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
外觀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四大天王或四天王(梵語:चतुर्महाराज,Caturmahārājakayikas),又稱護世四天王或稱四大金剛,是佛教中的護法神,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天界第一重天。
四天王天,又叫四大天王天、四王天、四大王眾天等。根據佛教經典,須彌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羅山(犍陀羅義爲香行、香遍),有四山頭,各住一山各護一天下(四大部洲,即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故又稱護世四天王(लोकपाल,lokapala,義爲「世護」、「方位護法」) ,是六欲天之第一重。該天與一大世界的日、月等平面,日月星宿上又有日月星宿天,在其下有堅手天、持鬘天、常放逸天,是四天王部署多福鬼所居,故也算在四天王天中。
祂們的神像通常分列在蓮宗與禪宗佛寺的第一重殿兩側,因此又稱天王殿。
介紹
四大天王分別是:
- 東方持國天王(梵語:Dhṛtarāṣṭra;藏名:Yul-hkhor-bsrun):「持國」意為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住須彌山白銀埵,身為白色,穿甲冑,印度式造像,手持寶刀,在中國佛教形象,手持琵琶或阮琴 ,有兩義:一、弦樂器鬆緊要適中,太緊則易斷,太鬆則聲不響,表行中道之法[1];二、是主樂神,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他負責守護東勝神洲,以乾闥婆、緊那羅、富單那、毗舍闍等為部眾(多是八部眾中的音樂神),是二十諸天中的第四天王。漢地認為祂手持的琵琶代表『風調雨順』中的『調』。
- 南方增長天王(梵語:Virūḍhaka;藏名:Hphags-skyes-po):「增長」意為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住須彌山琉璃埵,身為青色,穿甲冑,印度式造像,手持戟,在中國佛教形象,手握寶劍,有兩義:一、寶劍象徵智慧,慧劍斬煩惱[1];二、為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他負責守護南瞻部洲,以鳩盤茶、薜荔多等為部眾,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五天王。漢地認為祂手持的劍,即「劍鋒」,代表『風調雨順』中的『風』。
- 西方廣目天王(梵語:Virūpākṣa;藏名:Mig-mi-bzan或Spyan-mi-bzan):「廣目」意為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住須彌山水晶埵,身為紅色,穿甲冑,印度式造像,手持書與筆,在中國佛教形象,手纏一條龍或蛇,有兩義:一、表世間多變之意,二、是龍神的首領。另一手上拿着寶珠,表內心不變之意[1]。他負責守護西牛貨洲,以龍王等為部眾,是二十諸天中的第六天王。漢地認為祂手持的龍代表『風調雨順』中的『順』。
- 北方多聞天王(梵語:Vaiśravaṇa;藏名:Rnam-thos-kyi-bu或Jambhala):又名毗沙門,「多聞」意為頗精通佛法,以福、德聞於四方。住須彌山黃金埵,身為綠色,穿甲冑,印度式造像,右手托寶塔,左手持三叉戟,在中國佛教形象,左手臥銀鼠,右持寶傘(或作寶幡),有兩義:一:傘蓋代表要保護自己的內心不受外面環境染污[1];二、用以遮蔽世間,避免邪神危害,以護持人民財富。又名施財天,是古印度的財神。他負責守護北俱蘆洲,以夜叉與羅剎為部眾,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三天王,也是四天王的首領。漢地認為祂手持的傘代表『風調雨順』中的『雨』。[2]
中國民間
中國小說《封神榜》中的四大天王,一般認知為「劍琴傘龍」,有「風調雨順」之意。南方增長天王持劍,「鋒」即諧音「風」,一說「舞劍生風」,代表「風」;東方持國天王持阮琴或琵琶,代表「調」;北方多聞天王執傘[3],代表「雨」;西方廣目天王持龍或蛇,代表「順」,組合起來便成了「風調雨順」。四大天王中,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為最尊。
中國有貼門神的習俗,四天王也常見於門神形象。
封神榜
神魔小說《封神榜》中,四大天王是殷商軍的將領,被稱為魔家四將:魔禮青(增長天王)、魔禮紅(多聞天王)、魔禮海(持國天王)、魔禮壽 (廣目天王)。法寶有:青雲劍(另有一杆長槍或曰虎頭槍)、混元傘(另有一把畫戟)、碧玉琵琶(另有一根槍)、花狐貂(另有雙鞭或曰雙鐧)。
漢語文化
「四大天王」的稱謂在漢語中常借來形容各領域的四人組合,如香港樂壇的「四大天王」。此種用法亦存在於東亞文化圈,如日本德川四天王等,詳情可見四大天王 (消歧義)。
造像
-
東方持國天王
-
南方增長天王
-
西方廣目天王
-
北方多聞天王
-
東方持國天王
-
南方增長天王
-
西方廣目天王
-
北方多聞天王
-
東方持國天王
-
南方增長天王
-
西方廣目天王
-
北方多聞天王
-
東方持國天王
-
南方增長天王
-
西方廣目天王
-
北方多聞天王
-
東方持國天王
-
南方增長天王
-
西方廣目天王
-
北方多聞天王
-
東方持國天王
-
南方增長天王
-
西方廣目天王
-
北方多聞天王
-
東方持國天王
-
南方増長天王
-
西方廣目天王
-
北方多聞天王
參見
註釋
- ^ 1.0 1.1 1.2 1.3 http://new.jingzong.org/Category_450/index.aspx?4779[永久失效連結]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冊 第九十二集 2010/8/1 馬來西亞華嚴講堂 02-039-0092
- ^ Mark Prigg,"Discovered by a Nazi expedition in 1936, the incredible 1,000 year old Buddhist statue made from a METEORITE"[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DailyMail,18:14 GMT, 26 September 2012.
- ^ 本應持幡,因其形和漢地的傘相似,故在小說和民間信仰中改持傘,代表「雨」
參考文獻
- Chaudhuri, Saroj Kumar. Hindu Gods and Goddesses in Japan. New Delhi: Vedams eBooks (P) Ltd., 2003. ISBN 81-7936-009-1.
- Nakamura, Hajime. Japan and Indian Asia: Their Cultural Relations in the Past and Present. Calcutta: Firma K.L. Mukhopadhyay, 1961. Pp. 1–31.
- Potter, Karl H., ed. The Encyclopedia of Indian Philosophies, volume 9.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0–. ISBN 81-208-1968-3, ISBN 81-208-0307-8 (set).
- Thakur, Upendra. India and Japan: A Study in Interaction During 5th cent.–14th cent. A.D.. New Delhi: Abhinav Publications, 1992. ISBN 81-7017-289-6. Pp. 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