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瘋人院
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米洛斯·福曼 |
監製 | 索爾·扎恩茲 米高·德格拉斯 |
編劇 | 勞倫斯·霍本 波·戈爾德曼 |
原著 | 《飛越瘋人院》 肯·克西作品 |
主演 | 積·尼高遜 露易絲·弗萊徹 威廉·雷德菲爾德 |
配樂 | 傑克·尼奇 |
攝影 | 哈斯凱爾·韋克斯勒 |
剪接 | 理查德·周 謝爾登·卡恩 林澤·克林曼(Lynzee Klingman) |
片長 | 133分鐘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1975年11月19日 |
發行商 | 聯美 (影院) 華納 (影碟) |
預算 | 300–440萬美元[1][2] |
票房 | 1.63億美元[3] |
各地片名 | |
香港 | 飛越瘋人院 |
臺灣 | 飛越杜鵑窩 |
《飛越瘋人院》(英語: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新加坡又譯《大鬧瘋人院》)是1975年上映的美國心理喜劇片[4],第2部囊括五項奧斯卡至尊獎項的電影(至今共3部),世界電影藝術歷史上最經典的美國巨著之一,被稱為「影視表演的必修課」。
劇本改編自肯·克西的同名小說,曾獲1975年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五項至尊大獎。
劇情
[編輯]1963年,俄勒岡州,蘭德爾·柏德烈·麥克墨菲因法定強姦15歲少女被判入獄。為逃避刑罰勞動,他申請轉介到精神病醫院接受治療。掌管着醫院的護士長米德麗·拉契特冷酷,擁有被動攻擊人格,經常恐嚇病人。
麥克墨菲遇到了精神焦慮且口吃的21歲青年比利·畢比特、容易發脾氣的查理·切斯維克、有妄想傾向且孩子氣的馬丁尼、口齒伶俐但鬱鬱寡歡的同性戀者戴爾·哈定、好戰但粗俗的馬克斯·泰伯、癲癇病人吉姆·塞費爾特和布魯斯·弗雷德里克森、文靜但有暴力傾向的斯坎倫,以及聾啞的美國原住民「酋長」布羅姆登,另外還有幾位慢性患者。
麥克墨菲性格放蕩不羈,讓拉契特覺得自己的權威會受到挑戰。為了給個下馬威,她出手沒收病人們的香煙,改為定時配給,還暫停他們玩紙牌的特權。麥克墨菲覺得自己陷入了對付拉契特的意志大戰。他偷了一輛校巴,載着幾個病人逃離精神病院,來到太平洋海岸釣魚,鼓勵他們發掘自己的能力,樹立自信心。
聽到醫院護工說法官的刑期不適用於被認為有精神病的罪犯,麥克墨菲立馬計劃逃跑。他慫恿酋長布羅姆登用水療控制台砸爛窗戶。原來,麥克墨菲、酋長、泰伯是僅有幾位被強制送入進入醫院的非慢性患者,其他病人都是自願進來,可以隨時離開,但他們不敢這麼做。切斯維克突然大發脾氣,指責拉契特把他的香煙拿去分派,讓麥克墨菲贏走了其他病人的配額,要求現在就把香煙給他拿來。麥克墨菲強行把煙拿給切斯維克,被其他護工上前阻止,酋長在亂局中救出麥克墨菲。
拉契特認為酋長、切斯維克和麥克墨菲不服從規矩,便安排他們去「電擊室」接受懲罰。在等待懲罰的過程中,麥克墨菲給酋長一條黃箭口香糖,發現酋長能聽會說,只為了避免接觸他人而裝聾作啞。麥克墨菲接受完電痙攣療法,回到病房的時候開始假裝大腦受損,而這個懲罰也讓他擊敗拉契特的心更加堅定。麥克墨菲和酋長計劃逃跑,臨行前趁拉契特和護工晚上離開,和朋友們暗地裏搞了個聖誕派對。
麥克墨菲賄賂保安特克爾,偷偷帶了女孩子坎迪和蘿絲及幾瓶酒進入病房。派對過後,麥克墨菲和酋長準備逃跑,邀請比利和他們一起走。比利想和坎迪約會,不願意走,麥克墨菲讓他和坎迪做愛。麥克墨菲和其他人喝醉酒,昏睡了過去,沒有和酋長離開。
第二天早上拉契特到來時,病房一片狼藉,病人大多昏了過去。她發現比利和坎迪睡在一起,決定讓比利在大家面前出洋相。比利克服口吃的毛病,和拉契特當面對質。拉契特說要跟比利的母親告狀,比利頂不住壓力又口吃起來。拉契特帶他去醫生辦公室。沒過多久,麥克墨菲打了一位護工,和酋長一起翻出窗戶,其他護工上前阻止。與此同時,比利用碎玻璃割喉自殺。拉契特入場進行日常活動,嘗試緩和局勢,麥克墨菲怒火中燒,勒住拉契特的脖子,還好其他護工上前控制麥克墨菲,拉契特才撿回一條命。
不久後,拉契特戴着護頸,用微弱的聲音向大家喊話,哈定則帶領大家無拘無束地打牌。麥克墨菲消失得無影無蹤,大家都覺得他逃跑了。晚上,酋長看到麥克墨菲回到自己床上,上前打招呼,對麥克墨菲信守承諾、沒有丟他一個人獨自逃跑感到高興,可麥克墨菲一聲不響,活動不靈活,最終看到他的額頭有切除腦白質留下的疤痕,才恍然大悟。酋長含着淚水和麥克墨菲抱在一起,說「你跟我走吧」,便用枕頭悶死了他。之後他將水療噴泉從地板上扯出來,狠狠砸向窗門,獨自逃跑,其他病友被玻璃破碎的響聲驚醒,看着他離開,為他歡呼。
演員
[編輯]- 積·尼高遜 飾 蘭德爾·柏德烈·「R·P」·麥克墨菲
- 露易絲·弗萊徹 飾 護士長米德麗·拉契特
- 威爾·桑普森 飾 「酋長」·布羅姆登("Chief" Bromden)
- 威廉·雷德菲爾德 飾 戴爾·哈定(Dale Harding)
- 布拉德·道里夫 飾 比利·畢比特(Billy Bibbit)
- 西德尼·拉西克 飾 查理·切斯維克(Charlie Cheswick)
- 克里斯托弗·勞埃德 飾 馬克斯·泰伯(Max Taber)
- 丹尼·德維托 飾 馬丁尼(Martini)
- 迪恩·布魯克斯 飾 約翰·斯皮維醫生(Dr. John Spivey)
- 威廉·杜爾 飾 吉姆·塞費爾特(Jim Sefelt)
- 文森特·斯基亞維利 飾 布魯斯·弗雷德里克森(Bruce Frederickson)
- 米高·比爾里曼 飾 埃利斯(Ellis)
- 阿朗佐·布朗(Alonzo Brown)飾 服務員米勒(Attendant Miller)
- 卡科·坎巴卡(Mwako Cumbaka)飾 服務員沃倫(Attendant Warren)
- 內森·喬治 飾 服務員華盛頓(Attendant Washington)
- 瑪麗亞·斯莫爾 飾 坎迪(Candy)
- 斯卡特曼·克洛瑟斯 飾 夜班保安特克爾(Night Guard Turkle)
- 菲爾·羅斯 飾 伍爾西(Woolsey)
- 路易莎·莫里茨 飾 蘿絲(Rose)
- 彼得·布羅科 飾 馬特森上校(Col. Matterson)
- 小德羅斯·V·史密斯(Delos V. Smith Jr.)飾 囚犯斯坎倫(Inmate Scanlon)
- 約瑟普·埃利克 飾 囚犯班奇尼(Inmate Bancini)
- 咪咪·薩爾基斯(Mimi Sarkisian)飾 護士菲伯(Nurse Pilbow)
- 泰德·馬克蘭 飾 哈普·阿利希(Hap Arlich)
製作
[編輯]片名「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出自原著中酋長布羅姆登聽他外婆說過的童謠:
Vintery, mintery, cutery, corn,
Apple seed and apple thorn,
Wire, briar, limber lock
Three geese in a flock
One flew East
One flew West
And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63至64年,百老匯根據肯·克西的同名原著小說,演出了同名舞台劇,演員卻·德格拉斯在劇中扮演麥克墨菲。道格拉斯買下原著的電影改編權,花了十年時間將作品搬上銀幕,但沒有找到願意合作的製片方。到後來,他將版權賣給兒子米高·德格拉斯,當時米高憑藉自己的電影作品積攢了不少人氣。然而,柯克年近六旬,無法勝任麥克墨菲一角。真·赫曼[5]、占士·堅[6]、馬龍·白蘭度[5]和畢·雷諾斯[7]曾被視為合適人選,但他們四個人都推掉了角色,該角色最終落到38歲的積·尼高遜身上[8]。道格拉斯安排索爾·扎恩茲出任聯合製片人[2]。
影片第一編劇勞倫斯·霍本讓道格拉斯去看米洛斯·福曼的作品,認為福曼1967年的電影《消防員舞會》跟本片劇本想要達成目標有共同點。福曼飛到加州,逐頁討論劇本內容,列出自己想做的事情。相比之下,其他前來接洽的導演很少這麼做[2]。福曼在2012年寫道:「在我看來,(這個故事)不只是躍然紙上的文學作品,而是生活的真實寫照,寫的是我1932年出生到196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生活。共產黨在我眼中就是護士拉契特,一直跟我說娜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哪些話可以說,哪些不能說,哪些地方能去,哪些不能去,甚至還告訴我是什麼身份[9]。」
扎恩茲非常膜拜凱西,對凱西感到親切,所以霍本完成初稿後,他便請求凱西參與劇本創作[2]。凱西參與劇本的早期開發,但後來和製作人就選角和敘事角度產生創意分歧而退出。他後來起訴製作公司,結果以和解收場[10]。
導演初步人選哈爾·阿什比建議讓積·尼高遜扮演麥克墨菲。尼科爾森之前沒演過這類角色。為了配合尼科爾森的行程表,製作工程推遲了半年,道格拉斯後來在採訪中表示感謝[2]。
選角
[編輯]道格拉斯的年長朋友丹尼·德維托率先加入劇組,在片中扮演病人馬丁尼,他在外百老匯1971年製作的續集中繼續扮演該角色。扮演酋長布羅姆登的威爾·桑普森由在捕魚戲份中扮演港務長的梅爾·蘭伯特引薦,他和道格拉斯在坐飛機的時候相遇,當時道格拉斯跟他說製片人希望找一個「大塊頭」扮演這個角色,而他原本是二手車經銷商。蘭伯特的父親經常買車給美國土著,半年後他打電話給道格拉斯,說:「最王八蛋的印第安納大塊頭會過來演戲[2]!」
米洛斯·福曼讓謝莉·杜瓦爾扮演坎迪一角。巧合的是,她、尼科爾森和扮演特克爾的斯卡特曼·克洛瑟斯後來在小說《閃靈》的1980年改編電影中出演主角。福曼就1974年電影《沒有明天的人》給杜瓦爾試鏡的時候,被露易絲·弗萊徹吸引住目光,最終安排弗萊徹在那部電影出演配角,在本片出演護士拉契特。本片的選角導演弗雷德·羅斯和弗萊徹互相認識,他曾認為弗萊徹適合出演拉契特。即便如此,弗萊徹經過長達一年的四五輪面試,刷下珍·摩露、科琳·杜赫斯特、艾倫·鮑絲汀、安祖娜·蘭斯貝莉、安妮·班克羅夫特和傑拉丁·佩之等人[12][13],才拿下護士拉契特這個角色。她於1974年和福曼、扎恩茲進行最後一次面試。聖誕節第二天,經理人讓她1月4日去俄勒岡州立醫院開始排練[14]。
弗萊徹在2016年回憶稱尼科爾森的片酬「頗豐」,其他演員的薪資與此相當或相近。她在劇組呆了11個星期,稅前片酬1萬美元[14]。
排練
[編輯]正式開拍前的排練為期一周,於1975年1月4日在俄勒岡州啟動,期間演員要觀察病人的日常活動及小組治療。積·尼高遜和露易絲·弗萊徹還觀看病人接受電擊治療[2]。
拍攝
[編輯]影片於1975年1月開機,大約三個月後殺青,取景地包括俄勒岡州塞勒姆及鄰近地區,以及俄勒岡州海岸[15][16][17]。
製片人決定在俄勒岡州立醫院拍攝,這所醫院是真實的精神病院,也是原著故事發生的地點[18]。院長布魯克斯非常支持拍攝工作,還親自出演約翰·斯皮維醫生。布魯克斯安排給每位演員安排了要求跟蹤的病人,部分演員甚至在病房過夜。他希望將病人帶入劇組,得到製片人同意。道格拉斯後來回憶,自己到後來才發現當中許多人都是精神病犯人[2]。
由於福曼不讓演員回看當天拍攝的戲份,劇組開始對他失去信心,尼科爾森也開始懷疑自己的演技。道格拉斯讓福曼給尼科爾森回看,福曼照做,尼科爾森從此恢復自信心[2]。
原本擔任攝影的哈斯克爾·韋克斯勒遭到解僱,由比爾·巴特勒換上。韋克斯勒認為自己之所以被解僱,是因為同時參與紀錄片《地下》的攝製,正逃脫法律制裁的激進武裝組織地下氣象員在片中接受訪問。然而,福曼說是因為藝術分歧解僱了韋克斯勒。後來韋克斯勒和巴特勒一同憑藉本片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但韋克斯勒說除了一兩分鐘的鏡頭,整部片子都是自己拍攝的[19]。
巴特勒表示,尼科爾森一度不想和福曼說話:「傑克從來不跟米洛斯說話,只跟我聊天[20]。」
劇組花光200萬美元的初步預算,製作時間超出預期,還好親自資助這部電影的扎恩茲跟自己的公司奇幻唱片(Fantasy Records)借款,才補全了差額。最終的製作成本達440萬美元[2]。
發行
[編輯]影片於1975年11月19日在薩頓和派拉蒙劇院(Sutton and Paramount Theatres)首映[21],是1975年票房第二高的電影,在美國和加拿大拿下1.09億美元的票房,是當時全球票房收入第七高的電影[21]。由於影片在年底上映,大部分票房成績都來自1976年。影片憑藉5650萬美元的租賃收入,成為1976年票房最高的電影[22]。
影片在全球拿下1.63億美元的票房,創下聯美的最佳成績[3][21]。
評價
[編輯]影片獲得多數影評人的好評,少數人則持保留意見。羅渣·埃伯特表示:
“ | 米洛斯·福曼的《飛越瘋人院》在很多方面的表現十分出色,就算犯了錯,人們都會原諒。但有一點是犯了錯的,那就是堅持承載比原著還要大的內涵,最終讓角色的人性光輝在過程中徹底喪失重要性。雖然這麼說,影片還是有一些光輝的時刻[23]。 | ” |
但埃伯特後來將電影列入個人的「經典電影」榜單[24]。
《綜藝》的A·D·墨菲(A.D. Murphy)也給出中肯評價[25]。
《紐約時報》的文森特·坎比也表示認可,他認為影片的喜劇內容不太能支撐起簡明扼要、無法改動的悲劇結局,但所表演的內容是生動的,如果沒有程式化的隱喻,觀眾一定會對影片呈現的人性光輝產生共鳴[26]。
負責給影片從頭到尾配樂的傑克·尼切用陰森的鋸琴聲(由羅拔·阿姆斯特朗)和酒杯聲譜曲。影評人斯蒂芬·麥當奴(Steven McDonald)認為電影的前衛特質延伸到配樂當中,時不時給人一種特別恐怖的感覺,即便在相對正常的時候[27]。
影片在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斬獲「五項至尊大獎」,包括積·尼高遜的最佳男主角獎、露易絲·弗萊徹的最佳女主角獎、福曼的最佳導演獎、最佳影片獎和勞倫斯·赫本和博·戈德曼的最佳改編劇本。影片目前在爛番茄獲得83條評論,新鮮度94%,平均得分9.10/10。網站共識寫道:「積·尼高遜和露易絲·弗萊徹的對手戲是1970年代文化大戰的最佳縮影,實現了導演認為影片三十多年後仍保持影響力的願望[28]。」
凱西說自己從來沒看過這部電影,也不喜歡這部電影[29]。這個說法得到恰克·帕拉尼克的證實:「我是通過積·尼高遜主演的這部電影,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凱西曾跟我說他不喜歡這部電影[30]。」
1993年,影片因「在文化、歷史及美學層面具有重大意義」,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入選國家影片登記表[31]。
獎項
[編輯]大獎 | 獎項 | 獲提名者 | 結果 |
---|---|---|---|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影片 | 米高·德格拉斯和索爾·扎恩茲 | 獲獎 |
最佳導演 | 米洛斯·福曼 | 獲獎 | |
最佳男主角 | 積·尼高遜 | 獲獎 | |
最佳女主角 | 露易絲·弗萊徹 | 獲獎 | |
最佳男配角 | 布拉德·道里夫 | 提名 | |
最佳改編劇本 | 勞倫斯·霍本和博·戈德曼 | 獲獎 | |
最佳攝影 | 哈斯克爾·韋克斯勒和比爾·巴特勒 | 提名 | |
最佳剪接 | 理查德·周、林澤·克林曼和謝爾頓·卡恩 | 提名 | |
最佳原創音樂 | 傑克·尼切 | 提名 | |
美國電影剪接師 | 最佳劇情片剪接 | 理查德·周、林澤·克林曼和謝爾頓·卡恩 | 提名 |
波迪獎 | 最佳非歐洲電影 | 米洛斯·福曼 | 獲獎 |
英國電影學院獎 | 最佳影片 | 獲獎 | |
最佳導演 | 米洛斯·福曼 | 獲獎 | |
最佳男主角 | 積·尼高遜 | 獲獎 | |
最佳女主角 | 露易絲·弗萊徹 | 獲獎 | |
最佳男配角 | 布拉德·道里夫 | 獲獎 | |
最佳劇本 | 勞倫斯·霍本和博·戈德曼 | 提名 | |
最佳攝影 | 哈斯克爾·韋克斯勒和比爾·巴特勒 | 提名 | |
最佳剪接 | 理查德·周、林澤·克林曼和謝爾頓·卡恩 | 獲獎 | |
芝加哥國際電影節 | 最佳影片 | 米洛斯·福曼 | 提名 |
凱撒獎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
意大利電影金像獎 | 最佳外國導演 | 米洛斯·福曼 | 獲獎 |
最佳外國演員 | 積·尼高遜 | 獲獎 | |
美國導演工會獎 | 最佳電影導演 | 米洛斯·福曼 | 獲獎 |
金球獎 | 最佳劇情片 | 獲獎 | |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 | 積·尼高遜 | 獲獎 | |
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 | 露易絲·弗萊徹 | 獲獎 | |
最佳導演 | 米洛斯·福曼 | 獲獎 | |
最佳劇本 | 勞倫斯·霍本和博·古德曼 | 獲獎 | |
年度最佳新演員 | 布拉德·道里夫 | 獲獎 | |
金銀幕獎 | 獲獎 | ||
第19屆格林美獎 | 最佳電影或電視特輯原聲帶 | 傑克·尼切 | 提名 |
堪薩斯城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導演 | 米洛斯·福曼 | 獲獎 |
電影旬報 | 最佳外國導演 | 獲獎 | |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影片 | 獲獎 (與《熱天午後》共同獲得) | |
銀緞帶獎 | 最佳外國導演 | 米洛斯·福曼 | 獲獎 |
國家評論協會獎 | 十佳電影 | 第3名 | |
最佳男主角 | 積·尼高遜 | 獲獎 | |
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 | 國家影片登記表 | 入選 | |
國家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男主角 | 積·尼高遜 | 獲獎 |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男主角 | 獲獎 | |
最佳女配角 | 露易絲·弗萊徹 | 亞軍 | |
線上電影電視協會獎 | 電影名人堂 | 獲獎 | |
人民選擇獎 | 最受歡迎電影 | 獲獎 | |
聖喬迪獎 | 最佳外國演員 | 積·尼高遜 (與《獵愛的人》和《過客》一同提名) | 獲獎 |
美國編劇工會獎 | 最佳改編劇本 | 勞倫斯·霍本和博·戈德曼 | 獲獎 |
影片入選英國廣播公司2015年「百大美國電影」榜單,該榜單由全球影評人票選[32]。
- AFI百年百大電影 – 第20名
- AFI百年百大英雄與反派:
- 護士長拉契特 – 第5大反派
- 麥克墨菲 - 獲提名的英雄
- AFI百年百大勵志電影 – 第17名
- AFI百年百大電影 (2007年版) – 第33名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Box Office Mojo. [2019-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Hood, Phil. Michael Douglas: how we made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The Guardian. 2017-04-11 [2017-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3.0 3.1 Hi-Flying 'Cuckoo' At $163,250,000; Best Ever of UA. Variety. 1976-11-17: 3.
- ^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 Milos Forman | Synopsis, Characteristics, Moods, Themes and Related | AllMovie, [2021-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8)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5.0 5.1 Zeidner, Lisa. FILM; Rebels Who Were More Angry Than Mad. The New York Times. 2000-11-26 [2021-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Caan Rues the Bad Choices That Prompted Him to Turn Down Movies. 2005-09-12 [2021-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Roles Burt Reynolds Turned Down, from Bond to Solo. 2018-09-06 [2021-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15 things you never knew about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on its 40th birthday. 2015-11-19 [2021-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Forman, Milos. Opinion – Obama the Socialist? Not Even Close. The New York Times. 2012-07-10 [2018-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Carnes, Mark Christopher, Paul R. Betz, et al. (1999). American National Biography, Volume 26.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ISBN 0-19-522202-4. p. 312,
- ^ Bud Cort: 'Harold and Maude was a blessing and a curse' | Movies | the Guardian. [2021-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The New York Times: Best Pictures. [2021-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AFI|Catalog. [2021-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14.0 14.1 Walker, Tim.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Louise Fletcher recalls the impact of landing the Oscar-winning role of Nurse Ratched. The Independent. 2016-01-22 [2017-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at 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5-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Story Notes for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2015-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Hollywood's Love Affair with Oregon Coast Continues. [2015-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Oregon State Hospital – A documentary film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 of Portland). [201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Anderson, John. Anderson, John. "Haskell Wexler, Oscar-Winning Cinematographer, Dies at 93."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27, 2015.. The New York Times. 2015-12-27 [2017-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Townsend, Sylvia. Haskell Wexler and the Making of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2014-12-19 [2015-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21.0 21.1 21.2 The First Year (advertisement). Variety. 1976-11-24: 12–13.
- ^ Big Rental Films of 1976. Variety. 1977-01-05: 14.
- ^ Suntimes.com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5-04-08. – Roger Ebert review, Chicago Sun-Times, January 1, 1975
- ^ Suntimes.com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10-30. – Roger Ebert review, Chicago Sun-Times, February 2, 2003.
- ^ Murphy, A.D. Film Reviews: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Variety. 1975-11-07 [2020-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Canby, Vincent. Critic's Pick: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The New York Times. 1975-11-28 [2015-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Original Soundtrack] – Jack Nitzsche – Songs, Reviews, Credits – AllMusic. AllMusic. [2020-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Rotten Tomatoes. [202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Carnes, p. 312
- ^ Foreword of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Copyright 2007 by Chuck Palahniuk. Available in the 2007 Edition published by Penguin Books
- ^ Complete National Film Registry Listing | Film Registry | 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 | Programs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 Library of Congress.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D.C. 20540 USA. [2020-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3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100 Greatest American Films. BBC. 2015-07-20 [2015-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