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馬哈法利人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哈法利人
馬哈法利孩童
分佈地區
馬達加斯加
語言
馬拉加西語
宗教信仰
基督教、本地傳統信仰
相關族群
其他馬拉加西族裔、班圖人南島民族

馬哈法利人(Mahafaly)為馬拉加西人的一支,主要分佈於馬達加斯加。該族裔相傳於16世紀到達馬達加斯加島西南地區,征服當地部落後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後於17世紀中葉瓦解成數個小王國,最終於20世紀初被法國征服。該族主要以放牧和耕種為生,奉行父系制度,社會中另有基於血緣的氏族團體。

種族認同

[編輯]

「馬哈法利」一詞原意為「造聖者」[1]:867,系其他族裔對生活於梅納蘭德拉河法語Menarandra烏尼拉希河流域的馬拉加西人的統稱。然而,該地區的民眾沒有統一的民族認同[2]:149

馬達加斯加族裔的分佈圖,圖中亮綠色部分為馬哈法利人的分佈地區

歷史

[編輯]

根據本地傳說,統一的馬哈法利人國家歷史可上溯至16世紀,彼時一些外來移民在馬哈法利地區定居,其領袖名為「奧倫貝奇托托」[1]:859。有史學家認為他們可能是自印度漂流至馬達加斯加[1]:868。這些移民起初與原住民結盟,但之後二者關係惡化,衝突隨之爆發。奧倫貝奇托托最終成功征服原住民諸部,並給予各部酋長一定特權[1]:859。奧倫貝奇托托在統治數年後避世隱居,追隨者認為其已成。他這一行為也使其統治的人民和土地變得神聖,「馬哈法利」一名便隨之而來[1]:867。在他隱居後,馬哈法利王國又維持了數個世紀,其後的統治者宣稱自己是凡人與奧倫貝奇托托之間的信使[1]:867。除去統治者外,彼時馬哈法利王國共有三個階級:特權階級「萊尼勒米」主要成員是奧倫貝奇托托所征服的部落酋長的後代以及他們的配偶和寵臣,也有其他人被賜予此階層的身份;另外兩個階級則分別包括一般民眾和移居至馬哈法利地區的外鄉人。馬哈法利王國的國王居住於其領地中心的大院內,周圍有道路延伸至領內的主要村莊,身旁有顧問輔佐,還有一名祭司負責舉行祭祀活動的牧師[1]:867。此外,國王和重要的氏族領袖會手持一柄巨大的鐵矛以彰顯權力[3]。國王去世後會被改名,而生前的姓名則變為禁忌,任何人不得提及。此外,其臣民還會在哀悼前剃髮,不剃髮者會遭放逐[3]

1649年,當時的馬哈法利國王迪安·馬赫爾派遣十二名使節前往陶拉納魯,請求當地的法國定居者幫助他們奪回被馬希科洛人法語Masikoro竊走的牛,並表示如法國人參戰則可獲得失竊牲畜的一半作為報酬。法國總督艾特納·德·弗拉科特法語Étienne de Flacourt欣然同意[1]:868。馬哈法利王國在迪安·馬赫爾死後不久便一分為二,並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內繼續分裂成數個小王國。期間各國內亂不斷,君主更替頻繁[1]:867-68。19世紀初梅里納王國幾乎統一全島,但馬哈法利各部仍維持獨立[4]。馬哈法利地區最終於20世紀初被法國併入法屬馬達加斯加[1]:868

社會習俗

[編輯]

馬哈法利人多務農或牧牛為生。家中的年輕男性一般會從事放牧的工作,其餘男性則下田耕種[2]:152。女性則協助丈夫耕作或是進行烹飪、打水等家務活動[5]

家庭與氏族

[編輯]

馬哈法利人奉行父系制度,一家之主為最年長的男性。馬哈法利人的家庭一般包括夫妻和他們的單身子女。男子成婚後會組建新家庭,一般離他們父親的家不遠,女子則搬去與丈夫同居。如若夫妻離婚,所有子女均歸丈夫所有[2]:151

馬哈法利男子

馬哈法利人社會中還存在兩種由血緣關係維繫的團體「福科」與「塔里哈」。前者成員均有一位共同的在世祖先,此人即為福科的首領。同一福科日常交集不多,僅會在首領需要幫助時聚集:假如首領身體抱恙,其晚輩會一同舉行宗教儀式以祈願首領早日康復或陪伴於首領身邊來提供情感支持;而當首領身負債務時晚輩則會集資為首領還債。福科的大小取決於首領的子女多少,一般不會超過20人。塔里哈的組成與福科相似,其所有成員均可追溯至一位共同的逝世祖先,其首領為輩分最長的成員。相較福科,塔里哈成員的聯繫更為緊密:其成員一般比鄰而居,常有一村或相鄰幾村的村民均屬於同一塔里哈,內部通婚頻繁,遠居的成員也會時常返回家鄉幫忙。此外,其成員會一同參與相當多的社會活動,例如一同祭祖、一同旅行。馬哈法利人習俗中年輕男子常進行摔跤比賽,參賽隊伍也一般按選手所屬的塔里哈劃分[2]:151-154

喪葬

[編輯]

馬哈法利人主要採用土葬,墓地一般位於遠離人煙的聖林中,墓穴則通常按逝者的親屬關係排列:最年長的男性死者埋葬於墓地最南側,其子女葬於其北方,而配偶和其他未成家的親屬則葬於西方。除非是祭掃或尋回走失的牛,其墓地嚴禁任何人進入。馬哈法利葬禮由一連串宗教儀式組成,在每個儀式上都會獻祭瘤牛。該民族會將逝者的顱骨放於其墓穴上,周圍還常有名為「阿羅阿羅的木柱作為裝飾,上面雕刻的圖案一般為瘤牛或逝者的重要之物。在馬哈法利習俗中,這些木柱表明墓主已逝世,成了介於生者與神靈之間的「拉扎納」。這些木雕一般由死者的女兒製作。傳統上,死者親屬不得自行準備棺木等喪葬用品,而是需要找特定的氏族訂購,而這個氏族也會派人主持一系列喪葬儀式。這些儀式有時持續時間可達一年之久,期間逝者的妻子需與遺體一同待在家中[6]

社會禁忌

[編輯]

馬哈法利社會中有一系列禁忌,例如女子不能與丈夫從同一個杯子中飲水或是同席而坐,亦不能咀嚼煙葉。此外,國王亦能禁止整個社區使用某個特定的單詞[3]

語言

[編輯]

馬哈法利人操馬拉加西語下的一支方言[7]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Ogot, Bethwell A. Africa from the Sixteenth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aris: UNESCO. 1992. ISBN 9789231017117. 
  2. ^ 2.0 2.1 2.2 2.3 Eggert, Karl. Who are the Mahafaly? Cultural and social misidentification in southwestern Madagascar. Omaly sy anio: Hier et aujourd'hui (PDF) 13–14. Antananarivo: Université de Madagascar, Département d'histoire. 1981: 149–176. 
  3. ^ 3.0 3.1 3.2 Gennep, A.V. Tabou Et Totémisme à Madagascar. Paris: Ernest Leroux. 1904. ISBN 978-5-87839-721-6 (法語). 
  4. ^ Ade Ajayi, Jacob Festus. 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 Africa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ntil the 1880s. Paris: UNESCO. 1998: 422. ISBN 9780520067011. 
  5. ^ Mattern, Chiarella; Ravelomandeha, Farasoa. Etude anthropologique exploratoire: l'organisation sociale et les structures politiques sur le plateau Mahafaly Madagascar, Region Atsimo Andrefana (PDF). Action Contre la Faim. 2012 [20 February 2017] (法語). 
  6. ^ UNESCO. L'art funeraire Mahafaly (PDF). [20 February 2017] (法語). 
  7. ^ Shoup, John A. Ethnic Groups of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An Encyclopedia: An Encyclopedia. ABC-CLIO. 17 October 2011. ISBN 978-1-5988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