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番禺打工族文書處理服務部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廣州專題 (獲評高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廣州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廣州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廣東專題 (獲評中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廣東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廣東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勞工運動專題 (獲評高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勞工運動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勞工運動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勞工非政府組織是哪一個?
    番禺打工族文書處理服務部條目由烤地瓜青菜汁討論 | 貢獻)提名,其作者非一人主編或主編者非註冊用戶,提名於2023年8月9日 14:11 (UTC)。
    • 很完整的對於中國第一個勞工NGO番禺打工族的歷史整理 --烤地瓜青菜汁留言2023年8月9日 (三) 14:11 (UTC)[回覆]
    • 問題不當,NGO不是什麼新概念,也不是說換了一個英語名字就變成1949年以後才有的,閣下這個問題將1949年以前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置於何地?另外來源格式、問題格式、無分類都沒有得到改善。----Cat on Mars 2023年8月9日 (三) 14:50 (UTC)[回覆]
      • 居然認為全總曾經是NGO,這我還第一次見。Fire Ice 2023年8月10日 (四) 01:38 (UTC)[回覆]
        • @Fire-and-IceNGO並不是什麼1949年以後的東西,沒有必要弄一個高大上的英語詞彙就好像和國內沒有政府背景的一般民間組織有什麼區別一樣,我不覺得1949年以前的非政府組織和1949年以後的NGO就不一樣。全總當年不僅是非政府組織,還是的『反政府』組織,並且他在第一個NGO組織後面沒有來源,人民網也這樣說『「服務部」自稱是中國第一個「勞工NGO」』。--Cat on Mars 2023年8月10日 (四) 01:58 (UTC)[回覆]
          • 如果反政府組織可以是NGO,那NGO真是源遠流長,張良項梁劉邦就在搞NGO了(確信)。至少你維定義的NGO,一般是合法的、非營利的獨立於政府的公益組織,乃至搬運了六大特徵之說。Fire Ice 2023年8月10日 (四) 02:11 (UTC)[回覆]
          • (:)回應補充了來源,FT中文網也稱中國第一個勞工NGO「番禺打工族服務部」。這應該沒有問題,國內外媒體都是這麼報道的。人民日報基於其立場表述不同也屬正常現象。勞工NGO不應做擴大解釋,它是一種區別於工會的,興起於2000年初的一種新的工人組織形式。(留言2023年8月10日 (四) 04:48 (UTC)[回覆]
            • (:)回應既然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都可以是NGO,為什麼中國的工會就不是呢,也不是沒有人這樣認為,譬如說清華大學NGO研究所的王名教授。--Cat on Mars 2023年8月10日 (四) 02:39 (UTC)[回覆]
            • @烤地瓜青菜汁我覺得閣下可以先撤回提名,等到條目比較完善的情況下再提名。先不提提問不當的事情,我已經在來源格式之類的做了很多工作,現在內文還有來源沒有覆蓋,維基百科內的來源一般放在每一句話的末尾,並且確保每一話都有來源覆蓋。說回『勞工NGO』這個概念,我覺得這也是這家機構自創的概念,我不理解『興起於2000年初的一種新的工人組織形式』到底和一般勞工組織有何區別,至少在谷歌上面搜索『Labour NGO』出來反而是『Labor Organization』,即便有相關的也是多數指向這家機構。故此,我認為『第一家勞工NGO』的說法只是該機構的自稱,雖然有部分媒體接受了這一說法,但並非所有媒體認同這一定位。--Cat on Mars 2023年8月10日 (四) 17:04 (UTC)[回覆]
            • (:)回應善用學術搜索,只要在Google學術搜索中搜索「勞工NGO」關鍵詞你就可以看到大量相關學術論文。身為維基人,不應該不做調查就先下結論,這種做法非常不好。我可以理解大家領域各不相同,但對於不了解的事情不應該保持結論先入為主的態度。以下列出部分分析勞工NGO的論文:甄靜慧. (2010). 一個勞工 NGO 的夾縫生存. 中國社會工作, (27), 51-53. 陳韻博. (2014). 勞工 NGO 的微博賦權分析: 以深圳 「小小草」 遭遇逼遷事件為例. 國際新聞界, 36(11), 51-64. 劉焱. (2018). 工人組織的轉變與路徑差異: 東南沿海地方工會與勞工 NGO 的比較分析. 中國大陸研究, 61(4), 75-94. Franceschini, I., & Nesossi, E. (2018). State repression of Chinese labor NGOs: a chilling effect?. The China Journal, 80(1), 111-129. Lee, C. K. (2011). The anti-solidarity machine? Labor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In From Iron Rice Bowls to Informalization (p. 173). (烤地瓜青菜汁2023年8月10日 (四) 04:48 (UTC)[回覆]
            • (:)回應我看了你的這幾個來源,我覺得多數來源和服務部相關性較高,還是堅持『勞工NGO』有自創頭銜嫌疑。另外,請確保來源覆蓋。--Cat on Mars 2023年8月11日 (五) 08:1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