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北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二十四史
次序 書名 作者
姓名 時代
1 史記 司馬遷 西漢
2 漢書 班固 東漢
3 後漢書 范曄 劉宋
4 三國志 陳壽 西晉
5 晉書 房玄齡
6 宋書 沈約 蕭梁
7 南齊書 蕭子顯
8 梁書 姚思廉
9 陳書
10 魏書 魏收 北齊
11 北齊書 李百藥
12 周書 令狐德棻
13 南史 李延壽
14 北史
15 隋書 魏徵
16 舊唐書 劉昫 後晉
17 新唐書 歐陽修 北宋
18 舊五代史 薛居正
19 新五代史 歐陽修
20 宋史 脫脫
21 遼史
22 金史
23 元史 宋濂
24 明史 張廷玉
相關 東觀漢記 劉珍 東漢
相關 新元史 柯劭忞 民國
相關 清史稿 趙爾巽 民國
相關 點校本二十四史 顧頡剛 共和國

北史》,唐朝李延壽撰。紀傳體,共100卷,含本紀十二卷,列傳八十八卷,上起北魏登國元年(386),下迄義寧二年(618),記北朝北魏、西魏東魏北齊北周及隋六代二百三十三年史事。《南史》與《北史》是唐初史學家李延壽的作品,《北史》主要在《》、《》、《》、《》四書基礎上刪訂改編而成,並參考各種雜史,「鳩聚遺逸,以廣異聞」,「除其冗長,捃其菁華」,體例完整,文字優美。他撰寫這兩部書是為了「追終先志」,繼承父親李大師(570-628)未完成的事業。北史的史料價值被遠遠低估,其準確性非常之高,如隋朝楊雄,北史與楊雄墓誌作邘國公,隋書與資治通鑑作邗國公,北史與楊雄墓誌正確。

撰述

[編輯]

李延壽在《北史·序傳》中自述:「從此八代正史外,更勘雜史,於正史所無者一千餘卷,皆以編入。」《北史》內容遠較《南史》佳,這是李大師、李延壽父子均為北方人,因此,對北朝的歷史、掌故、風俗、人情都較熟悉。王鳴盛說:「觀《北史》高洋紀,其窮凶極惡,賴《北史》得着,此李延壽之功。」[1]司馬光在給劉道原信中談到:「乃知李延壽之書,亦近世之佳史也。雖於祥詼嘲小事,無所不載,然敘事簡徑,比於南北正史,無煩冗蕪穢之辭。竊謂陳壽之後,惟延壽可以亞之也。」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南史》、《北史》被列為科考的項目之一。自有南北二史之後,《宋書》、《南齊書》、《魏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被稱為八書,史稱「二史八書」。

《北史》也有缺點,如完全不載《魏書·李孝伯附李安世傳》中關於「均田」的奏疏,南北交兵事,尤多刪削[2]。另外,南、北二史多記迷信異端,被指為「好述妖異、兆祥、謠讖,特為繁猥」。同時《北史》、《南史》內容亦有重複現象。朱熹說:「南北史除了通鑑所取者,其餘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說。」[3]

內容

[編輯]

本紀

[編輯]
  1. 魏本紀第一 - 太祖道武帝太宗明元帝
  2. 魏本紀第二 - 世祖太武帝恭宗景穆帝高宗文成帝顯祖獻文帝
  3. 魏本紀第三 - 高祖孝文帝
  4. 魏本紀第四 - 世宗宣武帝肅宗孝明帝
  5. 魏本紀第五 - 敬宗孝莊帝節閔帝廢帝孝武帝西魏文帝西魏廢帝西魏恭帝東魏孝靜帝
  6. 齊本紀上第六 - 高祖神武帝世宗文襄帝
  7. 齊本紀中第七 - 顯祖文宣帝廢帝孝昭帝
  8. 齊本紀下第八 - 世祖武成帝後主幼主
  9. 周本紀上第九 - 太祖文帝孝閔帝世宗明帝
  10. 周本紀下第十 - 高祖武帝宣帝靜帝
  11. 隋本紀上第十一 - 高祖文帝
  12. 隋本紀下第十二 - 煬帝恭帝

列傳

[編輯]
  1. 列傳第一 后妃上 - 魏神元皇后竇氏文帝皇后封氏桓皇后惟氏平文皇后王氏昭成皇后慕容氏獻明皇后賀氏道武皇后慕容氏道武宣穆皇后劉氏明元昭哀皇后姚氏明元密皇后杜氏太武皇后赫連氏太武敬哀皇后賀氏景穆恭皇后郁久閭氏文成文明皇后馮氏文成元皇后李氏獻文思皇后李氏孝文貞皇后林氏孝文廢皇后馮氏孝文幽皇后馮氏孝文文昭皇后高氏宣武順皇后于氏宣武皇后高氏宣武靈皇后胡氏孝明皇后胡氏孝武皇后高氏文帝文皇后乙弗氏文帝悼皇后郁久閭氏廢帝皇后宇文氏恭帝皇后若干氏孝靜皇后高氏
  2. 列傳第二 后妃下 - 齊武明皇后婁氏蠕蠕公主郁久閭氏大爾朱氏小爾朱氏上黨太妃韓氏馮翊太妃鄭氏高陽太妃游氏馮娘李娘文襄敬皇后元氏琅邪公主文宣皇后李氏段昭儀王嬪薛嬪孝昭皇后元氏武成皇后胡氏弘德李夫人後主皇后斛律氏後主皇后胡氏後主皇后穆氏馮淑妃周文皇后元氏文宣皇后叱奴氏孝閔皇后元氏明敬皇后獨孤氏武成皇后阿史那氏武皇后李氏宣皇后楊氏宣皇后朱氏宣皇后陳氏宣皇后元氏宣皇后尉遲氏靜皇后司馬氏隋文獻皇后獨孤氏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煬愍皇后蕭氏
  3. 列傳第三 魏諸宗室 -
  4. 列傳第四 道武七王・明元六王・太武五王 - 清河王紹陽平王熙河南王曜長樂王處文廣平王連京兆王黎樂平王丕安定王彌樂安王範永昌王健建寧王崇新興王俊晉王伏羅東平王翰臨淮王譚廣陽王建南安王余
  5. 列傳第五 景穆十二王上 - 元新成元子推元小新成元天賜元萬壽元洛侯
  6. 列傳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 - 元雲元楨元長壽元太洛元胡兒元休
  7. 列傳第七 文成五王・獻文六王・孝文六王 - 安樂王長樂廣川王略齊郡王簡河間王若安豐王猛咸陽王禧趙郡王幹廣陵王羽高陽王雍北海王詳彭城王勰廢太子恂京兆王愉清河王懌廣平王懷汝南王悅
  8. 列傳第八 - 衛操莫含劉庫仁尉古真穆崇奚斤叔孫建安同庾業延王建羅結樓伏連閭大肥奚牧和跋莫題賀狄干李栗奚眷
  9. 列傳第九 - 燕鳳許謙崔宏張袞鄧彥海
  10. 列傳第十 - 長孫嵩長孫道生長孫肥
  11. 列傳第十一 - 于栗磾
  12. 列傳第十二 - 崔逞王憲封懿
  13. 列傳第十三 - 古弼張黎劉潔丘堆娥清伊馛乙瑰周幾豆代田車伊洛王洛兒車路頭盧魯元陳建來大干宿石萬安國周觀尉撥陸真呂洛拔薛彪子尉元慕容白曜和其奴苟頽宇文福
  14. 列傳第十四 - 宋隱許彥刁雍辛紹先韋閬杜銓
  15. 列傳第十五 - 屈遵張蒲谷渾公孫表張濟李先賈彝竇瑾李訢韓延之袁式毛修之唐和寇讃酈范韓秀堯暄柳崇
  16. 列傳第十六 - 陸俟源賀劉尼薛提
  17. 列傳第十七 - 司馬休之司馬楚之劉昶蕭寶寅蕭正表蕭祗蕭退蕭泰蕭撝蕭圓肅蕭大圜
  18. 列傳第十八 - 盧玄盧柔盧觀盧同盧誕
  19. 列傳第十九 - 高允高祐盧曹
  20. 列傳第二十 - 崔鑑崔辯崔挺
  21. 列傳第二十一 - 李靈李順李孝伯李裔李義深
  22. 列傳第二十二 - 游雅高閭趙逸胡叟胡方回張湛段承根闞駰劉延明趙柔索敞宋繇江式
  23. 列傳第二十三 - 王慧龍鄭羲
  24. 列傳第二十四 - 薛辯薛寘薛憕
  25. 列傳第二十五 - 韓茂皮豹子封敕文呂羅漢孔伯恭田益宗孟表奚康生楊大眼崔延伯李叔仁
  26. 列傳第二十六 - 裴駿裴延儁裴佗裴果裴寬裴俠裴文舉裴仁基
  27. 列傳第二十七 - 薛安都劉休賓房法壽畢衆敬羊祉
  28. 列傳第二十八 - 韓麒麟程駿李彪高道悅甄琛張纂高聰
  29. 列傳第二十九 - 楊播楊敷
  30. 列傳第三十 - 王肅劉芳常爽
  31. 列傳第三十一 - 郭祚張彝邢巒李崇
  32. 列傳第三十二 - 崔光崔亮
  33. 列傳第三十三 - 裴叔業夏侯道遷李元護席法友王世弼江悅之淳于誕沈文秀張讜李苗劉藻傅永傅竪眼張烈李叔彪路恃慶房亮曹世表潘永基朱元旭
  34. 列傳第三十四 - 孫紹張普惠成淹范紹劉桃符鹿悆張燿劉道斌董紹馮元興
  35. 列傳第三十五 - 袁翻陽尼賈思伯祖瑩
  36. 列傳第三十六 - 爾朱榮
  37. 列傳第三十七 - 朱瑞叱列延慶斛斯椿賈顯度樊子鵠侯深賀拔允侯莫陳悅念賢梁覽雷紹毛遐乙弗朗
  38. 列傳第三十八 - 辛雄楊機高道穆綦儁山偉宇文忠之費穆孟威
  39.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 趙郡王琛清河王岳廣平公盛陽州公永樂襄樂王顯國上洛王思宗平秦王歸彥長樂太守靈山
  40. 列傳第四十 齊宗室諸王下 - 河南王孝瑜廣寧王孝珩河間王孝琬蘭陵王長恭安德王延宗漁陽王紹信太原王紹德范陽王紹義西河王紹仁隴西王紹廉樂陵王百年汝南王彥理南陽王綽琅邪王儼齊安王廓東平王恪
  41. 列傳第四十一 - 万俟普可朱渾元劉豐破六韓常金祚劉貴蔡儁韓賢尉長命王懷任祥莫多婁貸文厙狄迴洛厙狄盛張保洛侯莫陳相薛孤延斛律羌舉張瓊宋顯王則慕容紹宗叱列平步大汗薩薛修義慕容儼潘樂彭樂暴顯皮景和綦連猛元景安獨孤永業鮮于世榮傅伏
  42. 列傳第四十二 - 孫騰高隆之司馬子如竇泰尉景婁昭厙狄干韓軌段榮斛律金
  43. 列傳第四十三 - 孫搴陳元康杜弼房謨張纂張亮張曜王峻王紘敬顯儁平鑑唐邕白建元文遙趙彥深赫連子悅馮子琮郎基
  44. 列傳第四十四 - 魏收魏長賢魏季景魏蘭根
  45. 列傳第四十五 周宗室 - 邵惠公顥杞簡公連莒莊公洛生虞國公仲廣川公測東平公神舉
  46. 列傳第四十六 周室諸王 - 宋獻公震衛剌王直齊煬王憲趙僭王招譙孝王儉陳惑王純越野王盛代奰王達冀康公通滕聞王逌紀厲王康畢剌王賢酆王貞漢王賛萊王衎
  47. 列傳第四十七 - 寇洛趙貴李賢梁禦
  48. 列傳第四十八 - 李弼宇文貴侯莫陳崇王雄
  49. 列傳第四十九 - 王盟獨孤信竇熾賀蘭祥叱列伏龜閻慶史寧權景宣
  50. 列傳第五十 - 王羆王思政尉遲迥王軌
  51. 列傳第五十一 - 周惠達馮景蘇綽
  52. 列傳第五十二 - 韋孝寬韋瑱柳虯
  53. 列傳第五十三 - 達奚武若干惠怡峰劉亮王德赫連達韓果蔡祐常善辛威厙狄昌梁椿梁台田弘
  54. 列傳第五十四 - 王傑王勇宇文虯耿豪高琳李和伊婁穆達奚寔劉雄侯植李延孫韋法保陳欣魏玄泉仚李遷哲楊乾運扶猛陽雄席固任果
  55. 列傳第五十五 - 崔彥穆楊纂段永令狐整唐永柳敏王士良
  56. 列傳第五十六 - 豆盧寧楊紹王雅韓雄賀若敦
  57. 列傳第五十七 - 申徽陸通厙狄峙楊薦王慶趙剛趙昶王悅趙文表元定楊檦
  58. 列傳第五十八 - 韓褒趙肅張軌李彥郭彥梁昕皇甫璠辛慶之王子直杜杲呂思禮徐招檀翥孟信宗懍劉璠柳遐
  59. 列傳第五十九 隋宗室諸王 - 蔡景王整滕穆王瓚道宣王嵩衛昭王爽河間王弘義城公處綱離石太守子崇房陵王勇秦王俊庶人秀庶人諒元德太子昭齊王暕趙王杲
  60. 列傳第六十 - 高熲牛弘李德林
  61. 列傳第六十一 - 梁士彥元諧虞慶則元胄達奚長儒賀婁子幹史萬歲劉方杜彥周搖獨孤楷乞伏慧張威和洪陰壽楊義臣
  62. 列傳第六十二 - 劉昉柳裘皇甫績郭衍張衡楊汪裴蘊袁充李雄
  63. 列傳第六十三 - 趙煚趙芬王韶元岩宇文愷伊婁謙李圓通郭榮龐晃李安楊尚希張煚蘇孝慈元壽
  64. 列傳第六十四 - 段文振來護兒樊子蓋周羅睺周法尚衛玄劉權李景薛世雄
  65. 列傳第六十五 - 裴政李諤鮑宏高構榮毗陸知命梁毗柳彧趙綽杜整
  66. 列傳第六十六 - 張定和張奫麥鐵杖權武王仁恭吐萬緒董純魚俱羅王辯陳稜趙才
  67. 列傳第六十七 - 宇文述王世充
  68. 列傳第六十八 外戚 -
  69. 列傳第六十九 儒林上 -
  70. 列傳第七十 儒林下 -
  71. 列傳第七十一 文苑 - 溫子昇荀濟祖鴻勛李廣樊遜荀士遜王褒庾信顔之推虞世基柳䛒許善心李文博明克讓劉臻諸葛潁王貞虞綽王胄庾自直潘徽
  72. 列傳第七十二 孝行 -
  73. 列傳第七十三 節義 -
  74.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 -
  75. 列傳第七十五 酷吏 - 於洛侯胡泥李洪之李神張赦提趙霸崔暹邸珍田式燕榮元弘嗣王文同
  76. 列傳第七十六 隱逸 - 眭夸馮亮鄭修崔廓崔賾徐則張文詡
  77. 列傳第七十七 藝術上 - 晁崇張深殷紹王早耿玄劉靈助・沙門靈遠李順興檀特師由吾道榮張遠遊顏惡頭王春信都芳宋景業許遵麴紹・吳遵世・趙輔和皇甫玉解法選魏寧綦母懷文張子信陸法和蔣升強練庾季才庾質盧太翼耿詢來和蕭吉楊伯丑臨孝恭劉祐張胄玄
  78. 列傳第七十八 藝術下 - 周澹李修徐謇從孫徐之才王顯馬嗣明姚僧垣褚該許智藏萬寶常蔣少游何稠
  79. 列傳第七十九 列女 - 魏崔覽妻封氏・封卓妻劉氏・魏溥妻房氏・胡長命妻張氏・平原女子孫氏・房愛親妻崔氏・涇州貞女兒氏・姚氏婦楊氏・張洪祁妻劉氏・董景起妻張氏・陽尼妻高氏・史映周妻耿氏・任城國太妃孟氏・苟金龍妻劉氏・貞孝女宗・河東姚氏女・刁思遵妻魯氏・西魏孫道溫妻趙氏孫神妻陳氏・隋蘭陵公主南陽公主襄城王恪妃華陽王楷妃譙國夫人洗氏鄭善果母崔氏孝女王舜韓覬妻于氏陸讓母馮氏劉昶女鍾士雄母蔣氏孝婦覃氏元務光母盧氏裴倫妻柳氏趙元楷妻崔氏
  80. 列傳第八十 恩幸・-王睿王仲興寇猛趙修茹皓趙邕侯剛徐紇宗愛仇洛齊段霸王琚趙默孫小張宗之劇鵬張祐抱嶷王遇苻承祖王質李堅秦松白整劉騰賈粲楊范成軌王溫孟欒平季封津劉思逸張景嵩毛暢郭秀和士開穆提婆高阿那肱韓鳳・齊諸宦者
  81. 列傳第八十一 僭偽附庸 - 後秦北燕西秦北涼後梁
  82. 列傳第八十二 - 高麗百濟新羅勿吉契丹室韋豆莫婁地豆乾烏洛侯流求
  83. 列傳第八十三 - 蠻・獠・林邑赤土真臘婆利
  84. 列傳第八十四 - 吐谷渾宕昌鄧至党項附國稽胡
  85. 列傳第八十五 西域 - 鄯善于闐高昌焉耆龜茲烏孫疏勒悅般破洛那粟特波斯大月氏安息條支大秦
  86. 列傳第八十六 - 蠕蠕匈奴宇文莫槐徒何段就六眷高車
  87. 列傳第八十七 - 突厥鐵勒
  88. 列傳第八十八 序傳 - 涼武昭王李暠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十七史商榷》卷66《取北史補北齊書》
  2. ^ 廿二史札記》卷13《南北史兩國交兵不詳載》
  3. ^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四

參考書目

[編輯]
  • 《北史識小錄》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本作品原文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史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南北史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