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西凡尼亞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10月15日) |
首都 | 克盧日-納波卡 46°46′0″N 23°35′0″E / 46.76667°N 23.58333°E |
---|---|
今屬於 | 羅馬尼亞 |
歷史系列條目 |
羅馬尼亞歷史 |
---|
年代 |
外西凡尼亞(拉丁語:Transsilvania;羅馬尼亞語:Transilvania/Ardeal;匈牙利語:Erdély;德語:Siebenbürgen,中文譯為錫本比根,來自拉丁語: trans-("外")+ silvānus("森林",關係形容詞)+ -ia(抽象名詞後綴))[1],羅馬尼亞中西部地區。在1571年到1711年之間時外西凡尼亞曾是一個諸侯國。
外西凡尼亞原為達契亞王國之領土,在達契亞戰爭後被圖拉真征服納入羅馬帝國版圖,在羅馬帝國衰落後被匈牙利王國所佔領,在鄂圖曼帝國攻佔布達佩斯後,成為匈牙利貴族的避難所,抗拒土耳其文化入侵。隨鄂圖曼帝國衰落,又成為哈布斯堡君主國(奧地利)與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的一部分。在一戰後根據1920年簽訂的《特里亞農條約》,成為羅馬尼亞一部份。
地理
[編輯]今日人們所說的外西凡尼亞包括羅馬尼亞中部和西北部的16個縣,面積近103600平方公里,接近羅馬尼亞總面積的一半。這16個縣是:阿爾巴縣、阿拉德縣、比霍爾縣、比斯特里察-訥瑟烏德縣、布拉索夫縣,卡拉什-塞維林縣、克盧日縣、科瓦斯納縣、哈爾吉塔縣、胡內多阿拉縣、馬拉穆列什縣、穆列什縣、瑟拉日縣、薩圖馬雷縣、錫比烏縣和蒂米什縣。
外西凡尼亞高原海拔約為300至500米(1000-1600英尺),境內有穆列什河、索梅什河、克里什河、奧爾特河等多瑙河的支流。克盧日-納波卡是其中心城市;其他主要城鎮有蒂米什瓦拉、布拉索夫、奧拉迪亞、阿拉德、錫比烏、特爾古穆列什、巴亞馬雷和薩圖馬雷等。
經濟
[編輯]外西凡尼亞礦產資源豐富,盛產褐煤、鐵、鉛、錳、金、銅、天然氣、礦鹽和硫磺。有大型的煉鋼、化學及紡織工業。畜牧業、農業、釀酒業和水果栽培是當地主要的產業。木材是另一項珍貴的資源。
外西凡尼亞國內生產總值(GDP)占羅馬尼亞的35%,人均GDP約為11500美元,比羅馬尼亞平均水平高10%。
人口
[編輯]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該地區人口共有6,789,250人,其中羅馬尼亞人佔70.62%。此外外西凡尼亞還有17.92%的匈牙利人(全羅馬尼亞境內共有1,415,718人),羅姆人以及外西凡尼亞薩克森人群體。
語源
[編輯]外西凡尼亞一詞於1075年第一次出現在拉丁語文獻中,名為「Ultra silvam」:ultra 在拉丁文中意思是「在...的另一方」,「在...以外」或「比...更加遠的地方」,而拉丁文 silvam 來自 silva,意思是「樹林」或「森林」。全字可理解成「在森林的那一邊更加遠的地方」。這一名字後來演化成了同一含義的「Transylvania」:trans 有「越過,橫跨到另一方」的意思。所以「Transylvania」就有「森林的另一方」的意思。
德語名「Siebenbürgen」意為「七堡」,源於外西凡尼亞薩克遜人在該地區建立的七座城市。羅馬尼亞名「Ardeal」和匈牙利語名「Erdély」來源不詳(參見外西凡尼亞語源學)。捷克語名「Sedmihradsko」意為「七座城堡」,與德語單詞同源。
歷史
[編輯]古代史
[編輯]至少在公元前2世紀初,該地區曾存在過一個由國王奧羅萊斯(Oroles)統治的達契亞王國。在國王布雷比斯塔(Burebista)以及凱撒大帝的短暫統治下,達契亞王國擴張到了其頂峰。現在組成外西凡尼亞的地區曾經是達基亞王國的政治中心。
在奧古斯都任內,達契亞人經常被提及,他們自稱被迫承認羅馬人的統治。然而他們從未屈服,後來抓住每一次機會在冬天穿過封凍的多瑙河,劫掠新近佔領的羅馬行省默西亞中的羅馬城市。
達契亞人在今日的胡內多阿拉附近建立了一些重要的堡壘城市,其中包括薩米澤蓋圖薩(Sarmizegetusa)。
羅馬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引起了達契亞人和羅馬之間的衝突。在德塞巴盧斯統治時期,達契亞人捲入了與羅馬人的數次戰爭(公元85年至89年)。在兩次重大的反擊之後,羅馬人佔了上風,卻由於圖密善被馬科曼尼擊敗而不得不簽署和平協議。最終,達契亞人獲得了獨立,卻必須每年向羅馬皇帝進貢。
公元101年至102年,圖拉真發動了對達契亞人的戰役(達契亞戰爭),包圍了達契亞首都薩米澤蓋圖薩,並佔領了達契亞的部分領土。德塞巴魯斯被保留作羅馬攝政之下的傀儡國王。三年之後,達契亞人叛亂並摧毀了部署在達契亞的羅馬軍隊。第二次戰役(105年至106年)以德塞巴魯斯的自殺和達契亞部分地區轉化成羅馬達契亞行省告終。達契亞戰爭的歷史由卡西烏斯·狄奧記錄,但最好的傳記是在羅馬城著名圖拉真柱上。
成為半獨立公國
[編輯]1526年,匈牙利國王亞蓋隆王朝的路易二世在第一次摩哈赤戰役中被奧斯曼帝國擊敗陣亡。外西凡尼亞總督約翰·扎波利亞乘機利用其軍事力量,成為匈牙利民族主義者的首領,反對由奧地利大公斐迪南(即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一世)繼承匈牙利王位。
約翰一世被推舉為匈牙利國王,而其他人卻認可斐迪南的統治。在追求認可的鬥爭中,扎波利亞得到了蘇里曼一世蘇丹的支持。後者在前者於1540年死後,假託保護扎波利亞之子約翰二世的名義控制了匈牙利中部。匈牙利因此被分成了三個部分:奧地利統治下的西部,土耳其統治下的中部和半獨立的外西凡尼亞。奧地利和土耳其在外西凡尼亞爭奪霸權的鬥爭持續了近兩個世紀,但外西凡尼亞大公雖是貴族議會推選,卻須由鄂圖曼的最高樸特名義上認可,因此在1690年之前,土耳其在此地的影響較大,但外西凡尼亞仍是在歐洲舉足輕重的強權,其行動影響着中東歐的政治變化。
外西凡尼亞擺脫了羅馬天主教會的宗教控制,允許新教路德宗和加爾文宗教會在境內發展。1563年,喬吉奧·布蘭德拉塔被任命為宮廷醫師,他狂熱的宗教思想極大地影響了年輕的國王約翰二世和加爾文主教弗朗西斯·大衛,使他們皈依了一神論派。在一場正式的公開辯論中,弗朗西斯·大衛駁倒了加爾文派的彼得·墨利烏斯;這導致了1568年土達法令的誕生,正式闡述了個人宗教信仰表達的自由(這也是基督教統治下歐洲的第一個宗教自由的合法保證)。
巴托里家族在約翰二世於1571年去世後掌權。他們作為土耳其帝國的親王統治外西凡尼亞至1602年,其間也曾簡短地受哈布斯堡家族的控制。
年輕的匈牙利天主教徒史蒂芬·百瑟利許諾捍衛土達法令,保障宗教自由,但卻更加理性地看待這一職責。他後來成為了波蘭的史蒂芬國王(1576-1586年在位)。百瑟利統治的後期外西凡尼亞出現了四方名的衝突,包括外西凡尼亞人,奧地利人,土耳其人和瓦拉幾亞公國大公勇敢者米哈伊。
米哈依於1599年塞里巴戰役中打敗了安德魯·巴托里的軍隊,控制了外西凡尼亞。巴托里被那些希望藉助米哈依幫助,重新獲得昔日特權的貴族殺害。1600年5月,米哈依甚至控制了摩爾多瓦,從而統一了瓦拉幾亞、摩爾多瓦和外西凡尼亞這三個構成當今羅馬尼亞主要部分的公國。然而統一併未持續下去,哈布斯堡將軍喬吉奧·巴斯塔命令瓦龍僱傭兵於1601年8月暗殺了米哈依。巴斯塔最終於1604年征服了外西凡尼亞,開始了恐怖統治。他把土地分給貴族,試圖將人口日耳曼化,並通過反宗教改革重新確立天主教教義的權威。
1604年至1606年,比哈爾郡的要人加爾文教徒伯茨凱·伊什特萬成功地領導了一場對奧地利人統治的叛亂。伯茨凱於1603年4月5日被選為外西凡尼亞大公,兩個月後成為了匈牙利大公。他簡短的統治下(他死於1606年12月29日)的兩大成就是《維也納和約》(1606年6月23日)和《茨特瓦特洛克休戰協定》(1606年11月)。通過《維也納和約》,伯茨凱獲得了宗教自由和政治自治,得到了對所有被沒受財產的賠償,廢除了所有「不公正的」判決,完全特赦了所有匈牙利皇室成員。他本人被認為是一個疆域擴大了的外西凡尼亞的獨立的君主。幾乎同樣重要的是《茨特瓦特洛克休戰協定》,伯茨凱在奧地利皇帝和土耳其帝國蘇丹之間的談判導致了這一協定的誕生。
在伯茨凱繼承者的統治下,外西凡尼亞迎來了它的黃金時期,尤其是在拜特倫·加博爾和喬治一世萊考茨治下。拜特倫·加博爾於1613年至1629年在位,他終身反對奧地利皇帝壓迫或迫害他的臣民,並由於支持新教事業而在海外享有盛名。他曾三次發動對皇帝的戰爭,其中兩次自稱匈牙利國王。通過《尼科爾斯堡和約》(1621年12月31日)他為新教徒贏得了《維也納條約》的確認,為自己獲取了匈牙利北部的七個郡。拜特倫的繼承者喬治一世萊考茨(鄂圖曼蘇丹同意其繼承)同樣出色。他的主要成就有《林茨和約》(1645年9月16日),奧地利皇帝被迫再次確認《維也納和約》的條款。這是匈牙利新教在政治上的最後一次勝利。拜特倫·加博爾和喬治一世萊考茨在教育和文化方面成績顯著,他們的任期被叫做外西凡尼亞的黃金時代。他們耗費巨資修建首都居拉菲埃瓦(阿爾巴·尤利亞,Weißenburg),這座城市成為了東歐新教的主要堡壘。在他們的統治期間,外西凡尼亞也是歐洲少數羅馬天主教徒、加爾文教徒、路德教徒和一神教徒能夠和諧相處的國家之一。然而羅馬尼亞東正教徒卻被剝奪了平等的權利。儘管一位羅馬尼亞希臘天主教主教因諾琴提·米庫-柯蘭的一再努力,政府仍然不同意給與他們同皈依天主教的羅馬尼亞人同等的國家地位。
土耳其入侵
[編輯]1657年標誌着黃金時代的結束。當年一月,外西凡尼亞志大才疏的統治者喬治二世萊考茨(1648-1660年在位,或稱喬治二世·拉科齊,喬治一世的兒子),率領軍隊二萬五千人,出兵波蘭。他與瑞典、哥薩克酋長國結盟,希望趁着鄰國波蘭立陶宛聯邦面臨大洪水時代的生死存亡關頭時,和盟友一同瓜分波蘭。在波蘭實行半年的恐怖搶掠並一度佔領華沙之後,他在七月被波蘭的大將斯特凡·恰爾涅茨基徹底擊敗,在回國的途中又遇到波蘭盟友克里米亞汗國的阻擋和襲擊,雖然喬治二世本人先一步回國了,但他一萬多人的軍隊卻被克里米亞軍全部俘虜並作為人質,連帶導致國內的巨大混亂。
從1657年底開始,喬治二世名義上的領主國——鄂圖曼土耳其,聯合其附庸克里米亞汗國進軍外西凡尼亞並橫掃其國土,外西凡尼亞歷經半世紀的安寧與富強被徹底打破。土耳其蘇丹的入侵理由,是喬治二世份屬附庸,不該未經其同意就任意對波蘭發動戰爭,所以應當受到嚴厲的處罰。在土耳其的巨大壓力之下,喬治二世一度被貴族議會所廢黜,但不久即復位,然後在1660年被中興土耳其的科普律宰相家族給擊敗,戰死沙場。
當時,外西凡尼亞被鄂圖曼施予領土喪失和提高附庸金(從之前每年一萬五千金幣提高到五萬)的懲罰。雖然外西凡尼亞的繼任統治者約翰·凱梅尼(1661-1662年在位)於1661年向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求得援助並宣佈斷絕與土耳其的附庸關係,但十二萬以上的土耳其軍很快在隔年揮兵外西凡尼亞,先殺死約翰·凱梅尼,再進攻奧地利所屬的西部匈牙利。奧地利頗有軍事天份的主帥——拉依蒙多·蒙特庫科利,因為獲得德意志諸國與法國派來的援軍,擋住土耳其的大軍並獲得勝利,但奧地利仍在1664年與土耳其簽訂和約、承認土耳其對外西凡尼亞的宗主權。自此外西凡尼亞徹底屈從土耳其的意志,議會選出對土耳其唯命是從的統治者邁克爾一世·阿帕費(1662-1690年),並在往後的20年中內,悲慘地承擔着巨額附庸金(每年20萬金幣)與戰敗賠款。
奧地利統治
[編輯]鄂圖曼帝國在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中失敗後,哈布斯堡王朝逐漸在自治的外西凡尼亞實行管治,1687年迫使馬札爾貴族放棄過去自由選舉匈牙利國王的權利,讓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世襲統治。除了加強中央管治外,哈布斯堡王朝亦推崇羅馬天主教,作為統一外西凡尼亞的力量,並藉以減低新教的影響力。哈布斯堡王朝希望透過在新教和天主教之間製造衝突來削弱。結果,匈牙利人在1672年開始長達三十多年反抗奧地利的庫科茲起事 ,以及1703-1711年間出現的拉科齊起事,在法王路易十四開頭的支援下,許多馬札爾貴族聯合平民與農奴,對奧地利發起全面反抗,要求恢復外西凡尼亞公國的獨立與信仰自由。當時奧地利正在西面與法國進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情勢一度對外西凡尼亞頗為有利,起事軍更在1707年宣佈廢除哈布斯堡皇帝(約瑟夫一世)的匈牙利王位。但是1704年法軍在布倫海姆戰役大敗給英、奧聯軍之後,奧地利開始有餘力把軍隊東調去鎮壓外西凡尼亞的叛亂,法國對外西凡尼亞的支援也逐漸停止。終於,拉科齊起事在1711年被平定,貴族向奧地利投降妥協,外西凡尼亞公國被奧地利取消,改由哈布斯堡派去的總督統治。
1740年,隨着匈牙利新任女王瑪麗亞·特蕾莎的上台與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開打,匈牙利貴族趁機與女王討價還價地獲得大量的特權與權利保障,並發揮騎士精神去效忠並捍衛女王的傳統權利,外西凡尼亞作為匈牙利王國的一部分,從此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更加緊密的相連,地方貴族受到女王絕對主義王權的魅惑與影響,開始移居維也納。自此外西凡尼亞繼續在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統治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匈牙利統治
[編輯]作為1848年反對哈布斯堡統治的革命的一部分,匈牙利起義者宣佈特蘭西瓦尼亞與匈牙利重新統一、匈牙利王國從維也納獨立、廢除農奴制等等(見匈牙利革命1848/1849年和1848年羅馬尼亞革命)。然而,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奧地利於1849年鎮壓了匈牙利的獨立願望。在接下來的五年(1849-1854)中,特蘭西瓦尼亞處於奧地利軍事管理之下。作為革命少數的成果之一,廢除農奴制在整個帝國和特蘭西瓦尼亞仍然有效。
1866年,馬札爾人主導的國家議會(損害了其他民族的利益)決定支持與匈牙利的聯盟,這項決定是在1867年1月的皇家法令下實施的(關於維也納法院與匈牙利的賠償談判);這意味着特蘭西瓦尼亞存在了700多年的自治地位被廢除。該法案廢除了特蘭西瓦尼亞薩克森人的自治權、國立大學和相關的舊權利,並廢除了王室土地。這同樣適用於塞克勒家族的特殊權利。
1867年2月和3月實現了均等化,奧匈妥協,從而建立了奧匈帝國的雙重君主制。特蘭西瓦尼亞被確認為匈牙利帝國一半的一部分。
然而在國內政策獨立的匈牙利,匈牙利人是少數(儘管人數眾多),以至於布達佩斯王國政府擔心國家完整性崩潰,規定獨佔匈牙利人。的衝突。然而特蘭西瓦尼亞薩克森人能夠透過其教派學校以及大量協會和基金會——尤其是國家大學基金會——在很大程度上規避這些限制。其他民族,例如薩斯馬爾·斯瓦比亞人,在這方面就遠沒有那麼成功。由於數量眾多且靠近羅馬尼亞王國,羅馬尼亞人抵制馬扎爾化,並認為自己在許多層面上都處於統治地位的匈牙利人的不利地位。
併入羅馬尼亞
[編輯]儘管羅馬尼亞國王斐迪南一世是霍亨索倫王室成員,羅馬尼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拒絕加入同盟國集團,而保持中立。1916年,羅馬尼亞與協約國簽署了軍事協定,加入了承認羅馬尼亞對外西凡尼亞的主權的協約國集團。該協定的後果之一是羅馬尼亞於1916年8月27日向同盟國宣戰,越過喀爾巴阡山脈進軍外西凡尼亞,從而迫使同盟國在另一條前線作戰。自9月起,一支德國-保加利亞反擊部隊在多布羅加和喀爾巴阡山內活動,將羅馬尼亞軍隊在10月中旬趕回國內,奧匈帝國並最終攻陷了布加勒斯特。1918年三月,俄國簽署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割讓波羅的海地區、白俄及烏克蘭予德國,退出了戰爭。羅馬尼亞在東歐孤軍奮戰,並於1918年5月開始與德國商談和平條約。然而作為談判結果簽署的《布加勒斯特和約》卻從未被羅馬尼亞承認過,羅馬尼亞政府更於1918年十月公開抨擊這一和約,並站到了協約國集團,重新加入戰爭。羅馬尼亞軍隊推進到外西凡尼亞的穆列什河。
到1918年中期,同盟國集團在戰爭中節節敗退,德國在西線被打敗,鄂圖曼帝國及保加利王國投降,奧匈帝國開始分裂,其中的國家在9、10月間紛紛宣佈獨立。外西凡尼亞的國家黨聚會並起草了一份協議,調用外西凡尼亞的羅馬尼亞人的自決權(十四點和平原則),宣佈外西凡尼亞和羅馬尼亞合併。11月,代表所有在外西凡尼亞的羅馬尼亞人的羅馬尼亞民族中央委員會通告布達佩斯政府,它們已經接管外西凡尼亞的23個郡的全境和3個其它郡的部分地區。1918年12月1日在阿爾巴尤利亞舉行的一場大規模集會通過了一項決議,號召所有羅馬尼亞人統一到一個國家內。來自外西凡尼亞的德國人的民族委員會和來自巴納特的多瑙斯瓦比亞人委員會都通過了這項公告。作為回應,1918年12月22日,位於克魯日的匈牙利大會重新確認了外西凡尼亞的匈牙利人對於匈牙利的忠心。
1918年12月羅馬尼亞軍隊駐紮在穆列什河,但在徵求凡爾賽集團意見之後,以保護在外西凡尼亞的羅馬尼亞人為由,越過邊境區域直達克魯日,後來進駐西格海特。布爾什維克分子試圖散播十月革命,令該區域的暴力日益升溫,並導致了1919年2月羅馬尼亞和匈牙利之間中立區的建立。
剛剛宣佈獨立的匈牙利共和國的首相於1919年3月辭職,拒絕正式承認將外西凡尼亞置於羅馬尼亞統治下的《凡爾賽條約》。同月,庫恩·貝拉領導的匈牙利共產黨掌權,宣佈成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在承諾匈牙利將重新獲得在奧匈帝國統治下的領土之後,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決定向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宣戰,展開匈牙利-羅馬尼亞戰爭。1919年4月,匈牙利軍隊沿索梅什河和穆列什河開始進攻外西凡尼亞;5月,羅馬尼亞部隊推進至提薩河後突然停止;7月,新的匈牙利武裝長驅直入羅馬尼亞邊境60公里;7月29日羅馬尼亞軍隊反攻橫渡蒂薩河並於8月3日佔領了布達佩斯,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滅亡。羅馬尼亞軍隊在1919年10月至1920年3月間陸續撤出。
1919年6月正式簽署的《凡爾賽條約》,承認了羅馬尼亞對於外西凡尼亞的主權。《聖日耳曼條約》(1919年)和《特里亞農條約》(1920年6月)進一步描述了外西凡尼亞的地位,確定了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兩國的邊界。1922年,斐迪南一世和王后瑪麗亞在阿爾巴尤利亞加冕。
1940年8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通過第二次《維也納仲裁裁決》,將外西凡尼亞的北半部劃給了匈牙利王國。二戰結束後有2年時間,儘管喀爾巴阡盧森尼亞及斯洛伐克南部被收回,但新建立的匈牙利第二共和國仍然控制着北外西凡尼亞。1947年對除了德國和日本的歐洲軸心國成員的《巴黎和約》廢除了《維也納仲裁裁決》,北部外西凡尼亞的疆域歸還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根據《巴黎和約》,二戰後羅馬尼亞與匈牙利的邊界與1920年測定的一致。
人口
[編輯]根據2002年的人口普查,特蘭西瓦尼亞人口為7,221,733人,其中羅馬尼亞人佔74.69%,匈牙利人佔19.60%,羅姆人佔3.39%,德國人佔0.73%(約6萬人)。
2020年,在羅馬尼亞約6萬名德國人中,特蘭西瓦尼亞薩克森人僅佔約14,000人,其中的許多都在二戰後和冷戰後的移民潮中歸國。儘管他們的移民現在已經放緩,但剩餘的德國人口老齡化嚴重,由於高死亡率,其人數在持續減少。
年份 | 全部 | 羅馬尼亞人 | 匈牙利人 | 德意志人 | 吉卜賽人 | 烏克蘭人 | 塞爾維亞人 | 斯洛伐克人 |
---|---|---|---|---|---|---|---|---|
1869年 | 4,224,436 | 59.0% | 24.9% | 11.9% | 1.3% | 0.4% | 1.1% | 0.5% |
1880年 | 4,032,851 | 57.0% | 25.9% | 12.5% | 1.5% | 0.3% | 1.3% | 0.6% |
1890年 | 4,429,564 | 56.0% | 27.1% | 12.5% | 1.4% | 0.3% | 1.1% | 0.6% |
1900年 | 4,840,722 | 55.2% | 29.4% | 11.9% | 0.6% | 0.4% | 1.0% | 0.6% |
1910年 | 5,262,495 | 53.8% | 31.6% | 10.7% | 1.2% | 0.4% | 1.0% | 0.6% |
1919年 | 5,259,918 | 57.1% | 26.5% | 9.8% | – | – | – | – |
1920年 | 5,208,345 | 57.3% | 25.5% | 10.6% | – | – | – | – |
1930年 | 5,114,214 | 58.3% | 26.7% | 9.7% | 0.8% | 0.4% | 0.8% | 0.7% |
1941年 | 5,548,363 | 55.9% | 29.5% | 9.0% | – | – | – | – |
1948年 | 5,761,127 | 65.1% | 25.7% | 5.8% | – | – | – | – |
1956年 | 6,232,312 | 65.5% | 25.9% | 6.0% | 0.6% | 0.5% | 0.7% | 0.3% |
1966年 | 6,736,046 | 68.0% | 24.2% | 5.6% | 0.5% | 0.5% | 0.6% | 0.3% |
1977年 | 7,500,229 | 69.4% | 22.6% | 4.6% | 1.6% | 0.6% | 0.4% | 0.3% |
1992年 | 7,723,313 | 75.3% | 21.0% | 1.2% | 1.1% | 0.6% | 0.4% | 0.2% |
2011年 | 6,789,250 | 70.6% | 17.9% | 0.4% | 3.9% | 0.6% | – | – |
外西凡尼亞國徽
[編輯]外西凡尼亞的國徽是由三部份組成:
註釋:外西凡尼亞議會於1659年制定了該盾形紋章,其內容與幾個特權民族有關:顯現的禿鷹用來代表匈牙利人,七個市鎮代表撒克遜人,月亮和太陽代表塞凱伊人。羅馬尼亞人曾要求在徽章裏添加達契亞的表徵,但未被接受,就這樣外西凡尼亞唯一的原住民居然沒有自己的象徵。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Transilvania (Transylvania) - 外西凡尼亞.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2022-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本條目包含來自
外部連結
[編輯]- The Real Transylvania - about contemporary Transylvania
- Historical Literature about Transilvania and Neighbouring Territories, Klaus Popa, Germany
- Subjective Transylvania: A case study of post communist nationalism, Alina Mungiu Pippidi, Bucharest, Romania
- Tolerant Transylvania-Why Transylvania will not become another Kosovo, Katherine Lovatt, in Central Europe Review, Vol 1, No 14 27 September 1999.
- An Outline of Transilvanian-Saxon Histo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Klaus Popa, Germany
- The History Of Transylvania And The Transylvanian Saxons, Dr. Konrad Gündisch, Oldenburg, Germany
- Hungarian Human Rights Found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map of the Hungarian minority in Transylvania after the official census of 1992, László Sebők
羅馬尼亞歷史上的地區: |
多布羅加 : 北多布羅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