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清詩別裁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清詩別裁集》原名《國朝詩別裁集》,是中國清朝初年詩歌總集。沈德潛編,共三十二卷。

《清詩別裁集》之前已有《唐詩別裁集》、《宋詩別裁集》、《元詩別裁集》、《明詩別裁集》,合稱為《五朝詩別裁集》。《清詩別裁集》始選於乾隆十九年(1754),收清朝前期詩作3952首,乾隆二十二年完稿,二十四年初刻於廣東,故稱番刻本;首版發行後,沈德潛即發現不妥處甚多,隨即着手重訂,此一過程中刪詩300餘首,又加入150首,乾隆二十五年再出教忠堂刻本。王豫稱此書「截斷眾流,別裁偽體,如老鶴一鳴,喧啾俱寂」。[1]乾隆二十六年沈德潛上京,獻給乾隆做壽禮。《清詩別裁集》雖經多次修訂,卷十五仍出現誤收宋人秦觀之詩。[2][3]

乾隆皇帝對此集以所謂「貳臣」錢謙益之詩作居卷首深為不滿,延伸為對沈德潛其人的不滿,從某一方面亦導致了後來徐述夔詩案爆發後,沈德潛被奪諡仆碑的下場。

註釋

[編輯]
  1. ^ 王豫;《群雅集》
  2. ^ 吳騫《拜經樓詩話》卷一第三十九則:「渺渺孤城白水環,艫人語夕霏間。林梢一抹青如畫,知是淮流轉處山。」此秦少游《泗州東城晚望》詩也,見《淮海集》中,而沈歸愚入之《別裁集》。
  3. ^ 第七輯《沈德潛選輯國朝詩別裁集案》. 清代文字獄檔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