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聖港燈塔

座標23°06′03″N 120°02′10″E / 23.10072°N 120.036°E / 23.10072; 120.036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聖港燈塔
國聖港燈塔
地圖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臺南市七股區國聖港頂頭額汕上
座標23°06′03″N 120°02′10″E / 23.10072°N 120.036°E / 23.10072; 120.036
初建年份1957年(民國46年)
啟用年份1957年(民國46年)
構造黑白橫紋方錐形木條板鋼架塔
塔高32.7米
焦距34.2米
初始燈器5等旋轉透鏡電燈
目前燈器4等旋轉透鏡電燈
光度28,000支燭光
光程16.6浬
燈號頻率英語Light characteristic白聯閃光每15秒連閃2次
明1.5秒,暗3.0秒
明1.5秒,暗9.0秒
管理機構中華民國交通部航港局

國聖港燈塔,當地居民又稱為七股燈塔[1],是台灣本島最西端的燈塔,位於台灣台南市七股區的頂額沙洲上。

地理

[編輯]

現在的國聖港燈塔建於頂頭額汕堤防內側。頂額沙洲位在曾文溪口的北岸,北端為防風林,東側則為曾文海埔地[2]曾文溪以北的海埔新生地由於土地貧脊不利於農耕,在清末日治時期發展成全台灣鹽田面積最廣的區域,也就成為老一代人口中的「鹽分地帶」。除此之外,這些濱海區域自古以來居民就常以出海捕魚維生[1]

歷史

[編輯]

台南縣長楊寶發表示國聖港是鄭成功最初登陸台灣的地點,原名國姓,但因地政人員諧音登記錯誤而標示成國聖,致鄭成功最初登陸台灣的地點逐漸被淡忘[3]。為維護曾文溪出海口附近海域航行船隻的安全,日治時期曾在頂額沙洲上建有曾文燈塔,二戰時期被盟軍炸毀。民國時期,由於嘉南地區沿海地帶漁民人口不斷增加,海關為了安全起見1957年選擇在國聖港網子寮的沙洲上興築燈塔,為一座高20.7米的方形木板條鋼構白色燈塔。國聖港燈塔最終逃不掉與塭港堆燈塔同樣建於沙洲上的命運,國聖港燈塔因海上沙洲的不定性,沙洲長期被海浪侵蝕流失,整座燈塔幾乎淪於汪洋中。1969年被衛歐拉颱風摧毀沒入海中。1970年6月海關決定另在附近的頂頭額汕建燈塔,沿用至今[1][2]

在頂額州海埔新生地新建的燈塔為方錐形黑白相間的鋼架燈塔,所在地杳無人煙,後修防波土堤加以維護避免重複倒塌的覆轍。因附近的海沙與濃霧濕度均高,導致鐵製燈塔鏽蝕嚴重,須經常抽換支撐用的鐵架[3]

因國聖港燈塔長年受海風侵襲而有結構安全疑慮,交通部航港局於2022年9月5日開始進行燈塔整建,預計於同年10月底完工。[4]

結構

[編輯]
重建後的國聖港燈塔

1957年原設於國聖港網子寮沙洲上的燈塔,塔身為白色方形木板條結構,高度20.7米,裝五等電燈每15秒閃光2次,光力2,500燭光,光程13.5浬,並建有宿派人駐守[5]。1968年重建於頂額沙洲上的燈塔,塔身為黑白相間方錐形鋼架結構,塔高32.7米,用四等電燈,光力28,000支燭光,光程16.6浬,塔基距海岸留有一段距離,後來加築防波土堤保護[3]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沈文台. 台灣燈塔圖鑑. 貓頭鷹出版社. 2005. ISBN 986-7415-78-7. 
  2. ^ 2.0 2.1 李素芳. 台灣的燈塔. 遠足文化. 2002. ISBN 957-28031-2-3. 
  3. ^ 3.0 3.1 3.2 葉倫會. 海洋領航者 台灣燈塔展. 高雄市: 高雄市史博館. 2000. ISBN 957-02-7455-7. 
  4. ^ 航港局啟動國聖港燈塔整建工程 打造臺南七股私房景點. 中華日報. 2022-09-05 [2022-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6). 
  5. ^ 臺灣之燈塔. 臺北市: 財政部關稅總局海務處. 2012. ISBN 978-986-03-2779-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