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災變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3年5月30日) |
紫外災變(英語:ultraviolet catastrophe),也被稱為瑞立-金斯災變,指的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科學家面對黑體輻射問題,透過以經典物理學為背景之瑞立-金斯定律,來計算黑體輻射強度與能量之間關係,卻發現以經典物理學理論所計算之黑體輻射強度會隨輻射頻率上昇,而趨向於放出無窮大之能量,其結果與實驗數據無法吻合的歷史事件。
紫外災變這一名詞在1911年首次被保羅·埃倫費斯特使用,但其概念是源自於1900年所推導的瑞立-金斯定律。
背景
[編輯]19世紀,由於冶金以及照明設備製造等的需要,人們急需找到黑體輻射強度和輻射頻率的關係。1889年盧默與海因里希·魯本斯通過研究空腔輻射得出了黑體輻射光譜的實驗數據。但是,單使用實驗數據找對應點的方法十分不便,於是,人們開始了尋找一般的公式。
1900年,瑞立根據經典統計力學推出了一個公式,1905年,金斯修正了瑞立輻射公式中的一個數值錯誤,以後,此公式被稱為瑞立-金斯定律。
瑞立-金斯公式:
其中,為輻射的能量密度,k是波茲曼常數,c為真空中的光速,T是熱力學溫度。可以看出,在ν趨向於無窮大時趨向於無窮大,這與實驗數據相違背。1911年,奧地利物理學家埃倫費斯特用「紫外災變」來形容經典理論的困境。
開爾文在一次演講中說道:「動力學理論斷言,熱和光都是運動的方式。但現在這一理論的優美性和明晰性卻被兩朵烏雲遮蔽,顯得黯然失色了……(The beauty and clearness of the dynamical theory, which asserts heat and light to be modes of motion, is at present obscured by two clouds)」其中的一朵「烏雲」指的是能量均分定理,而瑞立-金斯公式的導引涉及到能量均分定理。[1]:9[2]
解決
[編輯]1900年,德國物理學者馬克斯·普朗克提出新公式以改進維因定律(描述黑體輻射的另一公式),實際上解決了這一問題。
另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Kragh, Helge. Quantum Generations: A History of Physic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Repri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78-0691095523.
- ^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 a Cubical Cavity. Hyperphysic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2021-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來源
[編輯]-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