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盧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盧質(867年—942年12月7日),字子徵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國後唐後晉官員,河南人。

盧質曾祖盧偲,唐朝太原府祁縣尉,贈右僕射。祖父盧衍,唐朝刑部侍郎、太子賓客,累贈太保。父親盧望,唐朝尚書司勛郎中,累贈太子少傅。盧質幼年聰慧,善寫文章。十六歲時,陝帥王重盈奏授芮城縣令,能順從父母的臉色贍養。為了方便奉養父母,轉任同州澄城縣令。改任秘書郎,為母丁憂,回到河南故里。天祐三年(906年),北游太原,李襲吉李克用幕府,把女兒嫁給了他。李克用承制授檢校兵部郎中,充河東節度掌書記,賜緋魚袋。天祐五年(908年),晉王李克用病重,命其弟內外蕃漢都知兵馬使與振武節度使李克寧,監軍張承業,大將李存璋、吳珙,掌書記盧質等人擁立他的兒子晉州刺史李存勖為嗣。李克用死後,李克寧手握兵柄,謀劃嗣襲,盧質與張承業等密謀,同立李存勖為嗣,有翊贊之功。後來李存勖出征,盧質從行。盧質嗜酒輕傲,曾稱呼晉王的弟弟們為豬狗,晉王懷恨在心。張承業害怕他因此招致禍患,抽空對晉王說:「盧質曾經多次無禮,請代為大王殺掉他。」晉王說:「我正在招賢納士來完成我的功業,七哥為什麼要說這樣過份的話?」張承業站起來祝賀他說:「大王能夠如此,還怕得不到天下嗎?」盧質因此得以免禍。

天祐十六年(919年),盧質轉節度判官、檢校禮部尚書。天祐十八年(921年)四月,節度判官盧質秉承晉王的旨意授張文禮為成德留後。天祐十九年(922年),晉王將即帝位,命為大禮使,加至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右僕射。天祐二十年(923年)二月,晉王在河東、魏博、易定、鎮冀四鎮判官中選拔前朝的士族,想任命為宰相。河東節度判官盧質名列榜首,盧質性情疏逸,不喜歡居高位,於是堅決辭讓,請求讓義武節度判官豆盧革、河東觀察判官盧程來充任。於是晉王馬上召見豆盧革和盧程,並拜他們為行台左右承相,任命盧質為行台禮部尚書。莊宗李存勖登極後,以本官兼太原尹,充北京留守事,未赴任,改戶部尚書、知制誥,充翰林學士承旨。同光元年(923年)冬,滅後梁後,權判租庸事,逾月隨駕定都洛陽,權知汴州軍府事。租庸使孔謙掌握利權,志在聚斂,將錢借貸給百姓,然後讓百姓們用低價的絲來償還貸款,下發檄文,讓州縣官吏來督促。翰林學士承旨、代理汴州知州盧質上書莊宗說:「梁國的趙岩曾任租庸使,因為他利用借款來向百姓搜刮財物,和百姓結怨。陛下破舊立新,為民除害,但相關部門沒有改掉他們的所作所為,就像趙岩又復活一樣。今年春季因霜寒損害了莊稼,收穫的繭絲也很少,只收正稅還怕有人逃亡躺稅,何況又增加了借貸,百姓怎麼能忍受得了。臣下只侍奉天子,不侍奉租庸使,敕旨還沒有頒發,租庸使就頻繁地下達文書,希望能夠及早頒發明確的命令。」莊宗沒有答覆他。盧質又改任金紫光祿大夫兵部尚書、知制誥、翰林學士承旨,賜論思匡佐功臣。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盧程因私事求於興唐府,興唐府的官吏們沒有答應,他就用鞭子抽打府吏們的背。光祿卿兼興唐少尹任團是任圜的弟弟,莊宗的叔伯姐姐的女婿,到了盧程那裏去訴說,盧程罵他想依仗老婆之力。任團把此事告給了莊宗,莊宗非常生氣,打算命令盧程自殺。盧質全力解救,才將他貶為右庶子。當時複試進士,盧質以「後從諫則聖」為賦題,以「傾心求過」為韻,按舊例賦韻四平四仄,盧質所出賦韻是五平三仄,於是被詩賦行家譏諷。

天成元年(926年),盧質被制授特進、檢校司空、同州匡國軍節度使。宰相馮道作詩餞別:「視草北來唐學士,擁旄西去漢將軍。」天成二年(927年),改賜耀忠匡定保節功臣,就加檢校司徒。天成三年(928年),入拜兵部尚書,判太僕卿事(《新五代史》作太常卿)。天成四年(929年),進封開國公。後梁封唐哀帝為濟陰王,隨即毒殺,葬在曹州。同光三年,莊宗將議改葬,曹太后駕崩,就中止了。沿襲故墳,稍稍增大堆土,按時獻祭。盧質建議立廟追諡,諡號昭宣光烈孝皇帝,廟號景宗。天成四年八月,唐明宗在文明殿派遣盧質奉冊到曹州立廟。朝中議事的人認為輝王不幸被賊臣所立,他的父母唐昭宗何皇后都被梁國所弒,於是亡國,不應該稱「昭宣光烈」,而且立廟稱宗卻不入太廟,都不對。以此非難盧質,大臣也知其不可,於是上奏去廟號。

長興二年(931年),盧質被授檢校太保、河陽節度使,改鎮滄州,入朝為右僕射。秦王李從榮因謀反被誅,盧質奉詔以右僕射權知河南府事。應順初年,轉任檢校太傅,正拜河南尹,後改太子少師李從珂在鳳翔造反,唐閔帝發兵討伐,竭盡府庫以厚賞,兵至鳳翔叛降。李從珂率領他們東向,許諾事成重賞,軍士都充滿希望。李從珂即位,有司進獻錢數很少,李從珂暴怒。從諸鎮至刺史,都要進獻錢帛以助國用,還是不足,三司使王玫請按比例徵收民財以備國用。於是派盧質與王玫等共同議定徵收的比例,因為貧富不均,怨訟並起,監獄爆滿。六七日間,所得不滿十萬。李從珂又命盧質等按民屋徵稅五個月,於是民怨大起。清泰末年,盧質復為右僕射。石敬瑭登極,因小病分司西京。晉出帝嗣位,拜太子太保。天福七年十月二十七丁丑日,在洛陽去世,年七十六歲。贈太子太師,後漢乾祐元年九月,其子尚書兵部員外郎盧瓊上章為父親請諡,諡文忠。其子十一人,只有第六子盧瓊,官至省郎,其餘都是州縣官[1][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舊五代史》卷93 晉書十九 列傳八
  2. ^ 新五代史》卷56 雜傳第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