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突尼西亞貝伊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突尼西亞貝伊國
بايلك تونس阿拉伯語
1705年—1881年
國歌:貝伊頌
1707年地圖
地位鄂圖曼帝國的附庸國
首都突尼西亞
常用語言
宗教
政府君主立憲制
貝伊 
• 1705–1735
侯賽因貝伊一世阿拉伯語حسين_باي_الأول
• 1859–1881
穆罕默德·薩迪克俄語Мухаммад III ас-Садик
大維齊爾 
• 1759–1782
雷傑布·卡茲納達爾英語Rejeb Khaznadar
• 1878–1881
穆斯塔法·本·伊斯梅爾英語Mustapha Ben Ismaïl
立法機構突尼西亞大議會阿拉伯語المجلس الأكبر
歷史時期近代
• 侯賽因一世登基
1705年7月15日
1881年5月12日
貨幣突尼西亞里亞爾英語Tunisian rial
ISO 3166碼TN
前身
繼承
突尼斯省
法屬突尼西亞
今屬於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貝伊國(阿拉伯語:بايلك تونس‎,又譯作突尼西亞貝伊里克突尼西亞王國),侯賽因王朝統治下的突尼西亞,名義上屬於鄂圖曼帝國,但事實上是一個獨立國家。始於1705年侯賽因一世阿拉伯語حسين_باي_الأول政變後登基,終止於1881年淪為法國殖民地。

廣義上,法國殖民時期的侯賽因王朝仍是象徵性的君主,貝伊里克制度名義上仍存在。突尼西亞貝伊執政也不是始於1705年建立的侯賽因王朝,而是更早的穆拉德貝伊王朝時期。鄂圖曼帝國對突尼西亞的控制是逐漸被削弱,而非在1705年突然消失的。

歷史

[編輯]

1574年,鄂圖曼帝國突尼西亞建立統治,最初從屬於阿爾及爾貝勒貝伊里克[1],後成為單獨的行省[2],由鄂圖曼任命的突尼西亞帕夏管轄[3][4][5]。1591年,突尼西亞耶尼切里低級軍官「迪伊」強迫帕夏承認迪伊領袖的權威,開啟了迪伊執政時代[6]。17世紀,來自穆拉德家族突尼西亞貝伊成為得到各方支持,最終成為突尼西亞的實際統治者,並開始兼任突尼西亞帕夏。1702年,耶尼切里阿迦易卜拉欣·謝里夫英語Ibrahim_Sharif_of_Tunis殺害穆拉德王朝末任貝伊穆拉德三世後自任突尼西亞貝伊。1705年7月10日,謝里夫在與阿爾及爾的戰爭中被俘。西帕希阿迦侯賽因·本·阿里英語Al-Husayn_I_ibn_Ali率殘部突圍並返回突尼西亞,於1705年7月15日繼任為突尼西亞貝伊,開啟了新的貝伊王朝——侯賽因王朝[7][8][9]

侯賽因·本·阿里,史稱侯賽因一世,在名義上仍臣屬於鄂圖曼帝國,但實際上已經讓突尼西亞成為一個獨立國家[10]。比如,侯賽因一世將一位突尼西亞馬立克派法學家任命為卡迪,而非鄂圖曼人偏愛的哈乃斐派;限制耶尼切里禁衛軍和迪伊們的法律特權。在其治下,大力支持農業,鼓勵種植橄欖園;興建清真寺伊斯蘭學校等公共工程。1715年,鄂圖曼帝國卡普丹帕夏送來的新任命的突尼西亞帕夏,侯賽因一世召集當地民事和軍事領導人組建議會,並在他們的支持下拒絕新帕夏的就任,鄂圖曼帝國隨後默許了這一決定[11]

阿布·哈桑·阿里是侯賽因一世的侄子,1705年被任命為蘇塞總督,1706年被確認為王位繼承人,1724年被鄂圖曼蘇丹任命為帕夏。1726年,侯賽因將繼承人改為兒子穆罕默德,阿里因而發動叛亂。1735年,阿里在阿爾及爾帕夏的幫助下擊敗叔父侯賽因,將其逐出突尼斯城,成為新一代的貝伊,史稱阿里一世[12]。1756年,阿里一世又被侯賽因一世的兩個兒子推翻,他們先後繼位為穆罕默德一世(1756-1759年)和阿里二世(1759-1782年)[13]。1807年,哈穆達一世領導突尼西亞人取得對阿爾及利亞的戰爭勝利,突尼西亞貝伊國政權才得以穩固下來[12]

19世紀,突尼西亞貝伊國在其大維齊爾海雷丁帕夏主導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教授現代學科的公立學校,加強與鄂圖曼帝國的聯繫,以阻止歐洲的干涉[14][15]。1861年,該國通過非洲和阿拉伯世界的第一部憲法,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16]

1864年,突尼西亞爆發抗議薩迪克貝伊英語Muhammad_III_as-Sadiq加倍徵收人頭稅(梅傑巴)的梅傑巴起義英語Mejba Revolt,當局為鎮壓起義向法國、英國和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大肆舉債[17]。戰爭將突尼西亞的大部分鄉村被夷為平地,隨後爆發饑荒和疫病[18][19]。1868年,突尼西亞貝伊國實際上已經破產,外國債權人無法得到償付。1869年7月5日,法國、英國和意大利三方成立國際債務委員會,該機構獲得了突尼西亞整個稅收體系的控制權[20]。1881年4月,突尼西亞與法屬阿爾及利亞發生邊境衝突,法國以此為藉口派遣遠征軍佔領卡夫,隨後於5月1日在比塞大登陸,5月11日佔領首都突尼西亞。1881年5月12日,突尼西亞貝伊被迫與法國簽署《巴爾杜條約》,徹底淪為法國殖民地[21][22]

參考

[編輯]
  1. ^ Julien History of North Africa (Paris 1961; London 1970) at 297–301, quote at 297.
  2. ^ In Turkish the western provinces were called "Garb-Ojaklari". Bohdan Chudoba, Spain and the Empire. 1519–1643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52) at 66. Cf., Cherif (1992, 1999) at 123: "odjaks of the west".
  3. ^ Abun-Nasr, A History of North Africa (1971) at 177–178.
  4. ^ M. H. Cherif, "Algeria, Tunisia, and Libya: The Ottomans and their heirs", 120–133, at 124, in 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 volume V: Africa from the Sixteenth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 (UNESCO 1992, 1999).
  5. ^ Perkins, Tunisia (Westview 1986) at 55–57.
  6. ^ Cherif, "Algeria, Tunisia, and Libya: The Ottomans and their heirs", 120–133, at 126–127, in 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 vol. V (1992, 1999). After being "stripped of any real power" by the military "the Tunisian pasha was nonetheless retained as a symbol of Ottoman allegiance."
  7. ^ Kenneth J. Perkins, A History of Modern Tunisia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4) at 13–14.
  8. ^ Jamil M. Abun-Nasr, History of the Maghrib (Cambridge University 1971) at 278–279, and 353–354.
  9. ^ Perkins, Tunisia (Westview 1986) at 61–67, 85.
  10. ^ Ali Mahjoubi.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rench protectorate in Tunisia. Tunis: Faculty of Letters and Human Sciences of Tunis. 1977 (法語). .
  11. ^ Abun-Nasr, A History of the Maghrib (Cambridge University 1971) p. 180.
  12. ^ 12.0 12.1 Ahmad ibn Abi Diyaf. Present of the men of our time: chronicles of the kings of Tunis and the fundamental pact. Tunis: Tunis Edition. 1990 (阿拉伯語). 
  13. ^ Perkins, Tunisia (Westview 1986) at 61–62.
  14. ^ Guellouz, et al. (2010) at 412–428, administration at 418–420, law at 420–421, Ottomans at 422–424.
  15. ^ Perkins (2004) at 30–36, Habus Council at 34.
  16. ^ Yves Lacoste / Camille Lacoste-Dujardin. The state of Maghreb. Paris: La Découverte. 1991 (法語). 
  17. ^ Kevin Shillington, Encyclopedia of African History, Routledge, 2013 p.1597
  18. ^ La Conquête de la Tunisie. (PDF). : 70 [2024-06-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3). 
  19. ^ Charles Monchicourt, La région du Haut-Tell en Tunisie, éd. Librairie Armand Colin, 1913, Paris, p. 277. [202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5). 
  20. ^ Mongi Smida, Histoire générale de la Tunisie, vol. III. « Les Temps Modernes (1247-1881) », éd. Sud Éditions, Tunis, 2007, p. 410 ISBN 9789973844767
  21. ^ Jean-François Martin, La Tunisie de Ferry à Bourguiba, éd. L'Harmattan, Paris, 1993, p. 173
  22. ^ Scawen Blunt, Wilfred; Nourallah, Riad. The future of Islam. Routledge. 2002: 176. ISBN 978-0-7007-1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