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武則天 (郭沫若話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公演劇照

武則天》是郭沫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創作的一部重要歷史題材話劇。1962年6月29日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首都劇場公演,該劇重新評價了武則天,促進了學術界的爭鳴,在當時引起了重要反響[1]

創作背景

[編輯]

當代學者認為,郭沫若於1959年7月在洛陽參觀武則天捐資修造的大奉先寺石窟,引發了他的創作念頭。1960年1月10日,便完成了五幕歷史劇《武則天》的初稿。本劇以公元679年至684年唐朝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圍繞徐敬業的叛亂和武則天平叛展開故事情節。除武則天外,主要人物有唐高宗、太子李賢上官婉兒駱賓王裴炎、趙道生、明崇儼騫味道等歷史人物,還虛構了鄭十三娘、江七等人物。本劇原為五幕,後將最後兩幕合併,最終為四幕歷史劇[2]

劇情概述

[編輯]

唐高宗多病,幾個兒子又不成器,朝政便交給武則天來管理。為了天下長治久安,武則天實行減賦稅、輕徭役、勸農桑和用人唯才、廣開言路等一系列措施。二十年間,她大大削弱了企圖恢復割據局面的豪門世族的勢力,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並培養了大批人才。黃門侍郎(後為中書令)裴炎,蓄意篡位,利用太子李賢、眉州刺史徐敬業和長安主簿詩人駱賓王,發動叛亂。武則天「以道德化天下」,終於感動了仇恨她的上官婉兒、鄭十三娘。粉碎了不顧百姓死活的裴炎等人的陰謀,寬赦了駱賓王,為開元盛世奠定下鞏固的基礎。

主創

[編輯]
  • 編劇:郭沫若
  • 導演:焦菊隱、梅阡
  • 作曲:樊步義
  • 設計:辛純、韓西宇、方堃林
  • 主要演員:朱琳、謝延寧、郭莘華、鄭榕、童超、趙韞如、林東升
  • 首演時間:1962年6月29日
  • 首演地點:首都劇場[1]

反響

[編輯]
  • 1963年4月29日,周恩來、郭沫若觀看了《武則天》的百場演出,並與全體演職人員合影留念。
  • 1963年7月13日,中國戲劇家協會召開座談會,普遍認為「為武則天翻案是有意義的。歷史上也曾有為她翻過案的,但不及今天翻的有力。」有的盛讚郭沫若筆下的上官婉兒,有的讚揚舞台美術的新穎和獨創。但同時也對本劇用武則天殺裴炎來為武則天翻案是否有力展開了爭論。
  • 歷史學家吳晗高度評價本劇:「《武則天》這個歷史劇中的人物都是實有其人的,所涉及各個人的故事也是有文獻依據的,沫若同志儘可能忠實於歷史,做到無一字無來歷,無一字無出處,無一事無出處。通過藝術手法,把武則天這個歷史上的偉大政治家的形象更加強化、集中,和現代人見面了。」
  • 吳晗的夫人、歷史學家袁震不同意郭沫若的觀點,在《光明日報》上刊文指出:「我認為裴炎沒有篡位的野心,史書也找不到他篡位的證據。李賢並不是被丘神勣逼死的,他是在感到沉重壓力下自殺的。」對於袁震的批評,郭沫若表示感謝,但他強調李賢之死可能是裴炎的陰謀。[2]

作者自評

[編輯]

關於該劇的創作原則,郭沫若說:「我是想把科學和藝術在一定程度上結合起來,想把歷史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結合起來。說的更明顯一點,那就是史劇創作要以藝術為主、科學為輔;史學研究要以科學為主、藝術為輔。」[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歷史劇《武則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2年05月16日
  2. ^ 2.0 2.1 2.2 略論郭沫若的歷史劇《武則天》 張劍平 河北大學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