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外觀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佛教術語,為大乘佛教四種涅槃之第一種[1],根據玄奘三藏《成唯識論》卷第十中的解釋為:「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概述
[編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所有一切法表相下之真實而如如不動的理體,一切法雖有客塵的染污,但是這個理體本性清淨,具有無量的微妙功德,祂沒有出生的時候,也沒有消滅的時候,即《心經》中「不生不滅」之意,體性湛然就好像虛空一樣,但祂不是虛空,一切的有情眾生,無論是大到像鯨魚、大象、人類,小到如蟑螂、螞蟻、細菌等,都平等地一樣有這個涅槃,如玄奘三藏說為:「一切有情皆有初一」;祂與一切法並不是同一個東西,但是祂和一切法一直在一起,並不相離異;祂遠離一切形相和一切意識心的分別,意識心的尋覓、思維以及文字聲音的名言都不是祂的功能,只有真正開悟的聖者從自己的內心才能夠親證,祂的體性從過去無始劫原本以來就一直是寂滅的,因此稱為涅槃。
在其他大乘經典如《解深密經》中也提到這個涅槃[2],說因為不生不滅,故從無量劫以前就一直存在,稱為本來。也因為其本來就是究竟寂靜,本來就是在涅槃中,因此這涅槃不是有少法可以滅掉才進入的,而是本來的自性就是這麼地清淨寂滅。
參見條目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大正藏《成唯識論》卷第十:「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 ^ 大正藏《解深密經》卷第二:「彼法本來不生,彼法本來不滅,彼法本來寂靜,彼法本來涅槃。何以故?成就第一義。若一切法無自體相,彼法不生;若法不生彼法不滅,若不滅不生,彼法本來寂靜;若法本來寂靜,彼法本來清淨;若法本來清淨,彼法本來涅槃;若如是彼法無有少法可滅令入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