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鄧巴戰役 (1650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鄧巴戰役
英格蘭入侵蘇格蘭的一部分
An oil painting depicting Oliver Cromwell at the head of a group of English cavalry on the battlefield of Dunbar
位於鄧巴的克倫威爾,1886年由安德魯·卡里克·高英語Andrew Carrick Gow創作的繪畫
日期1650年9月3日
地點
蘇格蘭鄧巴
結果 英格蘭獲勝
參戰方
蘇格蘭王國 英吉利共和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大衛·萊斯利英語David Leslie, 1st Lord Newark 奧利弗·克倫威爾
兵力
  • 8,000–9,500 步兵
  • 2,000–3,000 騎兵
  • 32 火炮
  • 共計:
  • 10,000–12,500
  • 7,500 步兵
  • 3,500 騎兵
  • 22 火炮
  • 共計:
  • 11,000
傷亡與損失
  • 300–500 陣亡
  • 1,000 受傷
  • 6,000 被俘
20–40 陣亡
官方名稱第二次鄧巴戰役
評定時間2011年3月21日
參考編碼BTL7

1650年9月3日,奧利弗·克倫威爾指揮的英格蘭新模範軍與大衛·萊斯利指揮的蘇格蘭軍隊在蘇格蘭鄧巴附近交戰,戰役以英格蘭軍隊的決定性勝利告終,史稱鄧巴戰役。鄧巴戰役是英格蘭入侵蘇格蘭中的第一場主要戰役,此前,英格蘭國王查理一世在1649年1月30日被處斬,蘇格蘭方面承認其子查理二世為不列顛國王,克倫威爾以此為由,於次年進攻蘇格蘭。

英格蘭殘缺議會在查理一世被處斬後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國。1650年5月1日,曾經與英格蘭議會達成肅穆聯盟與契約(Solemn League and Covenant,1643年)的蘇格蘭承認查理二世為全不列顛國王,他們還為了支持查理二世而組建軍隊。7月22日,克倫威爾指揮的兵力逾16000人的英格蘭新模範軍攻入蘇格蘭。蘇格蘭軍隊後撤至愛丁堡,並且他們一路上奉行焦土政策,沒給英格蘭人留下任何有用的東西。克倫威爾試圖引誘蘇格蘭軍隊出戰,但後者拒絕出戰,克倫威爾想發動會戰的想法未能付諸實施,克倫威爾也沒能想出攻破蘇格蘭人的防線的辦法。8月底,新模範軍已經因軍糧短缺和疾病流行而戰力大減,克倫威爾將軍隊撤至鄧巴港。蘇格蘭軍隊隨即進軍,在Doon山丘上設立了牢固的據點,並能俯瞰鄧巴全鎮。9月2日,蘇格蘭人開始朝鄧巴進軍,英軍在城鎮外構築防線。由於飢餓和疾病,英軍的作戰能力已大不如前,不過在另一邊,蘇格蘭軍中的精英力量也因宗教清洗而被逐出了軍隊。

9月3日破曉前,英軍對蘇格蘭軍發動突襲,後者卻全無防備。這場交火主要發生在戰線東北側,雙方騎兵主力短暫交鋒,未能分出勝負,雙方步兵的交戰結果也是類似結果。由於地形原因,萊斯利未能組織起援軍,克倫威爾也在情急之下將最後的預備隊投入了對蘇格蘭軍的包抄。蘇格蘭騎兵在戰鬥中潰敗,蘇格蘭步兵且戰且退,並且遭遇重大傷亡。最後,約有300-500名蘇格蘭官兵陣亡,約1000名蘇格蘭人受傷,另有至少6000名蘇格蘭人被俘(蘇格蘭軍隊的總參戰兵力至多為12500人)。

戰後,蘇格蘭政府逃至史特靈,萊斯利在這裏整頓了手下的殘兵。英軍奪取了愛丁堡以及具有巨大戰略價值的港口利斯。1651年夏天,英軍渡過福斯灣,並在法夫登陸。之後,英軍在因弗基辛(Inverkeithing)戰役中再次擊敗蘇格蘭軍,蘇格蘭北部的一眾戰略要地因而受到威脅。萊斯利和查理二世隨後向南進軍,企圖召集起英格蘭的騎士黨(英格蘭內戰中的王室支持者)力量,但未能成功。在亂局中撤離愛丁堡的蘇格蘭政府最終向克倫威爾投降,後者接着向南繼續追擊蘇格蘭軍。1651年9月3日,也就是鄧巴戰役的整整一年過後,伍斯特戰役,克倫威爾最終徹底擊敗蘇格蘭軍,結束了對蘇格蘭的作戰。