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新條目推薦/候選/存檔1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對發表條目的奬勵
複製自「給管理員的建議和意見」頁面
是否可以在Wikipedia:統計頁中,加入一個「每日發表條目前十人」的排行榜?也可在首頁留出一個小空間發表排行榜(名稱待定)。這是一種對大家發表條目的激勵方式,畢竟WIKI百科是一種公益性的工作,以此可使大家都能更有興趣來發條目,使我們的WIKI百科的內容更豐富。希望管理員可考慮此建議。--Johnny39 11:41 2004年4月2日 (UTC)
- 我認為在首頁添加這個東西有違wiki的精神,因為在維基百科中任何人都是平等的,這有違wikipedia:中性的觀點,英文版最近甚至在激烈討論是否要刪除首頁,就
更新頻率
現在是根據英文版的規則建立的,更新頻率和入選條目資格由6小時和72小時改成了10小時和5天--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32 2005年3月14日 (UTC)
- 這個規則略微複雜,會增加工作量的。目前我們還沒有英文維基百科的人數。--用心閣 10:35 2005年3月14日 (UTC)
- 其實還是很簡單的,就是大家推薦自己或他人新創建的條目到這裏,然後再定時更新欄目。這樣比現在個別人維護要好得多。推薦的條目涵蓋範圍更廣,更有機會展示冷僻的條目。畢竟誰也不是全知全能,我有時候由於對條目不了解,因此只好忽略過去,現在這種機制就有可能避免這種情況。而且這樣也能鼓勵大家創建高質量的條目,而不是大量的小作品。--百無一用是書生 (☎) 11:25 2005年3月14日 (UTC)
- 我對 10 小時有點意見。近日質素好的新條目開始多了起來,如果還是 10 甚至 12 小時才更新一次可能趕不及提名的速度 (因為能反對的始終不多)。建議加密為 8 小時一次,而且這樣做更新三次便剛好是一天。 Patrickov 01:57 2005年4月5日 (UTC)
- 這令我想起條目在模版中出現的時間問題。如果把模版的條目數增加為 6 條,每次更新兩條,那每條都可以維持一天。不過首頁的篇幅可能構成阻礙。 -- 派翠可夫 06:19 2005年4月5日 (UTC)
- 應該是8小時一次較好,較有規律,亦方便各管理員定時更改。每次更換條數應該具彈性,視乎候選條目剩餘多少而定。--Peterpan 20:55 2005年4月18日 (UTC)
- 已改為8小時更新一次。--Peterpan 21:08 2005年4月18日 (UTC)
現在8小時更新一次似乎都有些來不及,是不是再快一點,改為6小時更新一次?--百無一用是書生 (☎) 11:22 2005年5月26日 (UTC)
- 我覺得不用加快頻率了。不過這也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一旦我們的人員進一步增加,每天新增的優質條目肯定越來越多,到時候如何維持公平性同時又能不增加管理員的工作量,確實需要討論。個人認為還是規定一個固定數目(例如每天最多推薦(自薦)5條,如果超過5條,由管理員進行挑選,相信真心為大家貢獻條目的人也是願意服從管理員的。而且這樣有利於大家提升條目質量,追求精品化。--Hamham 14:47 2005年5月26日 (UTC)
是因為有人認為「首頁」兩個字不中立。但是把它放在wikipedia:統計中倒是可以。只是這需要使用數據庫查詢的功能,最近這個功能被禁止了,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重新開放。而人工統計非常麻煩,而且可能會有錯漏,將來可以進行SQL查詢後,倒是可以考慮--百無一用是書生 (Talk) 12:20 2004年4月2日 (UTC)
- 英文版現行有更好的做法。倘若你新發表的題目被選中放入首頁的」你知道嗎」,他們會在用戶對話頁告訴你,(放入了一個Template,包括了題目的名稱及時間),這也算是奬勵的一種,而且很容易做到。Peterpan 22:51 2005年3月5日 (UTC)
- 可是如何評選放到你知道嗎中的條目呢?--用心閣 01:59 2005年3月7日 (UTC)
- 基本上,我是非常反對單純只是去鼓勵「多發表新條目」這種動作的,道理很簡單,一個好的條目的撰寫需要相當程度的努力,去蒐集資料、彙整、消化吸收內容、比對錯誤、構思,最後才能寫出一篇具有一定水準的條目,除此之外縱使是直接翻譯自其他語版的條目,也要花點功夫了解內容,還有除蟲,與考證譯名問題。單看這些過程的繁瑣就知道,要條目夠水準就絕對寫不快,意思是如果要鼓勵大家搶快多發表新條目,等於是變相鼓勵大家亂寫,其結果是造成大量灌水風格的小小兔尾巴、轉貼文瞬間加入,一些老手與管理員們反而得多花時間在清理與改善這些條目上,替別人擦屁股,對板上的整體成長一點助益也沒有。
- 反之,我會建議有沒有可能新增一種簡單的審查機制,針對新增的條目進行快速的評分,不用很複雜或很高標準的要求,只要對維基有一定了解度的維基人(例如具有Category:維基見習編輯身分以上的參與者)就可以投票,根據新增條目的內容(主題的存在必要性,文章裏對於主題的掌握度(沒有離題),是否可以簡單的讓人了解介紹主題的大致意思(不至於沒頭沒尾),是否會過短(嚴打小小小條目)...)、格式(命名標準、標點符號等的使用是否符合版上建議規範)、基本功能(有沒有加上[[關聯]]、interwiki、category與template等功能參數),只要新條目符合維基百科希望羅列資訊的最低標準,就給予「合格」的意見,湊滿一定數量(例如五到十人)的推薦就能具備放上「你知道嗎?」區塊的資格。這方法應該能讓小條目的品質有多一點點的審核控管,而如果系統辦得到的話,或許我們可以針對每個參與者寫出的新條目中,通過審核受推薦的文章數量,來進行公開,這樣的作法相信比單純只是「求量」來得有意義一點。
- 為了方便審核或推薦,一套順手就可做的簡單系統工具或許是有必要的,我知道目前很多新聞網站就具有讓讀者替每篇報導隨手評分的機制,不知如果把這樣的東西放入中文維基,會有多少工程難度?--泅水大象 03:46 2005年3月7日 (UTC)
- 通過投票來決定你知道嗎可能確實比較慢,如果維基百科的軟件能夠提供方便的功能,確實好的多。--用心閣 03:50 2005年3月8日 (UTC)
- 我覺得可以採用英文版的政策。英文版也只是大家推薦,並不投票。根椐規則選擇72小時之內的新建文章,每隔6小時更新一條。或許我們時間可以稍微長一些--百無一用是書生 (☎) 19:24 2005年3月11日 (UTC)
- 英文版對條目創建人的通知:Template:UpdatedDYK 。Peterpan 21:38 2005年3月11日 (UTC)
- 我根據英文版創建了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請大家討論--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23 2005年3月14日 (UTC)
- 今天看到互助客棧的討論才知道原來此辦法已經在試車階段了,趕緊來推擠條支持一下順便當練習。為了考慮效率問題,我建議新條目推薦可以採取反對票制,意思是說,對於有人推薦並列入名單的條目,除非有人提出異議且其異議受到其他人的認同覺得推薦有點不妥,否則就按照時間先後輪流排上版面。之所以如此建議的理由,是因為我認為此作法在效率考量之下,仍可保持相當程度的審核,避免一些有版權爭議或立場爭議的條目一不小心就溜過去。但對大部分有心好好寫東西的維基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鼓勵,而且我認為有降低小小條目發生的邊際效益(至少對我這種虎頭蛇尾,常常東西寫一半就忘記續寫的人,有點警惕作用在啦!)--泅水大象 15:48 2005年3月17日 (UTC)
問題的問法
有些問題前總有「你知不知道」或「你知道……嗎?」,我覺得有點累贅,應該略去。--燃‽ 02:10 2005年4月3日 (UTC)
- 但總不會每次出現這些句式都會是累贅吧。若其中一些有問題,不如在那裏提出吧。 -- Patrickov 02:45 2005年4月3日 (UTC)
- 這是因為在英文wiki中從前是Do you know ...然後加問題如 what is 1 plus 1? 而中文中"你知道嗎?"後面加什麼也不是一句話了.是否可以改成"你知不知道..."這樣後面就可以加"1加1等於幾?"--蒙人 進蒙古包聊 01:46 2005年10月8日 (UTC)
- 不需要一定用問句吧。千篇一律的問句和「你知道……麼」這樣死板的句式顯得有些生硬和笨拙。--Alexcn 05:01:03 2005年11月7日 (UTC)
新條目推薦更新速度
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現時已積存了40多個候選新條目。以每8小時換2個的速度計算(這個標準有時更未必做到),條目由提名直至上首頁的時間便需要一星期了。各位認為是否有需要提升更新速度? -- Kevinhksouth 04:47 2005年11月20日 (UTC)
可以增加你知道嗎欄目的容量。--用心閣(對話頁) 06:10 2005年11月20日 (UTC)
- 目前我數字數的辦法是,訪問該條目,然後「編輯本頁」,接着將文本框中的所有內容,包括維基符號,全部複製到OpenOffice.org Writer,而後通過菜單的「工具 - 字數統計」,就可以查看到文檔的的字數、字符數。--farm (talk) 03:17 2005年11月21日 (UTC)
- 目前新條目中是按照字節來統計的,而推薦條目要求的是「+2,000字符以上」,如果按照新條目上顯示的字節作參考,跟實際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farm (talk) 03:38 2005年11月21日 (UTC)
- 我覺得應該提高入選標準了。--Hamham 07:02 2005年11月21日 (UTC)
- 很顯然,同時提高對文章素質與篇幅的要求是大家都同意的原則。問題是,篇幅或許還有客觀標準可以查,但素質就真的很難有明確的標準可以界定怎樣才能入選、怎樣不行。根據過去這段期間的觀察,可能是跟中國人做事客氣的民族性有關,通常大家對於素質不佳的作品投反對票的意願並不是非常高,可能是因為怕得罪人橫生枝節,或是沉默變默認,往好的方面想是人人有獎皆大歡喜,但卻造成沒辦法監督作品內容的情況。因此我建議,推薦條目可考慮從目前的反對票制(其實當初這模式也是我提議的,主要是在提升運作效率),改成附議制。也就是除了條目推薦上去外,還得有一定數量的維基人投票表示支持,文章的推薦才算是成立。畢竟,支持讚美好文章,總比開口挑剔不夠好的文章來得合乎人性與情誼,不是嗎?
- 在此我提出一個初期版本的簡單規則,作為投石問路,大家不妨參考一下想想其可行性:
- 1.欲登上DYK模板,獲薦文章需要得到三人次以上的支持票才算推薦成立(如果推薦者不是作者本人,視同一次推薦)
- 2.附議投票的有效時間是自文章新創當日起算(注意,不是推薦時間,畢竟是新條目推薦...),一直延續到文章排到推薦名單的最下列時間為止(意思是說,在輪到刊登之前要來得及獲得足夠選票,否則就失格了)
- 3.投票者需具備實習編輯的資格(這是為了避免匿名馬甲來搗蛋,大家都很清楚)
- 4.如有反對票,視同抵銷一次支持票。
- 基本上,除了上面三條規定外,推薦DYK的大致流程還是照舊,我想這樣的機制應該可以某種程度的提升條目的素質(因為,以前的規定,沉默沒出聲的意見被視為是默許,但在新的規定下沒投票就是有點匿名反對的味道,這比較符合人性)。不過,這方法要成功得建立在一個前提下:一定要有相當數量的人願意花時間閱讀新作,並且參與附議投票,如果投票人數的基礎不足,可能會導致大部分的條目在瞬間就損耗光光而造成沒條目可刊登的窘困。但以目前中文維基的參與程度與新條目的推薦數量來推敲,應該不至於這麼嚴重才對。不知大家的意見如何呢?--泅水大象 訐譙☎ 09:51 2005年11月21日 (UTC)
- 不錯的建議。我表示同意。確立一個準確的標準不如確定一個明確的程序,讓我們的人來主觀地判斷。--Hamham 10:25 2005年11月21日 (UTC)
- 我覺得還不錯,只有一點我覺得不用見習編輯資格啦,希望更多人一起來參與表達意見(說不定有些人是維基百科忠實讀者,但不常編輯也可能)。也許規定有註冊就可以了,我想應該不會有人為了上dyk而去註冊一堆帳號吧…。還有反對意見應該還是可以出現,那也許要訂說如果有反對意見時要怎麼算。另外,如果覺得投票人基礎會不足,我覺得其實訂為至少有2票也不錯。--ffaarr (talk) 10:32 2005年11月21日 (UTC)
- 個人覺得投票者至少是見習編輯,這個要求並不過分,維基應該考慮一下編輯者的權益,這樣也是對參與編輯的鼓勵。另外目前規定期限為5天,個人感覺這點不甚合理。推薦條目應該是強調內容較好,但篇幅等夠不上「特色條目」,因而放在「你知道嗎」欄目展示。如果太強調期限,質量提升可能會收到影響。另外可以製作一個模板,用於放在條目下,當讀者看到該條目,就可以在該條目的Talk頁,直接投票,而不用等到放到候選列表中,再去投票,畢竟訪問這個列表的,是少數人。 --farm (talk) 11:04 2005年11月21日 (UTC)
- 新推薦條目那一頁上列出的名單已經快爆出來了(目前塞車的條目已經排到十天之後),為了避免事態繼續惡化,如果沒有太多異議,我就先着手進行規則的修改,並於即日起開始施行新則。等執行過程中有困難時,大家再繼續討論修改吧!--泅水大象 訐譙☎ 11:18 2005年11月23日 (UTC)
- 一點意見。閣下的方案沒有大問題。但如果一下子就推行的話,恐怕又突然地變得很嚴格。我認為循序漸進地收緊標準比一下子收緊更好。我有一個修訂方案,就是獲薦文章除推薦者外只需有另一人和議支持便可,其餘細節與閣下的方案大致相同。待這個方案推行一段時間後,再出現塞車的情況時,才進一步提升支持票數目的標準。不知大家又覺得怎麼樣呢? -- Kevinhksouth 11:39 2005年11月23日 (UTC)
- 上面已經有人建議過了,而且我正打算如此規定,先將推薦人數設定兩人以上,實際執行後再視成效與效率調整,正好就是您所說的推薦人(自薦條目不算)再加上一票附議的要求!--泅水大象 訐譙☎ 12:00 2005年11月23日 (UTC)
- 新推薦條目那一頁上列出的名單已經快爆出來了(目前塞車的條目已經排到十天之後),為了避免事態繼續惡化,如果沒有太多異議,我就先着手進行規則的修改,並於即日起開始施行新則。等執行過程中有困難時,大家再繼續討論修改吧!--泅水大象 訐譙☎ 11:18 2005年11月23日 (UTC)
- 新條目爆滿可喜可賀啊:)我覺得比簡單的條目上X萬要有意義。--Alexcn 12:19:38 2005年11月23日 (UTC)
舊瓶新酒的文?
有個小迷思大家可以想想:如果原本是條非常普通或甚至乏善可陳的小條目或小小條目,可能是在N百年前就已存在於維基上,現在突然來了個有心人很努力的將其大翻修,甚至到完全改寫面貌一新的程度,像這樣的動作是否值得推薦鼓勵呢?舉例來說,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我最近正在撰寫中的三島由紀夫一文,在2005年2月17日之前的狀態,與目前的篇幅根本是天差地遠,投入的心思絕對不下於開一個新條目寫新的東西。基本上我不在乎這文能不能受肯定,因為我是寫自己高興的,但是我有點擔心,新條目的品質鼓勵有了,但相反的也讓所有的人都集中心力在寫新玩意兒,忘了去改善那些既存的、不大夠好的文章,所以想建議是否可以在相同的機制中(或另開推薦管道?雖然我覺得搞太複雜大家會昏頭)提供舊瓶換新酒的文一個被promote的空間?我認為這對版上的永續發展是有幫助的!--泅水大象 14:35 2005年3月20日 (UTC)
- 其實有投票制度是最容易的了,大家見到就去提名嘛。我的建議是把有關規則稍為改一改變成:「5 天內創建的優先考慮。如在最近 5 天有大幅增訂或重訂的亦會在考慮之列。」就可以。但各管理員先生就要辛苦一下,翻查頁面歷史去評選了。 Patrickov 15:23 2005年3月20日 (UTC)
- 確實這是一個問題,對於原有條目的大幅修改確實應該鼓勵,這對於維基百科的質量是最有幫助的。但是規則可能還需要討論一下。因為鑑別起來困難一些。(呵呵,最近我一直在做翻修工作,雖然做得不大好)--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52 2005年3月21日 (UTC)
- 我知道我好像每次在解決完一個問題之後,馬上又丟了一個新問題來讓大家傷腦筋,但畢竟主要的目的還是希望條目的增添與提升是全面性,可以面面俱到,所以廢話多了些。也煩請大家多多包含,並且熱心參與規劃啦!--泅水大象 07:43 2005年3月21日 (UTC)
- 是否可以考慮這種機制?
- 短期方法:在現有的投票之中,容許提名質量在過去五日舊瓶新酒、渙然一新、化腐朽為神奇的重大提昇的條目。提名時請註明,是誰人在甚麼時候作出重大的改進。(不過我相信大部分情況之下,應該只會有當事人才知道這些舊瓶新酒的提升。不過大家也不用害羞,好文應該共賞。)
- 長期打算: 若果MediaWiki可提供新功能, 就像現在的minor edits 小修改一樣提供反過來的"大修改",過程可以自動化一點。被標籤過"大修改"的提目自動在"大修改"頁內看見(就像新建題目頁),這樣會較為簡單。
- 我覺得維基作為一個版權自由的平台,獎勵最好是不要太過細化;最好傾向對長時間作貢獻的人多加鼓勵。個人覺得維基內,"左"的比較合適,大家多點講集體 (Collective); 財產、產權共有。太過着重個人會出現不協調的毛病。 Peterpan 18:55 2005年3月21日 (UTC)
新條目推薦字數標準
早前我提及到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候選條目數量過多的問題,幸得到廣泛關注,實在萬分感激。現在我又有一個問題帶出來,就是新條目推薦字數標準。依照我印象中,新條目推薦字數標準一向是以Special:Newpages中是否超過2000字節。但近來有維基人提出應該將條目內容以文書軟件統計字元數,要字元數達2000才符合標準。由於2000字節與2000字元的差別達到3倍,我認為大家需要有一個共識。由於Special:Newpages本身已有字節統計,所以我原則上反對需要再使用文書軟件統計字數。但是,假如以字節作統計,究竟是需要2000字節,還是需要6000字節(2000字元)較好?當初定立這項規則的原意又究竟是2000字節還是2000字元? -- Kevinhksouth 13:39 2005年12月1日 (UTC)
- 當初2000位元組這個限制是我根據統計結果制定的。當初(2005年2、3月間)中文版條目的平均大小就在2000位元組左右,因此取用了這個平均值,也就是說,在這個數值以上的條目對於中文版來說已經是比較有內容的了。基本上超過了一般條目的水平。現在的平均字數已經達到了2600左右。或許應該修正一下規則,設定字節數在2500或者3000以上?對於用字元做統計我認為不夠方便,除非系統調整,可以統計文章的字元數。--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55 2005年12月1日 (UTC)
- 我個人傾向2000位元組,尤其在編輯量下降如此之多的情況下。如果以6000位元組,並且5天內的新條目,我相信這批更新完了,夠資格被推薦的條目量就很滿足到目前的更新速度(已經比規定的速度慢了很多了)。據我觀察,2000位元組以下的條目是新建條目里占的比例最大的(出了帶圖像或者數學公式生成圖像的),因此我認為2000位元組是合適的。--瀑布寒 夏用瀑布汗,冬改瀑布寒(這裏暖和) 14:00 2005年12月1日 (UTC)
- 個人覺得2000字符(character),可能比較多,可以下降到1500字符;另外如果有圖片什麼的,可以下降到1000字符。這個只是參考,還可考慮條目本身的趣味性。如果是原來的2000位元組(byte),個人感覺內容真的太少了。另外統計字數,用Special:Newpages,並不合理,因為條目新建後,還可能增加內容。--farm (talk) 03:05 2005年12月2日 (UTC)
- 根據shizhao的資料,以及平衡想維持不變及大幅提升標準的意見,我覺得標準可以稍為提升至3000字節。至於Special:Newpages的資料,據我觀察所得是會顯示最後更改時的字節數,因此問題不大。 -- Kevinhksouth 03:39 2005年12月3日 (UTC)
- 那麼現在的共識是否3000字節?需不需要再發起公投確認?還是直接更改這個標準? -- Kevinhksouth 12:37 2005年12月5日 (UTC)
- 既然再無新意見,我就直接更改這個標準。 -- Kevinhksouth 06:21 2005年12月6日 (UTC)
對於「大幅增訂或重訂」的標準
現在列示在「你知道嗎?」規則是:『只有顯示在Special:Newpages中5天以內的條目才能列在這裏,除非是最近5天有大幅增訂或重訂。』
對於大幅增訂或重訂後的條目,可否加入一個顯示差異的連結以證明該條目是曾經大幅增訂或重訂過?早前好像這裏的候選條目曾出現大塞車,希望增加此連結可以提高進入「你知道嗎?」的門檻。--Shinjiman ⇔ ♨ 04:55 2005年12月28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