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讓·愛潑斯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讓·愛潑斯坦
Jean Epstein
出生(1897-03-25)1897年3月25日
俄羅斯帝國治下波蘭會議王國華沙
逝世1953年4月2日(1953歲—04—02)(56歲)
法國巴黎
職業電影導演文學批評家小說家
活躍時期1922–1948

讓·愛潑斯坦(法語:Jean Epstein,1897年3月25日—1953年4月2日) ,法國導演,電影理論家,是法國印象派電影法語Première avant-garde (cinéma)運動的參與者,《忠實的心法語Cœur fidèle》《三面鏡法語La Glace à trois faces》《厄舍古廈的倒塌法語La Chute de la maison Usher (film, 1928)》等印象派電影出自其手[1]。1926年,他成立了讓·愛潑斯坦電影公司,1928年公司倒閉[1]

生平

[編輯]

1897年3月26日,讓·愛潑斯坦出生在華沙,其父親為法國猶太人,母親為波蘭人[2]

1907年,讓·愛潑斯坦的父親去世,全家從而搬遷至瑞士,在那裏愛潑斯坦曾在弗萊堡的學校中就讀[2]。取得學士學位後,全家定居在里昂,愛潑斯坦進入巴黎中央理工學院就學,預備和其父親一樣做一位工程師,但在發現生物學比數學更吸引自己後,他改變計劃在里昂大學開始攻讀醫學博士學位[2]

在里昂大學,他遇見了奧古斯特·盧米埃爾,並為其擔任翻譯,但在當時他曾認為電影不過是沒有未來的短暫流行事物[2]。此時的讓·愛潑斯坦正在試圖建立詩歌與第七藝術(電影)的理論,在撰寫第一篇論文《今日詩歌:一種新的思維模式》(法語:La Poésie d'aujourd'hui, un nouvel état d'intelligence)時與詩人布萊斯·桑德拉爾英語Blaise Cendrars建立了聯繫,並在其幫助下將此論文發表[2]。在放棄醫學學位後,讓·愛潑斯坦在出版社找到份清閒的辦公室工作,從而獲得了充足的時間建立其理論體系,並發表了《電影院您好(法語:Bonjour cinéma)》《里羅索菲(法語:La Lyrosophie)》兩篇重要論文。在24歲時,憑藉發表的論文,愛潑斯坦已經為人們所注意,並常常和印象派聯繫在一起[2]

1922年,讓·愛潑斯坦拍攝了其首部電影《巴斯德》,儘管這部電影並非印象派風格,愛潑斯坦也並不將其視為成功之作,但得到了百代電影公司注意。由於百代電影公司給予年輕導演們的自由,讓·愛潑斯坦進入百代電影公司後得以拍攝出自己所喜愛的電影,其部分傑出作品如《忠實的心英語Cœur fidèle》《尼維爾內來的美女法語La Belle Nivernaise》即拍攝於此時期。1924年,讓·愛潑斯坦遭遇經濟危機,被迫進入Cinéromans公司(法語:Société des Cinéromans[2]。1920年代中期,由於其電影沒有得到老闆的喜歡,在離開Cinéromans公司後,讓·愛潑斯坦進入信天翁電影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1]。1926年,愛潑斯坦成立了自己的讓·愛潑斯坦電影公司(法語:Les Films de Jean Epstein),該公司在1928年倒閉,但期間拍攝出了《莫泊拉英語Mauprat (film)》《61/2 × 11》《三面鏡法語La Glace à trois faces》等許多印象派電影[2]路易斯·布努埃爾在《莫泊拉英語Mauprat (film)》《厄舍古廈的倒塌法語La Chute de la maison Usher (film, 1928)》等電影中擔任其助理。

1927年,印象派的許多原創技法已經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愛潑斯坦意識到「要創造出一部簡潔的電影,必須削弱明顯的風格特徵」[1]。在1929年拍完他的最後一部印象派電影《天涯海角英語Finis Terræ》後,愛潑斯坦在1931年採取了准紀錄片式的手法拍攝了其第一步有聲電影《渡鴉之海(法語:Mor vran)》[1]

在拍攝完《厄舍古廈的倒塌法語La Chute de la maison Usher (film, 1928)》後,愛潑斯坦前往布列塔尼半島度短假,並深深愛上了那裏。他拍攝了多部有關那裏的電影,如《天涯海角英語Finis Terræ》《渡鴉之海(法語:Mor vran)》《盔甲之歌法語Chanson d'Armor》等,同時實踐了其將劇情片和紀錄片結合起來的准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2]。《盔甲之歌法語Chanson d'Armor》也被認為是最早的布列塔尼語電影。

與同時的其他導演類似,讓·愛潑斯坦在無聲片向有聲片轉變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儘管他與Synchro-Ciné公司的聯繫使得他仍然有機會拍攝電影,但整個20世紀30年代,讓·愛潑斯坦都因為其布列塔尼系列電影籌集資金而困擾[2]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其有猶太人的姓氏,他被禁止從事有關電影的行業[2]。儘管他有機會獲得一個證明自己既不是猶太人也不是波蘭人的證書,但他放棄了。在法國被佔領的時間內,讓·愛潑斯坦作為紅十字會的普通職員而工作,期間還曾被迫參加一個羞辱性的實驗以檢查其有無接受割禮[2]

大戰結束後,愛潑斯坦寫下了兩篇重要論文《一個機器的智能(法語:L'Intelligence d'une machine)》《魔鬼的電影(法語:Le Cinéma du diable)》。在其早期默片中出演的演員尼諾·科斯坦蒂尼(法語:Nino Costantini)的幫助下,讓·愛潑斯坦得以實現其願望,繼續拍攝有關布列塔尼的電影[2]。1953年4月2日,讓·愛潑斯坦因腦出血在巴黎去世[2]

作品

[編輯]

讓·愛潑斯坦參與過許多電影的導演工作,以其印象派影片最為重要。與其他印象派電影導演類似,為了保證盈利,愛潑斯坦也拍攝過非印象派電影。下面列出其執導的部分作品。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世界电影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4年. ISBN 9787301231838.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Jean Epstein. [2018-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