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財產破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個位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遭到破壞的玻璃籠子
故意損壞的乒乓球桌

財產破壞,指蓄意毀壞或損壞公共或私人財產的行為。[1]財產破壞包括刑事毀壞,如針對公共財產的塗鴉和污損。[2]

詞源

[編輯]
汪達爾人洗劫羅馬

通常用來表述(財產、公物或文物)破壞的成詞「汪達爾主義」,取名自日耳曼汪達爾人,據信他們在445年無情地劫掠了羅馬。此詞首次使用,是1794年1月,也即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布盧瓦(Blois)地方立憲派主教(constitutional bishop)亨利·格來瓜爾(Henri Grégoire)給共和國會議(Republican Convention)遞交了一份報告,其中使用了「Vandalisme」這個詞來描述共和國軍隊毀壞文物為主的破壞作為,此後該詞語幾乎為所有歐洲語言所使用。[3][4]

犯罪行為

[編輯]
街道上的標誌遭到破壞, 上面寫着「我在便便裏游泳」 。

部分公民可能會故意破壞他人的或公共的財產。刑事破壞行為有多種形式,例如塗鴉公共財產[5]更嚴重形式的財產破壞可能發生在騷亂等公眾動亂中。財產破壞本身有時被認為是一個不太嚴重的常見罪行,地方政府已經對此通過了各種法律措施以防止財產破壞。[6]

例子

[編輯]

財產破壞的例子包括在草坪上撒鹽、砍其他人的樹木,向公共財產投擲雞蛋,打破窗戶、縱火、在他人的物品上噴灑油漆,向鎖中灌入膠水,扎破輪胎,故意堵塞水槽等。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7). 
  2. ^ Merrills and Miles 2010, pp. 9–10.
  3. ^ 汪達爾人作風 胡亂破壞財物.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4. ^ 汪达尔人. 中國新聞網. 2009-06-15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5. ^ Ley and Cybriwsky 1974.
  6. ^ J. Scott Armstrong. The Graffiti Solution (PDF). The Wharton Magazine. 197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