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丹
外觀
紅毛丹 | |
---|---|
紅毛丹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薔薇類植物 Rosids |
目: | 無患子目 Sapindales |
科: | 無患子科 Sapindaceae |
屬: | 韶子屬 Nephelium |
種: | 紅毛丹 N. lappaceum
|
二名法 | |
Nephelium lappaceum L., 1767
| |
異名[2] | |
列表
|
紅毛丹(學名:Nephelium lappaceum,馬來語:Rambutan),為東南亞原產之無患子科韶子屬大型熱帶喬木[3],馬來文稱之「rambutan」,意為「毛茸茸之物」。成熟的紅毛丹果通常是紅色的,也有黃色果子的變種。有的紅毛丹的核的大小近似於芝麻。
名稱與詞源
[編輯]紅毛丹在很多語言中的名字都直接使用其馬來語名稱「Rambutan」或其發音音譯,如英語「Rambutan」、西班牙語「Rambután」。在馬亞語中,「rambut」意思是「頭髮」,指的是水果的眾多毛茸茸的突起,後面加上名詞構成後綴「-an」。類似的,它在越南語中被稱作「chôm chôm」,意思是「凌亂的頭髮」。[4]
分佈
[編輯]本種原生於馬來半島、泰國、婆羅洲及蘇門答臘,並被人類引入到其他地方歸化,即:爪哇島、小巽他群島、菲律賓群島、緬甸、老撾、越南、斯里蘭卡、安哥拉、哥斯達黎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等。[5]
形態
[編輯]紅毛丹株高可達15公尺,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小葉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尖,全緣,革質。雌雄同株或異株,圓錐花序,花冠黃綠色。核果球形或卵圓形,果表密被細長軟刺,熟果鮮紅或帶黃色,中央具1凹溝,表面有龜甲紋。果肉由假種皮構成,白色,肉質,透明多汁,酸甜可口,內藏種子1粒,扁卵形。
在東南亞產地,紅毛丹每年開花2次,4~5月、9~10月開花,7~8、12~1月採收果實,成株每株能結果2000~3000粒。
分類
[編輯]本種屬於韶子屬,中國所產的韶子則是本種的變種,其它同屬物種還有海南韶子(N. topengii)等其它23個物種[5][6][3]。
內部分類
[編輯]- 韶子 Nephelium lappaceum var. pallens (Hiern) Leenh.:又名毛荔枝,分佈於華南至馬來群島
- 黃毛丹 Nephelium lappaceum var. xanthioides (Radlk.) Leenh.:成熟時果皮呈泛黃色,分佈於婆羅洲
參考文獻
[編輯]- ^ Barstow, M. 2017. Nephelium lappaceum.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7: e.T33266A67808476. http://dx.doi.org/10.2305/IUCN.UK.2017-3.RLTS.T33266A67808476.en. Downloaded on 30 July 2019.
- ^ Nephelium lappaceum 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The Plant List (2013). Version 1.1.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http://www.theplantlist.or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14-3-23].
- ^ 3.0 3.1 羅獻瑞,陳德昭.紅毛丹[永久失效連結][A].見: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 第四十七卷 第一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38-39
- ^ Vietnamese tropical fruit. [7 Octo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31).
- ^ 5.0 5.1 5.2 Nephelium lappaceum L..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Kew Science. [2021-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5) (英語).
- ^ 紅毛丹[永久失效連結][DB].: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20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