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伊拉克戰爭
伊拉克戰爭屬於維基百科歷史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nds是新的語言版本嗎
[編輯]nds是新的語言版本嗎?中文版好像不支持哦!--Samuel 18:16 2003年10月31日 (UTC)
美伊戰爭
[編輯]條目名稱用"美伊戰爭"會否不太合適? 因為波斯灣戰爭亦可說是一場"美伊戰爭".
Reference : 波斯灣戰爭 (en:Gulf War)
- 我也有同感,畢竟這場戰爭的參加者不僅僅是美國和伊拉克,還有英國等其他一些國家參加了盟軍的行動。--Milliardo 14:43 2005年1月18日 (UTC)
條目需要擴充
[編輯]- 目前條目內容主要集中在2003年聯軍推翻薩達姆政權的部份,對2004年至今伊戰演變成教派衝突、內戰、各方勢力角力場等多方面的內容嚴重不足,相比起英文版本,本條目需要大幅擴充。 -- Simonlo 05:29 2007年1月12日 (UTC)
我想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可是我卻很堅定的認為一場戰爭不管輸贏戰勝或戰敗,兩方都有吃虧的地方,受傷最重的就是百姓們 ,尤其是那些上戰場的軍人們,如果他們殉國了,那他們的父母.妻小.家人,那種心痛,該怎麼辦呢?
美國國會撤軍議案內容被刪
[編輯]原文如下:
2007年4月26日,美國參議院以51票贊成、46票反對通過一項特別戰爭撥款法案,同意向美軍提供所需的1000億美元經費,但同時並為美軍撤離伊拉克設定了時間表[1]。法案要求美軍於10月1日前開始從伊拉克撤軍,並於2008年3月31日前完全撤出作戰部隊。但美國總統布希則在5月1日正式否決這個附帶撤軍時間表的法案[2][3]。
User:Wikijoiner以「已被否決,因此未改變現狀」的理由刪掉,我認為這會令文章未能反映事實之全部,因為議案經美國參眾兩院通過,可視為有足夠美國民意的基礎;但因總統的意志而被否決,可見當中事情存在矛盾及爭議。對於有爭議的事情,我認為略去不談有可能誤導讀者,讀者是應該被告知事情的全部。我認為Wikijoiner的做法不當。 winston (lee) 2007年5月8日 (二) 15:25 (UTC)
- 議案被否決是歷史,因此不應該出現在「伊拉克現狀」一節,在現狀一節出現歷史記錄是荒謬的。維基方針並沒有要求文章必須「反映事實之全部」,沒有起到作用的細枝末節沒有必要存在。維基方針沒有規定「有足夠民意基礎的被否決議案」可被記錄在文章中。「略去不談有可能誤導讀者」是你個人的看法,沒有對讀者的調查作為基礎。讀者不應該被告知事情的全部,比如參加伊拉克戰爭的美軍每個士兵有多少根頭髮,也是與伊拉克戰爭有關信息的一部分,但讀者不需要知道。--Wikijoiner 2007年5月9日 (三) 06:47 (UTC)
沒有貝理雅了?
[編輯]指揮官一欄不填貝理雅而用布朗,是不是說不過去啊?—Zhxy 519(聯繫) 2008年5月11日 (日) 10:22 (UTC)
反美立場
[編輯]裏面的大部分內容,出自反美意識形態。那個「美國被猶太人控制論」根本就是陰謀論的一種。
同意,本文章立場反美,違反了維基百科的中立原則。~~~~
我倒覺得還好...那是塔利班組織的說法,戰爭時期雙方說法本來就會對立.只要標明是塔利班的說法就行了不是?記的留言後要簽名. NIJER 2010年 11月11日 07:33 (UTC+8)
2003年美軍擊敗薩達姆政權的戰爭,其結果就是美軍 決定性勝利。後面美軍遭遇的反抗,嚴格來說,和2003年的戰爭並不是一回事,因為敵方是在戰後才開始與美軍對抗的,而站在美國一方的伊拉克現政權,在戰前並不存在。於我如浮雲 2011年6月16日 (四) 19:51 (UTC)
內容不利美國不代表反美,別太玻璃心
參考文獻
[編輯]- ^ [http: //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590000/newsid_6597900/6597969.stm BBC 中文網美參院撥款法案定出伊拉克撤軍時間]
- ^ [http: //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7/05/20070501-6.html 美國白宮網頁 新聞 President Bush Rejects Artificial Deadline, Vetoes Iraq War Supplemental]
- ^ BBC 中文網 布什否決伊拉克撤軍時間表議案
伊拉克戰爭結束日期
[編輯]- 請問一下伊拉克戰爭結束的日期到底是12月13日還是12月18日啊?--Msnhinet8jp (留言) 2011年12月31日 (六) 03:10 (UTC)
- 在2011年這邊寫12月18日最後一批美軍撤離伊拉克,然後在伊拉克戰爭這個條目寫的是12月13日,然後英語維基百科的伊拉克戰爭條目寫的是12月15日,請問哪一個結束的日期才是正確的日期呢?--Msnhinet8jp (留言) 2011年12月31日 (六) 03:10 (UTC)
幾個月前,我看有有人寫2009年8月美軍宣佈不再參加戰鬥時候就結束了,覺得不妥,所以奧巴馬宣佈戰爭結束的那天(12月31日)做了修改。不過後來美軍有再次宣佈過,所以別人又做了修改。我認為結束日期是2011年12月比較合適,具體哪天無所謂,英文版說12月15日,照抄無妨,不過或許最後一批美軍撤離的那天12月18日更準確一些。實際上,美國大使館還有1萬多人,包括幾千戰鬥部隊,將來交火也說不定呢。知春秋 (留言) 2011年12月31日 (六) 15:39 (UTC)
- 你是說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還有1萬名的美國人,那麼請問你一下1萬多人指的是美國的行政人員還是美軍呢?--Msnhinet8jp (留言) 2012年1月2日 (一) 02:20 (UTC)
- 根據報導,美國大使館1萬多人當中大多數不是美軍正規軍,也不是外交人員,其中只有大約1千個外交人員,也應該象美國其他國家使館那樣有少量保安用的海軍隊戰鬥,其餘大多數是所謂「保安人員」,是類似於黑水公司那樣的保安公司負責招收的退伍軍人。過去黑水公司的武器並不比正規軍差,有一些直升機和裝甲設備,戰鬥力應該不小,不過屬於特種部隊類型的。知春秋 (留言) 2012年1月2日 (一) 18:32 (UTC)
- 嗯,瞭解了,謝謝您這麼詳細的解說。--Msnhinet8jp (留言) 2012年1月4日 (三) 12:38 (UTC)
- 搞笑吧,伊拉克戰爭現在仍在進行,遠沒有結束。--Fxqf(留言) 2016年7月14日 (四) 16:09 (UTC)
POV
[編輯]如上面所述,文中部分內容和語氣帶有反美意識形態,如「開戰理由及目的」一節,至今仍未改善。如改善後可移除模板。—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6日 (五) 12:53 (UTC)
建議重新定向或移動為「美國入侵伊拉克」
[編輯]參考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入侵阿富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都是國際上公認的侵略戰爭。--現在看見你(留言) 2024年11月15日 (五) 08:5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