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M就是兇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M
基本資料
導演弗里茨·朗
監製Seymour Nebenzal
編劇弗里茨·朗
蒂婭·馮·哈伯英語Thea von Harbou
Paul Falkenberg
Adolf Jansen
Karl Vash
原著《A newspaper article》 by Egon Jacobson
主演彼得·羅
Otto Wernicke
Gustaf Gründgens
配樂愛德華·格里格
攝影Fritz Arno Wagner
剪接Paul Falkenberg
製片商Nero-Film A.G.
片長111 分鐘[1]
產地威瑪共和國
語言德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31年5月11日 (1931-05-11)(德國)
  • 1933年5月3日 (1933-05-03)(美國)
發行商Vereinigte Star-Film GmbH(德國)
派拉蒙電影公司(美國)
20世紀福克斯 (英國)

M就是兇手》(德語:M)是一部1931年的德國劇情驚悚電影,由弗里茨·朗執導,彼得·羅主演。該片由朗和他的妻子蒂婭·馮·哈伯英語Thea von Harbou編劇,是朗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在此之前,他已經導演了數十部電影[2]

本片已成影史經典,朗亦自認為其得意之作。[3][4]

全劇沒有血腥的鏡頭或台詞,但以劇情推演表現出了連環殺人、黑幫活動、非刑逼供、群眾私刑、變態心理等情節,並嘲諷了道貌岸然的司法系統。

朗曾於訪問中自言:「有人問我為什麼不拍英文版的M。我想藉由M來訴說的事都說完了。我現在想說些別的。」

劇情概要

[編輯]

一群小孩玩耍中吟唱謀殺棄屍的兒歌。經過的洗衣婦厭惡其詞而制止他們,但她一離開,同樣的兒歌又唱起來了。洗衣婦將洗好的衣物交給公寓中的主婦。適值放學時間,主婦的小女兒拍著球回家,停在一堵牆前。牆上貼有懸賞連環殺人犯的佈告。一名男子口哨吹着《在山魔王的宮殿裏》英語In_the_Hall_of_the_Mountain_King趨近小女孩,影子恰好疊映於佈告上。影子與小女孩友善交談,得知她姓貝克蔓。貝克蔓媽媽在家中備好午餐等著小女兒回家,但小女孩被男子帶着去買氣球。媽媽等得心焦,始終不見人影,而小女孩的球在荒野中滾動,無人撿拾;買給她的氣球飄到天上被電線纏住,復遭風吹走。

街上的報僮叫賣號外。連環殺手再次得手,而他寫信給報社稱自己不會停手。警方以指紋及筆跡鑑定等當時的先進科技剖繪出兇手,卻無處緝兇。公眾恐慌中相互猜疑,警方在政府高層強力施壓下,動員所有人力,不眠不休,以棄屍地點為圓心往外作地毯式偵搜,卻徒勞無功,一無所獲。黑幫因地下經營場所遭警方掃蕩而利益受損,復不齒連環殺手之所為,聚會決定發動道上力量自行逮人。為求能有足夠的眼線且不引人注目,因而召集所有乞丐及身負殘疾的各路小販,劃定格狀責任區密切監控。所有帶着小孩同行的成人,無分男女,無時無刻都被暗中跟監。同時,警方則喬裝為稅吏,挨戶查訪精神治療機構出院者。在其中一戶中所查到的證物皆符合警方所掌握線索,唯書桌不符。探長靈光一現:寫信用不着在書桌上寫。重新造訪該處後於可寫字的窗台上發現決定性證據,因而鎖定真兇,於其家中守株待兔。

於警方坐守之時,屋主正於街上閒晃。偶於櫉窗倒影中見着喜歡的小女孩類型。幾經掙扎,仍吹着《在山魔王的宮殿裏》跟隨小女孩而去。口哨聲隨着他接近而漸趨激烈。在最高潮時,小女孩卻為其母親接走。選定的目標得而復失的男子沮喪地至一旁的小酒館飲酒。兩杯烈酒下肚後,復振作精神,吹着《在山魔王的宮殿裏》而去。

售賣氣球的盲眼老者聽聞口哨聲,憶及貝克蔓被殺當日,帶她來買氣球的兇手同樣吹着《在山魔王的宮殿裏》。在召來一旁的小夥子確知吹口哨的男子身邊帶着一名小女孩後,急向小夥子說明經過以讓他尾隨而去。

小夥子追蹤二人至一家糖果店外。男子買了糖果給小女孩後復出至店外,掏出隨身小刀,卻原來是為了削水果。小夥子以粉筆在掌心寫個大大的M後,以男子在公共場合動刀為由往他身上胡亂拍打,並聲言報警。如驚弓之鳥般的男子未曾留意其肩後已被印上M字(意即目標,Mark)。

黑幫接獲通報後,下令動員人手,輪流跟監。由於人員不斷輪換,被跟監的M一無所知,直至同行的小女孩發現了他肩後有M字,心生警愓的男子方才赫然發覺已遭不明人士包圍。無路可逃的M情急之下遁入一幢辦公樓之中,藏身頂樓雜物間內。在所有人下班離去後,警衛將樓內各處上鎖,M因而也被鎖在雜物間中。

黑幫得知M藏身處後,全體前往圍捕。他們威逼門口警衛開門,復以嚴刑拷問大樓內詳情,並藉以制伏另兩名巡邏警衛,再四下破門搜掠M之所在。由於害怕誤觸地下金庫警鈴,改由樓地板打洞搥降入內查看。

被困於頂樓雜物間的M以隨身小刀橇門,卻橇斷小刀,不得不拔出一根大釘子敲扁以作為工具。敲擊聲為門外黑幫所聞,諸人蜂湧而至,以鑰匙開門後入內搜捕。遭制伏的警衛醒轉後趁人不備按下警鈴。幫眾惶急間加緊搜掠,於雜物間隙中捕獲M後,挾持至其秘密巢穴,卻忙中有錯,未一同撤出在地下室者,因而遭聞訊而來的警方逮捕。

被捕幫派份子守口如瓶,期盼以輕罪矇混過關。由於黑幫在建築內四處破門,卻未擄掠財物,感覺事有蹊蹺的警方找來邋遢的值班刑警協助。他惺惺作態,以莫測高深之姿套問口供。

M發覺被困於某處地下室中,群眾組成「法庭」,亮出遭殺害小女孩之遺照以審問其罪行。M甚至獲指派一名「辯護律師」,律師卻自承幫助不大。M逃逸不得,狡賴不成,要求送交警方亦不獲允。群情洶洶,但欲以私刑處置。M於巨大壓力下精神崩潰。坦承其變態慾望如何無從抑制,反而控制其精神意志。「辯護律師」藉其供詞聲言其精神失常,在M昏厥後力主送交警方。「法庭」群眾大表不滿,聚集將施以私刑。警方於最後一刻破門而入。

最後一幕為法庭內景。莊嚴堂皇的庭長推事錄事等人入座。旁聽席上三名憔悴的婦女面對鏡頭。其中貝克蔓媽媽聲言「刑罰不能讓孩子們回來」「看好小孩」「全部都要」。

參考資料

[編輯]
  1. ^ M (A).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24 May 1932 [30 Jul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5月29日). 
  2. ^ Now I Lay Me Down To Sleep: A Brief History of Child Murder in Cinema. [2014-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9). 
  3. ^ Reader Archive-Extract: 1997/970808/M[永久失效連結]
  4. ^ Kauffman, Stanley. The Mark of M.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27 April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