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50度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緯50度線

50度線,是南緯北緯都有的一條緯線。在此介紹的是歷史上庫頁島(日本稱樺太)在被劃分南北、由兩國分別統治時以此所畫的國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庫頁島全境被蘇聯所佔領;1951年日本簽署三藩市和約放棄對南庫頁島之主權,該線正式取消。

位置

[編輯]
  • 極東端 (鄂霍次克海沿岸:北緯50度0分0秒,東經143度59分24秒)
  • 極西端 (間宮海峽面:北緯50度0分0秒,東經142度9分16.25秒)

國界標石

[編輯]
在50度線附近巡邏的日本邊防軍
  • 日俄戰爭後的1905年,雙方簽訂《樸茨茅夫和約》,條約中規定俄羅斯必須將北緯50度以南的庫頁島領土讓予日本;從1906年開始至1908年間以天文測量的方式進行兩國間的國界劃定。東起鄂霍次克海向西延伸到間宮海峽,全長130公里。沿途設有四座天測境界標、17個中間標石及19根木標。
  • 標石高64公分,正面寬30至50公分、側面寬18至30公分,形狀類似日本象棋。碑的面對日境一面刻有菊花紋章及「大日本帝國」、「境界」的文字;另一面則是俄羅斯帝國雙頭鷹徽章和舊西里爾字母的「俄羅斯(РОССiЯ)、1906、ГРАНИЦА(俄文「國界」之意)的字樣」;側面則是「天第1一~四號 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另一側面還有(АСТР 天測)的刻字。[1]

國界標石的所在地與現狀

[編輯]

國境紛爭

[編輯]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上西勝也,"舊樺太(サハリン)の日露國境畫定"[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日本の測量史,September 28, 2014 .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