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
外觀
系列條目 |
中醫學 |
---|
《金匱要略方論》,簡稱《金匱要略》,中醫臨床經典著作,東漢張仲景撰,為《傷寒雜病論》的一部份,主要內容為雜病部份,參雜幾條《傷寒論》部分條文。
歷史源流
[編輯]《傷寒雜病論》因漢末之後歷史上長年的戰亂而隱佚,後晉代王叔和得《傷寒雜病論》稿而將傷寒部份獨立成《傷寒論》一書。雜病部份未在當世流通。直到北宋仁宗時代,王洙於館閣時偶然發現蠹簡中有《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為傷寒,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
後在與林億等人所校訂之宋版《傷寒論》比較核對下,朝臣將宋版《傷寒論》未有的「雜病」、「方劑」、「婦人病」部分單獨取出,並引用其他醫書為參考補足,而成《金匱要略》一書,凡二十篇。
內容
[編輯]本書主要以病證作為分類,主治內傷雜病,於霍亂病、百合病、陰陽毒、瘧病、虛勞、瘀血病、胸痹病、水飲病、咳嗽病、婦女雜病等皆有涉入,依病名分類,列方處置。
成就
[編輯]《金匱要略》是《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也是中國現存最早論述雜病診治的專著。[1]該書言語簡煉、處方精當,包括針灸治療理論基礎及治療原則、針灸應用規律、治療作用、針藥並用、雜病治療、治未病思想及針灸禁忌證等內容,是中醫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典籍。本書開創了「痰飲致眩」的理論先河,並提出「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等治療方法,為後世醫家從痰飲論治本病奠定了理論基礎。[2]
參考文獻
[編輯]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數據庫
這是一篇與中醫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