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魯迪·卡尼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Rudy Kurniawan
出生Zhen Wang Huang[1]
(1976-10-10) 1976年10月10日48歲)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2]
居住地加利福尼亞州阿卡迪亞
國籍印度尼西亞[3]
別名「康帝博士」
刑事指控郵件欺詐和電信欺詐罪[4]
刑事處罰聯邦監獄服刑10年之後驅逐回印度尼西亞
刑事狀況監禁在加利福尼亞州塔夫脫塔夫脫懲教所英語Taft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 最早可能的出獄日期是2021年1月9日

魯迪·卡尼萬[註釋 1](Rudy Kurniawan,原名Huang Zhen Wang,音似:黃振旺,1976年10月10日)出生於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曾是一名葡萄酒收藏家,被判犯有葡萄酒欺詐罪英語wine fraud

他作為一個葡萄酒鑑賞家而聲名鵲起,並在2006年被推崇為擁有「可以說是地球上最偉大的酒窖[10]。卡尼萬曾購買了大量的原產地英語Winemaker勃艮第葡萄酒,並將它們重新貼標為更昂貴,如羅曼尼·康帝酒莊英語Domaine de la roman e-conti產出的葡萄酒[11]。他高調的從葡萄酒商那裏委託了幾批在彭壽酒莊英語Domaine Ponsot生產年份之前很久的聖丹尼園英語Clos St. Denis葡萄酒,結果拍賣品被酒莊質疑,在投標之前就被迫撤回了。[4][12]

卡尼萬於2012年3月8日被捕,並被控以拍賣的方式出售假冒高端葡萄酒。第二年,他被定罪並被判處10年徒刑。

背景

[編輯]

卡尼萬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讀於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1998年左右持學生簽證抵達美國[13][14]。據報道,為了幫助他保持「自治」,他的父親給他起了一個印尼姓氏[13]。據說他的中文音譯名字是Zhen Wang Huang[11]。2003年,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命令卡尼萬接受自願遞解出境,但他選擇作為非法移民滯留在美國。[15]

2016年的一部紀錄片追溯了卡尼萬在印度尼西亞的家人,包括他母親的兩個兄弟亨德拉·維哈加英語Hendra Rahardja艾迪·譚西爾英語Eddy Tansil,他們都曾因犯有大規模詐騙罪而被判入獄。[16]

在21世紀初期,卡尼萬就開始買賣大量稀有葡萄酒,到2006年,他每個月花費高達100萬美元來購買拍賣品。[17][18]與此同時,他開始與其他收藏家一起舉辦稀有葡萄酒的品嘗會。在這些活動中,他對昂貴的勃艮第葡萄酒生產商羅曼尼·康帝表現出了極大的青睞,也因此被稱為「康帝博士」。[11]

最終,他在2006年將拍品委託給阿奇拍賣行英語Acker,Merral & Condit的兩個大型拍賣會,第一次淨賺1060萬美元(折合2023年為1602萬美元)[19],第二次淨賺2470萬美元(折合2023年為3733萬美元)[19]。第二次拍賣更是打破了之前葡萄酒單次拍賣的記錄,單瓶拍賣額超過了1000萬美元[20][10]。在兩次拍賣會上,卡尼萬賣了8大瓶1947年的花堡英語Château Lafleur的酒[21]。第二次拍賣幾天後,卡尼萬從阿奇拍賣行獲得了884萬美元(折合2023年為1336萬美元)[19]貸款,由他所收藏的葡萄酒和藝術品作為擔保[14]

2007年4月,卡尼萬在洛杉磯佳士得拍賣行委託拍賣幾大瓶1982年的里鵬酒莊英語Château Le Pin的酒,這些酒的瓶子特寫被刊印在拍賣目錄的封面上。然而,里鵬酒莊的代表聯繫了拍賣行,指出這些瓶子是假的,佳士得在進一步審查這些瓶子之後,撤回了拍賣[22]。在加州納帕舉行的2007年TASTE3食品和葡萄酒大會上,蘇富比拍賣行葡萄酒部門前主管戴維·莫利紐-貝里英語David Molyneux-Berry指出,1947年的花堡葡萄酒只生產了五大瓶,這表明卡尼萬2006年出售的葡萄酒肯定是贗品[21]

2008年,卡尼萬委託拍賣幾瓶據稱由聖丹尼特等英語Clos St. Denis Grand Cru產區彭壽酒莊釀造的葡萄酒,這些酒的年份從1945年到1971年不等。然而,彭壽酒莊的負責人勞倫·彭壽英語Laurent Ponsot表示,該酒莊在1982年之前從未產出過聖丹尼特等酒。彭壽聯繫了拍賣行,將這些贗品移走[12]。彭壽後來了解到這些酒的來源並與卡尼萬見面,但他並不知道卡尼萬到底是不是造假者,又或者僅僅是最後一個無辜經手假酒的人[11]。當被問及拍賣品從哪裏來時,卡尼萬說:「我們盡最大努力搞清楚,但它是勃艮第產的葡萄酒,有時候總會發生一些倒霉事。」[12]

在彭壽拍賣會取消後,卡尼萬的好運氣幾乎完全用完了。比爾·科赫在2009年提起訴訟,指控卡尼萬無論是在拍賣會上還是私下裏都故意將假酒出售給他和其他收藏家[23][24]。他還拖欠了阿奇拍賣行1000萬美元的貸款,在那裏他賣掉了大部分的葡萄酒,也包括被撤銷的彭壽拍品[2][25]。2012年2月,光譜葡萄酒拍賣行英語Spectrum Wine Auctions不得不從倫敦的一場拍賣會上撤回了幾批葡萄酒,估價約為78.5萬美元[26][22][27]

逮捕

[編輯]

2012年3月8日上午,聯邦調查局在卡尼萬位於加州阿卡迪亞的家中逮捕了他[28][29]。當特工搜查他的房子時,發現了大量便宜的納帕葡萄酒英語Napa wine,並附有說明,表明這些葡萄酒會被當作年份較老的波爾多葡萄酒,還有軟木塞、郵票、標籤和其他涉及偽造葡萄酒的工具[11]。他於3月9日在紐約被指控犯有數項郵件欺詐英語mail fraud電信欺詐罪英語wire fraud[4]。後來的調查表明,卡尼萬通常是購買一些雖然年份較為久遠但是卻相對比較便宜的勃艮第葡萄酒,並重新貼上了有聲望的生產商的名稱和年份並出售[11]

檢控

[編輯]

卡尼萬的起訴書於2013年4月8日被更新,加強了對欺詐的指控,並增加了兩項新的指控——一項是2006年以48259美元(折合2023年為7.29萬美元[19])出售一瓶木桐酒莊1945年份的假酒,另一項是在2006年的一次拍賣會上以95000美元(折合2023年為14.4萬美元[19])出售六瓶據稱是1923年產的盧米酒莊英語Domaine Georges Roumier邦瑪爾英語Bonnes Mares[30]。根據首席檢察官傑森·埃爾南德斯的說法,盧米酒莊在1924年之前並不生產葡萄酒,因此1923年的葡萄酒一定是贗品[31]

刑事審訊的最初開庭日期定在9月9日[30]。2013年5月6日,由於開庭日期與北半球葡萄收穫期英語harvest (wine)相衝突,法官決定允許3名證人(羅曼尼-康帝莊園的Aubert de Villaine,盧米酒莊的Christophe Roumier和彭壽酒莊的Laurent Ponsot)在審判前作證,因為他們當時不能在曼哈頓出庭。[31]

卡尼萬的審判於2013年12月9日開始[32],並於2013年12月18日結束。當時陪審團認定他有罪,法官後來判處他10年徒刑[33][34][35]

卡尼萬目前是美國聯邦監獄管理局62470-112號囚犯,被關押在加州塔夫脫塔夫脫懲教所英語Taft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他最早可能的出獄日期是2021年1月9日[36]。由於自2003年以來一直非法居住在美國,他將在獲釋後被驅逐回印度尼西亞[15]

受害者

[編輯]

卡尼萬酒莊欺詐案的受害者包括比爾·科赫。2009年,科赫起訴庫尼亞萬,稱他在拍賣會和私下交易中出售假酒,具體來說,是一瓶1947年的柏圖斯英語Château Pétrus、一瓶1945年的武戈公爵酒莊慕西尼特級園老藤系列英語Georges de vog Musigny cuv e Vielles vigne,以及兩瓶1934年的羅曼尼·康帝,這些酒在2006年庫尼亞萬的兩場拍賣會上首次出售。 2014年7月,科赫和卡尼萬就300萬美元的損害賠償達成庭外和解,另外庫尼亞萬需要徹底了結自己對葡萄酒行業的假冒行為[37]。截至2012年2月,阿奇拍賣行仍然有350萬美元的欠款[2]。2015年1月,卡尼萬個人收藏的葡萄酒被檢測為非假酒,可以出售以幫助償還受害者[38][39]

紀錄片

[編輯]

2016年的紀錄片《酸葡萄英語Sour Grapes (2016 film)》由傑瑞·羅思韋爾英語Jerry Rothwell和魯本·阿特拉斯執導,講述了魯迪·卡尼萬在假酒事件中的故事[40]。影片稱,卡尼萬製造的多達10,000個假酒瓶可能仍散落在私人收藏中[1]

註腳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譯名參考自掃文資訊[5],也有來源將其翻譯成魯迪·庫尼亞萬[6],或者魯迪·庫尼亞瓦[7]、魯迪·古尼阿萬[8]、魯迪·柯尼萬[9]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Atlas, Reuben (Director); Rothwell, Jerry (Director). Sour Grapes (Motion picture). U.K.: Met Film and Faites Un Voeu Production. 2016. 
  2. ^ 2.0 2.1 2.2 Sealed Complaint i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 Rudy Kurniawan (PDF). [2012-07-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2-19). 
  3. ^ MICHAEL STEINBERGER. A Vintage Crime. VANITY FAIR. July 2012 [2016-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2). 
  4. ^ 4.0 4.1 4.2 Wallace, Benjamin. Château Sucker. NY Magazine. 2012-05-13 [2012-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0). 
  5. ^ 一羣美國富豪想救華人小夥出獄,只因他做的假酒太好喝也太貴. hk.saowen.com. 掃文資訊. 2018-09-29 [2019-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中文(香港)). 那人正是魯迪·卡尼萬(Rudy Kurniawan) 
  6. ^ 王雅慧. 假酒大亨鲁迪·库尼亚万一案终于尘埃落定. www.cnwinenews.com. 2015-12-24 [2019-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5) (中文(中國大陸)). 假酒大亨魯迪·庫尼亞萬 (Rudy Kurniawan)的上訴, 
  7. ^ 美国“康帝博士”鲁迪•库尼亚瓦否认制售假酒. finance.chinanews.com. 2013-04-15 [2019-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3) (中文(中國大陸)). 被告人魯迪•庫尼亞瓦(Rudy Kurniawan)否……1899年拉圖(Château Latour)、1945年木桐(Château Mouton Rothschild)、1947年拉弗爾(Château Lafleur)、1950年柏圖斯(Château Pétrus)等 
  8. ^ 史上10大著名葡萄酒收藏家-葡萄酒与人物-红酒世界网. www.wine-world.com. 2014-10-16 [2019-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揚揚的魯迪·古尼阿萬(Rudy Kurniawan)假酒案 
  9. ^ 侍酒之人. 行路. 2018 [2019-01-12]. ISBN 97898694069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中文(臺灣)). 地之夜曾是魯迪.柯尼萬(Rudy Kurniawan)經常出 
  10. ^ 10.0 10.1 Goldberg, Howard G. Acker smashes auction record. Decanter. 2006-10-24 [2016-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Steinberger, Michael. A Vintage Crime. Vanity Fair. July 2012 [2012-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2). 
  12. ^ 12.0 12.1 12.2 Hellman, Peter. Domaine Ponsot Proprietor Halts Sale of Fake Bottles. Wine Spectator. [201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2). 
  13. ^ 13.0 13.1 Brown, Corie. Wealthy wine collector creates class of his own. Lodi News Sentinel. 2006-12-14 [2012-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7). 
  14. ^ 14.0 14.1 Hellman, Peter. Play Hard: Work Harder. Wine Spectator. 2012-06-30: 74 [2012-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15. ^ 15.0 15.1 Rudy Kurniawan Bail letter. New York Times. [2012-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5). 
  16. ^ The great wine fraud. The Guardian. [2016-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4). 
  17. ^ Fleming, Mike. Level One’s Bill Todman Jr, Edward Milstein To Make Film About Wine Fraud Who Sold Bogus Bottles To Milstein. [2012-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9). 
  18. ^ Brown, Corie. $75,000 a case? He's buying. LA Times. 2006-12-01 [201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4).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1634–1699: McCusker, J. J. How Much Is That in Real Money? A Historical Price Index for Use as a Deflator of Money Values in the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Addenda et Corrigenda (PDF). American Antiquarian Society. 1997.  1700–1799: McCusker, J. J. How Much Is That in Real Money? A Historical Price Index for Use as a Deflator of Money Values in the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PDF). American Antiquarian Society. 1992.  1800–present: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Consumer Price Index (estimate) 1800–. [2024-02-29]. 
  20. ^ Hellman, Peter. Alleged Wine Counterfeiter Rudy Kurniawan Indicted. Wine Spectator. [201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21. ^ 21.0 21.1 IRELL & MANELLA LLP: Layn R. Phillips, Bruce A. Wessel, Melissa R. McCormick. Koch v. Kurniawan: COMPLAINT FOR FRAUD, NEGLIGENT MISREPRESENTATION, AND VIOLATION OF CALIFORNIA UNFAIR COMPETITION LAW (PDF). [2012-07-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8-08). 
  22. ^ 22.0 22.1 Steinberger, Mike. The Return of Rudy Kurniawan?. Wine Diaraist. [201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23. ^ Frank, Mitch. Billionaire Sues Major Collector. Wine Spectator. [201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24. ^ McCoy, Elin. Wine Sleuth Sniffs Out Fakes, Takes Hammer to Lafite. Business Week. 2012-07-02 [2012-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8). 
  25. ^ Hellman, Peter; Frank, Mitch. The Crusade Against Counterfeits. Wine Spectator. 2009-12-15 [201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26. ^ Blankstein, Andrew. Influential L.A.-area wine collector accused of fraud. LA Times. 2012-03-09 [201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5). 
  27. ^ Hellman, Peter. Bogus Burgundies?. Wine Spectator. [201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28. ^ Fleming, Olivia. The $1.3m wine hoax: How one man sold cheap Napa plonk as the world's finest vintage... and fooled the industry elite. Daily Mail. 2012-05-15 [201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29. ^ Hellman, Peter. FBI Arrests Wine Collector Rudy Kurniawan. Wine Spectator. [2012-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30. ^ 30.0 30.1 Hellman, Peter. Rudy Kurniawan's Court Date Is Set. Wine Spectator. 2013-04-10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8). 
  31. ^ 31.0 31.1 Hellman, Peter. Top Burgundy Winemakers Will Testify Against Alleged Counterfeiter. Wine Spectator. 2013-05-08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32. ^ Hellman, Peter. Prosecutors Reveal Evidence Against Accused Wine Counterfeiter. Wine Spectator. [201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4). 
  33. ^ Peter Hellman; Mitch Frank. Accused Wine Counterfeiter Rudy Kurniawan Guilty in Landmark Case. Wine Spectator. [201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1). 
  34. ^ 存档副本.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35. ^ Gardiner, Sean; Sharp, Sonja. Counterfeit Fine-Wine Dealer Sentenced to 10 Year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4-08-07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36. ^ Find an inmate - Rudy Kurniawan. U.S. Federal Bureau of Prisons.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8). Rudy Kurniawan, Inmate number 62470-112, Age: 40, Race: Asian, Sex: Male, Located at: Taft CI, Release Date: 01/09/2021 
  37. ^ Mercer, Chris. Kurniawan to 'tell all' in $3m settlement with billionaire Koch, as sentencing is delayed. Decanter. 2014-07-25 [2014-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8). 
  38. ^ Mercer, Chris. Rudy Kurniawan's private cellar could help to repay victims. Decanter. 2014-12-17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4). 
  39. ^ Shaw, Lucy. Kurniawan's wines will be sold to repay victims. thedrinksbusiness.com. 2014-12-18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4). 
  40. ^ Documentary in 2016. newyorker.com.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