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比錫級巡防艦
由弗里茨·施托爾滕貝格繪製的萊比錫號木版畫
| |
概況 | |
---|---|
建造者 |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
使用者 | 德意志帝國海軍 |
前級 | 阿科納級 |
次級 | 俾斯麥級 |
建造期 | 1875-1877年 |
運行期 | 1877-1894年 |
完成數 | 2 |
報廢數 | 2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蓋甲板巡防艦(巡洋巡防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87.5米 |
型寬 | 14米 |
吃水 | 6.2米 |
動力輸出 | 6,050匹公制馬力(4,450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 |
帆索方案 | 全帆裝索具 |
船速 | 15.8節 |
續航力 | 2330海里以10節 |
定員 | 39名軍官、386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萊比錫級(德語:Leipzig-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870年代建造的兩艘蓋甲板巡防艦所使用的船級。該船級由首艦萊比錫號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共同組成;它們原本均以重大戰役命名,其中萊比錫號得名於萊比錫戰役,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則依色當會戰被命名為色當號。然而為了避免激怒法國,該艦在入役後不久便更名。萊比錫級實際上是以早期的阿里阿德涅級為基礎設計,但要大得多、配備更強大的武器,且採用鐵製結構艦體,使它們成為德國海軍第一批用鐵建造的巡防艦。該級艦是在1870年代初作為海軍大規模造艦計劃的一部分而訂購,旨在前往德意志帝國感興趣的海外地區執行長期任務或在艦隊內服役,但英國於1877年帕科查海戰的經驗使德國海軍部確信,無裝甲的軍艦在面對歐洲海軍建造的鐵甲艦隊時是毫無用處的。因此,萊比錫號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僅被部署至海外駐地,通常是為了通過炮艦政策意義上的力量投射來保護德國的利益,並促進德國殖民帝國從1880年代開始的擴張。
兩艘同級艦分別在1870年代末和1880年代初進行了兩次遠航,主要是前往東亞。1878年,萊比錫號捲入了與尼加拉瓜的外交爭端,即所謂的「艾森施圖克事件」;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則被用來保護德國在非洲不斷壯大的殖民帝國。在1880年代中期,萊比錫號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以便能夠將其用作駐外分艦隊的旗艦。從1888年至1893年,該艦便是以常駐巡洋分艦隊的旗艦身份服役;在此期間,它曾參與1888-1890年在德屬東非鎮壓阿布殊里起義的行動。隨後,萊比錫號在東非、中國和智利之間輾轉,並在1891年智利內戰期間保護當地的德國公民。與此同時,阿達爾貝特親王號於1886年改作教學艦,並以此身份服役了三年,直到1890年5月被降級為一艘宿營船。它最終於1907年出售拆解。萊比錫號到1895年也已經淪為一艘固定的宿營和訓練用船,但仍一直倖存至1919年才意外沉沒。它於1921年被打撈上岸,隨後拆解報廢。
設計
[編輯]萊比錫級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867年由海軍少將愛德華·馮·雅赫曼制定的艦隊計劃。這是一項旨在加強普魯士海軍在普奧戰爭之後的擴張計劃,要求建造總共20艘螺旋槳巡防艦。當萊比錫級的設計工作於1871年開始時,由普魯士主導的德意志邦聯已經贏得普法戰爭並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德國海軍部新任部長阿爾布雷希特·馮·施托施將軍將雅赫曼的無裝甲巡防艦計劃納入了他於1873年制定的新艦隊計劃。[1]與此同時,在帝國海軍內部,關於使用鐵而非傳統的木板來建造大型軍艦的艦體,仍然存在着較大的爭議。1868年開始建造的普魯士級作為德國第一批大型鐵脅軍艦,已經取得了成功,英國的螺旋槳巡防艦無常號亦是如此,這是全世界第一艘用於遠洋巡航的鐵脅軍艦。因此,建造部門決定採用鐵製艦體作為新型巡防艦的設計。[2]
萊比錫號原本是作為與弗蕾亞號相同的改進版阿里阿德涅級巡防艦,而以「圖斯內爾達號」(Thusnelda)的名義訂購。但在建造工程開始之前,它就被重塑為一個更大的設計。[3]新設計於1871-1872年間準備就緒,並於兩年後開始建造。設計者原本打算將這些艦隻除了用作諸如宣示國力、保護德國商船和確保德國在海外的經濟利益等常規的巡洋任務外,還可勝任主艦隊的偵察艦職責。但就在這兩艘巡防艦竣工前不久,英國巡防艦沙阿號和巡防艦紫水晶號在帕科查海戰中與秘魯鐵甲艦氣體卡爾號交戰,表明了無裝甲軍艦在面對當代鐵甲軍艦時幾乎毫無用處。因此,萊比錫號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並未投入本土艦隊中服役,它們僅被部署至不太可能與敵方鐵甲部隊遭遇的海外駐地。德國海軍將領卡爾·帕申曾在職業生涯後期指揮過這兩艘艦,將它們描述為「宜居之艦」並稱讚其寬敞的艦體,證明了它們非常適合在海外的長期部署。[2]
整體特徵
[編輯]萊比錫級巡防艦的的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87米和87.5米,有14米的舷寬以及6.2米的前吃水和6.9米的後吃水;其標準排水量為3,980噸,滿載時則可達4,626噸。它們的艦體是採用橫向和縱向鐵框架構造,帶有兩層木板和一層鍍銅護套,以保護艦體在海外長時間巡航時免受生物淤積的侵害,因為在長途航行中無法進行定期維護。艦體被分成七個水密隔艙;其中萊比錫號於1880年代中期進行了大規模重建,其隔艙數量被分成了九個,後來又改成十個。為了保護輪機艙,這些艦隻還在其下方配備了雙層船底。它們在設計時均設置有艏樓,但在完工時則改用了平甲板。[4][5]
萊比錫號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是僵硬的船具,橫搖和縱搖傾向均十分嚴重,尤其是當煤艙裝滿時。在使用風帆航行時,它們的表現亦相當勉強。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為39名軍官和386名水兵。每艘同級艦都可攜帶一些小型艦載艇,包括一艘哨艇、兩艘機動艇、一艘大舢板、一艘獨桅縱帆船、兩艘高低桅帆船以及一艘小舢板。[4][5]
推進裝置
[編輯]萊比錫級巡防艦由一台臥式三缸雙脹蒸汽機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6米的雙葉螺旋槳。萊比錫號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的蒸汽分別由十台和六台燃煤火管鍋爐提供,它們被安放在一個獨立的鍋爐艙內,並通過管道引入一具可伸縮的煙囪內。萊比錫號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1,200標稱馬力,設計航速14節(26公里每小時)。但在速度試驗中,它在6,050匹公制馬力(4,450千瓦特)的情況下達到了15.8節(29.3公里每小時)。阿達爾貝特親王號也有類似的性能。這些艦隻能夠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的巡航2,330海里(4,320公里),或以14節(26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的航行1,580海里(2,930公里)。作為在長途航行期間對蒸汽機的輔助動力,萊比錫號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各配備有一套總帆面積為2,600平方米的全帆裝索具。[4][5]
在1880年代的現代化改造過程中,萊比錫號獲得了新的鍋爐,需要加裝第二具煙囪,不同於原來的樣式,第二具煙囪不可伸縮。其原有的螺旋槳也被替換成直徑為5.8米的四葉螺旋槳。此外,它還安裝了一台發電機,在55伏特電壓下的發電功率為9.1千瓦特(12.2匹馬力)。[4]
武器裝備
[編輯]萊比錫號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各裝備有十二門170毫米口徑後裝式箍炮,其中兩門為25倍徑、其餘十門為較短的22倍徑。兩門25倍徑炮是作為追擊炮安置在艦艏,其餘則安裝在舷側。這些火炮的射程為5,000米,合共配備1,226發彈藥。在運用生涯的後期,兩艦還加裝了四門哈乞開斯37毫米轉膛炮以及四具350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發射管安裝在水線上方,其中艦艏兩具,兩邊舷側各一具,合共可攜帶十枚魚雷。[4][5]
同級艦
[編輯]艦名 | 出處 | 造船廠[4] | 動工[4] | 下水[4] | 竣工[4] |
---|---|---|---|---|---|
萊比錫號 | 萊比錫戰役 |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 1874年 | 1875年9月13日 | 1877年6月1日 |
阿達爾貝特親王號 | 普魯士親王阿達爾貝特 | 1875年 | 1876年6月17日 | 1877年8月28日 |
服役歷史
[編輯]萊比錫號
[編輯]萊比錫號在運用生涯的早期階段曾作為海軍學員的教學艦進行過兩次海外巡航。第一次是在1877年至1878年前往中美洲和東亞;在中美洲水域,該艦捲入了德國與尼加拉瓜之間的外交爭端,即所謂的「艾森施圖克事件」,而它在亞洲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日本度過的,大致相安無事。第二次航行發生於1882年至1884年,同樣是去往東亞。在這次部署期間,萊比錫號曾搭載德國公使從中國前往朝鮮談判一項貿易協議。在返回德國的途中,該艦又在新宣佈的德屬西南非殖民地停留,並在那裏參加了升旗儀式。從1885年到1888年,萊比錫進行了廣泛的現代化改造,以便能夠將其用作駐外分艦隊的旗艦。隨着現代化改造反覆出現問題,尤其是在艦隻的航速上,導致工程推遲了一年半才完成。[6]
1888年,萊比錫號開始了一項重大的海外部署,首先是去往德屬東非,那裏當時正在爆發阿布殊里起義。它與其他幾艘軍艦組成了一支常駐巡洋分艦隊,受海軍少將卡爾·奧古斯特·戴恩哈德指揮。這些軍艦協助保衛達累斯薩拉姆和巴加莫約,炮擊沿岸的叛軍,並派遣登陸部隊上岸幫助奪回被叛軍佔領的城鎮。起義於1890年被鎮壓,萊比錫號和分艦隊中的其它巡洋艦得以駛往東亞。但在1891年智利內戰爆發後,這些艦隻被派去保護當地的德國國民,它們還派遣一支登陸部隊到瓦爾帕萊索保護城裏的德國人。戰爭結束後,萊比錫號航行到東非,但事實證明它在那裏的存在是不必要的。它遂繼續前往東亞,然後又被召回東非,因為德國方面擔心桑給巴爾蘇丹阿里·本·賽義德的繼位會引發新的衝突。這是一種毫無根據的擔心,於是在開普敦經檢查發現該艦的艦況嚴重惡化後,它被召回德國。確認不值得修理後,萊比錫號於1895年被改造成一艘常駐威廉港的宿營和訓練用船,直到1919年意外沉沒。它於1921年被打撈上岸,隨後在同年拆解報廢。[7]
阿達爾貝特親王號
[編輯]萊比錫級的二號艦原本是為紀念1870年普法戰爭的色當會戰而被命名為「色當號」(德語:SMS Sedan),但為了避免激怒法國人,它於1878年更名為阿達爾貝特親王號。該艦在其運用生涯中曾進行過兩次海外巡航,均是前往東亞。第一次航行從1878年底持續到1880年底,它穿越大西洋、繞過南美洲,繼而橫渡太平洋到達中國。儘管威廉一世皇帝的孫子海因里希親王期間也跟艦接受海軍訓練,但他在那裏的時光並無波瀾。第二次航行從1883年底到1885年底,歷經反覆修改;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前往東亞的航程因一項將皇儲腓特烈送往西班牙的命令而推遲。從那裏,該艦穿過蘇彝士運河,途經印度洋,然後向北航行到中國。在亞洲水域駐留時,它觀察了1884年的中法戰爭,並在這場戰爭期間協助保護了在華的歐洲人。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在亞洲待了不到六個月就被命令回國。回程也歷經數次推遲,第一次是為了保護德國在南美西部的利益,然後是為了加入一個新的巡洋分艦隊來解決與桑給巴爾島的爭端,第二次是在另一艘巡洋巡防艦施托施號修理時作為該分艦隊的旗艦,繼而又陷入與西班牙的殖民爭端中。[8]
1885年底返回德國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於次年被改裝成一艘海軍學員的教學艦,但擔任此職不足三年。在此期間,它在波羅的海進行訓練巡航,參加艦隊操練,並與其他訓練艦一同展開前往西印度群島和維德角的海外長途巡航。到1888年,該艦已然消耗殆盡,退役並淪為一艘宿營船,直至1907年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隨後在鹿特丹拆解報廢。[9]
註釋
[編輯]- ^ Sondhaus,第86, 107–109, 114頁.
- ^ 2.0 2.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98頁.
- ^ Gröner,第43, 87頁.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Gröner,第43頁.
- ^ 5.0 5.1 5.2 5.3 Lyon,第251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98–201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201–208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30–32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32–33頁.
參考資料
[編輯]-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5.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456-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7.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671.
- Lyon, Hugh.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