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智高攻宋戰役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8年6月11日) |
儂智高攻宋之戰 | |||||||
---|---|---|---|---|---|---|---|
羈縻州廣源在宋、交趾之間的位置 | |||||||
| |||||||
參戰方 | |||||||
北宋 | 廣源州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狄青 楊遂 賈逵 |
儂智高 黃師宓 | ||||||
傷亡與損失 | |||||||
不詳 | 不詳 |
儂智高攻宋之戰,是指在1052年夏至1053年春之間,由廣源州首領儂智高發兵攻宋至被宋朝擊敗的一系列戰爭[參1]。
背景
[編輯]儂智高之父儂全福為廣源州首領,多次依附李朝後又宣佈獨立,不接受李朝的宗主地位。1039年(李太宗通瑞五年),李朝皇帝李太宗率軍突襲廣源州,焚毀城寨,俘虜儂全福、儂智聰等五人至昇龍。儂智高與其母阿儂逃脫[參2]。
儂智高繼位後,向李朝請求釋放其父,李太宗卻殺其父於昇龍。李太宗雖殺死儂全福、儂智聰等人,卻任命儂智高為廣源州知州。儂智高奉行依附北宋的策略,七次奉上黃金要求內附,但北宋擔心此舉將激怒李朝,未予以答應。儂智高於1041年(宋仁宗慶曆元年)自立為王,國號「大曆國」。這招致了李朝又一次軍事進攻,儂智高被俘。但是,儂智高在表示願意臣服於李朝之後,李太宗將儂智高釋放,任命他為廣源州知州,增授雷火、平安、婆四洞及思琅州之地,希望能夠借其手反對北宋。1043年,又派魏徵出使廣源州,賜予儂智高都印,拜授太保官職[參2]。
1045年(慶曆五年),儂智高佔領安德州,宣佈建立「南天國」,年號景瑞,再次與李朝決裂。1048年(景瑞三年),李朝派太尉郭盛溢攻打儂智高,儂智高再坎投降李朝。次年,儂智高開始襲擾宋朝,希望能在宋朝和李朝之間建立一個獨立勢力[參2]。
儂智高因與李朝有仇,故多次向北宋求取官職,均因擔心會與李朝交惡而被北宋地方官員拒絕,加上廣源州「山澤之利」,在此情況之下,儂智高決定侵宋,為了鼓動民眾,儂智高放火將自己的官邸燒光,向群眾說:
「 平生積聚,今為天火所焚,生計窮矣。當拔邕州,據廣州以自王,否則必死。」[參3]
儂智高希望能佔據宋朝的嶺南地區,並以此為基本與宋庭議和。
戰爭
[編輯]公元1052年(皇祐四年)5月7日,儂智高以五千人起兵攻宋。5月31日,攻佔邕州,守將張日新等戰死,邕州指揮使元斌貝被儂智高生擒。儂智高在邕州自立為「仁惠皇帝」,國號「大南」,年號啟歷。
公元1052年6月8日,橫州失陷;6月11日,貴州失陷;6月15日,龔州失陷;6月16日,藤州、梧州、封州同日失陷;6月17日,康州失陷;6月18日,端州失陷[參3]。
1052年6月21日,儂智高進圍廣州。雖然廣州早二日己得知儂軍向廣州方向進軍,但知州仲簡不信,又下令:「有言賊至者斬!」,直至儂軍兵臨城下才作準備。由於廣州軍民持續抵抗,儂智高又缺乏攻城器械,被迫在圍攻57天不克後撤圍北上。此時,儂智高全軍已發展為5萬人。其後,儂智高軍隊席捲廣西、廣東各地,並計劃北上攻打湖南[參3]。
1052年10月10日,宋仁宗以余靖為提舉廣南兵甲經制賊盜事,10月23日,宋仁宗任命狄青為宣徽南院使,宣撫荊湖路、提舉廣南經制賊盜事,率兵南征儂智高[參1]。
1053年(皇祐五年)1月25日,狄青抵達賓州(今廣西賓陽縣)前線,斬殺作戰不力的崇儀使、廣南西路兵馬鈐轄陳曙及其佐吏以下三十一人,「兵將股慄,咸思用命」。在上元之夜兵分先、中、後三軍,自己親率先軍火速出擊,一舉奪得崑崙關。
1053年2月9日(皇祐五年正月十八日),狄青分左右兩翼,繞道其後,前後夾攻,在歸仁浦一戰而勝,是役宋軍「追奔十五里,斬首二千二百餘級,生擒五百餘人,屍甲如山,積於道路,偽署將相死者五十七人。」賊兵黃師宓、儂建侯、儂志忠均戰歿於陣,儂智高逃奔大理國。次日黎明,狄青大軍進入邕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