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拉契龍屬
阿帕拉契龍屬 化石時期:晚白堊世,
| |
---|---|
特魯斯科學博物館的骨骼重建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演化支: | †泛暴龍類 Pantyrannosauria |
演化支: | †真暴龍類 Eutyrannosauria |
屬: | †阿帕拉契龍屬 Appalachiosaurus Carr et al., 2005 |
模式種 | |
†蒙哥馬利阿帕拉契龍 Appalachiosaurus montgomeriensis Carr et al., 2005
|
阿帕拉契龍(屬名名:Appalachiosaurus,發音:/ˌæpəˌleɪtʃioʊˈsɔːrəs/ AP-ə-LAY-chee-oh-SOR-əs,意為「阿帕拉契的蜥蜴」)是暴龍超科獸腳類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東部,與幾乎所有獸腳類一樣是種兩足食肉動物。目前僅發現一具幼龍骨骼,代表一隻7米(23英尺)長、600公斤(1300磅)重的個體,表明成年恐龍可能長到更大。阿帕拉契龍是北美東部化石最完整的獸腳類。
阿帕拉契龍化石發現於阿拉巴馬中部的迪莫波利斯白堊岩組,地質年齡為大約77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坎帕階中期。[1]北和南卡羅萊納州的多諾霍溪組及塔希爾-科奇曼組亦發現其它歸入該屬的材料。[2]
發現與命名
[編輯]正模標本由奧本大學地質學家大衛·金(David King)於1982年7月在北美東部發現,[3]模式種兼唯一種蒙哥馬利阿帕拉契龍(A. montgomeriensis)由古生物學家托馬斯·卡爾(Thomas Carr)、托馬斯·威廉森(Thomas Williamson)和大衛·施威默(David Schwimmer)於2005年正式命名。屬名取自美國東部地名阿帕拉契,亦指代該恐龍所生存的阿帕拉契古陸,兩者皆得名自阿帕拉契山脈;而希臘語sauros意為「蜥蜴」,是恐龍屬名中最常用的後綴。種名取自美國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縣。[1]
描述
[編輯]截至目前,阿帕拉契龍僅所知於部分遺骸,包括部分顱骨及下頜骨、幾節椎骨、部分骨盆和大部分後肢。這些遺骸存放在阿拉巴馬州伯明翰的麥克萬科學中心。顱骨間有幾條未閉合的骨縫,表明該動物尚未成年。儘管一些材料被壓碎,但標本仍提供信息並顯示出許多獨特特徵或自衍征。已在顱骨上發現了其中幾個自衍征,而腳爪在離身體最近的一端有一個不尋常的突出物。六個低嵴排列在鼻子頂部,類似亞洲的分支龍,儘管多數暴龍類的鼻子頂部皆有不同程度的裝飾。唯一已知遺骸來自一隻幼龍,因此成年恐龍的大小和體重尚不清楚。阿帕拉契龍與北美東部的另一種早期暴龍類傷龍差異明顯且更衍生。[1]
阿帕拉契龍的前肢所知甚少。大型暴龍科的特點是前肢和手比例較小,每隻手有兩個功能性手指;除一些有關阿帕拉契龍肱骨的報道外,目前尚未發現前肢材料。[4]早期復原將其畫成擁有長臂和三根手指,但目前認為前肢更短且只有兩根手指。博物館的骨架也得到相應修正,儘管其它部位可能符合前種理論。[5]阿帕拉契龍的咬合力約為32500N,即每平方英寸7193磅。[6]
分類
[編輯]唯一已知標本足夠完整,可以進行系統發育分析。第一次是在該命名之前進行,並發現阿帕拉契龍是暴龍科亞伯達龍亞科成員,該亞科還包括亞伯達龍和魔龍。[7]最初描述中的分析發現該屬是暴龍科以外的一種基幹暴龍超科,[1]然而亞洲暴龍類如分支龍和獨龍及英國的始暴龍皆被排除在外。進行該分析時,早期的暴龍類如帝龍和冠龍尚未描述。這些排除可能對分析影響巨大。
洛文等人2013年發表的分支圖如下:[8]
| |||||||||||||||||||||||||||||||||||||||||||||||||||||||||||||
古病理學
[編輯]兩節尾椎被發現融合在一起,可能是創傷引起骨質增生的結果。[1]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Carr, T.D.; Williamson, T.E.; Schwimmer, D.R.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tyrannosauroid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middle Campanian) Demopolis Formation of Alabam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5, 25 (1): 119–143. doi:10.1671/0272-4634(2005)025[0119:ANGASO]2.0.CO;2.
- ^ Brownstein, Chase D. The biogeography and ecology of the Cretaceous non-avian dinosaurs of Appalachia. Palaeontologia Electronica. 2018-02-08, 21 (1): 1–56. ISSN 1094-8074. doi:10.26879/801 (英語).
- ^ Archived copy. [2014-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4).
- ^ Jovanelly, T.J.; Lane, L. Comparison of the Functional Morphology of Appalachiosaurus and Albertosaurus. The Open Geology Journal. 2012, 6: 65–71. doi:10.2174/1874262901206010065 .
- ^ Archived copy. [2013-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8).
- ^ Jovanelly, Tamie J.; Lane, Lesley. Comparison of the Functional Morphology of Appalachiosaurus and Albertosaurus. The Open Geology Journal. September 2012, 6 (1): 65–71. doi:10.2174/1874262901206010065 .
- ^ Holtz, T.R. (2004). "Tyrannosauroidea." In: Weishampel, D.A., Dodson, P., & Osmo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111–136.
- ^ Loewen, M.A.; Irmis, R.B.; Sertich, J.J.W.; Currie, P. J.; Sampson, S. D. Evans, David C , 編. Tyrant Dinosaur Evolution Tracks the Rise and Fall of Late Cretaceous Oceans. PLoS ONE. 2013, 8 (11): e79420. PMC 3819173 . PMID 24223179. doi:10.1371/journal.pone.0079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