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一介
湯一介 | |
---|---|
出生 | 中華民國天津市 | 1927年2月16日
逝世 | 2014年9月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 (87歲)
民族 | 漢族 |
母校 | 北京大學 |
職業 | 國學家 |
知名作品 | 《魏晉玄學論稿》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郭象與魏晉玄學》 《早期道教史》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 《儒道釋與內在超越問題》 《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與中國文化》(英文版)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1] |
配偶 | 樂黛雲 |
兒女 | 小兒子湯雙 |
父母 | 父親湯用彤 |
經歷
|
湯一介(1927年2月16日—2014年9月9日)[2],男,天津人,祖籍湖北黃梅,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國學大師。[2][3]
生平
[編輯]1927年,湯一介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祖父湯霖是清朝光緒十六年(1891年)的進士,父親湯用彤是近現代中國哲學界融會中西、並精通中文和梵文的學術大師之一,任職北京大學副校長。[2][4][3]
高中時,湯一介對西方文學發生了濃厚興趣,而且試着寫作了一些散文、雜文。[3]
1946年,因為落榜,[2]湯一介進入北京大學先修班。在此期間,他閱讀了西方哲學和美學方面的作品,寫了《論善》、《論死》、《論人為什麼活着》幾篇文章,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思考。[3]
1947年,湯一介考取了北京大學哲學系,[2]於1951年畢業。[3]
1949年,北京大學成立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文學院有一個團總支,湯一介和他未來的妻子樂黛雲就是這這裏互相認識的。[3]同年,湯一介加入中國共產黨。[5]1952年,湯一介和樂黛雲結婚。[3]
1957年後,由於各種政治運動和學術批判風起雲湧,湯一介也被投入其中。1957年初,北京大學召開了「中國哲學史座談會」,他寫了一篇文章《談談哲學遺產的繼承問題》,這是湯一介在中共建政後發表的第一篇論文。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湯一介被終止講課資格,下放五七幹校。[2]1973年,湯一介加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批判組」(即「梁效」),曾任材料組組長。[6][7]四人幫垮台後他又被隔離審查,直至1978年才被解放。[8]
1980年,53歲的湯一介恢復了講課資格,教授《魏晉玄學與佛教、道教》。[2][3]
1981年,湯一介發表了《論中國傳統哲學範疇體系諸問題》,率先打破「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互相對峙的陳舊思想,提出認識發展史來看待哲學問題。[3]
1983年,湯一介任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湯一介參加了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的第17屆世界哲學大會。[3]
1984年,中國文化書院成立,是國內第一家民間學術團體。書院獲得了馮友蘭、張岱年、朱伯崑、李澤厚、龐朴等哲學家的傾力支持。[3]
2002年10月,湯一介向北京大學學校領導提出編纂《儒藏》的構想,得到了了張岱年、季羨林的鼓勵和支持,[4]2003年教育部批准立項,北京大學整合文科院系的力量並聯合有關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正式啟動了《儒藏》工程,這也是教育部迄今為止最為重大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攻關項目。湯一介任《儒藏》首席專家,另外有日本、韓國和越南等國家的學者一共400多人。[3]
2010年6月29日,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成立,湯一介出任院長。[3]
2014年9月9日晚8時56分,湯一介在北京市逝世。[9]
學術思想
[編輯]湯一介性格儒雅平和,內斂沉靜,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對西方文學、哲學以及西方古典音樂有極大的興趣。他曾自述「俄國的列夫·托爾斯泰、法國的羅曼·羅蘭,還有法國的安德烈·紀德(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對我的影響都非常大。我也非常喜歡聽西方古典音樂。」並且有着每天晚上睡前聽一小時西方古典音樂的習慣。[3]
政治立場
[編輯]湯一介教授同情八九民運,曾聯名要求中共高層釋放魏京生等政治犯,被視為「民運教授」。湯一介曾說,中國將形成知識分子、企業家、政治家等三個集團,而前兩集團應對後者構成壓力,促進中國向前發展。[10]1994年,四十多位知名學者和作家,再次聯名簽署由許良英先生發起、由學部委員兼著名導彈專家王淦昌領銜的「紀念聯合國寬容年」的公開信,簽名者中包括楊憲益、吳祖光、 王若水、湯一介等人。[11]
社會兼職
[編輯]- 俄勒崗大學客座教授(1986年)
- 紐約州立大學宗教研究院研究員(1986年)
- 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榮譽博士(1990年)
- 麥克瑪斯特大學客座教授(1986年、1990年)
- 香港科技大學客座教授(1992年)
-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客座教授(1995年)
- 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胡適講座主講教授(1996年)
- 香港中文大學錢賓四學術講座主講教授(1997年)
- 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
- 《儒藏》編撰中心主任
- 中國文化書院院長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副理事長
- 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 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
榮譽
[編輯]作品
[編輯]書籍
[編輯]- 《魏晉玄學論稿》
-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 《郭象與魏晉玄學》
- 《早期道教史》
-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
- 《儒道釋與內在超越問題》
- 《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與中國文化》(英文版)
學術隨筆
[編輯]- 《在非有非無之間》
- 《湯一介學術文化隨筆》
- 《非實非虛集》
- 《昔不至今》
- 《郭象》
- 《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湯一介卷》
- 《反本開新》
- 《和而不同》
- 《儒學十論與外五篇》
- 《新軸心時代與中國文化的建構》
- 《佛教與中國文化》
- 《生死》
- 《La Mort》(法文版、意大利文版)
家庭
[編輯]評價
[編輯]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王博:「湯先生以自己半個多世紀學術工作積累的功力和境界,化作深刻而開闊的學術眼光,提出了若干重大的科研課題,不僅為中國儒學搭建了一個研究的平台,更是為我們中國哲學未來10年的發展作出了整體規劃,可以說是總設計師。」[3]
參考文獻
[編輯]- ^ 李娟娟. 汤一介传. 北京: 新華出版社. [2014-09-10]. ISBN 97875011951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0).
- ^ 2.0 2.1 2.2 2.3 2.4 2.5 2.6 《学者春秋:汤一介》. 國學網. [2011-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国学大家汤一介:“我不是哲学家”. 新華網. 2011-03-27 [2011-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0).
- ^ 4.0 4.1 《84岁国学大家汤一介唯一传记出版》. 新浪. 2011-11-25 [2011-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4).
- ^ 87岁北大教授汤一介去世:千年儒学的当代布道者. 鳳凰網文化. 2014-09-10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6).
- ^ 范達人. 《“梁效”的成立与终结》. 騰訊. 炎黃春秋. 2014-08-10 [2011-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3).
- ^ 《“梁效”成员最终结局》. 新華網. [2011-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1).
- ^ 《汤一介和"梁效"》. 光明網. [2011-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87岁国学大师汤一介去世.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4-09-10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3).
- ^ Storm.mg. 習家與六四》習近平握「民運教授」的手 -風傳媒. www.storm.mg. 2014-06-04 [2023-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8) (中文(臺灣)).
- ^ 习近平牵手民运老教授 红二代群访花明楼. 美國之音. 2014-05-05 [2023-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8)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