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U-56號潛艇 (1938年)

座標54°19′N 10°09′E / 54.317°N 10.150°E / 54.317; 10.150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納粹德國
船名 U-56號
下訂日 1937年6月17日
建造方 基爾德意志造船廠
船廠編號 255
鋪設龍骨 1937年9月21日
下水日期 1938年9月3日
入役日期 1938年11月26日
退役日期 1945年4月28日
結局 1945年5月3日在基爾自沉
技術數據
船級 II級潛艇
船型 II-C型(近岸潛艇英語Coastal submarine
排水量
  • 水上:291噸
  • 水下:341噸
船長
型寬
  • 4.08米(全寬)
  • 4.00米(耐壓殼體)
高度 8.40米
吃水 3.82米
動力輸出
  • 700匹馬力(柴油機)
  • 410匹馬力(電動機)
動力來源
船速
  • 水面:12節
  • 水下:7節
續航力
  • 水面:1,900海里以12節
  • 水下:42海里以4節
潛航深度 150米
乘員 3名軍官、22名水兵
武器裝備
服役記錄
所屬
識別代碼 M 22 134
指揮官
  • 海軍中尉/上尉威廉·察恩英語Wilhelm Zahn
  • 1938年11月26日-1940年1月21日
  • 海軍中尉奧托·哈姆斯
  • 1940年1月22日-10月13日
  • 海軍中尉/上尉維爾納·普法伊費爾
  • 1940年10月14日-1941年4月21日
  • 海軍中尉沃爾夫岡·勒默爾
  • 1941年4月22日-1942年1月19日
  • 海軍中尉京特-保羅·格拉弗
  • 1942年1月20日-11月14日
  • 海軍中尉胡戈·戴林德語Hugo Deiring
  • 1942年11月15日-1944年2月27日
  • 海軍中尉維爾納·紹斯米卡特
  • 1944年2月28日-6月30日
  • 海軍少尉海因里希·米德
  • 1944年7月1日-1945年2月22日
  • 海軍少尉華瑟·克丁(代理)
  • 1945年1月9日-2月5日
  • 海軍中尉約阿希姆·紹爾比爾
  • 1945年2月23日-4月28日
參與行動 12次巡邏
戰績
  • 擊沉3艘商船(8,860總噸
  • 擊沉1艘輔助軍艦(16,923總噸)
  • 擊傷1艘商船(3,829總噸)

U-56號(德語:U 56)是納粹德國戰爭海軍建造的八艘II-C型近岸英語Coastal submarine潛艇(或稱U艇)之一。它由基爾德意志造船廠承建,於1938年9月3日下水,至同年11月26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艇曾執行過十二次巡邏作戰,共計擊沉同盟國中立國的3艘商船和1艘輔助軍艦,累積總噸位為25,783噸。1945年4月28日,U-56號在美軍對基爾的空襲受損後退役,至同年5月3日自沉,殘骸其後被打撈上岸拆解報廢。

設計

[編輯]

II級潛艇是從一戰德意志帝國海軍UB級UF級近岸潛艇英語Coastal submarine發展而來。其外觀尺寸小,造價便宜且易於生產,在很短時間內便能造好。這款艇具在設計上吸收了為芬蘭海軍定製的歐洲水鼬號英語Finnish submarine Vesikko的優點,是非常出色的訓練艇。但由於它們體積較小,在海面上容易劇烈顛簸,因此也被德國人戲稱為「獨木舟」(Einbaum)。儘管如此,一些II級艇在訓練任務與戰鬥行動中表現相當出色,許多II級艇的衍生型號也相繼被建造出來。[1]

U-56號是一款用於近岸水域作戰的II-C型單殼體德語Einhüllenboot潛艇,它與前型很容易從外形上識別出來,因其司令塔的正面平滑且設置了第二部潛望鏡,而不像II-A和II-B型那樣呈梯狀。[2]為了進一步擴大續航力,該型艇的耐壓殼英語Pressure hull在II-B型的基礎上延長了1.4米,從而使全長達到43.9米。增加的部分用作在艇舯部插入兩個額外的隔間,以容納改進的無線電設施,並使燃料艙搭載量達到大約23噸。艇只的舷寬4.08米、高8.4米,並有3.82米的吃水深度,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則分別增加至291噸和341噸。II-C型艇採用兩台曼海姆發動機廠英語Caterpillar Energy Solutions(MWM)生產的六缸四衝程350匹公制馬力(260千瓦特柴油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兩台各配備36個AFA德語Varta AG蓄電池組的205匹公制馬力(150千瓦特)西門子-舒克特德語Siemens-Schuckertwerke(SSW)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2節(22公里每小時),水下7節(13公里每小時);能夠在水面以8節(15公里每小時)航速續航3,800海里(7,00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連續在水下航行42海里(78公里)而無需充電。它具備雙軸和兩副直徑為0.85米的螺旋槳,具備在80-150米的深度運行的能力,緊急下潛需時30秒。[3][4]

武器裝備方面,U-56號在艇艏內置有三具管徑為533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呈倒三角形佈置,其中左舷一具、右舷一具、底部的中線上還有一具;它們合共配備5枚G7型德語G7 (Torpedo)魚雷,或可攜帶最多12枚TMA水雷。此外,該艇還搭載有一門20毫米30式高射炮德語2-cm-Flak 30作為甲板炮英語Deck gun。其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3名軍官及22名水兵。[4]

歷史

[編輯]

1937年6月17日,海軍造艦局正式將八艘II-C型潛艇(U-56至U-63號)的建造合同發包予基爾德意志造船廠。其中U-56號於1937年9月21日開始鋪設龍骨,1938年9月3日下水,至同年11月26日在首度擔任艇長的海軍中尉威廉·察恩英語Wilhelm Zahn的指揮下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完成海試後,該艇成為駐基爾的埃姆斯曼潛艇區艦隊英語5th U-boat Flotilla的一份子,先後擔任訓練艇和作戰艇直至1939年12月31日。當U艇編制於1940年1月1日重組時,它又加入了同駐基爾的第1潛艇區艦隊擔任前線艇。同年10月31日退出前線任務後,U-56號於11月1日至12月18日期間曾短暫被用作駐梅默爾第24潛艇區艦隊德語24. U-Flottille的訓練艇,繼而從12月19日到1944年6月30日在駐戈滕哈芬第22潛艇區艦隊英語22nd U-boat Flotilla服役。自7月1日起,它以教學艇身份換編至駐皮勞第19潛艇區艦隊德語19th U-boat Flotilla。隨着蘇聯紅軍於1945年初發動東普魯士攻勢下,德國人被迫放棄皮勞基地,該艇遂跟隨區艦隊自1945年2月起移駐基爾,直至同年4月28日退役。[5]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U-56號完成了十二次巡邏,共計擊沉4艘同盟國艦船,以及擊傷1艘英國商船,累積總噸位為29,612噸。[6]

作戰巡邏

[編輯]

U-56號的前五次巡邏都是在察恩的指揮下進行的,主要涉在北海北部和蘇格蘭沿岸觀察航運情況。[7]其中在第三次巡邏中,該艇於1939年10月30日在奧克尼群島以西發現了由10艘驅逐艦護航的英國戰艦納爾遜號羅德尼號戰鬥巡洋艦胡德號,而時任第一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本土艦隊總司令查爾斯·福布斯英語Charles Forbes (Royal Navy officer)第一海務大臣達德利·龐德都身處納爾遜號艦上。起初,察恩的攻擊最初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戰艦徑直駛向他所處的陣位。然而,對方突然從之前的航線轉向了20到30度,把它們帶到U-56號的直接火力線上。首先進入察恩視野的是英國編隊的領頭艦羅德尼號。德國艇長決定讓它溜走,然後將目光集中在下一艘進入射程的旗艦——納爾遜號上。由於距離只有800米,U艇擊中目標的可能性非常高。他從U-56號的三具魚雷發射管向旗艦發射了三枚魚雷,繼而通過水聽器聆聽水下爆炸的獨特聲音。但聲音始終沒有傳來。相反,U-56號的聲納操作員聲稱聽到了兩枚魚雷撞擊納爾遜號艦體的聲響,但未能引爆;第三枚魚雷隨後在海上爆炸,沒有造成損壞。[8]襲擊發生後,察恩命令潛艇潛入更深的地方以規避深水炸彈,因為英國驅逐艦此時已經發現了它的存在。作為「差點殺死丘吉爾」的事件,這本來是二戰中改變戰局的決定性時刻,卻變成了歷史上最偉大的「假設」時刻之一。[9]

U-56號的首個戰功是在1939年12月2日的第四次巡邏期間取得,當時因大風而從HN-3號護航船隊中掉隊的英國貨輪埃斯克登號(Eskdene,3,829總噸)於23:25在泰恩河東北約70海里(130公里)處被察恩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船舯部,但得益於從阿爾漢格爾斯克裝載的木材貨物,該船仍可維持漂浮。29名船員棄艦後被一艘挪威商船救起。[10]約一小時後,即12月3日00:13,無護航且中立的瑞典貨輪魯道夫號(Rudolf,2,119總噸)在五月島以東約40海里(74公里)處以8節(1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航行時,被察恩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船艉。該船於大約45分鐘前被發現,並因沒有明顯的國籍標記而遭到襲擊。爆炸將整個船體全部炸毀並沉沒,導致9名船員死亡。[11]接下來的第五次巡邏則是於12月27日前往英格蘭東部海域佈雷,在克羅斯沙洲周邊為期十六天的布雷行動中,U-56號在編號為AN-7636的海軍網格英語German Naval Grid System內共敷設了七枚水雷,造成1艘商船觸雷沉沒。[12]受害者是容積總噸為1,333噸的芬蘭貨輪昂圖號(Onto), 它於1940年1月23日22:13在距史密斯·諾爾燈船約2.7海里(5.0公里)處撞上U-56號於1月8日佈設的水雷而沉沒,船員們迅速乘坐兩艘救生艇棄船,無人傷亡。[13]

海軍中尉奧托·哈姆斯於1940年1月22日接替察恩擔任艇長,他指揮了U-56號的最後七次巡邏(第六至第十二次)。4月4日上午08:17,哈姆斯帶着火漆密令,率U-56號從威廉港啟航執行第八次巡邏,參與德國入侵丹麥和挪威的威悉演習行動。兩天後開啟的密令指示該艇前往挪威海岸,從4月9日開始在挪威登陸期間支援德國陸軍海軍,並阻止英國任何破壞入侵的企圖。[14]它與U-9U-14U-60U-62號共同組成第三潛艇集群,作戰區域位於卑爾根附近海域。4月14-15日夜間,U-56號和第三集群餘部從供應母艦英語Depot ship卡爾·彼得斯號德語Carl Peters (Schiff, 1939)獲得海上補給,然後開始在特隆赫姆附近巡邏,以抵抗英國在該地區登陸。然而幾天後,它們被U-17U-23U-24號接替,並向南向卑爾根進發。 至4月25日,英國人尚未登陸,U-56號及其它潛艇遂被部署至昔德蘭群島以東。在經歷了二十三天但一無所獲的巡邏後,該艇於4月26日夜間21:10返回基爾。[15][16]

哈姆斯率領U-56號取得的首個戰功直至1940年7月25日執行的第十一次巡邏才取得,當時該艇已經移駐德佔法國洛里昂潛艇基地英語Lorient Submarine Base,得以從比斯開灣大西洋出擊英語sortie[17][18]8月5日21:38分,哈姆斯在馬林角英語Malin Head西北方向朝OB-193號護航船隊發射了兩枚魚雷,發現一枚魚雷未擊中,另一枚於7分25秒後爆炸。 然而,註冊噸位為5,408噸的英國煤船博馬號(Boma)在這次襲擊中被擊中,並於翌日沉沒,造成3人罹難。[19]五天後,即8月10日01:00,容積總噸高達16,923噸的英國武裝商船巡洋艦特蘭西瓦尼亞號英語RMS Transylvania (1925)在又馬林角西北約40海里處被U-56號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這艘隸屬第10巡洋分艦隊英語10th Cruiser Squadron北方巡邏隊的輔助軍艦於15分鐘前才被U艇發現,德國人卻因魚雷不足而提前撤退。受損的特蘭西瓦尼亞號被拖船拖走,但在靠岸之前便已沉沒,成為二戰期間遭U艇擊沉的最大型艦船之一。共有3名軍官和33名水兵在襲擊中陣亡。[20][21]

結局

[編輯]

1945年4月3日,駐泊在基爾的U-56號在盟軍的一次空襲中被美國炸彈嚴重炸損,遂於28日退役。[22]至5月3日,該艦根據長期生效的「彩虹命令」而自行鑿沉,儘管該命令在一天後便由海軍元帥德語Großadmiral卡爾·鄧尼茨撤銷。沉沒地點大致位於54°19′N 10°09′E / 54.317°N 10.150°E / 54.317; 10.150處。艇只殘骸戰後被打撈上岸並拆解報廢[5]

襲擊歷史摘要

[編輯]
日期 船名 船籍 噸位 結局[6]
1939年12月2日 埃斯克登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December 1939#2 December  英國 3,829 擊傷
1939年12月3日 魯道夫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December 1939#3 December  瑞典 2,119 擊沉
1940年1月23日 昂圖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anuary 1940#23 January  芬蘭 1,333 擊沉(觸雷)
1940年8月5日 博馬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August 1940#5 August  英國 5,408 擊沉
1940年8月10日 特蘭西瓦尼亞號英語RMS Transylvania (1925)  英國皇家海軍 16,923 擊沉

註釋

[編輯]
  1. ^ 威廉生,第6頁.
  2. ^ 威廉生,第7頁.
  3. ^ 日本海人社,第16, 94頁.
  4. ^ 4.0 4.1 Gröner 1991,第39–40頁.
  5. ^ 5.0 5.1 Helgason, Guðmundur. U-56.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7). 
  6. ^ 6.0 6.1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by U-56.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4). 
  7. ^ Helgason, Guðmundur. Patrols by U-56.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0). 
  8. ^ Helgason, Guðmundur. Patrol info for U-23 (3rd patrol).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9. ^ The U-Boat commander who almost killed Churchill. Sky History.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10. ^ Helgason, Guðmundur. Eskdene.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11. ^ Helgason, Guðmundur. Rudolf.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9). 
  12. ^ Helgason, Guðmundur. Patrol info for U-56 (5th patrol).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13. ^ Helgason, Guðmundur. Onto.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7). 
  14. ^ Wynn,第7頁.
  15. ^ Wynn,第10頁.
  16. ^ Helgason, Guðmundur. Patrol info for U-56 (8th patrol).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17. ^ 日本海人社,第16頁.
  18. ^ Helgason, Guðmundur. Patrol info for U-56 (11th patrol).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19. ^ Helgason, Guðmundur. Boma.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1). 
  20. ^ Helgason, Guðmundur. Largest ships hit by U-boats.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9). 
  21. ^ Helgason, Guðmundur. HMS Transylvania (F 56).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0). 
  22. ^ U 56. U-Boot-Archiv.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3). 

參考資料

[編輯]
  • 格登·威廉生. 《德军U型潜艇 1939-1945》 (1). 由雷韻、曹可飛翻譯. 重慶: 重慶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366-9835-2. 
  • 日本海人社 (編). 《纳粹德国潜艇史》. 由章騫審校.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0-2.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譯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Wynn, Kenneth. U-Boat Operatio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1: Career Histories, U1-U510.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8. ISBN 1-55750-8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