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連弗邑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孔雀王朝時期一座大殿的柱石
在巴連弗邑宮殿遺址發掘的柱頭顯示出古希臘和波斯的藝術影響。公元前3世紀。

波吒釐城天城體梵語पाटलिपुत्रPāṭaliputra),又譯巴連弗邑[1]華氏城,原稱拘蘇摩城(拘蘇摩補羅),印度古城,位於恆河河岸,在今巴特那。前490年,阿闍世王恆河邊興建小型城堡(梵文:Pāṭaligrāma),之後巴連弗邑逐步發展為大城。稍後,它成為十六大國摩揭陀國的首都,取代了原有首都王舍城[2][3]

名稱由來

[編輯]

此城「為波吒釐樹孟加拉語পারুল之神子而築」[4],因此又稱「波吒釐子城」;波吒釐樹卽梵語對類龜羽葉楸英語Stereospermum chelonoides的稱呼。

歷史

[編輯]

華氏城位於北印度關鍵的中央位置,因此印度多個朝代的君主均建都於此城,包括難陀王朝孔雀王朝巽伽王朝笈多王朝波羅王朝

佛教在印度創立後,華氏城成為了蓬勃的佛教中心,並建有大量的寺院。 前322-185年,華氏城成為孔雀王朝的首都,並於月護王阿育王統治時期達到極盛。同時期塞琉古帝國的使節麥加斯梯尼於月護王時期到訪華氏城,並記錄了都城的繁盛情況。

此後,華氏城繼續成為笈多王朝(約320-550年)和波羅王朝(750-1174年)的首都。7世紀,玄奘在印度求法時亦曾經過此城。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巴連,patali;弗,putra
  2. ^ A relic of Mauryan er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7) (英語). 
  3. ^ Hansen, Valerie. Voyages in World History, Volume 1 to 1600 1 2e. Cengage Learning. 2012: pp. 69 (英語). 
  4. ^ 引號中的句子源自《佛學大辭典》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