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熱帶風暴厄爾
熱帶風暴(美國) | |
形成 | 2004年8月13日 |
---|---|
消散 | 2004年8月15日 |
最高風速 | 1分鐘持續: 50英里/小時(85公里/小時) |
最低氣壓 | 1009毫巴(百帕);29.8英寸汞柱 |
死亡 | 直接造成1人死亡,19人失蹤 |
影響地區 | 向風群島 |
2004年大西洋颶風季的一部分 |
熱帶風暴厄爾(英語:Tropical Storm Earl)是2004年8月中旬對向風群島構成輕度破壞的一個熱帶氣旋,也是2004年大西洋颶風季第6個獲得命名的風暴。系統源於8月13日中心位於小安的列斯群島以東較遠處海域的東風波,系統在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期間逐漸組織,成為熱帶低氣壓約1天後就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厄爾」。氣旋逼近向風群島並繼續緩慢強化,於8月15日達到風力時速85公里的最高強度。但就在這天下午,厄爾出人意料地退化成東風波,氣象機構估計這是因風暴前進速度過快導致。氣旋殘留繼續穿越加勒比海,最終於8月23日在東太平洋發展成颶風弗蘭克。
受強烈陣風影響,格林納達至少有34座房屋的屋頂受損,還有12棵樹同6條電線杆被颳倒。此外,島上一間養老院出現嚴重的結構性破壞,院內人員被迫撤離。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有兩套房屋失去屋頂,島上還受到中等程度的農作物損失。多巴哥有許多樹木倒塌,輸電線纜中斷,導致全島90%的用戶失去供電。熱帶風暴厄爾一共造成1人死亡,9人失蹤,但總計損失數額不明。
氣象歷史
[編輯]8月10日,一股強勁東風波從低緯度位置離開非洲進入大西洋東部。據衛星圖像顯示,這股擾動天氣在向西面移動的過程中已發展出更為明晰的結構,除大幅改善的帶狀特徵外,還有適度的上層外流。[1]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因此於協調世界時8月13日下午18點將位於小安的列斯群島以東約1610公里海域的系統歸類為第五號熱帶低氣壓。次日,受氣旋北側副熱帶高氣壓的南部邊緣產生的深層東向氣流影響,低氣壓快速朝西北偏西方向前進。[2]隨着帶狀特徵得到改善,結合衛星圖像強度估算結果,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8月14日下午將位於巴巴多斯以東約525公里洋面的氣旋升級成熱帶風暴並以「厄爾」(Earl)命名[3]。
由於所處環境風切變少,空氣濕度高,海面溫度也比較高,風暴逐漸增強,於UTC8月15日早上6點達到風力時速85公里的最高強度。隨着系統進入加勒比海中部,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一度預計厄爾會繼續增強成強烈颶風,[4]但之後發佈的公告中又調低了此項預期。從衛星圖像上看,氣旋經過背風群島南部時組織結構仍然層次分明,但8月15日晚的一架颶風獵人偵察機卻無法在系統內發現下層環流。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因此停止發佈公告,宣佈系統已退化成開放式東風波。氣象機構估計這次快速退化是因氣旋移動速度過快引起,但無法肯定。殘留的東風波最終進入東太平洋,於8月23日發展成颶風弗蘭克。[3][5]
防災措施、影響和善後
[編輯]熱帶風暴厄爾形成時,巴巴多斯、聖文森特和聖盧西亞接獲熱帶風暴觀察預警,並於UTC8月14日晚21點升級成熱帶風暴警告,警告範圍還擴展到格林納丁斯群島、特立尼達島、多巴哥和格林納達。UTC次日中午12點,巴巴多斯的熱帶風暴警告變更成熱帶風暴觀察預警,並且所有警告和觀察預警都在UTC當天下午18點中止。風暴來襲前,格林納達有數百名生活在低洼地區的居民前往充當避難所的學校躲避。[6]許多店主將窗戶封死,背風群島多地機場臨時關閉[7]。氣象部門起初預計厄爾會大幅增強成颶風,並在進入加勒比海後朝曾於月初受到颶風查利重創的佛羅里達州逼近。當地官員敦促居民提高警惕,但考慮到長期預測的準確性不高,有關部門也請居民保持冷靜,不要恐慌[8]。氣旋退化成開放式東風波後,相應警告予以取消[3]。
風暴在格林納達產生狂風暴雨,造成中等程度破壞。格林納達主島上有12幢民宅的屋頂被風颳跑,另有3套房屋部分受損,12棵樹和3根電線杆被風颳倒。暴雨還在島上引發9起泥石流災害和3場山泥傾瀉。附近有6房民房的屋頂完全被風颳跑,另有13套民居屋頂受損。兩座島上都爆發洪災,但相應損失缺乏報道或統計數據。[9]此外,格林納達還有一間養老院在風暴期間因建築結構受損嚴重被迫疏散[10]。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有至少兩戶民宅的屋頂被狂風颳落,香蕉作物也受到中等程度損失[11]。多巴哥有許多樹木倒塌,多條輸電線纜中斷,導致90%的用戶失去供電[10][12]。8月15日早上,巴巴多斯和聖盧西亞測得每小時55公里的地面風速,這也是厄爾在陸地上空產生的最強風速[3]。風暴共計造成1人遇難,另有19人失蹤[13]。
風暴過去後,格林納達向美國國際開發署請求援助。當地工作人員迅速行動,為受損的屋頂尋找庇護途徑,並着手修復其它結構性破壞。國際緊急救援組織也向當地伸出援手。[9]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Stacy R. Stewart. Tropical Depression Five Discussion Number 1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8-13 [2016-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 ^ Brian R. Jarvenin. Tropical Depression Five Discussion Number 4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8-14 [2016-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 ^ 3.0 3.1 3.2 3.3 Miles B. Lawrence. Tropical Storm Earl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11-25 [2016-02-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10-02).
- ^ Stacy R. Stewart. Tropical Storm Earl Discussion Number 7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8-15 [2016-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 ^ Miles B. Lawrence. Tropical Depression Eight-E Discussion Number 1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8-23 [2016-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 ^ Tropical Storm Earl rakes eastern Caribbean. Jamaica Gleaner. 2004-08-16 [2014-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
- ^ Associated Press. Tropical Storm Earl Hits Caribbean (報告). Fox News. 2004-08-16 [2016-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 ^ Tropical Storm Earl Follows on Charley's Path. My Way. 2004-08-14 [2014-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6).
- ^ 9.0 9.1 Government of Grenada. Tropical Storm Earl Report. Grenada Today. 2004-08-28 [2016-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0).
- ^ 10.0 10.1 Loren Brown. Tropical Storm Earl Hits Caribbean Isles. AP Online. Associated Press. 2004-08-16 [2016-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8) –透過HighBeam Research.
- ^ Keep an eye on Tropical Storm Earl. Jamaica Observer. Associated Press. 2004-08-16 [2016-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
- ^ BBC News. S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ArawakRoots. 2004-08-15 [2016-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4).
- ^ Aurelia Zanetti; Susanna Schwarz; Rudolf Enz. Natural Catastrophes and man-made disasters in 2004. National Emergency Training Center. 2005-01-21 [2016-02-03]. OCLC 5033977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