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美國電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美國電影
「荷里活」
荷里活山上的荷里活標誌,被視為美國電影的一大象徵
銀幕數40,393(2017年)[1]
 · 人均銀幕數每10萬人14塊(2017年)[1]
主要發行商
電影作品製作(2016年)[2]
真人電影646(98.5%)
動畫電影10(1.5%)
觀影人次(2017年)[4]
總數1,239,742,550
 · 人均觀影3.9(2010)[3]
票房收入(2017年)[4]
總數$111億

美國電影(英語:American FilmCinema of the United States)又稱荷里活Hollywood)指的是在美國或者由美國製片商製作的電影,對世界電影業有着極其深遠的影響。如今,美國電影工業年均產出數百部影片,商業獲利規模位居世界之冠,同時也是電影攝影和製作技術發展的先驅。相對全球其他電影工業,荷里活效率與精密分工、大手筆的投資,諸如大片生產、簽約制度等運作方式,高概念的美學風格,以及電影相關行業與廠商高度集中的產業聚落,使得今日的荷里活,被人稱作「電影工業的世界中心」[5]。美國電影多屬於古典荷里活電影風格,這種風格於1913年至1969年發展成熟,時至今日仍然是大多數美國電影的典型風格。

雖然法國盧米埃爾兄弟被公認為現代電影的創造者[6],但美國電影業很快在世界電影業發展的初期成為主導。1878年,攝影師埃德沃德·邁布里奇開創了以攝影方式記錄運動畫面的先例。1894年,紐約舉辦世上首次商業影片展,以托馬斯·愛迪生發明的活動電影放映機展現運動畫面。無聲電影此後步入蓬勃發展,產生諸多製片工作室,遷至加利福尼亞展開製片工程,電影的片長越來越長,故事情節也越來越豐富。世上首部有聲電影是美國導演艾倫·克羅斯蘭英語Alan Crosland執導的《爵士樂歌星》(1927年)[7],成為有聲電影產業的先驅。自20世紀早期以來,美國電影工業大多紮根於加利福尼亞洛杉磯荷里活,「荷里活」也因此成為美國電影工業一個流行的別稱。

美國電影業年均產出至少700部英語電影,這個數目比任何單一語種國家的電影工業所產出的影片都要多[8]。荷里活被視為歷史最悠久的電影業基地,最早的電影製片廠和製片公司都產生於此,多種電影類型也誕生於此,包括喜劇片戲劇片動作片歌舞片愛情片恐怖片科幻片史詩片等,也為其他國家的電影工業留下範例。荷里活也是跨國電影工業的搖籃[9],曾為一些影片製作非英語版本,當代也常常將製片工作外包給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美國電影業有着強大的盈利能力,史上創下全球超高票房收入的影片多出自美國的數個主要電影公司[10];在美國之外的國家,許多來自荷里活的賣座影片也都曾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美國電影孕育了諸多傑出的導演和影片。D·W·格里菲斯是「電影語言英語film grammar」概念的重要奠基人;奧森·威爾斯執導的《公民凱恩》(1941年)被許多評論家視為史上最為傑出的電影[11]

歷史

[編輯]

起源

[編輯]
埃德沃德·邁布里奇的奔馬

有記錄的第一張捕捉並再現運動的照片記錄為埃德沃德·邁布里奇加利福尼亞帕羅奧多拍攝的一組奔馬照片。在拍攝時,他將一組靜止的照相機擺於一排。他的成就促使各地的發明家開始嘗試製作類似功能的裝置,以捕捉此類運動。在美國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就是最早開始製作這類裝置的人之一,他製成了活動電影放映機,但由於該裝置的專利實施很嚴格,致使早期的電影製作人只能尋找替代品。

在美國,最初只是在輕歌劇的間歇為許多觀眾放映電影。企業家的各種電影展示活動,促使了戲劇性電影製作的首次世界範圍性的嘗試。

在美國電影業發展的早期,紐約是電影製作的中心。位於皇后區考夫曼·阿斯托里亞製片廠Kaufman Astoria Studios)創建於無聲電影時期,那時馬克思兄弟W·C·菲爾茲英語W. C. Fields在那裏工作。此外,曼哈頓切爾西也是電影製片的主要場所。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瑪麗·畢克馥的很多早期電影也是在這個地區拍攝的。但是,因一年四季的宜人氣候,荷里活成為電影拍攝的更佳選擇。

荷里活的崛起

[編輯]

在1910年初,美國電影放映機與傳記公司American Mutoscope and Biograph Company)派導演大衛·格里菲斯帶着他的演員團隊到西海岸去拍攝電影,演員包括巴蘭徹·斯威特Blanche Sweet)、呂倫居殊瑪麗·碧克馥萊昂納爾·巴里摩爾等。他們在洛杉磯市中心喬治亞街附近的一個空曠外景地開始了拍攝。當時,公司又決定開發新地區。於是他們又向北前進了幾英里,到達荷里活。當時還是小村莊的荷里活,非常願意讓電影公司在那裏拍電影。之後,格里菲斯完成了在荷里活拍攝的第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叫做《在古老的加利福尼亞》(In Old California),是一部傳記式情節劇,描述18世紀初的加利福尼亞,當時還隸屬於墨西哥美國電影放映機與傳記公司的人員在荷里活待了數月,又繼續拍攝了幾部電影,才返回紐約。當時是1913年,在聽說了該公司在荷里活取得的成功後,很多電影製作公司也紛紛向西挺進,以避免托馬斯·愛迪生的電影製作工藝的專利費。在加利福尼亞的洛杉磯,電影公司和荷里活同步發展起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電影僅能在幾個美國的城市完成。但隨着電影業的發展,電影製作公司被吸引到加利福尼亞南部,因為那裏氣候溫和、陽光明媚,一年四季都可在戶外拍攝,那裏還有各種各樣的佈景。雖然電影(特別是美國電影)的起始點眾說紛紜,但是格里菲斯於1915年拍攝的史詩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成為全世界第一個電影詞彙,至今仍在膠片史上佔據重要地位。

在20世紀早期,當媒體還是新事物的時候,很多猶太移民在美國電影業中找到了工作,並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在臨街的五分錢劇院Nickelodeon)中放映電影短片(劇院取此名是因為當時的門票價格為五分錢)。一些年後,其中有抱負的電影人,如塞繆爾·戈爾德溫威廉·福克斯卡爾·拉姆勒阿道夫·朱克爾Adolph Zukor)、路易斯·B·邁爾Louis B. Mayer)和華納兄弟(即哈利、亞伯特和傑克)紛紛轉到電影製作上,很快就成為了新型企業,即電影公司的巨頭。(當時還有一位身兼女導演、也是製作人和電影公司巨頭的人物愛麗絲·蓋·布蘭琪Alice Guy-Blaché))他們為電影業的國際化奠定基礎;不過美國電影業常被指責為以美國為中心的偏狹觀念。

一戰後,一些歐洲導演恩斯特·劉別謙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弗里茨·朗讓·雷諾阿,以及演員魯道夫·范倫鐵諾瑪蓮娜·迪特里茜羅納德·考爾曼查爾斯·鮑育Charles Boyer)等電影人紛紛來到美國。他們加入了一個演員的自我發掘時代——在有聲電影誕生後,紐約城劇院的演員紛紛加盟了這個20世紀最受矚目的發展行業。20世紀40年代中期,電影行業達到高峰期——美國影院每年上映約400部電影,每周有近9000萬美國民眾前去影院觀看[12]

威廉·海斯拯救美國電影業」,出自美國漫畫家賽勒斯·亨格福德Cy Hungerford),1922年

20世紀20年代後期,有聲電影在荷里活逐漸升起[13]。1927年,首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使用維他風唱片機,同年5月,西方電氣公司旗下分部電器研究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簡稱ERPI)在電影配音方面獲得壟斷權。有聲電影一方面的影響就是許多無聲電影演員接不到工作,因為他們多數人的嗓音糟糕或是記不住台詞。1922年,美國政客威廉·哈里森·海斯Will H. Hays)離開政壇,組建了前身為電影製作室組織的美國電影製片發行商協會MPDAA),該協會在其退休後改為美國電影協會

有聲電影的發展早期,美國的電影製片廠發現他們的有聲作品不為非英語國家的電影市場所接受,甚至在其他的英語國家中也遭到冷遇,原因是那時的同步配音技術仍相當不成熟。解決辦法之一是製作與之對應的外文版荷里活電影。1930年左右,美國公司在法國茹安維爾勒蓬建立了一家電影製片廠。多個不同的電影攝製組在那裏分時工作,他們使用相同場地,穿着相同服裝,甚至絕大部分的場景也是相同的。國外的失業演員、劇作家、選秀比賽中的優勝者經過篩選後被派往荷里活去拍攝荷里活英語電影對應的非英語版電影。這些版本的電影的拍攝預算不高,由二流的只會講英語的美國導演執導,通常在晚上拍攝。西班牙語攝製組中包括了路易斯·布努埃爾恩里克·嘉蒂耳·彭塞拉Enrique Jardiel Poncela),莎維爾·庫加Xavier Cugat)和埃德加·內維列Edgar Neville)等人。因為以下原因,這些片子在其預期市場上映後並不成功:

  • 預算過少;
  • 很多舞台演員此前並無電影拍攝經驗;
  • 原聲版的電影常常是二流作品,製片公司認為好片子本來就頗受歡迎,無須拿來再拍成外文版的;
  • 片中外國口音混雜,這讓觀眾聽起來很彆扭。以西班牙語的翻版片為例,片中就摻雜了卡斯提爾語墨西哥語智利語口音。
  • 一些地區的劇院缺乏音響設備。

儘管如此,一些外文版的荷里活電影絕對可以和它們的原聲版相媲美,西班牙文版的《驚情四百年》就是其中一。到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同步配音技術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了,外文配音就變得很尋常了。

荷里活的黃金時代

[編輯]
荷里活的標誌

所謂荷里活「黃金時代」,是指從1920年代末,即無聲電影時代末期,至1950年代末這段時間。上萬部電影在此期間產生。其開始標誌是1927年出品《爵士歌手》,其中音效的使用不僅結束了無聲電影時代,同時也增加票房收入。不管是西部片鬧劇音樂劇動畫片還是傳記片,荷里活影片幾乎都遵循一個模式——每個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都有自己特定製片團隊。例如,塞德里克·吉本斯Cedric Gibbons)和赫伯特·史托哈特Herbert Stothart)效力於米高梅電影公司艾佛瑞·紐曼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工作了20年,賽西爾·德米爾的電影大多由派拉蒙電影公司製作,而導演亨利·金Henry King)的電影則大多由福克斯出品。同時,人們根據影片中的演員陣容就可以大致猜出該部電影的出品公司,米高梅聲稱「旗下的電影明星比天堂里的還要多」。每個電影公司的電影題材和獨特風格也使得人們猜到每部電影的出品公司——這一現象在今已不復存在。但是每部電影都與其他電影有着些許區別。不像汽車製造者,拍攝電影的人都是一些藝術家。譬如,1944年的電影《逃亡》(To Have and Have Not)之所以出名,並不僅僅是因為男一號的扮演者亨弗萊·鮑嘉勞倫·巴爾考,而且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劇本出自兩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電影原著小說作者海明威和該劇本改編者威廉·福克納

在整個1930年代以及黃金時代的大部分時間裏,米高梅主宰着電影市場,並擁有大量荷里活超級明星。同時,米高梅也因創造了荷里活明星制而備受好評。米高梅的明星包括「荷里活之王」克拉克·蓋博萊昂內爾·巴里莫爾珍·哈露諾瑪·舒利亞葛麗泰·嘉寶珍妮特·麥克唐納Jeanette MacDonald)及其丈夫金·雷蒙德Gene Raymond)、斯賓塞·屈賽朱迪·加蘭以及金·凱利[1]。在這一時期美國電影業取得的另一個偉大成就是華特迪士尼公司。1937年,迪士尼製作了當時最成功的電影,《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14]。1939年,米高梅創作了歷史上最成功的電影——《亂世佳人》,儘管在大蕭條時期,這部電影仍然是史上票房最高的[15]

很多電影歷史學家對這一電影高產時期創作出的許多偉大電影作品都做出了評價。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製作了這麼多部電影,並不是每一部都必須成為熱門。電影廠可以在一部有着優秀劇本與相對不是那麼出名的演員的中等預算故事片身上冒險:而由奧森·威爾斯導演的《公民凱恩》符合以上描述,它也被視為史上最偉大的電影。另一些情況下,像霍華·霍克斯希區柯克法蘭克·卡普拉等堅定的導演們為了達到他們的藝術理念,而與片廠進行「鬥爭」。1939年是片廠制度的鼎盛時期,有很多經典電影在這一年發行,如:《綠野仙蹤》、《亂世佳人》、《驛馬車》、《史密斯先生上美京》、《呼嘯山莊》、《天使之翼》、《異國鴛鴦》與《午夜》等。黃金時代以來的電影中,現在被譽為經典的有:《卡薩布蘭卡》、《風雲人物》、《一夜風流》、原版《金剛》、《叛艦喋血案》(Mutiny on the Bounty)、《城市之光》、《紅河》與《大禮帽》等。

片廠制度的沒落

[編輯]

1940年後期,片廠制度和荷里活「黃金時代」開始沒落,主要的原因是:

「小三」(環球影城美國藝術家哥倫比亞影業)沒有自己的劇院,拒絕分享同意裁判書[16][17]。許多獨立製片人也對摺衷和形成一個眾所周知的獨立運作電影製片人的體系,控告派拉蒙壟斷底特律劇院不滿意-因為派拉蒙通過控制演員,像鮑勃霍普,波萊特戈達德,維朗妮卡湖,貝蒂赫頓,經紀人透露賓克羅斯比,艾倫拉德和長期為加里庫珀工作室工作的長期演員-自1942年開始。在二戰期間,五大電影公司沒有達到同意裁判書的要求,沒有發生重大後果。但是二戰結束後,在荷里活反壟斷案中,他們作為被告加入了派拉蒙。

最高法院最終裁決主要製片廠電影院的所有權和影片發行是違反謝爾曼反托拉斯法。結果,工作室開始釋放演員和技術人員通過與他們的合同。荷里活主要的工作室改變了電影的模式,因為每個工作室都挺有一個完全不同的演員陣容和創新團隊。這導致了逐漸失去特色,米高梅電影製片公司、派拉蒙公司、宇宙公司,哥倫比亞公司,RKO公司和福克斯電影公司很快認識到這一點。但是某些電影人,例如塞西爾B德米爾公司同演員的合同也是到他們職業生涯的最後或者電影使用相同的創意團隊,以至於德米勒電影無論是1932年製造還是1956年製造看起來仍然像是一個模式。並且每年電影製作的數量隨着平均預算猛增而下降,在行業策略上標誌一個重大變化。現在工作室目的在於生產娛樂,而這種娛樂是電視無法提供的: 壯觀的,有英雄色彩的影片。工作室還開始出售部分電影膠片庫給其他公司去銷售電視。到1949年,所有大型電影製片廠放棄了他們劇院的所有權。

電視也有助於荷里活黃金時代的下降,因為它打破了電影業在美國娛樂界的霸權地位。儘管電影業在19世紀50年代隨着長期政府檢查制度淡化,在未來電影中能夠獲得一些影響力。在派拉蒙反壟斷案結束後,荷里活電影製片廠不再擁有電影院,因此致使美國影片能夠在美國電影院不需要審查制度。這補充了1952年奇蹟在斯泰因公司同約瑟夫威爾遜事件的決定。 美國最高法院改變了其早期的立場。從1915年的相互電影公司同俄亥俄州案工業委員會的案件中,陳述了電影是藝術的形式,有權保護第一修正案;美國法律不再審查電影。到1968年,美國電影協會(MPAA)代替了海斯法典-在政府威脅檢查後,其現在極大侵犯了美國電影協會,證明準則的起源已經同電影分級制度一起結束了。

新荷里活和後經典電影

[編輯]

後經典電影這詞用來形容新荷里活變化的故事敘述方式。人們認為新的劇本與塑造人物的新方式利用觀眾在經典時期培養起的期望:打亂的年份,以結局出人意料為特色的故事情節,主角與反派間模糊的台詞。後經典故事敘述的本質展現在黑色電影中,如1955年《無因的反抗》,以及希區柯克情節支離破碎的《驚魂記》。

「新荷里活」一詞用來描述新一代電影學院培養的導演的崛起。他們掌握了六十年代歐洲發展起來的技巧。1967年電影《邦尼和克萊德》標誌着美國電影重振的開端,也意味着此後新一代電影,在票房上能夠取得成功。荷里活一直堅守製片人中心制的原則,新荷里活獨立製片的出現,開創了導演和製片人融合的趨勢,形成導演資本制。

同時擔任電影製片人和導演的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佐治·盧卡斯、布萊恩·德·帕爾瑪、馬田·史高西斯、威廉·弗萊德金、史蒂芬·史匹堡開始拍攝向電影歷史致敬的影片,並發展了現有的電影體裁與技巧。七十年代早期,他們的電影不僅受到好評,還取得票房成功。

早期的新荷里活電影,例如邦尼與克萊德,逍遙騎士是成本較低的影片,沒有道德上的英雄而是增加了性和暴力,然而,哥普拉,史匹堡與盧卡斯各自憑藉《教父》,《大白鯊》以及《星際大戰》取得了巨大成功,這有助於現代大片的產生,也吸引製片廠更加關注製作更多大片。

這些年輕導演的更多投入並沒有帶來好處。通常,他們把時間表排的太滿,預算超支,因此導致自己或攝影棚破產。最有名的兩個例子是科波拉的《舊愛新歡》,最典型的是米高·西米諾的《天堂之門》,單是這部影片就使美國聯藝電影公司破產。

  1. Film noir 黑色電影,即荷里活偵探片,特別是強調善惡劃分不明確的道德觀與來自於性的動機的題材。荷里活經典黑色電影時期被廣泛認為從1940年代至1950年代末。這個時期的黑色電影帶有壓抑黑白片的視覺風格,源自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同時很多典型的情節以及對經典黑色電影普遍看法來自於美國大蕭條時期的犯罪小說。「Film noir」這個詞來自法語,1946年第一次被法國評論家Nino Frank使用,但當時大部分美國電影業界人士並不了解這個概念。影史學家和評論界在事後才定義黑色電影;很多後來被認為是拍攝黑色電影的電影人聲稱當時並沒有意識到在製作一個新類型的影片。
  2. Hitchcock

Sir Alfred Hitchcock,(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原籍英國,是一位聞名世界的電影導演,尤其擅長於拍攝驚悚懸疑片。這位世界所公認的恐怖大師,事實上也是由他發明了「驚悚文藝類影片」(the thriller genre)這一電影類型。阿佛萊德·希區柯克同時也是個優秀的技師,熟練的把性感、懸疑、幽默都融合在一部電影裏。

今日荷里活

[編輯]

運作特色

[編輯]

荷里活電影常會有透過片廠(電影發行商)與製作人簽約合作的方式,分別讓片商負責販售的通路,而製作人則專注於電影本身,出產行銷全球的大型製作影片

敘事美學

[編輯]

在荷里活影片的劇情鋪陳,少有文化或語言的障礙,其主題多是可跨文化傳播的高概念電影,這樣的作品因為主題符合主流市場,故全球都容易推銷。因此現在荷里活也成為世界許多地方電影的代名詞[18]。雖然此類電影票房好、跨文化,但也有文化評論者批判若獨尊高概念電影,會造成電影敘事風格如出一轍,了無新意,「是一種商業化和專斷化,最終將導致多樣化的消失。面對這樣的全球霸權,負責任的電影人和批評家應該讓眼光超越荷里活,建設多元的電影模式[19]」。

產業規模

[編輯]

美國因為電影相關的文化產業,造就了許多的工作機會與龐大的商機。據美國電影協會報告指出,2011年美國電影業造就的就業總數超過220萬人,其中約有70萬名為直接的電影行業從業人員,另外150萬名為間接受僱支援電影製作工作的各種人員,2012年美國電影業收入為107億美元。[20]

荷里活的多元文化

[編輯]

荷里活電影的繁榮始終離不開她以美國基石文化為依託的多元化風格。在吸引了全球幾乎所有的著名影人後,美國電影的風格亦幾乎就是世界各國電影的一個縮影。很多電影強國為荷里活貢獻了大量的優秀導演、製片人、演員、攝影師以及其他優秀的電影從業員;包括加拿大英國法國意大利澳洲等國。其中意大利電影從業員曾經開創了一個西部風格電影的成功時代,亦在1970年代製作了大量經典的黑幫題材電影。澳洲的電影從業員在荷里活有「桉樹葉幫」之稱,自1950年代後湧現出大量的優秀電影從業員於荷里活發展。

票房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Table 8: Cinema Infrastructure – Capacity.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2013-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 
  2. ^ Table 1: Feature Film Production – Genre/Method of Shooting.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2019-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 
  3. ^ Cinema – Admissions per capita. Screen Australia. [2013-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4. ^ 4.0 4.1 Table 11: Exhibition – Admissions & Gross Box Office (GBO).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2019-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 
  5. ^ 劉立行. 國家電影制度:政治、經濟、文化、產業之理論與實務. 台灣新北市: 正中書局. 2009: 71. ISBN 9789570918618 (中文(繁體)). 
  6. ^ The Lumière Brothers, Pioneers of Cinema. History Channel. [2017-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2). 
  7. ^ Why Contemporary Commentators Missed the Point With 'The Jazz Singer'. Time. [2022-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8. ^ UIS. UIS Statistics. data.uis.unesco.org. [2022-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1). 
  9. ^ Hudson, Dale. Vampires, Race, and Transnational Hollywood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7. Websi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0. ^ Davis, Glyn; Dickinson, Kay; Patti, Lisa; Villarejo, Amy. Film Studies: A Global Introduction. Abingdon: Routledge. 2015: 299 [2020-08-24]. ISBN 978131762338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6). 
  11. ^ Village Voice: 100 Best Films of the 20th century (2001)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March 31, 2014,.. Filmsite.org; Sight and Sound Top Ten Poll 2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5). . BFI. Retrieved June 19, 2007.
  12. ^ Hisory of the motion pitcture. [2010-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0). 
  13. ^ Motion Picture Sound 1910-1929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4-29.
  14. ^ disney's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2010-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6). 
  15. ^ $200 Million Adjusted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5-14.
  16. ^ Aberdeen, J A, Part 3: The Consent Decree of 1940, Hollywood Renegades Archive, 2005-09-06 [2008-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17. ^ R. Pells. Not like us: How Europeans have loved, hated, and transformed American culture since World War II..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8. 
  18. ^ 劉海波, 斌箴. 反思与突围: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电影. 文匯報 (香港). 2004年7月6日 [2011年2月8日]. (原始內容 (轉錄)存檔於2014-02-21) (中文(繁體)). 讓·米歇爾·傅冬(法國《電影手冊》主編):二戰以後,美國電影佔領了世界主導地位,而法國的努力在於提供一種平衡。所謂「荷里活」不僅僅指美國的電影工業甚至包括美國的娛樂和傳媒體系,更意味着一種「全球模式」,雖然它明顯地為美國的領導人和金錢支配,但它可能在世界上包括法國在內的任何地方生產。它讓人們的想像力變得單一,讓世界上所有的人用同樣的模式看父母和孩子,讓所有的男生夢到同一個女孩,也讓所有的女生夢到同一個男孩。荷里活就是通過其成熟的複雜的市場技巧讓全世界的大腦同步,它是一種商業化和專斷化,最終將導致多樣化的消失。面對這樣的全球霸權,負責任的電影人和批評家應該讓眼光超越荷里活,建設多元的電影模式。法國電影並不想成為別人模仿的對象,因此它一直以來處在艱難的努力中,它所做的就是提供關於電影的另一種選擇。它想告訴人們的是,電影不僅是娛樂,同時它也是藝術。 
  19. ^ The American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Creating Jobs, Trading Around the Worl (PDF). http://www.mpaa.org/. [2011年2月8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年3月18日) (英語). The industry is a major private sector employer, supporting 2.2 million jobs, and nearly $137 billion in total wages in 2009:Direct industry jobs generated $40.5 billion in wages, and an average salary 26%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 There were nearly 272,000 jobs in the core business of producing, marketing,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ng motion pictures and television shows. These are high quality jobs, with an average salary of nearly $79,000, 73%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salary nationwide.
    • Additionally, there were over 430,000 jobs in related businesses that distribute motion pictures and television shows to consumers. Industry also supports indirect jobs and wages in thousands of companies with which it does business, such as caterers, dry cleaners, florists, hardware and lumber suppliers, and jobs in other companies doing business with consumers, such as video retailers, theme park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