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梅花大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梅花大鼓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天津市
分類曲藝
序號1290
編號項目Ⅴ—116
登錄2014年
梅花大鼓
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北京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分類曲藝
編號項目BJⅤ-2
登錄2009年

梅花大鼓是一種起源於北京,在天津發揚光大的曲藝形式。

簡介

[編輯]

梅花大鼓流行於北京、天津一帶,是由清朝末年北京的清口大鼓發展形成。清口大鼓是河北省的木板大鼓傳入北京後,吸收蓮花落唱腔而形成。至清朝末年,已經分為「南板」、「北板」,其中「南板」是藝人在北京南城賣藝,又稱「南板梅花調」;「北板」是票友在北京北城業餘演唱。南城藝人金萬昌原先演唱「南板梅花調」,後經弦師蘇啟元協助,改革了北板大鼓,形成委婉清脆的新調,將伴奏樂器增加為三弦四胡揚琴琵琶低胡五種,取「花開五瓣」之意,定名為「梅花大鼓」。另一種說法認為,梅花大鼓起於清朝宗室梅花居士而得名「梅花大鼓」。梅花大鼓初期主要在堂會演出,隨着京韻大鼓的發展,二者一起進入曲藝場演出。金萬昌自中華民國成立後往返於北京、天津間,也在天津收徒,形成「金派」。1930年代,天津弦師盧成科對「金派」唱法改革,授徒花四寶(范靜宜)、花五寶(張淑筠)、花小寶(史文秀)、周文如、花雲寶、花蓮寶等人,形成「盧派」(或稱「花派」),後來由於學該派的人眾多,形成了「有梅皆花,無腔不盧」的局面,有壓倒「金派」的勢頭。[1]

梅花大鼓以抒情為主,通過簡單的情節展示內心活動。如傳統曲目《寶玉探病》、《黛玉焚稿》、《王二姐思夫》等,內容多纏綿悲切,故傳統的梅花大鼓曲目有「十段梅花九段悲」的說法,唱腔特點是「悲、媚、脆」。[1]

梅花大鼓還有一種類似雜技的演出形式:「五音連彈」:伴奏樂師第一人右手演奏揚琴,左手為第二人的三弦摁弦;第二人右手彈撥三弦,左手為第三人的四胡撫弦;第三人右手為四胡拉弓,左手為第四人的琵琶摁弦;第四人右手彈撥琵琶,左手演奏另一架揚琴。甚至還有「七音連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京、天津的曲藝工作者對梅花大鼓進行多方面改革。1950年代,天津演員周文如與弦師韓德榮合作,以梅花大鼓曲調為基礎,設計出激昂豪放的新腔。花五寶與弦師謝瑞東在《琴挑》、《傻泄》中,吸收了崑曲唱腔;史文秀在《紅葉題詩》、《劉三姐》等曲目中,吸收了漢調、撥子等唱腔。文革結束後,梅花大鼓又出現籍薇等新秀,籍薇先後排演了《悲壯的婚禮》、《黛玉葬花》、《二泉映月》等,吸收越劇、民歌等音樂素材。[1][2]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