serbia 2000年11月1日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創始會員國)、塞爾維亞和黑山
塞舌爾 塞舌爾 Seychelles 1976年9月21日
塞拉利昂 塞拉利昂 Sierra Leone 1961年9月27日
新加坡 新加坡 Singapore 1965年9月21日 馬來西亞 新加坡與聯合國關係英語Singapore and the United Nations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 Slovakia 1993年1月19日 捷克斯洛伐克(創始會員國)
斯洛文尼亞 斯洛文尼亞 Slovenia 1992年5月22日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創始會員國)
所羅門群島 所羅門群島 Solomon Islands 1978年9月19日
索馬里 索馬里 Somalia 1960年9月20日
南非 南非[註 9] South Africa[註 9] 1945年11月7日
南蘇丹 南蘇丹 South Sudan 2011年7月14日
西班牙 西班牙 Spain 1955年12月14日
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註 10] Sri Lanka[註 10] 1955年12月14日
蘇丹 蘇丹 Sudan 1956年11月12日
蘇里南 蘇里南 Suriname 1975年12月4日
瑞典 瑞典 Sweden 1946年11月19日
瑞士 瑞士 Switzerland 2002年9月10日
敘利亞 敘利亞阿拉伯共和國 Syrian Arab Republic 1945年10月24日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Tajikistan 1992年3月2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泰國 泰國[註 11] Thailand[註 11] 1946年12月16日
東帝汶 東帝汶 Timor-Leste 2002年9月27日
多哥 多哥 Togo 1960年9月20日
東加 東加 Tonga 1999年9月14日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Trinidad and Tobago 1962年9月18日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與聯合國關係英語Trinidad and Tobago and the United Nations
突尼斯 突尼斯 Tunisia 1956年11月12日
土耳其 土耳其 Turkey 1945年10月24日
土庫曼斯坦 土庫曼斯坦 Turkmenistan 1992年3月2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圖瓦盧 圖瓦盧 Tuvalu 2000年9月5日 圖瓦盧與聯合國關係英語Tuvalu and the United Nations
烏干達 烏干達 Uganda 1962年10月25日
烏克蘭 烏克蘭[註 12] Ukraine[註 12] 1945年10月24日 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United Arab Emirates 1971年12月9日
英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1945年10月24日 英國與聯合國關係英語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Nations
坦桑尼亞 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1961年12月14日 桑給巴爾
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45年10月24日 美國與聯合國關係英語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Nations
烏拉圭 烏拉圭 Uruguay 1945年12月18日
烏茲別克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 Uzbekistan 1992年3月2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瓦努阿圖 瓦努阿圖 Vanuatu 1981年9月15日 瓦努阿圖與聯合國關係英語Vanuatu and the United Nations
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玻利瓦共和國 Venezuela (Bolivarian Republic of) 1945年11月15日
越南 越南 Viet Nam 1977年9月20日
也門 也門 Yemen 1947年9月30日 也門、南也門人民共和國
贊比亞 贊比亞 Zambia 1964年12月1日
津巴布韋 津巴布韋 Zimbabwe 1980年8月25日

前任會員國

[編輯]

中華民國

[編輯]

中華民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按《聯合國憲章》第五章第23條並為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由於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被中國共產黨擊敗,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失去對中國大陸的治權,被迫遷至臺灣;中國共產黨則於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年11月18日,聯合國正式收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代表權問題成為聯合國大會的常年議題。儘管如此,因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多數聯合國會員國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華民國遂長期在聯合國代表中國。由於海峽兩岸政府皆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雙重代表權」等容許兩國同時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的提案未能實現。

然而,到了1970年代,海峽兩岸外交實力的消長,已足以影響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地位。1971年,聯合國大會第21次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參與聯合國問題,最終通過了《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她的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中華人民共和國遂取得原由中華民國持有的「中國」席位,中華民國自此被排除在聯合國以及聯合國系統機構之外。

尋求重新參與

[編輯]

自1993年起,中華民國開始尋求重新參與聯合國體系,具體訴求有爭取成為聯合國專門機構成員、申請成為聯合國大會觀察員、申請成為聯合國會員國、要求撤銷或檢討修改《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等。1993年至2008年間,除2007年以外,每年中華民國都會透過邦交國致函聯合國秘書長,要求聯合國大會將中華民國或臺灣參與聯合國問題列入討論議程,而並不直接向聯合國提出入會申請;這是因為考慮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現任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對是否接納會員國持有否決權。不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強烈反對及施壓下,這些提議皆未獲聯合國大會總務委員會列入大會議程。

2007年7月,中華民國政府首次以臺灣(Taiwan)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惟申請隨即遭到聯合國法律事務廳基於《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退回[35][36];當年9月,相關提案亦再度被聯合國大會總務委員會拒絕列入大會議程[37]。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

http://www.gwytb.gov.cn/wyly/201101/t20110124_1730911.htm 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95&s=65767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510250175.aspx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910000/newsid_6912900/6912950.stm http://www.taiwan.cn/xwzx/zxzt/ztwz/200712/t20071227_508583.htm http://www.china-embassy.org/chn/gyzg/t364361.htm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522351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310900 http://www.gwytb.gov.cn/wyly/201101/t20110124_1730911.htm

「聯大1971年通過的第2758號決議決定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這一直是聯合國的正式立場,它自從1971年以來就從未改變過。退信的決定是經過秘書處審慎考慮後做出的。根據2758號決議的精神,接受台灣會員國申請在法律上是不可能的。」



首先是希望聯合國大會成立「特別研究委員會」,研究台灣參加聯合國的可行方案。再來是要求聯合國大會重新檢討、撤銷或修改一九七一年所通過的二七五八號決議,以期達到所謂「分裂國家平行代表權」的模式,用「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名稱參與。一九九九至二○○一年的提案,則是要求聯大設立「工作小組」,以研究台灣參加聯合國的問題

捷克斯洛伐克

[編輯]

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1992年12月10日,捷克斯洛伐克常駐聯合國代表告知聯合國,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將自1992年12月31日起停止存在,其繼承國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共和國將分別申請加入聯合國。接到捷克和斯洛伐克的申請後,安理會於1993年1月8日建議大會接納兩國為會員國。同年1月19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同時被接納成為聯合國會員國[38][39]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編輯]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於1973年9月18日同時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1990年10月3日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後,兩國即合併為一個主權國家[40][41]

坦干伊加、桑給巴爾

[編輯]

坦噶尼喀Tanganyika)和桑給巴爾Zanzibar)分別於1961年12月14日、1963年12月16日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1964年4月26日,兩國合併為坦干伊加和桑給巴爾聯合共和國(United Republic of Tanganyika and Zanzibar),同年11月1日再更名為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至今[42][43]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編輯]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按《聯合國憲章》第五章第23條並為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1991年12月24日蘇聯解體之際,其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和聯合國其他所有機構的會員資格在當時獨立國家聯合體11個會員國英語Member states of the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的支持下由俄羅斯聯邦繼承。

此外,前蘇聯的所有加盟共和國亦皆先後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編輯]

埃及敘利亞皆為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1958年2月21日,兩國合併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敘利亞退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後,於1961年10月13日恢復獨立的聯合國會員國資格,1971年9月14日更為現名;埃及則繼續維持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席位名稱,至1971年9月2日方恢復原名[44][45][46][47]

也門、南也門人民共和國

[編輯]

也門(即北也門)於1947年9月30日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南也門人民共和國(即南也門)於1967年12月14日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1970年11月30日更名為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又稱為民主也門。1990年5月22日也門統一後,兩國合併為也門共和國,仍稱也門[48][49]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編輯]

會員國資格的更迭

[編輯]

印尼退出(1965年-1966年)

[編輯]

觀察員和非會員國

[編輯]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1.0 1.1 原名達荷美Dahomey),1974年11月30日更為現名[13][14]
  2. ^ 2.0 2.1 原名玻利維亞(Bolivia),2009年4月7日更為現名[15][16]
  3. ^ 3.0 3.1 原名上伏塔Upper Volta),1984年更為現名[17][18]
  4. ^ 4.0 4.1 原名剛果(布拉薩維爾)(Congo (Brazzaville)),1970年更名為剛果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ongo),1971年11月15日更為現名[19][20]
  5. ^ 印尼曾於1965年至1966年間「退出聯合國」,參見「印尼退出(1965年-1966年)」章節。
  6. ^ 6.0 6.1 原名伊朗(Iran),1981年3月5日更為現名[21][22]
  7. ^ 7.0 7.1 原名老撾(Laos),1975年12月2日更為現名[23][24]
  8. ^ 8.0 8.1 原名馬來亞聯邦Federation of Malaya),1963年9月16日隨新加坡、北婆羅洲(今沙巴)和砂拉越加入聯邦而更為現名;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自馬來西亞獨立,同年9月21日獲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25][26]
  9. ^ 9.0 9.1 原名南非聯邦(Union of South Africa),1961年更為現名[27][28]
  10. ^ 10.0 10.1 原名錫蘭(Ceylon),1991年9月19日更為現名[29][30]
  11. ^ 11.0 11.1 原名暹羅Siam),1949年5月11日更為現名[31][32]
  12. ^ 12.0 12.1 原名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Ukrain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1991年8月24日更為現名[33][3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联合国宪章·第二章 会员. 聯合國. 2015-06-17 [2021-05-31]. 
  2. ^ 联合国会员国资格. 聯合國. 2015-08-06 [2021-05-31]. 
  3. ^ 关于常驻观察员代表团. 聯合國. 2015-08-07 [2021-05-31]. 
  4. ^ 筹备阶段:《联合国宪章》的由来. 聯合國. 2015-08-21 [2021-05-31]. 
  5. ^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deposited in the archive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an Francisco, 26 June 1945. United Nations Treaty Collection. United Nations. [2021-05-31] (英語). 
  6. ^ Kurtas, Susan. Research Guides: UN Membership: Founding Members. Dag Hammarskjöld Library英語Dag Hammarskjöld Library. United Nations. [2021-05-31] (英語). 
  7. ^ 7.0 7.1 7.2 会员国的增长. 聯合國. 2015-08-06 [2021-05-31]. 
  8. ^ THE WORLD IN 1945 (PDF). United Nations. 2010-05 [2021-05-31] (英語). 
  9. ^ New Zealand sovereignty: 1857, 1907, 1947, or 1987?. New Zealand Parliament. 2007-08-28 [2021-05-31] (英語). 
  10. ^ 会员国. 聯合國. [2021-05-31]. 
  11. ^ Thailand's name picked to set seating arrangement for General Assembly session. United Nations. 2005-08-02 [2021-05-31] (英語). 
  12. ^ 錢文榮. 联合国各国代表的座位是怎么排的?. 新華網. 新華社. 2015-09-29 [2021-05-31]. 
  13. ^ 贝宁. 聯合國. [2021-05-31]. 
  14. ^ Benin.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15. ^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 聯合國. [2021-05-31]. 
  16. ^ Bolivia.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17. ^ 布基纳法索. 聯合國. [2021-05-31]. 
  18. ^ Burkina Faso.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19. ^ 刚果(布). 聯合國. [2021-05-31]. 
  20. ^ Congo.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21. ^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聯合國. [2021-05-31]. 
  22. ^ Iran (Islamic Republic of).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23. ^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聯合國. [2021-05-31]. 
  24. ^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25. ^ 马来西亚. 聯合國. [2021-05-31]. 
  26. ^ Malaysia.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27. ^ 南非. 聯合國. [2021-05-31]. 
  28. ^ South Africa.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29. ^ 斯里兰卡. 聯合國. [2021-05-31]. 
  30. ^ Sri Lanka.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31. ^ 泰国. 聯合國. [2021-05-31]. 
  32. ^ Thailand.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33. ^ 乌克兰. 聯合國. [2021-05-31]. 
  34. ^ Ukraine.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35. ^ 總統致函聯合國潘基文秘書長正式提出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07-07-20 [2021-06-16]. 
  36. ^ 联合国不接受台湾加入联合国的申请. 聯合國新聞. 聯合國. 2007-07-23 [2021-06-16]. 
  37. ^ 时事报道:台湾“入联案”再次搁浅. 聯合國新聞. 聯合國. 2007-09-19 [2021-06-16]. 
  38. ^ 捷克斯洛伐克及其继承国: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 聯合國. [2021-05-31]. 
  39. ^ Czechoslovakia and Successor States: Czech Republic, Slovakia. United Nations. [2021-05-31] (英語). 
  40. ^ 德国. 聯合國. [2021-05-31]. 
  41. ^ Germany. United Nations. [2021-05-31] (英語). 
  42. ^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聯合國. [2021-06-16]. 
  43. ^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United Nations. [2021-06-16] (英語). 
  44. ^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聯合國. [2021-06-16]. 
  45. ^ Syrian Arab Republic. United Nations. [2021-06-16] (英語). 
  46. ^ 埃及. 聯合國. [2021-06-16]. 
  47. ^ Egypt. United Nations. [2021-06-16] (英語). 
  48. ^ 也门. 聯合國. [2021-06-16]. 
  49. ^ Yemen. United Nations. [2021-06-16]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2005年福岡縣西方近海地震
福岡県西方沖地震
福岡県北西沖地震
本地震之震央相對位置示意圖
日期2005年3月20日
發生時間10時53分40.3秒(日本標準時間
震級Mj 7.0(日本氣象廳
震源深度9公里
震央33°42′N 130°12′E / 33.7°N 130.2°E / 33.7; 130.2
類型大陸板塊內地震
左移斷層
影響地區 日本福岡地方日語福岡地方九州北部山口縣等地
最大烈度6弱(福岡市區)
海嘯
餘震至少375次(截至2005年6月底,震度1以上),其中265次震度達3以上
最大餘震:Mj 5.8[1]
傷亡1人死亡[2]
1,204人受傷[3]

2005年福岡縣西方近海地震日本氣象廳原命名為福岡縣西方近海地震(日語:福岡県西方沖の地震ふくおかけんせいほうおきのじしん Fukuoka Ken seihō oki no jishin */?),後改稱福岡縣北西近海地震(日語:福岡県北西沖地震ふくおかけんほくせいおきのじしん Fukuoka Ken hokusei oki no jishin */?),是在2005年(平成17年)3月20日10時53分發生於日本福岡縣西方沖[註 1]玄界灘一帶海域的地震,震央位於北緯33.7度,東經130.2度;地震規模達日本氣象廳震級(Mj)7.0,震源深度約9公里。本次地震造成福岡市西區玄界島日語玄界島附近超過半數住宅倒塌、能古島日語能古島東區志賀島沿岸地區部分建築損害,志摩町前原市(兩者現已合併為絲島市)等周邊市區也出現災情,並造成超過1,200人傷亡,是有史以來於福岡市附近地區發生的地震中規模最大的地震,亦是福岡縣自1922年(大正11年)後首次出現震度6以上的地震。

名稱

[編輯]

日本氣象廳原命名本次地震為福岡縣西方近海地震福岡県西方沖の地震ふくおかけんせいほうおきのじしん Fukuoka Ken seihō oki no jishin */?),後改稱福岡縣北西近海地震福岡県北西沖の地震ふくおかけんほくせいおきのじしん Fukuoka Ken hokusei oki no jishin */?)。地震發生時,朝日新聞日本廣播協會(NHK)稱之為福岡縣西方近海地震福岡県西方沖地震ふくおかけんせいほうおきじしん Fukuoka Ken seihō oki jishin */?),西日本新聞讀賣新聞稱之為福岡近海地震福岡沖地震ふくおかおきじしん Fukuoka oki jishin */?),每日新聞則稱之為福岡近海玄界地震福岡沖玄界地震ふくおかおきげんかいじしん Fukuoka oki genkai jishin */?)。

地質背景

[編輯]
本次地震之震源斷層警固斷層日語警固断層位置示意圖[4]

日本列島地處歐亞大陸板塊北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四個板塊的交界處,是組成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一部分[5]。太平洋板塊、北美洲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板塊互相碰撞[6],讓日本列島逐漸從海底突起[7],這使得日本附近地區火山、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8][9]

本次地震之震央所在地福岡縣西方沖[註 1]海域自古以來鮮有地震發生,使本次地震成為福岡縣有史以來首次出現規模7的地震(過去發生過規模最大的地震為1898年的絲島地震,規模約5.8至6.0);即使將範圍向外擴大到佐賀縣長崎縣等地,也只有於679年發生的筑紫地震日語筑紫地震(規模約6.5至7.5)能與之相比。在是次地震發生前,地質學文獻記載多認為別府-島原地溝帶日語別府‐島原地溝帯的九州北部地區地質條件穩定,「僅偶爾會發生小地震」。時任福岡縣知事麻生渡在震後的採訪中說:「福岡以往據說很少有大地震,因此這次的地震讓我十分震驚。」時任日本氣象廳地震海嘯監視課長山本雅博更表示「我們正處於一個不尋常的時代」、「這次大規模地震不是百年一見,而是千年中才會發生幾次的奇觀」。

本次地震之震源斷層由於在是次地震發生前從未被發現,震發當時沒有正式名稱,日本文部科學省地震調查研究推進本部日語地震調査研究推進本部遂將該斷層暫時命名為「福岡縣北西近海斷層」(福岡県北西沖の断層),後正名為警固斷層日語警固断層

地震經過

[編輯]
氣象廳公佈之本震震度分佈圖

本次地震發生於日本標準時間2005年(平成17年)3月20日10時53分40.3秒;震源位於北緯33.7度、東經130.2度,即福岡縣西方沖[註 1]海域上,發震時為當地上午時分;推定地震規模達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Mj)7.0、地震矩規模(Mw)6.7,震源深度約9公里。該地震屬歐亞大陸板塊(或阿穆爾板塊)內發生之大陸板塊內地震,並為左移斷層型地震。

日本氣象廳在福岡縣福岡市東區東濱日語箱崎 (福岡市)中央區舞鶴、前原市(現絲島市)前原西以及佐賀縣北茂安日語北茂安町等四個地點觀測到了本震之最大震度日本氣象廳震度等級6弱,在福岡地方日語福岡地方及佐賀縣、長崎縣一帶的壹岐觀測到了震度5強,在對馬島大分縣北部觀測到了震度4以上,並在熊本縣、長崎縣、山口縣島根縣的複數地點觀測到震度4的搖晃。此外,依據日本氣象廳發表的震度分佈圖,博多灣沿岸的廣大地區、筑後川流域及唐津灣日語唐津湾沿岸推定震度達5強至6弱,福岡平原筑紫山脈日語筑紫山地西部與筑紫平原全境推定震度達5弱;九州四國東京都板橋區神奈川縣綾瀬市一帶也都能感受到搖晃。

雖然本州地區可感知到地震最遠處距震央達500公里遠,但距離震央僅有300公里遠的奄美群島琉球群島卻完全沒有感知到地震發生的記錄,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地震震波受到九州南部一帶火山活動產生之Lg波的干擾而減弱所致。

除日本以外,韓國也在首爾附近地區觀測到了是次地震,美國地質調查局並在釜山慶州巨濟等地測定到地震震度約麥加利地震震度4(IV)度;中國上海的部分高層辦公大樓內也能感受到地板搖晃、燈飾震動、餐具發出噪音等現象持續達2分鐘之久,上海市地震局也表示有觀測到地震。

海嘯

[編輯]

儘管本次地震屬淺層地震,但因震源斷層性質而沒有引發海嘯。日本氣象廳於震後4分鐘(10時57分)向福岡縣靠日本海沿岸及長崎縣壹岐、對馬等地發佈了海嘯注意警報,至12時過後解除;大韓民國氣象廳於震後27分鐘(11時20分)向朝鮮半島南海岸、東海岸及濟州島等地發佈了海嘯注意警報,同樣至12時過後解除。

當時的福岡市因為沒有建立透過戶外揚聲器播放的市町村防災行政無線訊號日語市町村防災行政無線系統,無法廣播要求市民撤離。事後,福岡市擴充了區域防災無線訊號系統以確保和防災設施的通訊,並將其設置於市內所有作為避難所的小學。

餘震

[編輯]

截至2005年6月底,本次地震共有約375次餘震,其中最大震度達震度5者1次、震度4者7次、震度3者23次、震度2者118次、震度1者226次。此外,據架設在玄界島上的震度計偵測結果顯示,截至3月21日18時止,餘震之地震矩規模達3者至少236次、規模4者24次、規模5者5次。

本震發生後,日本氣象廳曾提醒往後可能會發生最大震度達5弱的餘震。3月24日,餘震震度預測極值下修至4。

是次地震最大的餘震發生於本震後一個月的4月20日6時11分,地震規模達5.8、最大震度達5強,地震類型與本震相同。儘管餘震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減弱,不過餘震區的東南側仍然出現了特徵性的斷層活動。如在餘震區東南側的志賀島附近,4月初到中旬餘震較少發生,但是4月20日卻出現了是次地震最大的餘震;另一方面,在距離一系列餘震約10公里處的海之中道附近,餘震活動自本震發生即開始,不過自4月中旬之後以來頻率便逐漸減少。

截至4月30日止震度1以上之餘震發生次數(氣象廳速報值)[10]
日期 次數 最大震度 日期 次數 最大震度
總計 玄界島[註 2] 總計 玄界島
3月20日 112 無數據 3 4月10日 3 2 4
3月21日 34 7(18時後) 3 4月11日 1 1 1
3月22日 26 14 4 4月12日 2 2 1
3月23日 11 9 3 4月13日 2 2
3月24日 16 8 3 4月14日 2 3
3月25日 15 6 3 4月15日 1 1
3月26日 11 6 2 4月16日 2 2
3月27日 10 6 3 4月17日 0
3月28日 8 3 2 4月18日 1 2
3月29日 2 2 4月19日 0
3月30日 0 4月20日 14 1 5強
3月31日 4 4 2 4月21日 4 1 2
4月1日 3 4 4月22日 2 1
4月2日 3 2 1 4月23日 3 1 1
4月3日 8 6 3 4月24日 2 2
4月4日 8 5 2 4月25日 1 1
4月5日 6 4 2 4月26日 1 1 1
4月6日 4 1 3 4月27日 1 1 1
4月7日 5 3 4 4月28日 2 1 2
4月8日 3 3 4月29日 0
4月9日 1 1 2 4月30日 1 1 1
使用下方服務在地圖上顯示所有坐標: OpenStreetMap
本震及規模5以上餘震列表[11][12]
發生時間 震央 座標 震源深度 規模(Mj) 規模(Mw) 最大震度 備註
2005年3月20日10時53分40.3秒 福岡縣西方沖[註 1] 33°44.3′N 130°10.5′E / 33.7383°N 130.1750°E / 33.7383; 130.1750 9公里 7.0 6.7 震度6弱 本震
2005年3月22日15時55分33.4秒 福岡縣西方沖 33°43.5′N 130°10.6′E / 33.7250°N 130.1767°E / 33.7250; 130.1767 11公里 5.4 5.1 震度4 餘震
2005年4月10日20時34分37.8秒 福岡縣西方沖 33°40.1′N 130°16.9′E / 33.6683°N 130.2817°E / 33.6683; 130.2817 5公里 5.0 無數據 震度4 餘震
2005年4月20日6時11分26.8秒 福岡縣西方沖 33°40.6′N 130°17.2′E / 33.6767°N 130.2867°E / 33.6767; 130.2867 14公里 5.8 5.5 震度5強 餘震
2005年4月20日9時9分42.9秒 福岡縣西方沖 33°40.7′N 130°17.0′E / 33.6783°N 130.2833°E / 33.6783; 130.2833 13公里 5.1 無數據 震度4 餘震
2005年5月2日1時23分57.6秒 福岡縣福岡地方 33°40.2′N 130°19.2′E / 33.6700°N 130.3200°E / 33.6700; 130.3200 11公里 5.0 無數據 震度4 餘震

震害情況

[編輯]

註:本章節主要參考資料為《主な災害の概要:福岡県西方沖地震》,由國土交通省九州地方整備局日語九州地方整備局出版[13]

自然地理

[編輯]

本次地震造成

人員及生活相關

[編輯]

人員傷亡及住宅毀損

[編輯]

大多數人員傷亡及住宅毀損災情發生於福岡縣,其中又以福岡市內情況最為嚴重,受傷人數佔了此次地震總受傷人數的80%、全倒或半倒住宅數佔了傾倒住宅總數的90%,部分毀損住宅數則佔了部分毀損住宅總數的50%;福岡市全境皆有人員傷亡及住宅毀損災情,其他地區則多半僅出現零星散佈的案例。福岡市西區的玄界島和能古島日語能古島、西區西北端的西浦地區、宮浦地區,以及東區的志賀島等沿岸漁村農村地區有大量住宅全倒或半倒,尤其是玄界島,因半數住宅遭到完全摧毀,全島島民被迫撤離島上約一個月。此外,福岡市區內部分位於警固斷層東緣的中央區公寓和老舊住宅半倒或受到部分毀損。

根據福岡市消防局日語福岡市消防局的統計,在地震當天(3月20日)因地震造成的災情接受了緊急醫療服務的福岡市民有87人,3月21日有6人,至4月6日總人數達到109人;受傷原因以跌傷(31人,佔28%)為多數,其餘還包括因器具翻覆被灼傷(19人,佔17%)、被墜落物體擊傷(同樣為19人,佔17%),以及因住宅倒塌而負傷(12人,佔11%)等。以年齡層來看,約60%的傷者年齡逾60歲。

此次地震中唯一的死者是一名70多歲的女性,在位於博多區吉塚的自宅附近打掃衛生後與鄰居交談時被傾倒的砌塊圍欄日語ブロック塀壓住,導致出血性休克死亡。另外,福岡市一名80多歲的女性和筑紫野市一名50多歲的男性被飛擊中頭部重傷。

福岡市消防局在地震後立即被席捲而來的119緊急電話淹沒,僅地震後40分鐘內(至11時30分止)就有超過700通來電。為因應地震造成的住宅損壞、氣體洩漏等災情及人員營救等事務,福岡市消防局共派出了735輛消防車,福岡市區各消防隊還開展了174項指導疏散避難和山崩應對行動。由於緊急通報過多,無法及時通知救護車、調度人員,加上醫院之間的通訊困難以及緊急電話故障等問題,導致急診病人只能依序從附近的醫院進行轉移。有人指出,此次地震中唯一的死者可能就是因此而來不及獲得救治。事後,除了加強活用福岡縣急診醫療資訊系統、在人力不足和通訊問出現問題時下放權限外,福岡市醫師會並導入了以電子郵件和互聯網為媒介的行動通訊系統。

地震災情統計(截至2006年9月30日止)
地區 傷亡人數 住宅毀損棟數 火災次數
死亡 受傷 全倒 半倒 部分毀損
福岡縣 1 1,186 143 352 9,190 1
佐賀縣 15 1 136
長崎縣 2 1 14 1
山口縣 1
總計 1 1,204[註 3] 144 353 9,340 2
福岡縣內各市町村災情統計[註 4]
市町村 傷亡人數 住宅毀損棟數 道路毀損數 港口毀損數 山崩次數 罹災證明書日語災害対策基本法
發行數
死亡 重傷 輕傷 全倒 半倒 部分毀損
福岡市 1 163 875 141 323 4,756 136 96 19 1,116
大野城市 1 3 217
春日市 10 3 1 236
那珂川町[註 5] 1 196 1
筑紫野市 54 2
太宰府市 1 1 1 174 3 2
宇美町 1 1 53 4
篠栗町 1 4 28 2
志免町 1 13 55 3
須惠町 2 108 7
粕屋町 1 6 11
久山町 3 13 5
新宮町 2 216 72 1
古賀市 1 6 235 22 1
宗像市 1 1 67 1
福津市 1 2 33 3
前原市[註 6] 9 44 1 1,407 29 26
二丈町[註 6] 1 107 6 16
志摩町[註 6] 5 1 16 920 53
大川市 1 5 1
柳川市 5
岡垣町 1 71 4
久留米市 9 1 1
飯塚市 75 1
若宮町日語若宮町[註 7] 1 107 2

生活

[編輯]

地震後,福岡市內的維生管線和交通運輸等城市機能遭到破壞,不過在大約半天至兩天的時間內就恢復了。

截至2008年3月止,因本次地震所產生的廢棄物重量達10萬2597公噸。

建築設施

[編輯]

文部科學省統計,是次地震共造成文化財產等損害案件37件,其中國寶損害1件,重要文物損害19件,歷史遺址損害17件。此外,位於大分縣宇佐市宇佐神宮在震後牆壁上出現數處裂縫。

福岡市周遭的一些博物館因未有充分防震對策,造成部分展品、收藏品和設施損壞。

交通運輸

[編輯]

本次地震造成福岡市內沿海道路陷落、隆起153處,志賀島、玄界島及西區北崎道路斜坡坍塌19處,43處道路全面停止通行、10處僅開放單向通行。大多數受災地區的道路在一個月內就恢復通行,不過志賀島地區的道路損害因為擔憂沿海地形陡峭、餘震持續及雨水造成二度崩塌而復原緩慢,大約費時一年半才全面恢復通行。

地震後,九州地區附近的鐵道多暫時停止運行。

福岡機場在地震後暫停班機起落30分鐘,共有10架班次、約1500名旅客受到影響。

通信

[編輯]

其他影響

[編輯]

地震發生後,時任日本民主黨總裁鳩山由紀夫表示將原訂於福岡市,為該黨眾議員補選候選人舉行的應援演說改為玄界島災區慰問行程。

災損金額

[編輯]

本次地震造成福岡縣內各項設施及產業等共314億9702萬8000日圓的損失,其中公共設施災損金額約195億日圓(佔比逾六成)、公立教育機構設施約15億日圓、農林水產業相關設施約3億1000萬日圓,商工業約56億日圓、水產業約18億日圓、林業約4億4千萬日圓、農業約1億日圓。

截至2008年3月,福岡市內各項設施及產業等災損金額共208億3000萬日圓,其中以港口設施(災損金額約167億6000萬日圓)損失最大,其次為道路設施。據福岡市商會在震後對旗下會員公司行號進行的調查(接受調查者1507所),截至2005年4月中,福岡市周邊商業建物、設備及商品之損失至少達33億6000萬日圓;另一方面,儘管因地震而暫時停工,但製造業及金融業並沒有受到重大損害。

此外,佐賀縣內截至2005年6月災損金額約3億4255萬日圓、長崎縣內截至2005年4月中旬災損金額約2億200萬日圓。

日本地震再保險日語日本地震再保険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3月底,因是次地震獲賠的地震險金額逾231億日圓,單較金額約為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三分之一、2004年新潟縣中越地震的1.5倍。地震獲賠標的集中於本震(獲賠金額約168億日圓)及於4月20日發生的餘震(獲賠金額約63億日圓);此外,截至2005年4月4日,多數獲賠案件集中於福岡縣(約1萬6000餘件),其餘縣份如佐賀縣(約310件)、長崎縣、熊本縣、大分縣、山口縣(前四者共約240件)等地也有零星分佈。

災後復興措施

[編輯]

政府及皇室

[編輯]

日本政府在本次地震發生後僅僅7分鐘便於總理大臣官邸設立了對策室以收集有關地震的各項消息,震後15小時便派員前往福岡進行震況調查,震後20小時召開首場相關省廳機關會議;時任防災擔當大臣村田吉隆總理大臣小泉純一郎分別於3月24日及3月26日前往災區進行慰問。消防廳向福岡縣派遣了由大阪市熊本縣地方消防力量組成的緊急消防援助隊日語緊急消防援助隊警視廳則調集了熊本縣、山口縣廣島縣長崎縣佐賀縣等縣警察共183人、運輸車輛45臺組成區域緊急援助隊警備部隊日語広域緊急援助隊,共同協助災後物資及人員運輸。

時任天皇明仁與皇后美智子向福岡縣致贈了「見舞金」(即慰問金);時任皇太子德仁更於10月30日親自前往位於福岡市中央區的臨時住宅廣場慰問災民,天皇及皇后則於震後2年半的2007年10月29日至30日間前往廣場與玄界島進行訪問。

民間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1.0 1.1 1.2 1.3 該地於2006年10月後改稱為「北西沖」。
  2. ^ 玄界島在本震發生後設置了震度計,自3月21日18時後開始運作。
  3. ^ 其中重傷者198人,輕傷者1,006人。
  4. ^ 僅列出重傷者1人以上、輕傷者傷5名以上或部分毀損住宅達10棟以上的市町村。
  5. ^ 那珂川市
  6. ^ 6.0 6.1 6.2 現屬絲島市
  7. ^ 現屬宮若市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jmaeqev060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FukuokaPR17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fdmawph18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07kego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5. ^ 地震発生のしくみ. 日本氣象廳. [201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3) (日語). 
  6. ^ 片山郁夫. プレート収束帯の地震発生について. 廣島大學地球惑星システム學. [201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0) (日語). 
  7. ^ 日本列島. われわれはどこから來て、どこへ行こうとしているのか そして、われわれは何者か -宇宙・地球・人類-. [201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0) (日語). 
  8. ^ 災害立国日本. 全國地質調査業協會連合會. [201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9) (日語). 
  9. ^ プレートテクトニクスと日本列島付近の地震.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 [201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5) (日語). 
  1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jmaeqev0505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1. ^ 気象庁|震度データベース検索. 氣象廳. [2019-06-06]. 
  1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jmacmt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3. ^ 主な災害の概要:福岡県西方沖地震. www.qsr.mlit.go.jp. [2018-07-07] (日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