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俞應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46年的俞應麓
1910年,俞應麓(騎馬者)留學日本時,攝於日本靜岡清水市
1924年11月,孫中山在赴長崎的上海丸上對日本記者進行談話時的情形。圖中正中為孫中山,其左為戴季陶,其右一為馬湘,其右二為俞應麓

俞應麓(1878年—1951年4月4日),字詠瞻江西省廣豐縣人。中國民主革命家、政治家。

生平

[編輯]

光緒四年冬(1878年)他在江西省廣豐縣城關鳥林街出生,有五兄二弟一姐,排行第六,父親俞承典。幼年他先就讀於私塾,後到上饒信江中學讀書,受維新思想影響。1900年,在江西武備學堂求學時,結識李烈鈞歐陽武彭程萬等,開始參與反清革命活動。

1905年,俞應麓考取江西留日官費生,據《清末各省留日學生姓名籍貫學校證書號次表》記載,他的證書為二一九九號。在日本他入振武學校,與浙江黃郛江蘇唐凱等為同班同學。後考入日本參謀部測量修技所三角科深造,習軍事測繪。在東京彭程萬一同加入同盟會。1910年,俞應麓回國,在南昌江西省測繪學堂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0月30日晚,俞應麓與彭程萬率眾配合革命軍光復南昌。其後又率軍配合黃興攻佔南京。11月28日任江西都督府代表出席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會議,並投票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後,他歷任江西都督府軍務部長、軍政司長兼贛軍第一師師長、代理督軍、都督府高等顧問官等職。1913年他支持李烈鈞通電討袁,失敗後逃亡日本、南洋。1915年冬前往雲南,在雲南講武堂任教。同年12月25日雲南出師討袁,俞應麓隨李烈鈞第二軍轉戰廣西百色廣東肇慶等地。

1917年出任廣東軍政府大元帥府高級參謀,授銜上將。1923年隨大元帥府參謀總長李烈鈞輔助孫中山擊敗叛將陳炯明,轉戰潮州。1924年4月,孫中山任命俞應麓為江西宣撫使。10月陪同孫中山於11月由上海乘船取道日本轉赴天津、北京,並於孫中山病逝後參加治喪事宜。1927年,因受蔣介石排擠,毅然退出軍政界。於當年10月還鄉。

1928年春於常山成立「常玉汽車路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處,1929年秋常玉路建成通車後公司正式成立,俞應麓任董事長,其弟俞應凱(原京張鐵路工程師)先後任公司工程科長、經理。1931年完成由玉山延伸到廣豐的公路。1942年夏,日本侵略軍侵入贛東,常玉汽車路公司倒閉。日軍進入廣豐後,企圖請其擔任偽職,被拒絕。

1948年9月,他與中共地下黨取得聯繫,暗中支持其工作。同年11月策反了江西省地方保安團的一營長王其雨和一營的兵力。後出任臨時治安委員會主任、支前委員會主任。

1951年初,鎮反運動開展後,他受到誣陷,以「通匪反叛」、「貪污公糧」、「惡霸」等罪名,於1951年4月4日被判處死刑,並立即執行。

1989年7月29日由上饒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宣告無罪,公開平反,恢復政治聲譽。[1][2][3]

家庭

[編輯]

在日本時,俞應麓與日本女子安間依姬結婚,生長子安間勇[4]

1919年,與原配妻子楊曉春,於江西省廣豐縣生子俞百釗[5]

20年代駐兵汕頭時,結識當地女學生吳鳳瓊,生子俞百巍[3]

1942年吳鳳瓊病逝於上海後,與玉山八都寡居女教師盧凌雲成婚。[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被遺忘的辛亥革命元老——俞應麓將軍,南方周末,1992年4月3日
  2. ^ 辛亥革命元老俞应麓将军行述,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01期. [2007-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3). 
  3. ^ 3.0 3.1 3.2 俞應麓-江西近現代人物傳稿. [2010-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4. ^ 安間勇. [2010-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3). 
  5. ^ 俞百釗年譜〈1919-1992〉. [2010-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