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東帝汶危機
1999年東帝汶危機 | |||||||
---|---|---|---|---|---|---|---|
印度尼西亞佔領東帝汶的一部分 | |||||||
在帝力與東帝汶平民交談中的澳大利亞軍人 | |||||||
| |||||||
參戰方 | |||||||
支持: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維蘭托 尤里科·古特雷斯 |
歷史系列條目 |
---|
東帝汶歷史 |
時間順序 |
前殖民時期 葡屬帝汶 日本佔領 印尼佔領 聯合國接管 現代東帝汶 |
其他重要條目 |
日軍侵佔帝汶島 印度尼西亞入侵 東帝汶省 1999年危機 2006年危機 |
1999年東帝汶在公民投票後決定獨立,隨後爆發了1999年東帝汶危機。公投結束後,一些反對獨立的激進分子以及受到印尼軍隊支持的東帝汶親印尼民兵部隊開始對平民發動襲擊。暴行很快發展成為以首都帝力為中心的全國性騷亂。據信,大約有1,400人在此次事件中喪生。一批得到聯合國許可的、以澳洲國防軍為主的東帝汶國際部隊(INTERFET)進駐東帝汶並展開維和行動。
公投
[編輯]1999年,迫於來自於原宗主國葡萄牙等歐盟國家和其他國家強烈的國際壓力,印度尼西亞政府決定於8月30日舉行公投決定東帝汶的未來。多達78.5%的投票者選擇獨立,否決了使東帝汶成為印尼一個自治省(即東帝汶特別自治區)的提議。
暴亂
[編輯]在公投結束之後,受到印尼軍隊支持的東帝汶親印尼民兵部隊,以及一些印度尼西亞的軍人對東帝汶發起了報復性的暴力和恐怖襲擊。大約1,400名東帝汶人被殺,三十萬人被迫以難民身份逃往印尼西帝汶。全東帝汶絕大多數的基礎設施,包括住房、灌溉系統、供水系統、學校以及幾乎所有的供電網絡均被破壞。對此事件,諾姆·喬姆斯基描述到:「在短短一個月的軍事行動中,近2,000人被殺害,數百名婦女和孩童被強姦,四分之三的人口被迫流亡,75%的基礎設施被摧毀。」[4]
國際部隊
[編輯]葡萄牙、澳洲、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積極分子不斷向印尼總統哈比比施壓要求其接受國際維和軍。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穆罕默德呼籲印尼遵從東帝汶人民的意願[5]。最終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向仍處於亞洲金融危機陰影下的印尼政府發出威脅,聲稱要取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印尼政府迫於壓力,同意撤軍並允許多國部隊進入東帝汶穩定局勢。由於聯合國當時沒有能力直接與暴亂份子作戰,在安理會1264號決議[6]中,聯合國授權建立一支多國軍事力量(即東帝汶國際部隊,INTERFET)以進入東帝汶展開維和行動。1999年9月20日,以澳洲為首的國際部隊進駐東帝汶,並最終平息了持續近一個月的暴亂。
參考資料
[編輯]- ^ UNMISET: United Nations Mission of Support in East Timor - Facts and Figures. peacekeeping.un.org. [2021-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5).
- ^ 2.0 2.1 2.2 2.3 2.4 UNTAET Fact Sheet 18: Peacekeeping Force. OCHA. 28 February 2002 [10 Nov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0).
- ^ Indonesia 'bugged' Australia. The Age. 15 November 2004 [2021-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7).
- ^ Noam Chomsky; Carlos Peregrín Otero. Radical Priorities. AK Press. 2001. ISBN 1902593693.
- ^ 《首相先生,我們要好好談談》78頁
- ^ 聯合國安理會1264號決議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